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廣東人很愛煲湯,甚至有朋友打趣道,廣東人的世界裡簡直就是「萬物皆可煲」,因此千萬別在廣東人面前別作妖,否則當心被拿去煲湯。當然,這是玩笑話。小粵粵也愛喝湯,而且家裡人也是飯前一碗湯,或者飯後一碗湯。小粵粵覺得飯前一碗湯最為合適,既可以開胃,還可以讓胃裡有部分湯打底,吃飯的時候也不至於攝入過多的飯量,這樣既能夠保持恰到好處的飽腹感,也不容易發胖。雖然也不知道喝湯滋補的說法是真是假,但小粵粵覺得喝湯確實是很想享受的一件事,相信很多廣東朋友都有同感。
作為資深的煲湯大戶,廣東人可以說很有心得了,像這道廣東老火靚湯就很讓小粵粵上頭啊!做法簡單易上手,調味和火候注意控制好就成了。只需要幹木耳、紅棗洗淨,豬裡脊肉切成小塊,一起放入大砂鍋中,加入蔥、姜、花椒鹽,適量的鹽、雞精、香油,然後加蓋,大火煲個二十分鐘就可以了。注意啦,煲湯的砂鍋一般要夠大夠深,否則小砂鍋能裝的水少,容易燒鍋底。
小粵粵接下來要說的,是大多數廣東家庭都做過的,非常家常的一道靚湯。主要食材是玉米、紅蘿蔔、豬骨湯。將玉米切段,紅蘿蔔切塊,和豬骨一起放入砂鍋,加入適量鹽,有條件地還可以也可以加入枸杞、黨參,然後大火煲二十分鐘,就能嘗到清潤香甜的湯了。這道廣東家常菜是很多老少皆宜,也因為玉米紅蘿蔔的甜度較好,所以小朋友尤其喜歡。
如果你覺得,廣東人的砂鍋只用來煲湯,那你就太小瞧廣東人啦!給廣東人一個砂鍋,廣東人可以變著花樣做菜。相比較出名有煲仔飯,就是用小砂鍋做的。做煲仔飯通常要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量,加蓋,把米飯煲至七成熟的時後,再加入配料,然後轉用慢火煲熟。像這種瓦做成的"煲",對火候的控制比較靈活,煲出來的飯吃起來齒間留香,回味無窮。小粵粵提醒大家,最後一定不要錯過鍋巴,又香又脆的煲仔飯鍋巴有著與眾不同的風味,泡在湯裡一起也是一種比較推薦吃法哦!
廣東人的砂鍋煲飯可以,煲粥行不行啊?答案是當然可以啦,砂鍋粥也是好吃的一匹。像什麼海鮮砂鍋粥,雞肉砂鍋粥等等都是小粵粵喜愛的砂鍋粥。砂鍋粥的粥底綿密,回味無窮。牙口不好的老人家,或者消化能力不強的人群很適合吃砂鍋粥,既能享受美味又能呵護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廣東人不僅愛喝湯,也愛吃雞。說起吃雞廣東人可沒輸過,什麼白切雞、醬油雞、鹽焗雞……總之一只雞在廣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烹飪方式,其中也少不了用砂鍋煲的做法。來廣東,一定要吃的還有雞煲,廣東甚至有專注於做雞煲的飯店。雞煲的做法是把整隻三黃雞切塊,放入沙茶醬、蠔油、花生醬、料酒各一勺,再放入生抽兩勺。起油鍋,放入蔥、姜、蒜、辣椒、花椒、大料,加入雞塊翻炒至八成熟,加入胡蘿蔔、洋蔥、青筍、鮑魚……翻炒。待胡蘿蔔微軟,將所有食材倒入砂鍋中。這時還不需要加水。開小火,燜幾分鐘,先吃雞肉,之後加水涮蔬菜。小粵粵喜歡放塊麵餅進去,冬天圍著雞煲吃麵條吃賊爽了!記得不需要加鹽,前面加的醬料就夠鹹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廣東近海,所以除了雞煲,廣東人也變著法子用砂鍋做海鮮,花甲粉絲煲和順德砂鍋魚頭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小粵粵就說一下順德砂鍋魚頭的做法吧,首先把魚頭塊長成塊狀,放入適量的鹽、蔥、姜、檸檬、雞精、糖、蠔油花雕酒醃製半小時。砂鍋加熱,在砂鍋內放入蒜、洋蔥、姜一起炒出香味,然後將香菜,魚頭碼好,放點花雕酒。加蓋焗五分鐘即可。再放上香菜去做點綴,看上去會更有食慾哦!
廣東人對砂鍋料理情有獨鍾,小粵粵也不例外。有人覺得換個高壓鍋來做這些菜也不是不行,但小粵粵覺得效果可能會不一樣,所以說特殊的廚具對一道料理的成功也是很重要的,就像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必須去特殊對待才能體現出儀式感,道理都是一樣的,而廣東人用砂鍋做料理這件事,在小粵粵看來就是儀式感滿滿的一件事,大家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