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房產經紀到共享廚房老闆,熊貓星廚讓我成長很快

2020-12-21 永州新聞網

去年3月,我正式從房產經紀行業投身餐飲行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的第一家餐廳在北京共享廚房內開業,加盟了一個酸菜魚的品牌。然而好景不長,對餐飲行業的無知,讓我在加盟上邊栽了大跟頭。

我是幸運的,經過共享廚房其他商家的勸說,及時止損,做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酸菜魚品牌,僅一年時間就開了7家店,之後乘勝追擊,又做了地鍋雞,現在成為一個有幾十人的餐飲公司。

肯定讀者都會認為我在騙人,但我會用我這快兩年的經營證明。

選擇共享廚房之初,並不是為了省事

共享廚房作為近些年比較火爆的一種餐飲業態引得廣泛關注。作為一個跨界的餐飲創業者,我比較關注的是:共享廚房能給我什麼樣的幫助?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走進了「摸索、打探、查資料」的階段。我用了一周的時間,搜索到網上關於共享廚房的所有新聞,讓我對共享廚房有了大概的了解。

以我所在的北京為例,最大的共享廚房品牌就是「熊貓星廚」,其在網上的宣傳介紹表示,共享廚房的模式,為入駐的餐飲品牌提供廚房租賃、線上運營、市場推廣等一系列服務。

用我的理解解釋是,只要我有一種想要做的產品和充足的資金,就可以快速的開店,中間的選址、談房租、找原材料等繁瑣的工序都不需要我操心。

雖然網上的報導寫的天花亂墜,但我還會有些擔心,直到和幾個做了幾十年的餐飲老闆學習才下定決心。

開了四十年餐廳的連老闆告訴我:「餐飲創業是九死一生,但餐廳的經營好壞還是取決於你的菜品。」

比如,海底撈。看似是因為服務走到今天的品牌,但如果它火鍋的味道不行,就算是餐廳老闆親自給顧客洗腳,增加再多的服務,也不如幹專業的事得人心。

幾位大佬基本在看法上都是一致的,好餐廳要有好味道!

正是本著這樣的想法,我決定入駐共享廚房試試。

我這樣一個剛剛創業做餐飲的人,又要採買、又要把控產品、還要管理員工,這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上手的,所以最初我選了加盟。但加盟品牌並不是想像的那樣,基本上除了比市場低一點有限的原材料,其他什麼都不管,也可能我當時找的公司不太對,我還是有負責人的品牌的。

後來經過同共享廚房商家的勸阻,熊貓店長的幫助,我做了自己的酸菜魚品牌和地鍋雞品牌。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洽,我把第一家店的位置選在了離公司不遠的熊貓星廚共享廚房內,從與共享廚房籤完合同後,一周內他們從給我製作門頭到推薦食材、包材的供應鏈,到門店開業的時候給到我餓了麼平臺的帳號,每件事情都幹得井然有序,每天動動手指,在群裡回幾個確認,店就這樣開起來。

當然,剛開業的時候單量並不是很理想,一天只出十幾單,我開始焦慮了。客單價30,降低客單我不掙錢,不降低,單量又少。

為了想出解決辦法,每天和同場地的商戶溝通,和共享廚房的線上運營溝通,重新設計了套餐組合,設置爆品,平臺菜單同時排列,競價排名……幾套方案同時操作下來,午高峰到了150單,一天近300單。

