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垃圾分類樓層全部撤桶了 今後居民「足不出戶」即可積分...

2020-12-18 上遊新聞

今年以來,重慶市大力推進「垃圾分類、高層撤桶」。12月10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了解,兩江新區已率先實現了8個街道所有居住小區樓層撤桶全覆蓋。

今年年初,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牽頭召開了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和培訓會,專題部署樓層撤桶工作,要求各街道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年底前實現撤桶全覆蓋。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4月初,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棕櫚泉小區率先開始宣傳,標誌著樓層撤桶工作正式開始實施。

有的居民在初期對撤桶表示了反對。「我支持垃圾分類,但為什麼一定要撤桶?」「為什麼不能在樓道內進行分類?」「撤桶也可以,但必須降低物管費!」……在凡爾賽花園小區,居民都快把社區辦公地點「圍攻」了。

不少市民選擇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投訴,包括媒體爆料、網上問政平臺等等。「剛剛撤桶的那幾天,甚至有居民將垃圾直接扔在樓道、電梯甚至消防通道內。」民心佳園三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先義介紹。

對此,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局長段燦東介紹,撤掉樓層垃圾桶,逐步推行定時定點投放是垃圾分類的關鍵環節。撤桶後,大家都到集中點分類投放垃圾,同時我們的分類指導員在早晚尖峰時段進行定點指導。

其中,天宮殿街道與暄潔公司合作推出了「時間銀行」,居民可以參與和垃圾分類相關的志願者服務活動,並按照服務時長兌換相應積分。同時,該街道加大了清運頻次和力度。以招商花園城為例,物業公司增加了保潔人員,延長了上班時間,最後一波保潔人員9點半才下班,避免垃圾桶冒桶的現象發生。翠雲街道在尚格錦園等3個小區試點投用了密閉收集箱體。

禮嘉街道是兩江新區重點打造的智慧社區示範點。街道書記、主任共同抓這項工作,經常不打招呼到小區檢查分類情況。同時,街道大力開展「敲門行動」,加大宣傳。

今年7月,兩江新區康美街道率先完成原來設置有樓層垃圾桶的23個小區,727棟樓,29521戶居民的樓層撤捅工作,共計撤除樓層垃圾桶5564個,撤桶完成率達100%。

撤桶帶來的成效也十分顯著。以康美街道康莊C區為例,撤桶前後,廚餘垃圾量由16.94噸增長為30.68噸,垃圾分類參與率也由18.35%增長為41.4%。

目前,兩江新區已經完成了8個街道所有372個居住小區樓層撤桶全覆蓋,辦理了分類智慧卡26.9萬戶,參與率達到97.5%,每天家庭廚餘垃圾收運量約110噸,居全市前列,分類減量率達35%。

此外,線上積分商城線下分類宣教館即將啟幕。以後,居民不用到分類服務站兌換禮品,直接在微信上,關注「兩江垃圾分類」公眾號,綁定你的智能分類卡,就可以實現線上積分兌換,還可以送貨上門喲!金山街道正在建設的垃圾分類宣教館,可以喝咖啡、可以玩分類遊戲、還可以看看環保類書籍、積分兌換禮品,就像是一個小型商業綜合體。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實習生 宋沁澤

