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杯茶,正如蘇軾的一生,一盞清茶,一生不羈

2021-01-08 鄧朝芬說歷史

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澀,第三口甜等回味時,才明白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甜是它的饋贈。人生亦是如此。

李白的詩裡飄著酒氣,蘇軾的詩裡更多的是溢出茶香。不管是「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的粗獷和隨意,還是「浮石已幹霜後水,焦坑閒試雨前茶」的悠然閒適,嗅著著縷縷茶香,我們仿佛能看到宋朝茶文化的繁榮景象,更能品味出人生味道。

「香濃奪蘭露,色嫩欺秋菊」是蘇軾《寄周安儒茶》詩裡的句子,全詩太長啦,600字,120句,從取水到煎茶到斟茶到喝茶,整個過程,實在是不想贅述,選這一句,重點是言明茶的香,茶的色,至於好味道,就不言而喻了。

蘇軾留下了近百首關於茶的詩詞,但還不是最多的;陸遊寫了三百來首!歐陽修、 梅堯臣 、辛棄疾、黃庭堅、楊萬裡、李清照這些文人墨客對茶的描述都不少,因為喜歡蘇軾,所以讀他的詩詞就多了一些。

人生如茶,講究水質和火候,有的事要親力親為。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汲江煎茶》

茶講究「緩火炙,活火烹」,活水,就是有源頭常流動的水;活火,是肉眼看得見的燃著火苗的火。為了喝上好茶,自己去江邊釣石處取深且清的水。而且是懷著浪漫的喜悅心情,不然他也不會說大瓢裡舀了月亮,小杓是「分江」——江水為之減輕了分量。

「茶雨已翻煎處腳」是其形態,沸騰的茶末像潔白的乳花在翻卷,「松風忽作瀉時聲」是其聲勢,倒出的茶水發出林間松濤鳴蕩的聲音。而放開了喝過之後,是坐在那裡聽荒涼的城市裡,或短促或悠長的打更聲。

一如人生——繁華過後,獨自承受的寂寞和冷清。

人生如茶,茶具有精緻有簡陋,然而我只求吃飽睡好就心滿意足。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人活水發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貧病長苦飢,分無玉碗捧蛾眉。且學公家做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試院煎茶》

這裡的「蟹眼」、「魚眼」是指水的沸騰程度,水冒蟹眼泡是剛剛好,大一點魚眼泡時也尚可,再往下煮,就老了——過猶不及。衝水的瓶子有的用金,有的用銀,用金瓶和用銀瓶的該是兩種不同的體會吧?

李約為朋友親自動手煎茶,文彥博為了老友拿出珍貴的茶具,我是貧病交集,無緣美人捧玉碗奉茶。磚爐燒火,石銚煮水,不用腹有詩書,吃飽睡足就好——實在要求不高。

就像生活中的我們,知足才能常樂。

人生如茶,想要達到極致,條件很重要,磨礪也必不可少。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 雪芽 雙井散神仙,苗裔從來北苑。湯發雲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鬥取紅窗粉面——《西江月·茶詞》

龍焙是最高級別的茶,古老的泉水是最好的煮茶水。茶聖陸羽的《茶經》裡說「滴水高下有二十品,廬山古蓮泉居第一」,好水泡好茶,這是茶的極致。

雙井的雪芽也是非常珍貴的,出自北苑。北苑是哪?那是專門做御茶的地方,什麼 龍團鳳餅 、龍鳳團、小龍團、密雲龍、龍團勝雪都是在那裡加工出來的。

沏好的茶湯牛奶一樣美味潔白,杯盞裡浮冒著細小圓潤的泡沫。此時的茶,經過了炙、碎、碾、羅、衝等一系列操作,早已不復當初模樣。

他們說這是一種極致的美,沒有什麼能與之爭鋒,除非是閨房裡對著紅窗的粉面佳人。

什麼都是最好,這是一種人生的極致。不過一般人難以得到,我等常人,怕是難以企及。

人生如茶,別的我寧可不要,只求月圓花好。

環非環,玦非玦,中有迷離月兔兒。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君不見鬥茶公子不忍鬥小團,上有雙銜授帶雙飛鸞——《月兔茶》

這月兔茶是團茶中的名品,產於四川彭水。「環」和「玦」言其形,圓者為環,有缺口者為玦。文人墨客常把龍鳳茶比喻為「月」,因為它的形狀是圓圓的一輪。「方圭圓璧」,都是玉器,形容團茶的珍貴和精緻。

月亮缺了可以再圓,這個「月亮」缺了就沒法再圓了。茶餅要弄碎了再衝泡嘛!富貴人家的公子都不忍心用小團茶鬥茶,因為那上面有一對嘴銜綬帶的鸞鳳鳥。

那,是夫妻恩愛的象徵啊!

