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血糖和靜脈血糖有什麼不同?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0-12-13 漫話公衛

測血糖對於各位糖友一定都不陌生,患上糖尿病後,幾乎每天都要測量血糖,有的時候餐前餐後的血糖都要測量,旨在通過血糖測量,將血糖含量控制在穩定水平,現在常見的測量血糖主要是指尖血糖測量。那麼,我們在做生化檢查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測量靜脈血中的血糖水平,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哪種測量方式會更高一些呢?今天漫話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血糖的這些事!

什麼是血糖?

我們平時吃進去的米飯、麵條以及其他食物,其實都是大分子形式存在的,經過消化吸收後,這些營養物質進入血液之中,一般是進入靜脈血液中,是以葡萄糖的形式進入,血糖之中的葡萄糖水平就是血糖。葡萄糖才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被機體組織所吸收。一般來說,血糖的水平應該是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水平,就是血糖不斷被消耗,然後又源源不斷的從外界補充入血。這樣才能完成整個機體的運轉。

指尖血糖和靜脈血糖哪個更高?

如果不在同一單位量的來比較的話,一般很難以做出判斷,就比如說5mL靜脈血和1mL的指尖血糖含量肯定是不一定的。所以真要必要,還需要限定條件就是相同單位條件下。

另外,對於血糖水平而言,空腹和餐後的血糖又不一樣,要判定究竟是指尖血糖高還是靜脈血糖高是需要分一下兩種場景:

1.空腹血糖水平:指尖血>靜脈血

一般來說,沒有進食之前,體內的血糖消耗多是在動脈運送鮮紅的血液到全身各處,然後經過毛細血管交換再回靜脈,這一部分血壓在空腹的情況下,指尖的血糖水平是要高於靜脈血中的血糖水平

2.餐後血糖:靜脈血>指尖血

對於餐後,由於攝入了含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尤其是在小腸等部位,會逐漸的進入靜脈,這個時候如果抽的是靜脈血的話,就會發現血糖水平是高於指尖血糖的。

3.指尖血糖和靜脈血糖的區別

兩者其實體現在檢測的成分不一樣,指尖血糖基本是測量的全血糖,而靜脈血抽出來之後,會經過一些離心處理,會將全血中的血細胞等離出去,因此測定的血糖成分存在不同。

此外,在糖尿病診斷的時候,都是通過抽取靜脈血進行血糖測量,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也是當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者是口服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11.1 mmol/L後才會被診斷為糖尿病,而指尖血糖的測量多是平常監測血糖的變化水平。

血糖測量的意義在於何處?

對於正常人來說,血糖基本能夠維持到正常水平,因為我們體內能夠分泌胰島素,這是當體內的血糖水平升高的時候,會讓血糖降下去。但是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就是胰島素分泌的 不足,導致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後血糖持續升高,不會降低,這就是糖尿病主要的高血糖症狀。由於人體胰島素不能夠自主發揮監測血糖的功能,因此,在平時 的生活中,就需要通過人工測量血糖的水平,來監測血糖的變化,如果血糖偏高的話,就應該及時的通過服用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這也是血糖監測點 意義所在。

目前測量血糖的儀器有很多,多是測量指尖血糖水平,很多人就能夠在家完成血糖測量,當然,自己在家測量血糖的朋友需要注意,一定要選擇正規準確的血糖測量儀,這樣才能準確的反應自身血糖的水平。

漫話點評

血糖測量對於糖尿病患者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現在提倡60歲以後的老年人有條件可以做一些血糖的測量,當然,如果有「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多以及體重減輕,一定要測量血糖水平,判定自己是否有患上糖尿病的風險。糖友們,也一定要注意,按照醫囑按時服藥,並且及時的監測指尖血糖值,將血糖控制到穩定的水平。

