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天樞穴——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治療便秘、腹脹

2022-01-08 中醫理療康復


導讀:按摩天樞穴的作用與好處: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治療便秘、治療腹脹、腸鳴、痛經、腎炎等。天樞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天樞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天樞穴位位置圖

   【圖解天樞穴位的位置

    天樞穴的位置:在腹部,橫平肚臍中央,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即:在腹中部,距臍中左右2寸處。

    取穴技巧:仰臥,肚臍旁開3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

    穴位解剖: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9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9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小腸)。

   【穴名解說

    天樞穴 Tiān shū(ST25),出《靈樞.骨度》。屬足陽明胃經。大腸之募穴。別名:長溪穴,大腸募穴、谷門穴。
    (1)天樞。天星名,即天樞星,為北鬥星的北鬥一,其左連線為北鬥二天璇星,右連線為北鬥四天權星。該穴之名意指本穴氣血的運行有二條路徑,一是穴內氣血外出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二是穴內氣血循胃經運行。本穴氣血物質來自二個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門穴二穴傳來的風之餘氣,其二是由氣衝穴與外陵穴間各穴傳來的水溼之氣,胃經上、下兩部經脈的氣血相交本穴後,因其氣血飽滿,除胃經外無其它出路,因此上走與胃經處於相近層次的大腸經,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輸送,故名。

    (2)長溪、長谷。長,源源不斷也。溪,水流的路徑也。谷,狹谷也。長溪、長谷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向外輸出源源不斷。本穴物質由胃經上下二部匯聚而成,其氣強盛,源源不斷地輸往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故名。
    (3)谷門、谷明。谷,胃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明,可見之物也,指本穴氣血強盛,外輸氣態物為可見之物。谷門、谷明名意指胃氣由本穴源源不斷地輸送大腸經。理同天樞名解。
    (4)循際、循元。循,循氣血運行的固有道路運行也。際,際會也。元,本元也。循際、循元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循氣血物質的固有通路外輸大腸經。理同天樞名解。

    (5)補元。補,充補也。元,本元也。補元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為人體後天之氣的充補之元。人體之氣分為多種,有元氣、宗氣、神氣等等。元氣為先天之氣,也就是腎氣,它與生俱來,不可改變。元氣為人的先天之本,它隨著人的生長發育而不斷消耗,但元氣的消耗隨人體後天之氣的盛衰而改變,後天之氣盛則元氣消耗慢,後天之氣衰則元氣消耗快。同理,補充了人的後天之氣也就是間接地補充了人的元氣,本穴輸出的強盛之氣即是有補充強化人體後天之氣的功用,故名為補元。
    (6)大腸經募穴。因本穴氣血強盛,氣血物質與大腸經特性相符,向外傳輸是輸入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為大腸經氣血的主要來源之處,故為大腸經募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溼濁氣,性溫熱。
    【運行規律】水溼濁氣由本穴交於大腸經氣血所處的天部層次。
    【功能作用】募集大腸經的氣血物質。

   【按摩天樞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疾病:便秘、腹瀉、細菌性痢疾、腹痛、腹脹腸鳴、嘔吐、虛損勞弱、傷寒、中暑嘔吐、急性闌尾炎、月經不調、不孕、帶下,以及腸道蛔蟲症,腸梗阻,闌尾炎,細菌性痢疾,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針剌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功效】調理脾胃、理氣健脾、通經活絡

    天樞穴主要是調理以大腸為主的腸道病,對於急性的、慢性的都有用。如果說肚子咕咕作響的那種,也是適合用灸法。
    【保健原理】堅持按摩,可以調中和胃、理氣健康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闌尾炎、腸麻痺、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天樞穴是臨床常用穴位,其應用報導以治療腸胃疾病為主。經臨床摸索發現,天樞穴有其特殊的作用。天樞穴與胃腸道聯繫緊密,對調節腸腑有明顯的雙向性療效,既能止瀉,又能通便,按壓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具有調理胃腸、消炎止瀉、通利大便等功能,既通便,又可止腹瀉。按壓刺激此穴,可疏調腸腑、理氣消滯、通便。

