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大牌鍾愛的浮世繪,是日本「打工人」的真實寫照

2021-01-07 網易

  

  說起日本,腦海中也許會浮現出素雅、清冷的「日本色」,深受禪宗影響的日本崇尚簡素寂靜之美,帶著相同氣質的茶道、枯山水、懷石料理在全世界擁有著一大批粉絲。

  然而又有一大群擁躉者沉迷於日本江戶時代氣質迥異、色彩絢爛的浮世繪不可自拔。

  

  

  

  01

  時尚大牌都愛浮世繪

  有一幅浮世繪,你即便一時不能準確說出其名字,但一定不會陌生,甚至可能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它就是日本浮世繪寫實派畫師葛飾北齋(1760~1849年)於 1831 年創作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

  

  作為各種「和風」專輯中的常駐代表,《神奈川沖浪裏》成為無數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靈感源泉,頻繁出現於時尚單品中,備受時尚品牌所青睞。

  優衣庫就曾推出北齋藍系列,將葛飾北齋的幾幅名畫印於 T 恤之上,獲得了強烈反響,其中就包括《神奈川沖浪裏》。

  

  

  Puma也將這面掀翻漁船的驚濤巨浪融入了經典鞋款Easy Rider之中,運動品牌adidas當然也沒有放過這標誌性的浪花,潮流和傳統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Christian Dior本人及其母親都是浮世繪的粉絲,直到今天,Dior女裝設計師們也不約而同將浮世繪作為其靈感來源。取材自《神奈川沖浪裏》的高級定製時裝成為Dior著名設計師John Galliano的知名作品之一。

  

  撇開這幅世界上最「浪」的畫,日本浮世繪中的其他元素也常常出現在各大品牌的秀場上。在LV 2018早春系列時裝秀上就能看到無處不在的浮世繪元素,濃鬱的浮世繪風格展露出微妙而不落俗套的時尚感。

  

  

  02

  江戶時代的時尚教材

  別看浮世繪如今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繪畫,梵谷、莫奈等人都是浮世繪的忠實粉絲,甚至直接影響了歐洲繪畫藝術的印象派變革。

  誕生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其實是印刷技術進步的產物,展示的是當下的流行文化和未來的流行趨勢。這些印刷版畫人人都消費得起,不過是一杯蕎麥茶的價格,猶如今日的明星海報和時尚雜誌。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浮世繪並不具備藝術收藏價值,與其說是藝術品,倒不如說是出版物,用於傳遞故事和信息的印刷品,甚至可以看作今天的「小紅書」。

  人物作為浮世繪的主要題材之一,尤其是妓館雲集的吉原的花魁們無一不是當時人們追捧的「愛豆」,她們的穿著、配飾和妝發通過浮世繪這種「時尚雜誌」流傳開來,引領全日本的時尚潮流。

  

  

  

  菱川師宣《回眸美人圖》就生動真實地展現了當時女性偏愛的著裝風格,顯露纖細腰身的蝴蝶結自此流傳開來。喜多川歌麿《婦女人相十品——吹玻璃管的女子》用細膩的筆觸刻畫出當時藝妓的優雅氣質,身穿的棋盤格花紋的和服、頭戴的髮簪、梳的髮型都是當時最時尚的流行款。

  

  

  江戶時代商業繁榮,當時的「和服屋」類似於今天的餐飲店、百貨店,也紛紛用浮世繪進行宣傳。歌川廣重《江湖名勝 大傳馬町大丸和服店之圖》就曾畫過和服屋大丸(如今的大丸百貨店)。

  

  03

  浮世繪的俗世美

  提起浮世繪,也許會有人將其和春宮圖畫上等號。事實上,浮世繪確實是從花街柳巷裡走出來的美術流派,春宮圖也是其中常見的題材。但從本質上而言,浮世繪是對江戶時代市井生活的真實呈現。

  

  

  

  江戶時代的等級制度森嚴,商人腰纏萬貫卻位於社會底層,武士即便窮困潦倒也手握特權。這種階級的對立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匯聚藝伎和名媛的日本第一花柳街「吉原」所化解。

