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花是吃甜的還是鹹的?上海人早餐喜歡吃鹹豆腐花,再加紫菜

2020-12-21 何色兒

如果不是現在的信息這麼發達,大家應該都不會了解除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一些生活習俗吧。比如吃豆腐花是吃甜的還是鹹的?

我之前在網絡上發了一個去澳門吃一家店的豆花的視頻,表達了一下不太能接受甜豆花的想法,結果收到了很多廣東一帶網友的回覆。

全廣東都是吃甜的吧,鹹的接受不了

豆腐花本來就是甜的。

廣東的豆花基本都是甜的

豆腐花不應該是甜的?

不接受就不要吃,廣東的豆花全是甜的,想吃鹹的回北方去吃。

豆花從來都是甜的,沒吃過鹹的。

感覺只要是涉及地域習慣的問題,我收到最多的就是廣東網友的回覆。

我曾經在臺北和馬六甲也吃過甜的豆腐花,感覺偏南方的地區是把豆腐花當作甜點來吃的,所以是甜的。這對於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吃鹹豆腐花的人來說,簡直有點顛覆三觀。

那麼在上海吃豆腐花是怎麼吃的呢?

吃豆腐花的習慣一般是早餐的時候配一些點心吃的,在點心攤,很多都是賣豆漿,賣豆腐花。豆腐花裡面還加了紫菜,榨菜碎,蝦皮和蔥花,再倒一點鮮醬油,相比甜豆腐花來說,更像是一道菜。