    【穴位配伍】1、天樞穴配足三裡穴治腹脹腸鳴;2、天樞穴配氣海穴治繞臍痛;3、天樞穴配上巨虛穴、下巨虛穴治便秘、洩瀉;4、天樞穴配上巨虛穴,有解毒清熱化溼的作用,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5、天樞穴配足三裡穴,有和中止瀉的作用,主治小兒腹瀉;6、天樞穴配上巨虛穴、闌尾穴,有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闌尾炎;7、天樞穴配大腸俞穴、足三裡穴,有溫通氣機,調理腸腑的作用,主治腸炎;8、天樞穴配中極穴、三陰交穴、太衝穴,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痛經。9、急性闌尾炎配伍穴位:上巨虛穴、闌尾穴、天樞穴
   10、腹瀉配伍穴位:足三裡穴、天樞穴
   11、細菌性痢疾配伍穴位:上巨虛穴、曲池穴、天樞穴
    便秘配伍穴位:足三裡穴、大腸俞穴、天樞穴

    【文獻摘要】《千金方》:小便不利……灸天樞百壯。天樞,主瘧振寒,熱盛狂言。天樞,主冬月重感於寒則洩,當臍痛,腸胃間遊氣切痛。
    《針灸大成》:婦人女子症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穴位減肥:天樞穴位促進胃腸蠕動
    天樞穴的準確位置:位於肚臍兩邊旁開兩寸的位子。專家提示:經常按揉中脘穴和天樞穴可以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

    穴位減肥的按摩手法:可以用掌根按揉中脘穴和天樞穴,也可以用掌根由上至下按揉中脘穴,有左至右按揉兩個天樞穴;也可以以肚臍為中心,經常畫圓,這種按摩叫做摩扶法,這也是最常用的按摩手法。

    【特效按摩】仰臥,用食指和中指按揉天樞穴2分鐘,可緩解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胃脹、腹瀉、腹痛等症,效果明顯。
    【推拿手法】灸天樞治療便秘的方法:艾條懸灸,每次10~20分鐘,每日1次,5~7天為一個療程。間隔2日可進行下一個療程。便秘兼有消化不良,大便並不幹硬結塊,只是排便困難或者經常三五天才有便意的,多屬於脾氣虛,可以加灸脾俞穴,先灸脾俞穴,艾柱直接灸,每次3壯或者10分鐘,然後再灸天樞,療程與天樞相同。
    如果是便秘兼有腰膝酸軟,尿頻,素體怕冷等症狀,或是老年患者,多屬於腎陽虛,可加灸關元,腎俞,先灸關元,腎俞,艾灶直接灸(或隔附子灸)每次3壯或10分鐘,最後灸天樞。
    如果是身體健壯,便秘幹硬結塊為主要症狀,這多是陰虛熱盛引起的,可加灸照海穴,懸灸,每次10~20分鐘,先灸照海,再灸天樞,療程與天樞相同。
    【按摩療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天樞穴1~3分鐘,長期按摩,可以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
    【艾灸療法】用艾條迴旋灸灸治天樞穴10分鐘,一天一次,可以治療腹痛、腹脹等病症(《千金》:孕婦不可灸。)
    【拔罐療法】用氣罐拔罐天樞穴,留罐10分鐘,隔天一次,可以治療腹瀉、痢疾等病症。
    【刮痧療法】用角刮法,讓刮痧板的邊緣向刮拭的方向傾斜,刮拭天樞穴,以出痧為度,隔天一次,可治療腸鳴、腹瀉等病症。
    【針灸療法】直刺 l~1.5寸。

