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的浪潮漸漸退去,共享經濟的海洋裡,還有其他寶藏可以挖掘,而且像共享充電寶已經已經開始盈利悶聲發大財了,而作為誕生在剛需基礎上,又處在風口的共享廚房到底如何?
從國內從事共享廚房的公司來看,原本的三駕馬車,熊貓星廚、吉刻聯盟、食雲集也一直飽受爭議。現在食雲集已經退出共享廚房隊伍,銷聲匿跡;吉刻聯盟被Uber前創始人收購,轉為國外裹挾的企業;只有熊貓星廚還尚存,當然也有傳言說熊貓星廚被收購。
但在記者採訪時,熊貓星廚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前確實接洽過,但發現對方體量規模和發展路徑與熊貓星的理念不同,「和別人合併,還沒有自己做的好,不如自己做。」
現在的共享廚房格局已經變成了熊貓星廚、吉刻聯盟與後來居上的黃小遞組成的新三架馬車,熊貓星廚獲得共享廚房領域首個C輪融資,黃小遞也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共享廚房確實很受資本青睞。
國內現有的共享廚房案例,大都圍繞外賣市場進行。一方面,傳統餐飲業有如下幾大難點:店鋪選址所對應的房租問題,和運營一家餐廳從人力、原材料等等方面帶來的成本過高問題,以及收益相對較低。共享廚房通常是買入或者租賃於那些陷入困境的商務空間,隨後為其配備餐廚設施,然後再出租給專門做外賣的食品和飲料企業。既為商戶解決了房租和運營成本,又提高了受益,這就是它的市場價值所在。另一方面,隨著外賣市場的不斷擴大,共享廚房針對外賣市場推出,為外賣餐飲公司研發相關軟體,幫助他們管理後臺運營系統,並整合外賣配送平臺。
同時,像熊貓星廚在2020年開展的新業務,通過與商家聯營合作,入股、研發、運營、放加盟等一系列的布局後,快速推動品牌連鎖化,增強品牌成活能力,推動餐飲行業發展。
1、市場增長快
中國在線餐飲外賣是一個年增長25%的市場,2017年市場規模是2000億,2018年市場規模是2500億,2019年市場規模2845.5億,受到疫情影響,堂食不能營業,在2020年外賣開始成指數翻升,共享廚房擁有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2、商家需求大
現在餐飲商家對共享廚房模式的這種需求非常大,他們迫切需要這種低成本、輕運營的場地。
3、平臺模式強
熊貓星廚的商業模式屬於平臺模式,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而且最最重要的是這個市場才剛剛開始,有巨大的需求還沒被滿足!
用熊貓星廚創始人李海鵬的話來說:這個市場實在是太大了,我做5年市場都做不完!
所以,依託於外賣的發展,體量的增長,共享廚房與商家的合作更加緊密,也可以與外賣相輔相成的推動餐飲行業的快速迭代與進步。
[責任編輯:趙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