從小到大習慣了早餐這麼吃,大概真的是一個地區的習慣吧,雖然我有看到過豆漿有賣鹹的,但是還是喜歡甜的。

那麼你們那裡是吃甜的豆花還是鹹的豆花呢?留言告訴我吧,下次我們再來討論其他的話題。

相關焦點

  • 豆腐花,嫩滑豆香,應該是鹹的還是甜的?
    前段時間,肯德基上新了三款鹹豆花新品,鹹甜豆花之爭的話題,好像又要重新被挑起了。吃豆腐花你pick甜還是鹹?是偏愛北方的鹹香豆腐腦,還是南方鮮嫩原汁原味的甜豆腐花呢?對於南方的我來說,對甜豆腐花情有獨鍾,即便嘗試了各種各樣酸的、辣的、鹹的豆腐花,也不能動搖我對甜豆腐花的衷心。
  • 先問一下,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先問一句,豆腐腦這個東西,你愛吃甜的還是鹹的?若愛吃鹹的話,是愛吃加滷子的呢,還是愛吃加香菜蔥花香醋醬油的呢?最近真是熱得非同尋常啊。先頭還冷得很,還抱怨冬天怎麼這麼長呢,忽然一下子,一頭子之間,它就暴熱起來了,求熱得熱的人倒也不太好意思抱怨了。眉頭一皺,往好處想,啊,可以提前放開吃夏天的小吃了!地裡的西瓜呢且讓它再長長吧,先來雲吃一下豆腐腦。不,豆腐花。還是叫它豆腐花吧,豆腐腦給人一種滷子很稠、熱乎滾燙的感覺,早上吃那是相當舒服,冬天夏天都舒服。
  • 豆腐花,簡單方便,鹹甜隨各人喜歡
    豆腐花By 琪_feXjZ8E2自己在家做其實也很簡單方便,鹹甜隨各人喜歡。原料:黃豆、內脂、蜂蜜。第6步、這是放了半小時的豆腐花已凝固了。第7步、用勺子裝入小碗中,加適量的蜂蜜,即可品嘗,熱吃涼吃,鹹甜隨各人喜歡。第8步、成品圖。第9步、成品圖。來自 美食天下 琪_feXjZ8E2 的作品。
  • 家有饞嘴郎,滿屋豆花香,今天重新認識一下豆腐花,南甜北鹹
    吃了8年的豆腐,唯有豆花是吃不膩的,出生在一個做豆腐的農村家庭,最大的心願就是桌子上的菜,沒有豆腐製品,長大後家裡沒做豆腐很多年了,才發現,難忘的就是那一碗豆花香。北方老家有句老人流傳下來的話,家有饞嘴郎,滿屋豆花香,今天我們重新認識一下豆腐花,南甜北鹹。
  • 吃在銀川:閒話豆腐,豆腐腦你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
    北方人喜歡吃豆腐腦,南方人喜歡吃豆腐花!那豆腐腦和豆腐花有什麼區別?按工藝來說,從豆漿點滷開始,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嫩,用筷子夾不起來,只能用勺吃;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不一定可以用筷子夾起來吃);豆花放入模具裡面壓實更加凝固之後就是豆腐了。所以製作豆腐的流程就應該是這樣的:豆漿——豆腐腦——豆花——豆腐——老豆腐。像銀川市面上還有什麼老豆腐啊之類的,其實都是凝固程度的不同而已,壓瓷實就成了!
  • 老上海的早餐吃法,少不了四大金剛,物美價廉,你知道是哪些嗎?
    上海人的早飯,早飯與早點心是有區別的,在上海,早飯通常指的是吃「泡飯」,早點心絕大多數是麵食、糕點之類的,而且花樣繁多,一次也不次於北方,今天來總結一下上海人的早餐,看一看有你喜歡的嗎?大餅因為很多上海人喜歡吃甜的,大餅分為鹹味和甜味,疏鬆的餅皮和內餡裡微化的白砂糖,餅皮上沾著不少白芝麻,烘得微焦出爐,微微燙嘴的時候最好吃,這是甜大餅,而鹹大餅,更像是蔥油餅的口感一樣,同樣十分鬆脆,鮮香可口。
  • 【ShangHigh】武康路上最接地氣的「粢飯油條鹹豆漿」
    說到吃可謂是大有講究,什麼網紅冰激凌、麵包店、咖啡鋪等等。然而講真還是實實在在來份早飯更接地氣。而這家馥嘏香早餐供應店就這樣接地氣的開在了武康路菜市場旁邊。比較實在這樣的地段,還能瑟瑟逸逸的坐在裡面堂吃,10元標配的價格自然還是公道的。
  • 好冷,來一碗暖暖的豆腐花 吃學英文
    我覺得豆腐花(beancurd jelly)就是這樣一種經典之物。可以說,我的豆腐花情結還是蠻重的。在我心中,不是隨隨便便一種食物都能襯得起「經典」二字的。豆腐花既可以是酷暑裡的清涼劑,為你冷卻內心的煩躁;也可以是冬日裡的暖寶寶,撫慰捂暖你的心窩。你看綠豆沙(mung bean paste),夏日才是它的舞臺;你看豬腳姜,冬天才是它的show time。
  • 豆腐腦的鹹甜之爭,北方喜鹹南方喜甜,各有各的特色美味
    在我們南方,其實並不叫豆腐腦,而是叫豆腐花,南方是在豆腐花上澆上糖滷或砂糖吃,甜甜滑滑的非常美味。而阿柒也是最近才了解到,原來北方的豆腐腦是鹹的,對我這種只吃過甜豆腐花的南方人來說那真是很稀奇了,北方的豆腐腦上澆的湯汁是特意熬製的滷汁,有著醇厚的清香,想想都是非常美味的,所以一定要自己做來嘗一嘗,鹹豆腐腦到底是個什麼味道,當然,也會分享甜豆腐花的做法,畢竟一方水土一方口味嘛。
  • 夏季必備鹹香早餐:冰涼涼豆腐花!
