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間

2021-02-15 投覺

清晨,在鳥兒的啁啾聲中醒來,熹微的晨光透過窗簾的細縫打在臉上,就在這昨夜的睡夢中,有一些人正在離開這個世界,而終有一天,你,梧桐,所有的微塵眾生,都會經歷那「正在離開這個世界」。

 

於此,你會發現,可以看見這個世界,真好;可以聽見這個世界,真好;可以大口大口地呼吸,真好;可以嘴角上揚、笑裡坦蕩,真好;可以全然安住於生死之間,真好。

 

寫到這「真好」的時候,梧桐忽然想起二十四年前的春天,離開的她,梧桐以為忘記了,但其實她一直活在內心的溝壑裡,只是生死懸隔,唯獨想念,不禁鼻尖發酸,眼角一熱。

 

有一些人,由於某種特別的緣分,產生了某種連結,繼而走到了一起,這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也是非常短暫的事情,最終,我們都得別離,即便不是因為別的原因,也會因為死亡。

 

這可能是此生中我們之間的最後一面,這杯茶可能是我喝的最後一杯茶,這段文字可能是我讀到的最後一段文字,等等,如果你能持守這樣的正念,你就會開始真正欣賞,以及真正去愛。

 

在此生的際遇之中,我們會遇見各式各樣的人,各式各樣的情感,譬如,父母、孩子、朋友、戀人、同事,等等,然而,或早或晚我們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與這各式各樣的情感一一告別,儘管,我們並不擅長告別。

 

馬爾克斯曾經在《百年孤獨》中寫到,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著什麼,沒有什麼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親戚、朋友、鄰居、隔代,他們去世對你的壓力不是那麼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把你擋了一下,你最親密的人會影響你的生死觀。

 

在洞徹無常、生死之前,我們不會特別珍惜和欣賞這些情感,在洞徹無常、生死之後,我們可能充滿悔意和扼腕嘆息。事實上,輪迴裡的每一次邂逅,皆是非常不易,所以尤其需要倍加珍惜。

 

當我們不再怨恨,或是憤怒,而是以寬廣的柔和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這個世界,我們就是在恰當地慶賀生命。

 

梧桐曾問父親,歲月是不很無情,父親微微笑了笑說,歲月何曾饒過誰。

 

梧桐又問,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樂意做一個普通人的,父親說,大概三十多歲的時候,每天念想的只是好好活著,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活著的時候活著。

 

梧桐最後問,你懼怕死亡嗎,父親說,因為未知,難免會有恐懼,只是試著去接受,接受自己,接受這一生,接受死亡,接受生死之間。

 

他的意思是說,我們必須心甘情願地做一個徹底的普通人,那意指接受本來的自己,用不著試著變得更偉大、更純潔、更有靈性、更見遠思深,而當我們真正樂意做個徹底的普通人時,我們便開始學會如實面對人生,以及如實面對生命的究竟實相。

 

《大般涅槃經》言,如諸跡中,象跡為勝,於諸想中,無常想為勝。

 

佛陀的意思是說,在一切足跡中,大象的足跡最為尊貴,因為大象的足跡平靜、踏實、敞開、無畏;在一切正念中,念無常最為尊貴,因為無常就像一隻搖鈴,不斷提醒著人們,以活在當下的方式慶賀生命。

 

生死之間,不是其他,而是當下。

 

北島寫過一首詩,叫《一切》,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一切語言都是重複,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愛情都在心裡,一切往事都在夢中,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

 

在生命的長河裡,我們常常說,渡河去彼岸,但只有在你了悟彼岸與此岸無別之時,你才真抵彼岸,換而言之,我們旅行至「許諾之地」或彼岸,到達後,卻發現自己本來一直在那兒,從未離開過。

 

若是真的了悟,走向彼岸的每一步,皆是彼岸本身。

 

生活在別處,那是一個幻覺,而非現實,在二元分別念中,永遠都有別處,別處的別處,因此,既然明知無法脫身,我們惟有讓自己在現場安住下來。

 

譬如,當你走路時,你可以留心你的走路,首先,你知道自己在站著,然後,你知道自己的右腿提起、前擺、觸地、下,接著,是左腿提起、前擺、觸地、下,生命中,有許許多多如是的細微動作,都是在一心生活於當下的此時此地所能有的那種單純和敏銳當中進行的。

 

我們不應該對於未來虛構各種幻境、夢想、遠景,用以作為對於自己前進的一種勉勵,而應該嘗試著,真正意義上嘗試著,去體會當下這一刻的真實感受,然後,你會發現,不活在過去和未來,是可能的。