說到鬥茶,最早記錄見於陶谷《茗錄》裡記載的「茶百戲」,就是在用沸水衝注茶末,在湯麵上形成各種圖案和字跡。簡單來說就是用水在茶盞裡衝點作畫和書法,所以叫「水丹青」。要說古人也真是能琢磨,喝茶不只喝色香味,還得比畫畫。

這是一門高雅的藝術,不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不會有結果。只是再怎樣生動形象的花草蟲魚,都是須臾就幻滅,留在心裡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短暫的記憶。

恍若人生,歲月匆匆走過如白駒過隙;而在逐漸老去的年華裡,最美好的希冀,不過是夫唱婦隨,有個真心相待的伴兒而已。

其實我一點也不懂茶,我只是喜歡在茶的暖暖香氣裡讀詩詞,茶香溫暖我的身心,詩意撫慰我的靈魂。在寒冷的冬夜裡,穿越千年,仿佛故人重逢,把彼此的珍藏已久的心事,娓娓道來。

蘇軾說「自古佳茗如佳人」,生活中能有這種感受,也是一種幸運。

蘇軾的豁達心態,就是這些他所遇到的人,他所經歷的事情練就的,蘇軾對待命運坦然豁達的態度,也影響著後來的我們,感謝蘇軾,用他的詩詞安慰了現在的我們。

在這裡推薦大家多讀一些蘇軾的作品,去學習他豁達的心胸,去學習他無所畏懼的處世態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小編一直在看這本《蘇軾詞傳》,裡面都是蘇軾最經典的作品,可以讓你擁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淡定跟慷慨。

這本書還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結合蘇軾的生平際遇來品評蘇軾的每一首詞,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蘇軾作品的含義,更能讓我們更了解蘇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套書中還有《辛棄疾傳》。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抗金英雄,雖然他是武將出身,但是卻因為不得志把滿腔熱血寫在了自己的作品中,成就一番文業,他與蘇軾被稱為「蘇辛」,被稱為「詞中之龍」。

辛棄疾的一生跟蘇軾的遭遇類似,都是動蕩不安的一生,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與命運抗爭,也沒有放棄自己,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套書中還有更經典的《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全套書都是選取作者最經典的詩詞,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環境,生平際遇,為他們的詩詞寫出注釋,幫助我們理解詩詞的含義,理解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

讀這些詩詞可以幫助我們陶冶情操,理解詩詞的含義可以教會我們更多人生哲理。

買來自己讀,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氣質,增長見識;買來給孩子讀,可以幫助孩子積累詞彙,提高理解能力,一舉兩得。