相關焦點

  • 【看區縣】樓層撤桶難?兩江新區「變方兒」解決
    昨(10)日,兩江新區發布消息,目前,兩江新區已經完成了8個街道所有372個居住小區樓層撤桶全覆蓋,辦理了分類智慧卡26.9萬戶,參與率達到97.5%,每天家庭廚餘垃圾收運量約110噸,居全市前列,分類減量率達35%。
  • 【關注】垃圾分類為啥要撤樓層垃圾桶?
    【關注】垃圾分類為啥要撤樓層垃圾桶?古懋佳介紹有關情況垃圾分類和樓道高層把垃圾桶撤掉有必然聯繫嗎?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垃圾分類辦主任古懋佳在活動現場為市民解答了疑問。
  • 重慶石橋鋪街道啟動垃圾分類樓層撤桶行動
    物管人員將樓層的垃圾桶逐一撤除。當天上午,64棟居民羅女士像往常一樣提了兩個垃圾袋到樓下,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分好的兩類垃圾被羅女士準確投放在了垃圾桶中,對於樓層開始撤桶,羅女士並沒有感到不習慣。花漾湖小區居住有530餘戶居民,加起來小區共有210多個垃圾桶,小區共設有2個集中投放點和6組廚餘垃圾回收箱,而分散的垃圾回收點也有12個,小區實現了居民下樓走幾步,即可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 青島垃圾分類該不該樓層撤桶?面對眾多投訴,要「變方兒」解決
    垃圾分類,勢在必行。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步推進,青島城區不少街道和小區都開始實施樓層撤桶及定點分類垃圾投放。「我支持垃圾分類,但為什麼一定要撤桶?」「為什麼不能在樓道內進行分類?」「撤桶也可以,但必須降低物管費!」很多居民在初期對撤桶表示了反對,有不少市民選擇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投訴,包括媒體爆料、網上問政平臺等。
  • 從近200條投訴到投放率90% 看這個小區如何破解「樓層撤桶」難題
    今年5月,位於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棕櫚泉小區完成「樓層撤桶」,剛開始,住戶們對「樓層撤桶」意見很大,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居民投訴,最多時有近200條。然而如今,不僅投訴減少了,住戶們還積極踴躍地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這當中發生了什麼?
  • 小區垃圾分類如何撤桶下樓
    「封閉垃圾間?!」「垃圾桶全部下樓?!」北京不少高層住宅樓設計了垃圾間,或者垃圾桶一直放置在樓道裡,這成了小區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一大障礙,業主和物業展開了一場拉鋸戰。記者調查發現,近半月來這些小區垃圾分類的情況喜憂參半。
  • 安裝分類垃圾桶站設過渡期和積分獎勵
    雲南首個垃圾分類互動體驗中心正式落地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昨日,記者從度假區垃圾分類互動體驗中心了解到,目前已經在度假區14個試點小區內,安裝投放49套四分類垃圾桶站、268組兩分類垃圾桶。試點小區居民可在垃圾分類體驗中心內進行積分兌換、二維碼列印、分類知識了解、遊戲互動、分類培訓等。
  • 杭州錢塘新區河莊街道新建垃圾分類點位設施
    杭州網訊 近日,杭州錢塘新區河莊街道聯合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治廢專班和屬地執法中隊,就居民小區垃圾分類暨「定時定點」投放工作,組織社區工作人員、物業負責人召開專題討論會。會議針對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實施方案、日常檢查辦法、點位督導員實施細則等進行意見交流。
  • 積分可換生活用品,垃圾分類你參與了嗎?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混放是垃圾,分類是資源,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宿州市不斷推進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小區居民了,卡片輕輕一刷,垃圾便可投入不同圖案的分類箱中,卡中獲得的積分還可以自主兌換小禮品。
  • 南京江北新區首個智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落戶 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南京江北新區首個智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落戶,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做好設計、土建與設備供應單位間的無縫銜接,加快設備安裝進度,在滿足新區點位覆蓋率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標準化建設、持續化作業。要多方協作,文明施工。積極配合街道、社區、居民小區做好垃圾分類收集點後續批次的選址、公示及宣導工作,協調好各方關係,確保安全文明施工,減少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影響。要優化設計,以人為本。
  • 撤桶撤站後,胡同裡垃圾定時定點收運,分類變好還是變差了?
    晚上六點半,伴隨著三聲清脆的哨響,不少住在文華胡同的居民都提著垃圾袋走出了平房院門。胡同中,一輛流動垃圾收運車已經在等待居民的到來。今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北京市的部分平房區及鄉村改變了原有的生活垃圾收運方式,將垃圾桶全部撤掉,轉而採用定時上門的方式收運垃圾。
