「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之三,請不要再發表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了

2021-02-14 眼睛裡的光

在上兩篇文章《「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請不要再發表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了》已經對原文「藍光果真傷眼嗎/認識藍光」這兩個部分不恰當或者錯誤的地方,進行了討論,也收到了很多讀者的正面反饋。

了解過「防藍光」這個概念的人們,往往最關注的就是「防藍光」產品有沒有意義。「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的原文作者也深諳到讀者的關注點,在文章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這個文章的「防藍光」產品有意義嗎?」部分的內容。

國際眼科時訊的原文連結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

「許多患者想知道他們是否應該購買某些廣告中宣傳的防藍光的產品」,我不知道所說的許多患者,指的是什麼患者。如果是眼睛白內障術後患者,那是要特別注意「防藍光」的,因為他們的人眼組織對藍光的濾除能力已經大大下降了,所以是應該要購買防藍光產品的。當然購買防藍光產品時,大家還是要注意廣告宣傳的過度營銷,鑑別防藍光產品的有效及無效。

原文作者不建議購買防藍光產品,直接來一句「根據研究,答案是「不」。」請問你根據的是什麼研究,誰的研究,還是你只是借用「研究」字眼的權威性來著文呢?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內容,「任何臨近睡覺時間的亮光都會干擾睡眠」,是的嗎?在上篇文章中,我詳述了光是何如影響睡眠的。看過文章的應該都知道不是任何亮光都會影響睡眠品質。[1]光敏感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iPRGC)對藍光特別敏感,藍光可以通過iPRGC細胞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素,左右晝夜節律的調節,影響我們的睡眠。

[2]2002年,Braninard基於人體「褪黑激素的抑制作用」測定了一條光譜生物響應曲線,用以表徵人體對於不同波長的光所引起生物效應的強弱程度。在這條晝夜節律靈敏度曲線上,也是可以看出其峰值是位於藍光波段期間的464nm的,證實了藍光才是幹擾睡眠的最大因素。

我們來看一下手機的光譜圖:

手機屏幕發出的光中藍光是峰值最高,比例最大的光,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睡覺前玩手機,放下手機後難以入睡的原因了。我們想要進入睡眠狀態就需要足夠多的褪黑素,但是手機發出的藍光卻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使得褪黑素的濃度始終達不到入睡所需的量,導致我們難以入睡,甚至失眠。

「與閱讀書本相比,睡前看屏幕會增加入睡所需的時間。」原因就是電子屏幕發出來的藍光影響了褪黑素的濃度,進一步影響到睡眠。」它還會剝奪恢復性快速動眼期睡眠、減弱注意力、減少第二天的大腦活動。」,原因也是電子屏幕發出來的藍光造成的一系列問題。這一現象,作者說「開燈玩手機會加劇這個問題。」,其實你不開燈玩手機更會嚴重加劇這個問題。[3]環境中的光亮度不能差異過大,光要均勻地分布,否則一樣會影響晝夜節律,同時還會傷害我們的眼睛。

夜間玩手機、電腦,想要減少藍光對睡眠和眼睛的影響,可以選擇防藍光產品。而原文作者,卻說「這種產品也不會阻擋太多的藍光」「領先的防藍光反光鍍膜只能阻擋屏幕發出的15%的藍光」。防藍光產品有非常多的廠家在做,不同的廠家對防藍光有不同的理念,有的廠家主張把全部的藍光都過濾掉,有的過濾的是太陽光中的藍光,還有的過濾手機裡的藍光,不同的防藍光產品就會有不同的藍光阻隔率。我用光譜分析儀測量了三種典型的防藍光眼鏡在LG筆電上的表現,光譜圖如下:

(防藍光效果過度)

(無防手機藍光效果/只防自然光的藍光)

(阻擋適度的藍光,主張還原成自然光)

從評測我們可知,琳琅滿目的防藍光眼鏡,它們的防藍光效果均不一樣。所以作者不應該拿一個[4]防藍光鍍膜反光15%的產品,來說這是領先技術的防藍光產品,這根本就不是防藍光領域的領先技術,而是落後的技術下的差的防藍光效果產品。拿一下沒有防藍光效果的產品來以偏概全,說所有的防藍光產品都是不會阻擋過多的藍光,沒有防藍光效果,顯然作者對這個領域認知需要再加強。

還有「最近的一項Meta分析得出結論,認為防藍光鏡片和鍍膜對睡眠質量、電腦舒適度或視網膜健康沒有顯著影響。」,為什麼只提Meta分析,卻不提是誰做的Meta分析。而對於不同的數據,每一個都可以做Meta分析,每一個人分析得到的結論都會是不一樣的,這樣顯然沒有任何意義。作者總是用一下權威的字眼來下結論,試圖讓讀者信服他,或許你可以糊弄一般的消費者,但是專業一點的人士,你做不到。

在電子產品高度普及的今天,防藍光產品對保護眼睛,提高睡眠品質的意義越來越大。所以對電子產品使用頻率高的人們,有必要去選擇真實具有防藍光效果的產品來保護眼睛。同時希望更多的專業人士,多向消費者科普正確的防藍光知識,勿讓一些對這個領域認識不深的人去誤導廣大的消費者。

參考文獻:

[1]趙歡,馬玉乾,安楷,胡佳希,才源,鮑進,薛天.非成像視覺的光信號轉導與環路結構功能[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7,47(01):69-77.

