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五官科手術麻醉對手術室護理的挑戰與思考

2020-12-23 圍術論壇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已經成為兒童致盲性眼病的重要病因。它是一種以視網膜血管異常增生為主要病理特點的眼底疾病,多發於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盲的主要原因是微血管病變,其病程長、併發症多、血糖控制不穩定,還會累及全身重要臟器出現異常,持續性高血糖狀態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加劇惡化的重要因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眼科手術的特點

操作精細、術中需要維持穩定的眼壓、眼球固定。術野狹小,大型設備多,植入物(晶體、人造骨、義眼臺、矽管、異體鞏膜)繁雜,填充物(粘彈劑、氣體、液體、角膜保護劑、矽油)種類多。

耳鼻咽喉科手術的發展

1、微創

鼻顱底腫瘤:由鼻側切發展為鼻內鏡與導航引導鼻內鏡。

甲狀腺腫瘤:由頸部切口發展為經口腔下甲狀腺切除。

感音性耳聾:人工耳蝸由骨橋植入發展為震動聲橋植入。

2、聯合手術增多

震動聲橋植入與耳蝸再造同期完成,頭頸外科與胸科聯合手術、鼻-眼聯合與鼻-整形聯合手術、喉癌、下咽癌聯合皮瓣移植手術增多。

耳鼻咽喉科手術特點

危急程度高,易出現氣道狹窄、出血、壓迫等情況。患者年齡跨度大,由嬰幼兒到老年患者都存在。手術出血兇險,術野狹小,操作困難,術中止血不完善。手術操作精細,需要進行面神經監測,甲狀旁腺保護及移植皮瓣的保護。手術過程中需要提高感控意識及應用無瘤隔離技術。

對於麻醉科護士的挑戰

挑戰1:術前評估

熟悉術前評估的內容及重點,並進行輔助檢查。

收集有效的數據資料並熟悉手術方案。

關注特殊罕見家族病史(惡性高熱、全身麻醉後麻痺延長或機械通氣障礙、基因缺陷或家族病、出血性疾病、粘多糖症候群、精神類病史、癔症)。

挑戰2:外周靜脈保護

靜脈穿刺在五官科手術中表現得更明顯,尤其是針對於嬰幼兒、老年患者、腫瘤患者及反覆多次手術患者的靜脈保護。

注意事項:

選擇粗直的血管、避免反覆穿刺、固定牢靠、防止液體外漏、進行容量控制。

挑戰3:氣道安全管理

1、協助麻醉醫生託起患者下頜或輕壓喉的位置,以暴露聲門。

2、插管成功後立即觀察監測指標的變化,包括二氧化碳分壓、血氧飽和度,為麻醉醫生提供動態數據。

3、備好兩路吸引器。

4、研究證實,成人從平臥位變成後仰或完全前屈位時,氣管導管平均移動1.9 cm。術中嚴密監測觀察潮氣量及氣道壓變化,觀察頭部位置的改變。

5、放置喉罩後,聽診頸部、雙肺有無雜音,觀察胸廓起伏情況、判斷喉罩位置。

6、鋪巾或移動頭的位置時,要提醒麻醉醫生注意。

挑戰4:應急處理

針對出血、窒息、喉痙攣、躁動與暴發癔症等應急情況,應進行以下準備處置。

1、快速判斷及快速反應。

2、備好搶救藥物。

3、應用雙路吸引器。

4、建立緊急氣道(通氣道和氣管切開包)。

5、合理使用約束帶防止墜床。

挑戰5:壓力性損傷保護

在骨隆突處選擇適當的泡沫敷料用於壓力性損傷預防,使用敷料預防的同時,其他預防措施要繼續應用。當敷料破損、移動、變松或過度潮溼時,務必要及時更換,預防醫療器械相關的壓力性損傷,如吸氧管、導尿管、氣管插管、血氧飽和度探頭等。