    現代人由於各種各樣原因,經常受到消化不良和排洩不暢的困擾,如便秘,或者吃了腐壞的食物引起腹瀉,腹痛,等等,讓人極其難受,不但對身體健康不利,情況 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工作、學習。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按摩天樞穴,能夠有效刺激並調整腸胃的蠕動,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治療便秘】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針剌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按揉天樞穴。
    方法: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以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壓天樞穴,在刺激穴位的同時,向前挺出腹部並緩慢吸氣,然後上身緩慢向前傾呼氣,反覆做5次。兩腿併攏坐於椅上,按壓天樞穴,左腿儘量向上抬,然後收回,換右腿上抬、收回為1次。反覆做5次。
    身體正常的循環機能有所改變,「毒素」便會沉積在體內,導致宿便堆積甚至便秘。注意事項:①便秘尤應以預防為主。每天晨起可空腹喝1-2杯溫開水,或淡鹽水、蜂蜜水。②常吃各種新鮮蔬菜。③參加適量運動鍛鍊。④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實驗研究:深刺天樞穴治療結腸慢轉運性便秘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北京)為了評價深刺天樞穴對結腸慢轉運性便秘(STC)的近、中期療效及安全性。研究者將STC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評價治療前、治療2周後和治療後6個月臨床評分及結腸轉運時間(CTT),並從臨床、檢驗和影像學角度評價安全性。結果(1)近期療效:治療組臨床評分和CTT療效均優於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2)中期療效:治療組治療後6個月仍有效,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P<0.01),對照組無效。治療組患者無不良反應。可見深刺天樞穴治療STC近期療效確切,有一定中期療效,無不良反應。

    【治療腹瀉】
      操作方法:讓患者先排去大便,仰臥於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沙發上,解開腰帶,露出肚臍部,全身儘量放鬆,醫者取肚臍旁6釐米處的天樞穴,分別用拇指指腹壓在兩側穴位上,力度由輕漸重,緩緩下壓(指力已患者能耐受為度),持續4―6分鐘,將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離開皮膚),再在原處按揉片刻。整個治療過程僅需數分鐘,腹中即感舒適,腹痛、腹瀉停止。絕大多數能一次治療見效。
    實驗研究:逄紫千等研究探討針灸天樞穴治療脾虛洩瀉的免疫學機理。方法:32隻Wistar大鼠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針灸治療組和單純針刺組,觀察針灸對脾虛模型太鼠外周靜脈血中T細胞亞群數量和腸黏膜組織SIgA含量的影響。結果:脾虛洩瀉模型大鼠外周血中CD,、CD,和CDs細胞減少,針交天樞穴後,CD,和CD,均有回升。CD/CDs比值升高;造模後SIgA減少,經過針灸天樞穴治療後,SIgA分泌增多:結論:針灸治療脾虛洩瀉的機理可能與改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有關。

    疾病概述: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急腹症。其臨床表現為持續伴陣發性加劇的右下腹痛,噁心嘔吐,多數病人白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計數增高。而右下腹闌尾區壓痛,則是本病重要的一個體徵。急性闌尾炎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按摩只起到輔助作用。
    按魔順序與技法:首先推按巨虛穴20次,接著推按膝殯以下約5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的闌尾穴20次;最後按摩天樞穴3分鐘。

✎投稿郵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刪除)


點擊下方讀原文】,查看近期課程安排!每天都在更新!