相關焦點

  • 清茶一盞,意趣人生,一種境界
    茶,不和飲料比濃淡。你有你的酸甜易飲,我有我的回甘入喉。很多時候生活很累,餘生很貴,不想活得太累,更不捨得浪費。生命就是一場場的別離,對過去的事、對遠去的人。沒有人能測量出生命的長短,但卻可以決定生命的價值。靜而不爭,是一種境界,清茶一盞,意趣人生何嘗又不是另外一種境界。
  • 茶中有禪、人借茶悟,一杯清茶悟人生
    中國人喜歡茶,已越數千年;文人名士飲茶,佳話留齒香。遠的不說,就現代而言,魯迅先生愛喝茶,他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林語堂是茶中高手,熟知茶性,深知茶道。他常說「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走到哪兒都是快樂的」。如果只把飲茶當作口福之樂,那還沒有真正懂得飲茶之道。茶這個字,拆開的筆畫就是:人在草木間。
  • 清茶一盞也醉人
    喝茶是份享受,在心情煩躁的時候,在身心疲憊的時候,泡上一杯茶,茶香飄起的時候,整個心就像止水一樣安詳、寧靜。此時沒有一點修飾和浮躁,脫去外衣還一個真實的自己,忘卻了一切勞累,只有一份恬淡的心境。 茶可清心,淡淡的一絲香甜,柔柔的一縷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都在那驀然回首中感悟著人生的真諦,簡單就好。
  • 人生,願是一盞茶
    人生願是一盞茶,濃淺也罷澀香也好,在通過用水與火的催化中,不溫不火不急不徐的展現生命的芬芳。供給人拿起與放下中盡享生命的精髓,乃至後來,漸漸被世人遺忘,無悔這一生。我不太會茶道,戲謔地說應該是附庸風雅。我喝茶,純粹解渴和戀上茶的味兒。戀上,當然戀上的理由,因此也是我的需要。如是非得有個專業的茶道知識,我也只能旁聽插不上話。但,我就偏好這口。從此,喝茶成為一種習慣。
  • 人生願是一盞茶
    不知從何起,茶成為我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大概與茶有前世的源緣吧。當然了,品嘗的種類千萬種,我情有獨鐘的只有茶。應該說是我喜歡享受經過生命歷練沉澱後的品味,一盞杯通過沸騰浸泡又詮釋出他沉寂多年後的品性。
  • 一盞茶的須臾
    經歷了紛擾和旅途的勞頓,一杯淡茶修心養性,再恰當不過,所有的疲憊仿佛被頃刻卸下。借一盞茶的須臾,將人生小憩,溫軟的香霧在臉頰繚繞不止,溫暖而貼心。茶,經得起反覆衝泡,餘味雖淡,一縷清香猶存,淺嘗細品最是淡美,恰如把喝到的味道藏在心底,煩惱時,從回味中咀嚼。端起茶盞,輕酌一口,頓覺心曠神怡,一種溫馨之感直直的撲入心田。不禁感喟:人生有這杯茶的香暖,真好。
  • 一個人,一杯茶,一本書,一縷陽光,一種人生
    - 1 -一個人,一杯茶,一本書,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叫人心動,也只有此刻,世事才會如此波瀾不驚。一個人這樣靜靜的坐著,沏上一杯茶,在氤氳的茶香裡想一些事情,只是不曾想起什麼。忽然喜歡上了獨處,一桌,一椅、一茶杯、一個人,就這樣靜靜的發呆。
  • 一杯清茶,怡人悅己
    喝茶,乃人生一大幸事。浮生半日,捧得一杯清茶在手,所有的感官在茶的幽香裡,便開始靜靜地綻放。啜一口茶,慢慢咽下,舌尖的苦澀在馥鬱的香氣中一掠而過,取而代之的是落在心裡的一份恬淡,一絲清新。品茶之味,悟茶之道,是需要用雅興去品,用心去悟的。不同的茶,風韻亦不同矣。說起喝茶,有好多茶識茶趣,對於一般人來說,喝茶即是用來解渴的,更深的層次為品茶。
  • 茶如人生,淡雅一世
    圖文來源:網絡一杯清茶,「心素如簡、人淡如茶」。
  • 清茶一盞送閒雲,餘香一縷伴君眠
    晨曦 放一首輕曲讓新的一天在悠然中悄然開始雖然曾經如花的歲月心似一隻空碗 總想盛滿對你的依戀在每一個靜靜的夜晚把愛的滋味好好品味 再一口一口地喝完……一時迷芒的沉醉 一刻短暫的清醒一言輕輕的問候 用我的柔情來栽種用你的堅韌來呵護 還會不會在秋季凋謝?
  • 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