[2]居家奇,陳大華,林燕丹.照明的非視覺生物效應及其實踐意義[J].照明工程學報,2009,20(01):25-28.

[3]陳琳.正確選購護眼檯燈.農家致富,2016(20):61-61.

[4]李彩翠,王增敏.防藍光技術發展現狀[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9):11-13.

相關焦點

  • 越橘葉黃素酯告訴你:藍光會對眼睛造成這些傷害
    藍光的波長比較短,能夠直接穿透晶體直達視網膜上,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浴霸、平板顯示器、螢光燈、液晶顯示器、手機屏幕和太陽發出的可見光中都含有藍光,我們接觸的藍光主要來源於手機、電腦,而這些正是日常隨處可見的,由此可知藍光對我們的眼睛可以造成多大的傷害,因此保護眼睛刻不容緩
  • 手機藍光成年輕人失眠元兇? 安定兒治療儀直擊失眠根源
    玩手機為什麼會失眠?韓國崇信女子大學研究人員近期發表在美國的《睡眠》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睡前看手機推遲睡眠時間,長期下來會導致睡眠異常,影響心理健康,更易患上抑鬱和焦慮症。該研究調查了160個年齡在20歲到30歲之間的人,睡前玩手機的時間是普通人5倍。
  • 藍光有什麼危害?防藍光眼鏡真的有用嗎?
    近幾年,有不少學者研究了視網膜暴露在藍光下會發生什麼,還得出了「視網膜暴露在藍光下會導致細胞損傷」的結論。但是這些實驗存在的問題是,它們的實驗條件與活體眼睛中發生的情況不一致。例如,實驗中使用的藍光並不是來自電子屏幕,實驗用的細胞也並非是來自視網膜的細胞等。
  • 袁姍姍對於不當言論,發表道歉微博
    在一檔綜藝節目「巧手偵探」中,袁姍姍因為其不當言論可是說是又火了一把。在節目中,文物修補大師首先提醒各位嘉賓要用手拖著這件文物,然而袁姍姍還是用三根手指掐起來這件漢代文物,並且在海濤,周震南多位嘉賓提醒這樣可能會讓文物斷掉,她依然大喊大叫說發現了溫度的斷點,並且大言不慚的說「他們可以在修補。」言論一出,引起了網友的不滿。一個國家的文物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明。
  • 到底防藍光鏡片好不好,如何才是好的防藍光鏡片?
    首先大家要知道,人眼從幾百萬年進化而成,在進化過程中,人眼對於大自然的光線最為舒適,最為適合,最不引發視疲勞的光源,就是太陽光,那麼太陽光的光譜如圖5所表示:圖5大家看到藍光量也是很強的,但這些很強的藍光只是在中午大太陽時,所放射出來的藍光強度。而人眼不直接在太陽下,所以藍光的強度大大下降,也只有30~40%而已,此時的藍光的強度是對人身有好處。
  • 愛眼日3000字乾貨,談及近視、視疲勞、乾眼症、兒童護眼、藍光眼鏡...
    可以注意到上面這些都沒有提到吃什麼食物,因為雖然像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磷、鐵、膽固醇、蛋白質、精製糖這些營養成分,無論從原理上來解釋,還是從一些初步研究來看,都跟近視有關。 但是總體來說影響沒有那麼神奇。
  • 上海男籃與發表不當言論DJ解約怎麼回事 主持人說了啥
    上海男籃與發表不當言論DJ解約怎麼回事 主持人說了啥  3月18日晚,CBA聯賽上海賽區主持人羅思傑與家人乘坐飛機返滬過程中,因飛機不提供熱餐、入境時等候過久等原因,通過其個人微博帳號發表爭議言論發洩不滿,將入境後的正常隔離比作「坐牢」,甚至稱以為自己坐錯飛機到了朝鮮。
  • 上網課看視頻「寧大勿小」 防藍光和視疲勞與近視沒直接關係
    央視網消息:5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主任魏文斌在回答總臺央視記者提問時介紹,使用電子產品遵循「20-20-20」口訣,防藍光和視疲勞與近視防控應該說沒有直接關係。
  • 聽說太陽光中的藍光比LED光強,太陽光才是藍光危害的最大來源?
    聽說太陽光中的藍光比LED光強,所以太陽光不傷眼LED也不傷眼?在網上看到這麼一種言論:這種言論本身是沒有不對的,但錯在哪呢?錯就錯在讀者下意識的對號入座了!且不說這裡發表的言論針對的是非亞洲人,其生理結構和生活習慣有著巨大的差異,對於防藍光眼鏡,使用不當或使用不好的防藍光眼鏡,那肯定是會產生影響的,任何東西使用不當都會產生相對應的後果的!採取措施可能比藍光本身更有害嗎?下面敲黑板,劃重點,期末要考的!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人眼經過數萬年長時間的自然演化,對太陽光的適應性是最好的,自然界中的藍光對人眼是不會產生傷害的。
  • 揭秘:防藍光眼鏡真的有用嗎?
    所以藍光不是過濾越多越好,除了特殊人群適用。防藍光國標去年12月份國家出臺防藍光標準,今年7月份開始執行。文中要求385-415納米藍光透射比小於等於75%,415-445納米透射比小於80%而445以上要大於80%。