挑戰6:精密器械/管路的清洗

組裝式器械清洗時,需要拆卸到最小部件。閉合端極其精細,管腔內要徹底清洗。由專業的清洗人員使用專業清洗設備和工具,並進行徹底乾燥。

來自:北京同仁醫院麻醉科 王薇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

相關焦點

  • 【推薦】麻醉護士必看——如何做好麻醉護理
  • 揭秘手術室裡的麻醉醫生,可不止是打一針那麼簡單
    有一種醫生,他們身穿綠色手術服、頭戴藍色手術帽,腳上穿著特製的拖鞋,整天穿梭在手術室裡,他們就是「麻醉科醫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麻醉醫生的工作就是在手術前給病人打一針,讓病人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但是他們的工作僅僅是打一針那麼簡單嗎?在一臺手術中,至關重要、工作時間最長的就是麻醉醫生。從術前訪視到術中監測到術後隨訪,無處不在。
  • 手術室裡的特殊道具 讓小患者順利手術
    眼科夏澤梅主任認真詳細地詢問了孩子的病史,進行專科檢查後,確診小欣為「右眼下瞼倒睫」,建議孩子要住院進行手術治療。夏澤梅主任介紹,倒睫是指睫毛位置異常,倒向眼球,造成眼部疼痛畏光、流淚以及異物感。小小睫毛也會惹出大麻煩,如果經常性地揉眼睛,在睫毛長期磨損的影響下,還可能造成角膜上皮損傷、角膜潰瘍,最終導致失明。
  • 平度市中醫院手術室護理團隊:無影燈下的「綠葉」
    手術室內,醫護人員用愛相伴病人術途,讓家屬安心等待,病人生命相託,成為大愛無影、守護安康的綠衣天使。近日,記者走進平度市中醫院手術室,帶你了解手術室裡護理團隊的工作。 面對不同職業、文化背景、心理素質的病人進行針對性宣教,使病人有充分思想準備, 減輕術前焦慮,積極主動應對手術。同時,科室護士還將訪視延伸到病人家屬,與家屬做溝通,通過家屬協助病人減輕術前焦慮。此外,手術室護士對手術安全起到保障作用,通過手術前安全核查,正確識別病人身份,規範術中藥品管理,完善抗生素使用的核查及使用時間的管理,確保用藥和手術操作安全。
  • 麻醉小白第一次進手術室,如何給帶教老師留下好印象?
    作為麻醉醫生,掌握豐富的醫學知識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認真的態度。當病人躺在手術臺上時,她的生命就掌握在麻醉醫生手裡。責任的重大,註定這個職業的特殊性。之前了解到,鑑於這個工作的責任重大,很多麻醉學生對未來的工作是有一定畏懼的。其實,也無需過於擔心,凡事都有一個流程。只要按流程辦、把握細節,做到合格還是可以的。另外,好的準備是成功的開始和保障。
  • 從圓形劇場到手術室——手術室的歷史
    【轉自:丁香醫生】曾經,因為缺少麻醉,止血和抗感染的技術,所以每一臺手術都是一場血腥的表演,技術純熟,身手敏捷的外科大夫在公開的圓形劇場裡表演自己神乎其技的「殺人技術」,並以此傳播自己的名聲!跟我們在很多的中世紀影視劇中所見到的義大利圓形劇場非常相似,就連規模也不亞於之。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在醫學院的解剖教室中見到圓形劇場的遺蹟,儘管規模已經大大的減小,僅僅能容納數十人,而在圓形劇場手術室最為繁榮的時代,最有名望者的手術室很可能能容納數百人。
  • 高場強磁共振成像手術麻醉專家共識|磁共振|麻醉科|共識|手術|患者...
    iMRI可應用於手術中的各個階段,如麻醉誘導後手術前、手術過程中、手術結束後。準備工作完畢並進行了安全核對後,防護門打開,磁體移入手術室進行掃描(或手術床移向磁體)。手術間門關閉,標註特殊的信號以提示正在掃描,工作人員均進入控制室以減少掃描過程中對圖像幹擾。
  • 【重點】麻醉護理
    點擊上方「護理之家」快速關注點擊正上方藍色字體「護理之家」即可關注我們,
  • 麻醉一悶,就「不省人事」,恐怖嗎?
    記得好幾年前,院長陪同朋友來做手術,那臺手術的麻醉是由科主任主麻我作為助手也參與了。是啊,這個躺在手術臺上的人ta對麻醉後所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但麻醉後發生的事情卻又都和ta息息相關這樣看來不得不承認麻醉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近期因為至親做了一次手術這個手術的全程手術,麻醉,護理自己是非常的熟悉
  • 產房有了手術室,開張迎來首位寶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又出暖心...