  • 黃埔 智慧治理開創垃圾分類新局面
    居民倒完垃圾就能算出分數,積累到一定額度即可換取護手霜等生活用品。」文衝街瑞東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許美娟介紹,這是垃圾處理鏈條上「黑科技」運用的一個例子。2019年底,黃埔區所有小區實現樓層撤桶,實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掀開了垃圾分類新的一頁。「從此,我們可以分析出各個小區分類參與情況,這為進一步探索科學化管理提供了現實可能:既然可以定時間、定地點,那麼桶也可以定下來。」常勇談到。轉運桶智能識別系統應運而生。
  • 合力助推樓道撤桶 "垃圾早分類環境多淨美"社區行啟動
    合力助推樓道撤桶 "垃圾早分類環境多淨美"社區行啟動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19-10-28 10月26日,「垃圾早分類環境多淨美」活動在廣州海珠區富力順意花園開啟首站社區行活動。
  • 做好垃圾分類能換積分,積分可以換日用品
    社區居民將可回收垃圾送到服務站,換取積分。社區居民利用積分,兌換日用品。垃圾分類服務站的工作人員 在按照類別清理垃圾。如今的橋灣小區內,記者發現,每一個單元樓的一樓,都放置了3個垃圾桶,分別供居民投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這些垃圾桶由小區裡的垃圾分類服務站管理,每天上午和下午均有專人定時前來清理,同時不定時巡查分揀。垃圾分類服務站,是橋灣小區兩年前在小區內成立,專門負責小區的垃圾分類。
  • 合肥的垃圾分類怎麼樣?探訪:垃圾「一包裝」分類桶形同虛設
    為了「不出錯」,不少居民不管三七二十一,將各類垃圾一袋裝,全部扔進「其它垃圾」分類桶中,這樣直接導致分類桶容量失衡,一邊垃圾塞不下,另一邊則是沒垃圾可塞。正觀察時,就有一名居民不假思索的將飲料紙盒包裝扔進了「其它垃圾」箱內。「雖然知道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每天分類挺麻煩,家裡垃圾桶也不多,為圖方便垃圾基本就一袋裝了。」業主徐女士說。
  • 江北新區垃圾分類全面開展首月記 助您邁好「關鍵第一步」
    進小區:每個收集點值守,桶邊教學手把手指導目前新區300多家小區,絕大部分已完成撤桶並點。經過前期的宣傳指導,大部分居民已能正確分類,然而,仍有部分市民還是對一些生活垃圾如何分類搞不清。「我們家昨天燒了骨頭湯,這大骨頭棒子不是廚餘垃圾嗎?怎麼說我分錯了?」「別急大媽,我來告訴您。
  • 先行先試收穫好評 「綠水青山垃圾分類大家談」走進晶都茗苑小區
    (通訊員:曲茜)「本來我們覺得沒有垃圾桶特別不方便,但是習慣了垃圾分類房,小區裡再也沒有惡臭味了,非常舒適衛生!」晶都茗苑小區在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工作中從居民的不理解、不贊成到如今的交口稱讚,是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讓居民感受到了垃圾分類的預見性的優勢與好處。
  • 讓居民「知」分類、「善」分類、「樂」分類,念好垃圾分類「三字經...
    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助力生活垃圾分類,漕湖街道在完善硬體設施、優化管理方式、增強環保意識等方面下功夫,不斷創新方式方法,讓居民「知」分類、「善」分類、「樂」分類,念好垃圾分類「三字經」,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參與全民化、管理長效化,人居環境得到大大改善,居民文明素質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看這個社區居民的...
    垃圾分類在社區居家推行的怎麼樣了?如何減少垃圾的產生?8月25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一場居民垃圾分類經驗分享交流會議,讓大家了解到了垃圾分類的訣竅。垃圾扔錯了怎麼處罰?有居民介紹了自己垃圾分類經驗和具體方法,從自覺遵守情況到懲罰機制的實行,詳細介紹了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做到實現人人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一名業主代表介紹,如何做好節能減排,首先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例如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等,儘量購買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在學校、社區等醒目位置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多渠道提醒指導市民做好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合肥老城區將打造621處垃圾收集點
    原標題:合肥近萬處垃圾投放點「大瘦身」 垃圾分類後將更多「變廢為寶」12 月1 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強制要求合肥市民必須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記者從城管部門了解到,目前全市都開始進行「撤桶並點」,眾多居民樓下的垃圾桶將陸續退出歷史舞臺,而新的垃圾集中投放點將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