  • 防藍光屏幕是智商稅?藍光是否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關於藍光有什麼危害,需不需要防護?如果你在網上搜索,信息是極為繁雜的,各種說法很不一,大多數搜索結果是建議購買,包括來自於一些眼科專家的建議,但是細細分析這些信源和專家的背景,都免不了和商業利益掛上一些關係,這使得我對這些建議是有一定懷疑的。
  • 專家:輕則視疲勞,重則...
    手機的「護眼模式」是在手機背景色上增加了的黃色調,形成比較柔和的背景光亮,這種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屏幕藍光對眼部的刺激,但並不能徹底屏蔽藍光,所以護眼作用並不明顯,只是讓人心理上覺得更心安。另外,手機的「夜間模式」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強光對眼睛的刺激,但並不能證明這種使用模式確實能夠有效緩解視疲勞,保護眼睛。所以,還是建議不要在關燈後玩手機。
  • 別讓防藍光眼鏡「晃」孩子的眼
    尤其令家長關注的是,專家還專門給最近火爆的防藍光眼鏡降溫。  疫情期間,網課承擔了停課不停學的重任。但孩子們成天抱著電腦、手機或平板,「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就成了大問題。於是,不少家長聽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宣傳,把預防近視的希望寄托在防藍光眼鏡上。
  • 緩解視疲勞的營養有哪些?葉黃素哪個牌子好?
    當前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近距離用眼的工作越來越多,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廣泛普及,使視疲勞的人越來越多,視疲勞的出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當出現視疲勞就需要採取各種方法進行緩解,比如補充營養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那麼緩解視疲勞的營養有哪些?下面就來看看吧!
  • 手機屏幕「藍光」 正在危害你的健康!如何科學地「防藍光」?
    我們似乎僅有三分之二屬於現世,三分之一尚未誕生。」如今,全人類,都正在越睡越少。而有研究顯示:導致人們睡眠變少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起得更早了,而是因為我們的入睡的時間點變晚了。在20世紀60年代,60%以上的人都會在晚上10點以前睡覺,但是從2000年開始,這一比例下降到了20%。
  • 手機屏幕「藍光」 正嚴重危害你的健康!如何科學地「防藍光」?
    我們似乎僅有三分之二屬於現世,三分之一尚未誕生。」如今,全人類,都正在越睡越少。而有研究顯示:導致人們睡眠變少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起得更早了,而是因為我們的入睡的時間點變晚了。答案是:波長400nm-440nm以內的藍光為「有害藍光」;480nm到500nm之間的藍光為「有益藍光」。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都誤認為:藍光=危害!事實上,480nm到500nm之間的藍光對人體是有益的,具有調整生物節律的作用,睡眠、情緒、記憶力等都與之相關。
  • 應對日常視疲勞-選葉黃素什麼牌子好?
    長時間用眼,易導致視疲勞,眼睛長期處於視疲勞狀態,不僅會影響正常學習、工作與生活,也會影響到視力健康。
  • 日本這家化妝品企業負責人辱韓遭批,種族歧視言論令人震驚
    以化妝品聞名的日本企業DHC,日前在社交網絡上遭到網民抵制,起因是該公司最高負責人、會長吉田嘉明公開發表貶低在日朝鮮半島人等種族歧視言論。 吉田嘉明的這一言論是在上個月發出的,不過日前才被輿論發現。12月16日,推特上有人發起了「不買歧視企業DHC的商品」的話題,不少日本網民響應,批判吉田嘉明的言論。
  • 孩子「雲上課」,到底要不要戴防藍光眼鏡?
    相信大家在現在這個時期,都看到過各式各樣的網課映入眼帘,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是關於視力健康的問題,孩子上課看電腦,下課玩手機,所以這個時候,五花八門的防近視產品也趁機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除了雲鏡姐姐知道的口罩、84和酒精之外,這些「神器」也成為「網課必備」的網紅產品,你沒個防藍光眼鏡
  • 防藍光≠防近視!選錯防藍光眼鏡反而有害無益
    隨著大中小學生廣泛開展網上教學,「上網課戴藍光眼鏡能防近視」成為一些經銷商的宣傳噱頭。中消協昨天提醒,電子產品的藍光並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反而有害無益。兒童青少年近視主要是由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導致視疲勞和使用姿勢不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