相關焦點

  • 桑葉茶真的能起到降血糖嗎?一起來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桑葉茶真的能起到降血糖嗎?一起來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養生的隊伍當中。而其中不少人比較熱衷於喝茶養生,可以說各種各樣的茶都具有著一定的養生功效。但是其中有一種茶廣受人們的青睞,那就是—桑葉茶。
  • 血糖控制達標後,糖尿病患者應多久測一次血糖?聽聽醫生怎麼說
    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目的有二:一是了解血糖升高程度以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二是了解血糖控制情況以指導降糖方案的調整。那麼,血糖控制穩定後多久查一次血糖比較合適呢?接下來,YI學莘將為您解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達標前,降糖強度不足可能出現高血糖,降糖力度過大可能引起低血糖,因此初始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測頻率較高:使用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的患者,每周應監測三天指尖血糖,每天應監測5-7次血糖;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應每日監測血糖,每日監測次數不低於5次。
  • 一碗白米飯和一碗小米粥,血糖高的人該如何選擇?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碗白米飯和一碗小米粥,血糖高的人該如何選擇?聽聽醫生怎麼說。糖尿病患者最害怕的就是不小心攝入過量的糖,所以導致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不僅不吃主食,其他的食物也是能少吃就少吃,一般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身體都會比之前消瘦不少。
  • 糖尿病患者,喝酒血糖會升高嗎?聽聽醫生怎麼說,你或許還不知道
    導語:喝酒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事情,過年聚會喝,工作應酬喝,傷心的時候喝,高興的時候還會喝,不管幹什麼都離不開酒,適當的喝點酒對身體確實有點好處,但長期飲酒對身體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而在生活中許多人也很好奇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酒呢?一、糖尿病患者,喝酒血糖會升高嗎?
  • 總吃大米飯,血糖容易升高嗎?想要進一步了解,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總吃大米飯,血糖容易升高嗎?想要進一步了解,聽聽醫生怎麼說高血糖者吃米飯,可以這樣做1、讓米飯硬一點一些胃不好或者牙口不好的朋友在做米飯時,通常會多加一些水讓米飯的口感更軟糯,雖然這樣很好消化,但是也導致糖分更容易被吸收,糖尿病患者吃了這樣的米飯會使血糖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所以做米飯時,儘量把米飯做硬一點食用,這樣可以避免血糖急劇升高。
  • 糖尿病飯後走步30分鐘,可以降低「幾點」血糖?聽聽醫生怎麼說
    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糖保持在一個平穩的狀態。那麼糖尿病患者,走步30分鐘,可以降低幾點血糖?聽聽醫生怎麼說。糖尿病患者在飯後運動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呢?1、運動強度不能太大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不要選擇那種體能消耗大讓身體無法承受的運動項目。
  • 每天吃1個水煮雞蛋,對血糖偏高的人有影響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這些慢性疾病和我們日常飲食有關,日常身體內攝入的多油多鹽多脂肪的食物過多引起的,尤其是高血糖人群,很多人飲食處處都受限制,吃飯格外小心注意,稍微有點甜的食物一點也不敢吃,其實含糖量和食物甜味本身關係不是很大。那麼吃雞蛋對血糖偏高的人來說,有影響嗎?不妨了解一下。每天吃1個水煮雞蛋,對血糖偏高的人有影響嗎?
  • 糖尿病人吃柑橘,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聽醫生怎麼說
    導語:人人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多吃點水果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是卻不知道有些時候如果吃不對,其實也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影響,而根據計量每人每天食用水果的健康標準在200克至350克,如果超出這個部分則會導致營養過剩。而像一些水果中所含有的物質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吃。
  • 讀懂這些血糖指標,測血糖的錢才沒白花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日常測血糖是很平常的事情,醫生也經常強調,血糖不穩定的人要勤測血糖。 那麼,如何檢測血糖呢?