 

如是,我們方是真誠地活著,乾淨地活著,而且,只是活著,運用活著,而非一味地陷入究竟應當如何活著的迷途之中,在兵荒馬亂的念頭之中迷失。

 

在你看清當下一刻的實況之時,除了敞開和心安,其他皆無存在的餘地。當下,是一種更寬廣的「現在」,更全面的覺知,更無我的如是存在。

 

我們不可能遇見未來的佛,但是,當下的佛近在咫尺。

 

嗡噠咧 嘟達咧 嘟咧 唆哈~

 

梧桐,20200404晨

相關焦點

  • 走進濟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大眾日報 記者 王健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一座橋梁,連接著死亡與新生,絕望與希望,讓即將凋謝的生命之花再次綻放——生死擺渡人「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生命無法挽回,我們是否能以另一種方式存在?」2016年5月,她考取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證;一年之後,正式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擺渡」在生死之間。「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生命無法挽回,我們是否能以另一種方式存在?」12年前,她因先天性心臟病經歷了一次大手術。甦醒時,她的第一感覺就是:「活著真好!」經歷過生死之後,她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 一場勇敢的女人和勇敢的將軍之間的生死之戰——《鯊海逃生》
    這真是一場勇敢的女人和勇敢的將軍之間的生死之戰。這是勇敢和艱難的!《鯊海逃生》對於那些不認同女主角光環的人來說,最後一輪的刺殺是繼續劇情的第一部分。你應該說這不合邏輯或者光環太強。但至少在女主角上船的時候,她們會被咬。這一部分可以滿足第一部分粉絲的心理預測。一般來說,這是一條不同的路線。
  • 李博:徘徊在生死之間,用藝術的力量換取暫時的平靜.
    鋼絲與空間之間的張力,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人直觀到兩者之間的對抗⏬有些是他對社會關係的思考與呈現作品讓人聯想到一系列的電話詐騙和部門之間的相互推諉圓形閉合結構象徵無始無終⏬由於身患重病徘徊於生死之間,身體和心理上都出現了各種問題,身體上的不適,內心的焦慮,恐懼,難以融入社會又牽扯於社會之中,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都被無限放大,只感覺自己很無能為力,人基本處於崩潰的邊緣,腦子裡胡思亂想。在這種心理折磨下,他才開始在藝術創作中尋求安靜。⏬
  • 超越生死的顏色,是藍色
    就像電影版的《藍色生死戀》,就講述了兩個同天出生的女孩兒因無意間被掉包,從而牽連出幾位主角間命運的錯位和愛情的糾葛。故事起始於三歲的俊熙的淘氣,使得妹妹在醫院和另一名女嬰抱錯。命運的玩笑,讓本該青梅竹馬的情侶變成了兩小無猜的兄妹;當命運回歸原本的軌跡時,形影不離的兄妹再次被分散。恩熙一夜之間變成灰姑娘,失去了幸福的家庭,最愛的哥哥。
  • 奔走於生死之間的器官捐獻協調員: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
    她是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於生死之間即使看多了生死,她常常也會忍不住流淚,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46歲的何炯,似乎很難逃離「悲悲戚戚」的工作。「即使看多了生死,常常也會忍不住,情感的衝擊實在太大了。」我想聽他叫我一聲「爸爸」一般來說,為了避免被情感左右判斷和行事,協調員不和受助者接觸。8年來,只有一次,何炯無意間打破過「零接觸」。
  • 生死狙擊身法教程 生死狙擊蹲點跳教學
    生死狙擊蹲點跳怎麼跳 生死狙擊身法教程 生死狙擊怎麼跳 生死狙擊蹲點跳要怎麼跳呢,下面和聚俠網小編一起來看看關於蹲點跳的身法教學吧。 NO、1 助蹲跳 蹲跳蹲跳、意思就是蹲著再跳,相信大家估計從字面意思已經會了。那麼請看下列組圖:
  • 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3日電 題: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記者:張尼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2018年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302例。那些無法用現有醫療手段救治的病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讓生命得到了延續。  一邊是逝去,一邊是重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這場生命接力的「擺渡人」。