經過前期的摸索,我體會到共享廚房真正共享的並不是市場上所說的場地,而是所見、所觸的資源儘可能的共享出來。

比如,兩家相鄰的商戶雖然品類不同,但是完全可以進行合作,用對方商家合適自己的產品,豐富自己的產品線,也能帶動對方的銷量。

比如,餐飲底層人員難招,但是在同一個廚房內,有一家場地撤場,留下的洗碗工、打荷工,就可以重新入職到其他品牌。

還有品牌推廣資源、供應商,甚至是運營經驗都可以進行交互……

有人說,佔領市場最快的方式就是數量,當體量足夠的大,自然會形成消費認知。

外賣餐飲創業相對於成本降低,僅需開實體店的五分之一投入,卻能獲得同等的收益。像我的地鍋雞前期投入只需要10萬左右,在像熊貓星廚一樣的共享廚房中拿一個15平米的店,3、4個人一周培訓,一周開店,也是現代快餐式創業的典型,也是幫助我們快速做大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共享廚房風雲起,熊貓星廚持續升溫
    在過去,共享經濟都是面向C端,共享廚房模式其實是一個To B的生意。以熊貓星廚為代表的共享廚房已經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開店120+,服務商戶上千個,吸引餐飲連鎖品牌不斷進駐。通過生產和管理的集約化,它降低了餐館老闆的場地租用、人力、運營等諸多成本,這是一種低成本的外賣創業方式。  第二,共享廚房與傳統餐館不一樣的是,它只做外賣不做堂食,也不設置餐椅,商家出放到檔口取餐架子,方便外賣員集中取餐。  外賣目前大致可以分為開店、採購、訂單、生產和配送五個環節。
  • 共享廚房熊貓星廚內的生意經是什麼?
    共享廚房到綜合運營服務商,需要不斷深入2018年年會上,李海鵬對所有員工宣布熊貓星廚向餐飲綜合服務商轉型,這也意味著共享廚房進入了「場地+服務」為核心的階段。原本熊貓星廚的盈利來源僅有「管理費+服務費」,但經過拓寬賽道以後,盈利空間提升的更廣闊,結構也更加的豐富。「綜合服務運營商並不是共享廚房那樣的『二房東』,他需要把全鏈條都想明白,我認為要把內外同時做深。」
  • 熊貓星廚怎麼樣?共享廚房對外賣產生什麼作用?
    當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的浪潮漸漸退去,共享經濟的海洋裡,還有其他寶藏可以挖掘,而且像共享充電寶已經已經開始盈利悶聲發大財了,而作為誕生在剛需基礎上,又處在風口的共享廚房到底如何? 從國內從事共享廚房的公司來看,原本的三駕馬車,熊貓星廚、吉刻聯盟、食雲集也一直飽受爭議。
  • 共享廚房熊貓星廚作為先進代表出席豐臺區「四統一」培訓會
    培訓會上,共享廚房熊貓星廚應主管部門邀請,作為轄區內優秀代表企業對於「四統一」管理工作落實分享先進經驗。熊貓星廚與國有四大行之一的中國工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銀行為熊貓星廚開發一套新的系統,做單獨開戶,而熊貓星廚作為中間橋梁與紐帶,打通外賣平臺接口,將商戶收銀統一綁定,帳戶資金由工商銀行管理與監督,增強第三方監管機制。這樣做的目的是,不僅可以避免共享廚房管理者出現問題,保障入駐餐飲企業和個人的財產安全,也大大降低了周轉稅,提升了企業盈利空間。
  • 獨吞補貼、管理不善,外賣創業者還敢和熊貓星廚合作嗎?
    到4月下旬,【商業街探案】走訪了多位入駐過熊貓星廚的商戶,從中了解到,「租金糾紛」仍在持續,但背後的衝突更複雜,商戶稱入駐時熊貓星廚承諾的「低投入高回報」並未實現,甚至因檔口的管理問題無法正常經營,繼而扯皮,而在這一過程裡,熊貓星廚疑似資金鍊緊張、創新明星餐飲模式「共享廚房」正問題頻現。
  • 共享廚房,史上最吸金的餐飲模式?
    今天,我們就聚焦一個商業領域的共享模式,那就是「共享廚房」模式:把共享廚房和餐飲孵化器結合起來,我覺得是很好的共享經濟創業方向,或許這又是一個孕育獨角獸的領域。共享廚房的餐飲孵化器一種是基於家庭廚房和中央廚房的閒置產能形成的共享餐飲模式,另一種是為快速發展的餐飲外賣品牌提供場地和運營服務的,類似於企業孵化器的共享廚房。圍繞家廚的共享餐飲模式,以回家吃飯為代表,並不能為餐飲商戶帶來實際價值,在此不做介紹。業務聚焦在為餐飲從業者提供服務的,主要是中央廚房和共享廚房。
  • 房產經紀人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貝殼助力打造房產經紀人才成長...
    「踐行社區友好,是黨員立足咱們行業特點應該做的,我從未想過回報和為什麼要做,但社區和居民卻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回報』我,這激勵我做更多。」李黎明說道。在社區進行帶看時,一位老人不會操作手機向她詢問,她耐心講解,過了幾天再去的時候,又遇到那位老人向她請教,後來得知這位老人這幾天找了她好幾次。
  • 京滬開了200多個外賣共享廚房 它們在做怎樣的生意?
    2019年2月初,CSS旗下子公司,美國的共享廚房 Cloud Kitchen 收購吉刻聯盟。卡蘭尼克在中國的老部下張嚴琪成為其法人代表。這是個刺激。做共享廚房生意的公司近期都宣布了新融資。吉刻聯盟的對手——熊貓星廚也在2月22日宣布融資5000萬美元。2月18日,黃小遞獲得了Pre-A輪融資,望湘園是它的股東之一。
  • 易居房友推出「公盤鏈」,房產經紀進入區塊鏈時代!