    豆腐夏天吃的話最合適,但是味道甜又鹹,甜直接加糖就可以了,鹹又舒服的做法度也快,直接和生抽擠在一起。早飯配上饅頭、糯米飯煎餅等,很好。鹹的時候也要親自品嘗,豆腐要有清淡的湯才能吃得好再煮2分鐘左右,磨成澱粉,倒入澱粉,煮2 ~ 3分鐘左右,從鍋裡出來後,撒上蔥,不要濃稠澱粉,保持一致性如圖即可。喜歡鹹的東西直接倒在豆腐頭上就行了。竹筍粥也可以用黑木耳代替,很好吃。如果不想做肉汁,可以直接擠,加入生抽。
  • 分享最最簡單的傳統小吃豆腐花,在家做超級簡單,喜歡的做起來
    分享最最簡單的傳統小吃豆腐花,在家做超級簡單,喜歡的做起來,幾分鐘就出一大鍋。今天是個快樂的日子,先祝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快樂,今天這個早飯讓我吃得很快樂,簡單美味,時間長了不吃就會想念。一碗豆腐花,兩塊茄子餅,真是太香了,從小就特別喜歡吃,吃了幾十年也吃不厭。嫩滑的豆花,裡面加上蝦皮、小蔥和香菜,營養和味道都不落下,吃了很補鈣哦,是個物美價廉的高營養食品呢。不過我家小子更喜歡那些個茄子餅,而且還喜歡用茄子餅醮番茄醬吃,這算是中西合璧麼?我家小朋友雖不喜歡吃蔬菜,但只要讓蔬菜切碎加上麵粉和雞蛋做成餅,準能吃進去,還是很好打發的。
  • 甜豆花VS鹹豆花的「世紀Battle」,在今天有了終結
    不過倒是可以做一道爽口滑嫩的豆腐花,犒勞一下最近努力工作的自己! 關於豆腐花,知乎上曾因為《舌尖上的中國》公然支持鹹豆腐花,引發過南北方人一場不亞於如今人氣愛豆粉絲之間的互掐。 南方的「甜豆花」派表示,這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視!
  • 【大街小巷】五華市場呢碗豆腐花,記載著花都人的回憶.
    今天小蜂想直入主題不想再套路大家因為因為因為小蜂已經沒有套路了啦!哇,豆腐花一上臺,小蜂就不由自主的大嘆一聲,感覺比小蜂的皮膚還要滑(小蜂你的青春痘還不消就真的糙了點哦),這裡的豆腐花入口又甜又滑,gu一聲就滑落喉嚨,這裡豆腐花不是直接撒白糖,是加糖水的,加了糖水的豆花不會太甜哦
  • 家鄉的美食特刊—116 | 王劍華:豆腐花
    浴室裡出來,紅蘋果似的臉蛋上被西北風吹的還是有點刺骨,趕緊把身上的圍巾裹得嚴實。剛要出巷口時,突然發現巷口擺了個流動豆腐花攤頭。「給我一碗豆腐花」,我情不自禁地叫了出來。二位年過半百的老夫妻推著一輛小三輪車,上面用二隻木桶裝著豆腐花,一隻是清湯像潔白的牛奶,另一隻是混湯像淡紅色的瑪瑙,淡稠稠的。
  • 30天不重樣的蘇式早餐!就照這樣吃!!
    小籠包是深度君的最愛~ 天天吃熙盛源都不怕!青糰子是個節令食品,以前是用來祭祀的。 但是因為太好吃了!雜糧煎餅在蘇州,想吃什麼加什麼,再加點甜醬。只要一個,就足夠了。在路邊的早餐攤位就能找到啦~從爐子裡烘出來的燒餅,香香脆脆的~我喜歡吃鹹的~當然也有甜的燒餅 全看個人喜愛啦~
  • 「您要甜豆花還是鹹豆花?」
    甜豆花or鹹豆花?《舌尖》中的香辣豆花掀起了一場關於豆花甜鹹的爭論,其實沒什麼可爭論的,不管甜的鹹的都是好豆花。
  • 豆腐腦也有鹹的和甜的,你們那裡流行吃鹹味兒還是甜味兒的豆腐腦呢?
    粽子、月餅有鹹甜之爭,豆腐腦也有鹹的和甜的,你們那裡流行吃鹹味兒還是甜味兒的豆腐腦呢? 第一次吃鹹味兒的豆腐腦,跟我想像中的很不一樣。以往吃豆腐腦,我都是買甜的,大概是從小就這麼吃,感覺豆腐腦就應該是甜甜的,上面簡單的灑層白糖即可。
  • 豆腐腦你愛喝甜的還是鹹的?
    以前聽一個段子說,兩口子一南一北結合,因為豆腐腦該喝甜的還是鹹的這事打起架來,最後居然離婚,這事兒應該是真的,但感覺也不至於吧,不就是一碗豆腐腦嗎? 就像人們常說的:婚姻本來就是兩個不同家庭,不同三觀,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在一起融合的一個過程,到最後要麼一方被另一方同化,要麼雙方都不肯妥協,兩敗俱傷。
  • 豆腐花知道!
    我從小喜歡這一款。在我小的時候.每逢過年.媽媽會自製豆腐.製作豆腐的工藝有幾個環節.泡豆子.磨豆漿.煮豆漿.最後在煮熟的豆漿裡放上石膏粉加蓋.再靜置一會.液狀的豆漿就變成了嫩嫩的豆腐花了。        這個過程在小小年紀的我眼裡簡直就是見證奇蹟。
  • 無錫人,那些陪著我們長大的經典早餐,再不吃或許就找不到了!
    如今,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早餐總是匆忙將就的。一夜昏沉緊接著忙碌未知的一天,在那小小的間隙,還能來上一頓營養美味的早餐,似乎已經成為了奢望。兒時老清空早那熱乎乎的大餅、金黃酥脆的油條、燙口濃香的豆漿.仿佛已被時光封存在遙遠的記憶裡,連同許多由食物開始的故事與想念,不得已被我們漸漸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