  

  

  「吉原」是江戶時代合法的紅燈區,面積有一萬多平米,四周築有圍牆,以防藝伎逃脫。牆內店鋪林立,一應俱全,猶如一座獨立的小城。深受斷欲觀念影響的武士不被允許去燈紅酒綠的浮華世界,而商人卻可來此一擲千金,感受虛幻的地位和尊重。

  

  

  

  富庶而耽於享樂的商人們催生了「人生如夢及時享樂」的浮世文化,才華橫溢卻朝不保夕生活困苦的藝術家們紛紛投入到「浮世美人繪」的創作中,主角多是藝妓,內容多是描繪吉原的浮華歡愉。

  

  在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的江戶時代,全日本的商人長途跋涉前往吉原購買印刷版畫,使得吉原成為江戶時期文化和時尚的發源地之一。

  

  

  

  

  

  

  浮世的概念原本來自佛教,意思是「生命短暫,人的歡愉享樂只在恍惚間瞬息而過」。然而日本在浮世裡享樂的商人們將其概念扭轉為「人生短暫無常,何不活在當下,及時享樂?就如櫻花一般,只為一次綻放,便死而無憾」

  

  

  浮世繪畫家們忠實敏感地記錄著下層階級的生活場景和喜怒哀樂種種情緒,對市井生活生活濃墨重彩的描繪直到今天看來也依然覺得驚豔。

  

  

  

  然而濃烈的色彩,香豔的畫中世界背後如影隨形著一抹暗影,人生空虛不實浮沉不定,不如及時享樂吧!

  ————

  本文為 Cc 主義 獨家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號ccfoundation

  侵權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

  ————

  -End-

  

  萬事萬物,皆可沉浸(三)

  

  萬事萬物,皆可沉浸(二)