  • 音頻|思生死苦
    戊一、發起求解脫心分兩方面:(己一)思惟生死總苦;(己二)思惟生死別苦。如果按照先前所說的共下士道次第來修習,受持斷十不善的戒 律,便能暫時解脫惡趣之苦而受生於某一善趣之中。然而,不應以此 為足!就一般而言,「生死」一詞是指在上至有頂4、下至無間地獄5之中受生流轉的意思。未學過經論的人,談到生死,以為是從這一家轉生 到另一家,或是在六道中流轉,這是一種依文解義的說法而非生死的 本意。雖然某些學者主張在生死中數數結生等為生死之義,但應以嘉 卻·格桑嘉措的定義為最正確:有漏取蘊的受生相續為生死。所以, 截斷業煩惱所控制的後有結生之流,即是解脫生死。
  • 奔走於生死之間:我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工作這十年
    原標題:奔走於生死之間:我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工作這十年   「對於大多數患者家屬和臨床醫生來說,我們帶來的更多的是死亡……」   「緊張,特別緊張
  • 莊子的生死觀 | 鼓盆而歌
    逝者如斯面對生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今天老雷談談莊子的生死觀。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
  • 看透生死的人生,才不枉此生
    文|仙仙人生有三點最難領悟,一個是享受孤獨,一個是學會離別,一個是看透生死。這三點中,看透生死最難。孤獨是學會獨處,離別是隨遇而安,而看透生死是孤獨和離別的集合體,如果沒有領悟前兩項,那麼永遠也無法看透生死。
  • 《魔獸世界》生死循環怎麼獲取 生死循環獲取方式分享
    導 讀 魔獸世界9.0版本帶來了很多新圖紙,比如橙裝類有一個圖紙叫做生死循環。那麼這個圖紙怎麼獲取?
  • 橫臥於生死之間
  • 曾經風靡中國的藍色生死戀,到底為什麼這麼火?
    好了,開番第一篇,我們就從00年的藍色生死戀開始吧。《藍色生死戀》推薦指數:5顆星劇情指數:5顆星2000年時期,恰逢廣電總局開始引進其他地方的劇,於是印度劇、韓劇、日本劇紛紛進入大家的視線。而那時候,最火的就莫過於藍色生死戀了。
  • 中天易萬能生死應期尺的實際應用
    中天易萬能生死應期尺的實際應用導師:張永紅弟子:劉躍均撰寫今年已進入寒冬,一轉眼庚子年已經要過去了,在這不平凡之年認識了張永紅老師,重新對八字命理,命理玄空風水有新的認識,從古至今斷八字生死難,斷婚姻牢獄煩,為了解決這個千古難題,中天易創始人張永紅老師首創了生死應期尺,官災應期尺,婚姻應期尺,數位化,簡單化,下面與易友分享中天易生死應期尺斷生死秘訣,希望能拋磚引玉,我們一起把中天易發揚光大,為國人趨吉避兇,造福人類。
  • 《尋夢環遊記》:基於獨特的墨西哥文化,在生死之間感受愛和親情
    回首初次與《尋夢環遊記》相遇,筆者依稀記得當年作品上映時帶來的感動,以親情為樞紐,以小男孩的音樂夢想為線索,通過供奉的遺像聯繫起生者與死者之間的感情。小男孩米格爾在追尋夢想的路上,遇到過阻礙和困難,最終意識到家人的重要性。
  • 沉魚落雁,林籟泉韻——陳琳八字生死斷
    沉魚落雁,林籟泉韻——陳琳八字生死斷導師:張永紅指導弟子:姚士普整理看八字如同尋龍點穴,只有格局斷對了你才能知道來龍是貧是賤,是進是退,下面我用中天易理論斷一個八字的生死應期,請易友們過目。坤造:己酉 丁丑 辛亥 癸巳1、首先定旺衰。辛金生於丑月旺,己土、酉金、醜土、辛金四黨,格局偏強,土金為忌神,木火水為用神。2、定太極點。
  • 量盡天下的生死應期尺持續大揭秘
    量盡天下的生死應期尺持續大揭秘導師:張永紅指導弟子:姚士普整理中天八卦是介於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小太極有兩個幫扶取大數8,組合大小太極數是18,代表命主18歲左右有生死關口。實際命主於庚辰大運,19歲戊戌流年去世。例二乾造:丙午 戊戌 甲辰 戊辰此造為偏弱格,日幹甲木為太極點且不轉移。
  • 正道追光逆境突圍,電影《戰警之生死狙擊》高燃開機
    2020年12月21日,由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雲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豆角映像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戰警之生死狙擊》正式開機。
  • 《藕斷絲連》意義不明的人鬼愛情故事,是新版第六感生死戀?
    「藕斷絲連」是新版第六感生死戀嗎?在「第六感生死戀」新時代,在「愛情能夠超越生死」的招牌」的標誌下,「藕斷絲連」著重講述了這對因事故而分居的高中夫婦的故事。觀眾看到了彼此的深切感情,在舞會上,他們聽到女主角賴莉即將在該領域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