↓↓↓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穴【肓俞穴】,消脂減肥、消除便秘第一穴
    【肓俞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腹脹腹痛、嘔吐、洩瀉、便秘、痢疾、膀胱炎、尿道炎、疝氣、小便淋瀝、月經不調、腰脊痛等。    【功效作用】肓俞穴,通便止瀉、理氣止痛。    【肓俞穴位配伍】肓俞穴配中脘穴、天樞穴、足三裡穴、內庭穴緩解治療胃痛、腹痛、疝痛、排尿、尿道澀痛等症;肓俞穴配天樞穴、大腸俞穴、足三裡穴緩解治療便秘、洩瀉、痢疾。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深刺而瀉。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按揉肓俞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治便秘、腹痛。
  • 頑固便秘怎麼辦?巧用按摩天樞穴!
    那就是按摩天樞穴,天樞穴是一個治療腸胃疾病的穴位,屬於足陽明胃經,也是手陽明大腸經募穴。主要是治療便秘、腹瀉、腹痛的。說起天樞穴呢,這個名字其實最常見的,因為天樞是一顆星星的名字,就是北鬥七星中的北鬥一。就跟星星一樣,這個穴位的運行氣血是有2條路徑。
  • 如何增強腸道蠕動能力?教你7招增加腸道動力
    腸道蠕動能力差容易出現消化不良,排便少,營養吸收不到,還會出現容易飽脹,以及食慾差的情況,腸道蠕動不好,消化不好,會增重腸道的負擔,引起各類的腸道疾病,如何增強腸道蠕動能力?所以說細嚼慢咽對消化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會通過食物的味道發送信號到胃腸,告訴它們有哪些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正在路上,讓腸道準備好合適的酶來迎接並分解它們。腸道的動力就是為了確保食物不在原地停留,以免這些滯留的食物腐爛後產生氣體,並導致便秘、腹瀉和食物不耐症等麻煩。所以首要就是細嚼慢咽才能防止腸道蠕動動力下降。
  • 【每日一穴】京門穴——治療腹脹、腸鳴、洩瀉、腰脅痛等
    導讀:按摩京門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腹脹、腸鳴、洩瀉、腰脅痛等    【古代記述】腹脹,小腹痛,裡急,洞洩,水道不通,溺黃,腰痛,骨痺痛引背。腸鳴,洩瀉,腹脹,腰脅痛。    【近人報導】腎炎,肋間神經痛。    【作用功效】京門穴,溫陽益腎,健脾通淋。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腹脹、腸鳴、洩瀉、腰脅痛、及腎炎等。    【穴位配伍】京門穴配命門穴、身柱穴、筋縮穴治脊強脊痛。
  • 便秘的「根源」找到了!3個方法4個穴位,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
    這期間很多人好似被上古神獸「貔貅」選中,獲得了只進不出的技能——「便秘」。便秘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很多人都曾有過。一年時間裡總有那麼一兩次排便不暢。有的人情況比較嚴重,可能一個月就有一兩次排便不暢;還有更糟糕的,可能一周就有一兩次排便不暢,一次就三四天…今天,「問上醫」跟大家說說造成便秘的原因以及緩解便秘的方法。
  • 天樞穴
    人以肚臍為中心,臍旁兩寸左右各有天樞穴,針刺或按揉該穴,按照左升右降方向調氣,帶動氣機運行。這裡有兩個樞紐,第一,天樞穴本身是中心,天樞在肚臍旁。《內經》有說,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身體前部就是以肚臍為中心,以上下應天地。天樞是胃經上的腧穴,胃屬土,居中焦,五行為土,以天之氣而論,地位於中心,這個中心在人體就是天樞穴,在天上就是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
  • 【每日一穴】商陽穴——提高性慾、促進新陳代謝、治療便秘等
    導讀:按摩商陽穴的作用與好處:提高性慾、促進新陳代謝、治療便秘、耳聾、腹痛、咽喉腫痛等。
  • 【每日一穴】中脘穴——減肥穴,抑制食慾!疏肝養胃、治胃痛、洩瀉、便秘
    中脘穴的準確位置:位於見突到肚臍的中點處(肚臍向上4寸)。專家提醒:經常按揉中脘穴可以抑制人的食慾。食慾降下來以後,就要促進胃腸蠕動,讓體內多餘的垃圾脂肪排洩出去。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1、疏肝養胃、消食導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作用;    2、治胃痛、腹痛、腹脹、嘔逆、納呆、反胃、食不化、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黃疸、胃擴張等;    3、治腸鳴、洩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治療慢性肝炎等;    4、治喘息不止、噁心