  他們是風格奇特的野生藝術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為何特別鍾愛浮世繪?
    文/極端熊日本的浮世繪,是流行於日本17世紀早期至19世紀中期即江戶幕府時代的一種版畫(在薄木板上雕刻、上色的畫)。浮世繪作為一種廉價的繪畫藝術品,所針對的對象是日本廣大的底層民眾,因此其題材往往是藝伎、美人,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會誤以為浮世繪是日本古代版的「黃色漫畫」。
  • 繁花繪浮世——日本浮世繪的極致解讀
    視集帶大家去逛逛深圳南山博物館的重磅展覽:《浮世繪:最日本的表情——日本江戶至明治時期浮世繪藝術展》,聊一聊浮世繪鮮為人知的有趣故事。日本人讚嘆盛開的櫻花就是這種「物哀」審美的寫照,因此在櫻花季節,吉原裡的男男女女便會沿街賞櫻,縱情展示自己轉瞬即逝的青春容顏。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王才勇(復旦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它們的神秘與浪漫不僅被藝術家和收藏家們所熟知,也進入了許多時尚設計師們的秀場。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 ▲ 作為時尚雜誌的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最為典型的繪畫藝術形式,幾乎所有的浮世繪畫師無不對當時的流行風尚投以強烈關注並有所反應,他們的作品也反映出日本獨有的風土人情。
  • 日本工筆畫:「 浮世繪 」 的前世今生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這幅《神奈川沖浪裏》。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 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
    浮世繪是日本獨有的一種民族藝術,它呈現出特異的色調與丰姿,歷經三百餘年,影響深及歐亞各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浮世繪的題材極其廣泛,有社會風情、民間傳說、歷史典故以及春宮圖等等,是日本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
  • 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 在日本江戶時代時期的繪畫
  • 今天也是被浮世繪擊中靈魂的一天
    江戶時代 大百科全書 浮世繪名字的含義已經充分地描述了這類繪畫作品的世界觀:浮世專門指短暫的時興,換到現在的說法,就是指「快時尚」。 不難想見,浮世繪的題材包含了世俗所有的生活。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浮世繪,日本風格的繪畫。在日本的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和表演。它生動地表達了當時平民社會的生活方式和時尚。在滿足公共娛樂需求的同時,它也為後代留下了寶貴的時間記錄,是稱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 。
  • 「美人畫」的潮流從未止息,浮世繪藝術在日本畫師手裡代代傳承
    美人畫不論在哪個國家和民族都是文人騷客追求的對象,尤其在日本,這一傾向更為嚴重。日本的代表藝術浮世繪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是日本傳統文化貨真價實的瑰寶。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引發了「浮世繪潮流」「浮世」這個詞在古代日本實際是「憂世」的意思,它代表著一種「厭世情結」。由於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傳入,「浮世」一詞也有了一種及時行樂的意思。「繪」則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繪畫」雖然看起來密不可分,但還是有所不同。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浮世繪,可以有多美?它在19世紀風靡歐洲,讓莫奈、梵谷和眾多印象派大師為之傾倒,競相效仿。其中,梵谷可能是受浮世繪影響很深的人。他不僅臨摹過不下30幅浮世繪作品,並且以歌川廣重、溪齋英泉等日本畫家的浮世繪作品為參考,繪製出了東西方藝術相遇的經典之作。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看日本浮世繪的人,該像個哲學家、聰明人似的,去丈量地球與月亮的距離嗎?該學習俾斯麥的政略嗎?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日本浮世繪代表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
  • 浮世繪:梵谷的信仰
    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十九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也無不受到此種畫風的啟發,因此,浮世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歌川國芳(1797-1861)這位浮世繪的大師因為繪畫《水滸》108將系列而在日本家喻戶曉,特別是近年來,他在美術史上的聲譽與日俱增,研究他的著作和論文連篇累牘,成為日本美術界的一大熱點。
  • 你能看懂日本浮世繪嗎?先明白「浮世」二字
    《日本美術史》的作者、臺南藝術學院退休教授徐小虎曾說過「日本文化像一個牡蠣,張開外殼接受海中各種外物侵入,再將來自大陸的那些沙礫轉化成珍珠」。在日本美術史中浮世繪作為一定時期日本流行的美術風格,曾風靡於全日本,行銷至海外後更是讓歐美大國為這樣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藝術形式而震驚,從而成為日本美術的代表作品形式。
  • 日本浮世繪的由來與發展
    日本風格「浮世繪」繪畫流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就流行的風俗畫和美人畫,在十七世紀後半期時又有毛筆畫發展為木版畫,明和二年(1765)逐漸開始創出彩色版畫(即錦繪),至到江戶時代蓬勃發展至明治時代的初期,它主要表現花街柳巷、戲劇舞臺、相撲、花鳥、市井等都納入其中
  • 浮世繪的起源 始於情色
    日本人才正式把浮世繪當成一門藝術來看,但為時已晚,這時已經有很多珍貴的浮世繪都流到西方了。所以現在有些珍品浮世繪可能要到歐洲和美國去看了,比如下面這張堪稱春畫中的巔峰之作。 喜多川歌麿 歌枕 大英博物館江戶作家柳亭種彥在1826年的隨筆《柳亭記》中提到過關於浮世的兩種含義「憂世」 意為世間的各種心酸苦楚,來自於日本的古語。
  • 浮世繪就是日本春宮畫?
    而日本這個國家也真的蠻奇怪,表面彬彬有禮,實際上生活裡各種亂搞,這種事情也可以說是他們的世間百態。更誇張的是,日本皇室裡把亂搞升級成一種仿佛有儀式感的東西,日本最有名的一本書《源氏物語》講的就是皇室裡面怎麼亂搞,當然這本書文學價值很高哦,所以你說連皇室都這樣,世間百態是什麼樣子?然後最早提到浮世繪的作品,名字叫《好色一代男》。
  • 無陰影的視覺語言——浮世繪!
    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的一種大眾藝術形式,題材多描繪人們的市井生活、風景和演劇,其中,美人畫也佔相當一部分比例。19世紀,歐洲的貿易商人從日本進口茶葉、瓷器等商品,外包裝上版畫風格的浮世繪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