    手術間內醫務人員由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和產科醫護組成,由麻醉科資深護士做巡迴並協助管理,器械護士由產科完成,並由麻醉科一線、二線麻醉醫師和麻醉護士,負責產房日間剖宮產和分娩鎮痛。參與改造工作的中心手術室護士長吳曉舟,對於人員的安排做了介紹:產房手術室從環境上相對獨立,遠離中心手術室,所以特意固定一名年資較高、工作經驗豐富的護士作為巡迴護士,產科護士作為上臺器械護士相互配合,並配有專職麻醉醫師、麻醉護士。同時按照中心手術室的要求,結合產房手術室工作特點梳理、制定了專用制度、流程,以確保患者安全。  對於這次改造,產房護士長邢麗莉坦言「舉醫院之力,想盡了辦法」。
  • 手術前後病人的護理(試題)
    11.術後噁心、嘔吐的常見原因是: (A)A.麻醉反應 B.低血糖C.精神緊張D.急性胃擴張 E.水電解質紊亂12.患者,女性,18歲。因急性闌尾炎需急症手術。患者表現十分害怕,焦慮不安,食慾差,失眠。
  • 醫生夜班後連做2臺手術 因過於勞累暈倒在手術室
    連續做了兩臺手術,待手術結束後,醫生直接暈倒癱坐在手術室的小凳上。 1月6日中午11點半,這一幕發生在四川南充西充縣人民醫院的手術室,暈倒的醫生是該院外科支部書記、耳鼻咽喉科醫生李世偉。手術室的醫護人員趕緊為其輸液搶救,約半小時後,李世偉身體好轉,被扶到旁邊的房間休息。
  • 【熟記】2019版手術患者十大安全目標
    目的 根據中國醫院協會頒布的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制定手術室環境下執行《患者十大安全目標》的具體措施,指導手術室護理人員臨床實踐。 2. 3.3手術安全核査 由麻醉醫生或手術醫生主持,根 據所在醫院規範,在麻醉開始前、手術開始前、患者離開手 術間前由麻醉醫生、手術醫生和手術室護士根據《手術安全核查表》內容逐項核査。離室前核查結束後,由三方籤名確認。 3.4圍術期預防性抗菌藥物核查 醫囑、過敏史、皮試結果、藥物等。
  • 醫生夜班後連做2臺手術,因過於勞累暈倒在手術室
    連續做了兩臺手術,待手術結束後,醫生直接暈倒癱坐在手術室的小凳上。1月6日中午11點半,這一幕發生在四川南充西充縣人民醫院的手術室,暈倒的醫生是該院外科支部書記、耳鼻咽喉科醫生李世偉。手術室的醫護人員趕緊為其輸液搶救,約半小時後,李世偉身體好轉,被扶到旁邊的房間休息。
  • 行行有看頭|「幕後英雄」——麻醉醫生
    他們的工作鮮為人知、少有報導,讓我們走進手術室,揭秘:「幕後英雄」——麻醉醫生。11月4日,筆者走進市中心醫院手術室,身臨其境揭秘麻醉醫生的工作過程和內容。沒通過的,麻醉醫生要給出建議進行相關的補充檢查或延期手術。麻醉醫生會在早上7點半前到位,每天所有參與手術的麻醉醫生都要參加晨會,大家將特殊患者的病情再次向高級麻醉醫生做簡要陳述,無異議後,麻醉醫生奔赴各自的手術室,進行術前準備。
  • 索命麻醉:你不知道的關於一線醫生的真相
    精神高度緊張——採訪中遇到的所有麻醉醫生,都這麼說。只不過,這種緊張,輕易從表面看不出來。能看出來的,只有醫生眼神裡的疲憊。早晨剛進入手術室時,他們往往神採奕奕,彼此間偶爾還開開玩笑——嗯嗯,手術開始前沒那麼緊張的。兩三個小時後,略顯疲憊。站個五六小時後,人很明顯就憔悴了,尤其是女孩子,掛相。21號手術室的心臟雜交手術,下午四點鐘才結束。
  • 扁桃體切除,怎麼麻醉?
    下面,我們談一談關於扁桃體切除怎麼麻醉的問題:上個世紀,扁桃體切除術是非常普遍、也是人們印象中非常小的一個手術。記憶中,小孩子領到醫院很快就能做完這個手術。主要原因是,那個時候的麻醉非簡單,僅僅是表面麻醉或者局麻。表面麻醉,由外科醫師將局麻藥均勻噴灑在扁桃體表面。
  • 麻醉手術科:聯合心胸外科開展「醫護手拉手,童心伴我行」學術交流...
    為了促進麻醉手術科與心胸外科的溝通和配合,推動科室間共同學習進步,7月31日,麻醉手術科與心胸外科聯合開展了「醫護手拉手,童心伴我行」線下學術交流活動。交流會上,心胸外科主任黃鵬率先發言,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感謝,並以近期工作事例,對麻醉手術科團隊認真不放棄的工作精神及專業操作技能予以充分肯定與表揚。一臺手術的成功離不開手術團隊所有成員的默契配合與互相協作,黃鵬表示,對心胸外科與麻醉手術科未來的深入合作充滿信心和期待。
  • 手術室淨化工程包括哪些?手術室淨化工程項目大全
    手術室淨化工程包括哪些?手術室淨化工程項目大全手術室歷來給人以神聖、莊嚴的感覺,整潔的房間、潔白的床單,無影燈下穿著白大褂的醫生。有人把潔淨手術室說的一塌糊塗,說是又貴效果又不如什麼什麼,這是不誠實的。
  • 【「嘉寶杯」十佳護士】瑞金醫院北院手術室供應室護士長 楊利英
    她始終將護理安全放在首位,注重手術室護理專科人才培養,帶領年輕的護理團隊配合臨床學科完成多例嘉定首例手術及重大疑難手術。「細微顯真情,平凡塑仁心」楊利英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之路上,不斷優化創新。2004年,楊利英畢業於交通大學醫學院高級護理系,一直從事於瑞金醫院手術室工作。誰都知道,手術室是一個非常繁忙的工作場所,在這樣的環境中,她堅持精益求精,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