  • 血糖超過多少就稱為是高血糖了?請參照六個常用血糖標準做評判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血糖超過多少就稱為是高血糖了?如何判定高血糖?對於血糖的高低評判有非常明確的數值,且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進展,對不同水平血糖對機體的影響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基本數據與臨床意義匯總如下:對正常人來說,血糖低於3.9mmol/L即為低血糖,不一定會有症狀表現,但對機體正常生理活動會產生不良影響,當血糖低於2.8mmol/L時危險性大大增加,甚至可危及生命。
  • 糖尿病患者,不吃或少吃主食,有利降血糖?不妨聽聽醫生咋說
    在一些糖尿病患者身邊都會有這樣的說法,不吃主食血糖就不會往上升。主食才是升糖高手。糖尿病患者不吃或少吃主食,有利於降血糖。這樣的說法多了就會有人相信。而醫生就碰到過一連3個月控制主食,近乎沒怎麼吃主食的患者,但是他也表示自己的血糖忽高忽低,甚至好幾次還出現了低血糖。這樣的經歷相信不少糖尿病患者也都有過,但是他們人們不吃或者少吃主食能夠有利於降血糖?不妨聽聽醫生怎麼說。
  • 同樣是主食,米飯和小米粥,哪個對血糖影響大?聽聽醫生解答
    可是不論怎麼控制,主食還是要吃得,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主食,相同量的米飯和小米粥,哪個對血糖影響大?聽聽醫生解答。影響人體內血糖穩定的大多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含糖量等,一般來說升糖指數越低的食物,對人體血糖的影響越小。下面就仔細的對比一下米飯和小米粥的碳水化合物,含糖量以及升糖指數。
  • 家用血糖儀檢測的手指血糖準嗎?
    自測手指指尖血糖和醫院檢測的靜脈血糖結果並不完全一致,這是困擾許多糖尿病患者的問題。這是否一定是測量錯誤導致的呢?其實不是的。事實上,無論家用的快速血糖儀還是醫院的大型生化檢測儀,都是正規的醫療器械。理論上他們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只不過樣本類型有所區別。
  • 什麼時候測量血糖最準確?空腹和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醫生告訴您
    雖然糖尿病屬於內分泌科醫生的專業範圍,但是心臟病醫生的重視程度毫不遜色。就拿張醫生來說,如果發現一個疑似冠心病患者患有糖尿病,即使心臟不適的症狀並不典型,我也會強烈要求他進行心臟造影或是冠脈CTA檢查,徹底明確病情。毫不誇張地說,血糖升高在很多心內科醫生眼裡是冠心病危險因素的No.1!
  • 饅頭、米飯、麵條會讓血糖升高,糖尿病人不能吃?看醫生怎麼說
    我們一天要吃三餐飯,一般都會選擇饅頭、米飯或麵條作為主食的,不過這三種主食其實都是細糧,吃下去之後,是會讓血糖升高的。很多得了糖尿病的人表示,既然這三種主食我們都不適合吃,那不吃了可以吧?看看醫生會怎麼說。饅頭、米飯、麵條會讓血糖升高,糖尿病人不能吃?
  • 我的血糖正常嗎?為啥血糖儀測血糖不一樣?醫生跟您聊聊血糖控制
    這個問題看上去似乎比較簡單,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血糖的變化也呈現各種不同的方式,可能一家人吃一樣的食物,一樣的份量,可能血糖就能差出好多,但也並不能說明血糖高的那個人一定就是糖尿病,因為這還跟每個人的體質、運動、胃腸消化、精神狀態等多方面有關,這需要醫生對其進行一個全方面的評估才能得出結論。
  • 如何正確監測血糖? 盤點 4 種方式優缺點
    目前臨床上監測血糖方法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快速血糖儀測定,實時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動脈血氣分析。今天,就讓我們就聊聊不同血糖監測方式的優缺點,並以血漿血糖為標準,比較不同測定方式所測血糖的差異。缺點:有監測範圍限制,血糖過高(一般>33.3 mmol/L)則顯示不出來,血糖測定結果還受環境溫度、溼度、取血方法等外界因素幹擾大,不同廠家不同型號血糖儀監測也有差異,只適用於血糖治療監測,不能代替診斷。
  • 末梢血糖不準確?8 個易忽視的原因請警惕!
    患者末梢水腫、紫紺時,末梢快速血糖值與靜脈生化血糖值差異有顯著意義,其明顯低於靜脈生化血糖值。 貧血者血糖儀測量值偏高,紅細胞增多症、脫水則偏低。 針對這種危重患者,可以選擇參考靜脈生化,以及動脈血氣分析中的血糖值。
  • 自己的血糖儀和抽血檢查的血糖不一致!醫生說,這重要嗎?
    對於正規生產廠家生產的血糖儀,有仔細的糖尿病朋友會發現可能和生化血有一點差別。 在糖尿病治療的過程中,也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我用一滴血,測了幾次血糖,結果都不一樣,是怎麼回事呢?
  • 血糖控制多少是理想血糖?減少血糖波動如何打胰島素?醫生告訴你
    有些糖友為此去問醫生,看看問題出現在哪裡?其實,對於這樣的疑問,其原因很大的可能是跟這些糖友血糖波動比較大有關,雖然三項指標都在標準內,但血糖餐前、餐後差別較大,或者在兩餐之中有較大的變化,高點和低點相差較大的數值,也是可能會導致併發症發生的,因為血糖的劇烈波動會導致血管的損傷程度加大。那麼該如何減少血糖的波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