  • 便秘怎麼辦?用它泡水喝,促進腸胃蠕動,排便一次比一次舒暢
    有很多食物雖然吃著很好吃,但是那是屬於高脂肪的東西,比如油炸類的食物,吃多了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還有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等導致現在很多人上至中老年人下到小孩子都會有便秘的情況發生。一、便秘後我們身體會有什麼反應呢?1、口臭一張口就「臭氣燻天」, 別人會遠離你,自己也會覺得很不好意思。
  • 這些老中醫妙方,緩解你「便秘」的老毛病!
    01 | 天樞穴天樞穴是大腸的募穴(是大腸之氣結聚於腹部的穴位),它具有調中和胃、健脾化溼的功效,是治療便秘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膳食纖維的補充是功能型便秘的首選治療方法,能改變糞便性狀、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容易排出。高纖維的水果主要包括樹莓、梨、帶皮的蘋果、香蕉、橘子和草莓等;富含纖維的蔬菜有豌豆、西藍花、蘿蔔、豆甜玉米等。 同時,還建議食用粗糧,如麥麩、藜麥、燕麥、糙米、全麥麵包等。
  • Metamucil膳食纖維粉,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脂肪吸收~
    或者有零食停不下來、工作狂壓力大、無肉不歡、膽固醇超標、時常便秘、身體感到沉重等症狀?為之苦惱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 別擔心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款風靡澳洲吸脂纖維素——Metamucil 膳食纖維粉(多種口味)。
  • 【每日一穴】這個穴位揉一揉,皮膚乾澀、便秘乾咳……統統解決!
    緩解治療外感發熱,咳嗽,氣喘,腹痛,吐瀉,齒痛,溼疹,痤瘡,手臂腫痛,半身不遂,白癜風等。疏風清熱、調和營衛、清熱和營、理氣和胃、降逆活絡。按摩此穴,在收緊肌肉的同時,可美化臂部皮膚,改善乾燥粗糙的狀況,使你的手臂光滑動人。現代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曲池穴對人體的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均有明顯的調整作用。
  • 【每日一穴】治療胃病的穴位-中脘穴
    八會穴:臟腑氣血 筋 脈 骨 隋 的精氣所會聚之處的八個腧穴   任脈穴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 治療腸鳴、腹脹、腰脅痛——京門穴
    【運行規律】天部的寒冷水氣由穴外匯入穴內,地部經水則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冷降天部水溼,募集腎經水液。        【主治病症】健腰,利水,消脹。    【古代記述】腹脹,小腹痛,裡急,洞洩,水道不通,溺黃,腰痛,骨痺痛引背。腸鳴,洩瀉,腹脹,腰脅痛。    【近人報導】腎炎,肋間神經痛。
  • 大便乾結便秘怎麼辦? 幫助腸道蠕動去排便
    有便意但是卻排不出大便,那就說明腸道的功能出現問題了,大便乾結便秘怎麼辦?幫助腸道蠕動去排便,一起來看看怎麼讓腸道聽話吧!一、和腸道約好時間想要腸道聽話,就要和腸道約好每天的排便時間,不能隨心所欲想什麼時間排就什麼排。腸子不過是想做好本分工作罷了。即使只是將食物糜接連幾次送回等待航線,也等於是訓練神經和肌肉往相反的方向運動,結果越來越難回到正確的方向。
  • 【每日一穴】按這裡,瘦小腹、去臉黃、固腎氣、調胃腸
    找此穴位置的方法: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每份為一寸(即「同身寸」)。從肚臍往下兩寸(即石門穴)再向左右兩寸(約三橫指寬)處,即為大巨穴。大巨穴是胃經經水傳輸的門戶,刺激該穴位,可增強胃動力,促進腸道蠕動,使胃腸氣血通暢,新陳代謝加快,加速脂肪的消解和排出。以肚臍為中心,配合腹部其他穴位做圓周按摩,重點按摩大巨穴消脂效果更佳。按摩大巨穴,還可改善營養不良性面黃食欲不振常常導致營養不良,從而引發皮膚暗淡無光、面色發黃等一系列面部問題。
  • 腸動力是個啥?便秘、漲肚、腹瀉竟然病根都是它?!
    表面看,動不動便秘,腹脹、屁多,便秘跟腹瀉交替,這些症狀好像不挨著、不搭噶啊,其實啊,它們很可能是同一個毛病的典型症狀——就是腸動力異常。簡單點說,就是正常的腸蠕動速度的話那就是腸動力正常,腸蠕動過快就是腹瀉,腸蠕動過慢就是便秘,腸蠕動一會兒快一會兒慢那就是腹瀉和便秘交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