    真我時刻,手執香茗,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人需要一種淡然、樸實、淡名利、淡世繪、淡榮辱、淡誘惑,雖無蝶來,清香依舊。在物慾橫流的滾滾紅塵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謝絕繁華,回歸簡樸。  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一顆靜心,看清涼世界!
  • 今生只對你一個人心動,一杯清茶,一本書,我在等風也等你
    可現在我現實了,你卻說,我太過冷血,太過於理性,人生,究竟該怎麼做才是對?回想起當初,你離我遠去時的場景,看著你的背影漸行漸遠,伸出了手,渴望呼喚你的名字,把你從遠方拽過來,可是,已經遠去的人啊!你再也聽不見我的聲音,夜深人靜,守著一盞孤燈,整夜無眠。一段情緣,這時光當中,成了最深刻的記憶。
  • 五首靜美詩詞:煮一壺歲月的清茶,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靜坐在流年裡,捻一抹心香,執一盞清茗,攜一抹陽光,笑看紅塵過往。這一生的追逐,不過是塵世煙,虛中華,待到歲暮向晚,一切又能帶走多少;這一生的真假,不過是水中月,霧裡花,看不清,已是落地成沙;這一世的年華,不過是杯中酒,盞裡茶,抿一口,便已是浪跡天涯。
  • 歲月清淺,尋找一杯茶裡的清歡
    苦茶苦到了底,蜜茶甜到了頂。本以為沒人願意喝那苦茶,可是苦茶卻賣得很好。有的人喜歡喝一杯苦茶,再來一杯蜜茶。老闆說。可就沒見過先來一杯蜜茶再喝一杯苦茶的人,可見,世人都喜歡先苦後甜,不喜歡先甘後苦。02歲月裡的一杯清茶四季輪迴,塵世嘈雜,做一個靜音之人,在素心中探尋鳥語花香,在清茶中尋找一份清歡
  • 能陪伴一生的知音很少,茶算是一個
    可在這身邊的芸芸眾生之中,卻無一不是若「眾人皆醉我獨醒」和「快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分裂交織當中,直到有一天,終於明白,能陪伴一生的知音很少……自始及終堅信不移的才是陪伴一生的知音。就像是茶,自生時起,就註定了一載春春,還是歲月珍藏,無需論誰優誰劣,各有千秋而已。信而不疑,各自精彩,才得始終。
  • 茶,讓淡雅的日子,氤氳著淡淡的香
    不僅對茶是,對生活更是。茶的香氣,清新幽雅,還伴有或濃或淡的花果香。一口入喉,清新怡人,是讓人想留住的味道。借一盞茶香,偷得浮生半日閒。遠離塵世中的紛亂與恩怨,給心靈尋得一處休憩之所。唯有一縷茶香飄過秦時明月漢時關,依然在一杯水中安然。一盞茶,不分高低貴賤,名流權貴,鄉村野夫,均可在閒暇時光手捧一杯香茗。看庭前花開花落,賞天上雲捲雲舒,閒話家常,談古論今。細品慢斟的功夫茶,粗口豪飲的大碗茶,都讓淡雅的日子,氤氳著淡淡的香。
  • 清茶一盞掃心塵
    茶友看到我發的信息,立馬回復我:「來,泡好茶等你。」那一份懂得,瞬間讓心甜膩膩的。朋友的茶室離我家並不遠,走大約十五分鐘就到。可是因為工作的繁忙,也已經很久沒有去了。閒下來了,我們又可以約茶,心情自然是極好的。
  • 禪茶一味(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 一顆靜心,看清涼世界)
    人生如茶,苦一陣子,不會苦一輩子。茶,喝的是一種心境,品的是一種情調。品茶,品出淡泊人生,品出人在草木間的意境。(韓榮)茶葉因為沸水才釋放了深蘊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們一脈脈人生的幽香。相逢相問知來歷,不揀親疏便與茶。
  • 酷暑難耐,煮一杯清茶散散心
    茶為君子之水瓷為君子之器夏日之交一杯清茶嗅一口芬芳品一絲清涼
  • 「心情散文」茶如人生
    [心情散文]茶如人生吾愛飲茶,特別是在戒菸後,最大的嗜好便是飲茶。不管閒忙,都要用玻璃杯沏上一杯清茶。然後坐在一旁,靜神寧氣觀看杯中那沉浮的茶葉,嫋嫋上升的水霧。便在不知不覺中會陷入一種無際的遐思。茶入水便如人入世,生死之間從此有了說不完的故事。茶葉不會因為溶入清水不為人在意而無奈,照樣只留清香在人間;人也不必因為融入社會不被人關注而沮喪。當你成就了他人,幫助了社會,貢獻了自己,陶冶了人生之後,你還要在意什麼呢?茶葉的價值就在於溶入水中成為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