    這種全民共建的參與方式,讓經紀公司和經紀人不再是為平臺「打工「的角色,而成了和平臺共同成長的股東。 在此過程中,易居房友並不幹涉以及參與決策,而是作為秘書處擔當服務職能。平臺方既無法看到核心數據,也無權制定、修改、評定相關規則和決定。這看似被「削權」,實則是民主決策在企業治理中的最佳運用。
  • 新三板公司募資千萬投共享廚房,賣北京烤鴨年賺3000萬!
    做烤鴨的金百萬,打算用這筆錢來做共享廚房。說到共享廚房,論壇君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老闆在北京投巨資開了個餐飲店,然而店鋪經營不善,客流始終不如人意。後來眼見外賣逐漸興起,老闆靈機一動,乾脆把店改成了檔口,將每個檔口出租給外賣企業使用,水、電、氣共享,自己按面積收租金,當起了「包租婆」。
  • 90後創業入駐熊貓星廚共享廚房做外賣湯品,人均近50,日售300+
    01從「湯」到湯品,始終留在風口美國金湯寶公司統計顯示,中國平均每人每周消耗4.6份湯,每年全國人消耗3200億份湯品,市場份額遠超過新中式茶飲400億~500但在高檔酒樓裡,湯品的價格一般要幾十到上百元一位,而在快餐店裡則大多為幾塊到十幾塊不等,中間市場尚屬空白。管翔和她的三個小夥伴在加班訂餐過程中,看到了市場空白,從年輕的小白領搖身一變成了餐飲創業者大軍,「19年的冬天,熱食、湯品成為了寫字樓中溫暖的炊煙,原湯日記也是從那時成為了它們中的一員。」
  • 這條小魚搭上熊貓星廚如魚得水
    熊貓星廚合作品牌魚多美·酸菜魚告訴你答案。《2019酸菜魚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酸菜魚門店為1.3萬家,2019年卻飆升到近3.5萬家,累計增長超過100%。然而相對於已經在市場上超過44萬家的茶飲來講,市場份額卻很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二、檔口式魚多美,遊的更快魚多美·酸菜魚成立於2017年酸菜魚的風口期,短短三年內,開店14家。
  • 我愛我家虛假宣傳不認帳?房產經紀變身「背鍋俠」
    近日,中國交通廣播記者接到多起投訴,稱被我愛我家房產中介帶去看房的實際租賃價格與網上掛出的價格相差甚遠,有些標註三居室的房屋,實際上是由兩居室加隔斷間組成,自己在看房的途中個人信息被洩露,除了我愛我家房產中介之外,竟然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小中介公司獲取到個人聯繫方式,頻繁致電邀約看房。
  • 呼朋喚友來打卡,社區有了「共享廚房」,年夜飯都預約上了!
    共享時代來臨,各種共享產品層出不窮,廚房竟然也開啟了共享模式。上個月,通州首家共享廚房面對社區居民開放,預約已經排到了兩個月後,甚至都已經開始預約年夜飯了。大家為什麼喜歡共享廚房?來共享廚房僅僅是為了吃飯嗎?
  • 探訪通州第一家共享廚房:來這裡不只是為了吃飯
    共享時代來臨,各種共享產品層出不窮,廚房竟然也開啟了共享模式。上個月,通州首家共享廚房面對社區居民開放,預約已經排到了兩個月後,甚至都已經開始預約年夜飯了。大家為什麼喜歡共享廚房?來共享廚房僅僅是為了吃飯嗎?
  • 房產經紀網際網路羅曼蒂克消亡史,以及「新約」的誕生
    在2014-2015年間,房地產經紀領域曾有一波網際網路化高潮,愛屋及屋、房天下、107間等公司從線上反推線下,通過新模式、低中介費在短時間內吸引力一大波流量,百花齊放的創業熱潮刺激了很多人,甚至在五年之後仍是一些人心目中的房產經紀網際網路羅曼蒂剋期。
  • 「廚房經濟」時代來臨 廚電品牌如何「突圍」——老闆電器旗下新...
    天貓生意參謀數據顯示,雙12當天廚房電器類目蒸烤炸一體機排行TOP1為老闆電器旗下的大廚品牌的"百寶箱DB600",這款以專業蒸技術為核心的高端廚電產品,為何能受到更多人的青睞?這批伴隨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更推崇生活的精緻感和個性化,同時,較之上一輩人而言,高強度工作和快節奏生活,讓下廚這件事對於她們而言變得雖然不常有,卻更具儀式感,做出一桌美食的意義,除了口腹滿足這一基礎作用,亦是在對外展現著都市女性崇尚精緻生活的形象,美食美人,獨立悅己。
  • 疫情期餐廚安全受關注,老闆電器打造健康新廚房
    疫情爆發以來,為防止人群聚集、交叉感染,餐飲停業、外賣員禁入小區,人們紛紛宅家親自下廚,接觸廚房和廚電產品的機會增多;為防止「疫」從口入,人們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和餐廚衛生,對健康類廚電產品消費需求也隨之增長。一場抗疫持久戰,讓國人接觸廚房的機會增多,激發了人們製作美食的潛能,從各大社交網絡上的美食曬照、廚藝比拼看,大有「全民皆大廚」的趨勢,廚電行業也隨之迎來了新的機遇。
  • 房產經紀行業的新變革潮流
    如果要給現今房產經紀行業的新秩序定一個起點的話,這一個光環必然要給21世紀不動產。 在中國,2016年,21世紀不動產改掉了自身的輕加盟模式,推出全行業最重加盟模式——M+模式。這個模式通俗來說就是實現旗下加盟店之間的房源共享,使門店和經紀人從房源的競爭走向了合作。這是第一次不同中介機構間實現房源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