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7月6日,美國宣布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25%關稅;7月11日,美國又突然公布擬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清單。請問重陽投資如何解讀當前局勢,及其對資本市場的潛在影響?
A:7月11日美國政府宣布了擬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清單,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
首先,對貿易戰做最壞的準備,但無需過度悲觀。中美貿易摩擦具有強烈的時代背景,這其中固然有中國快速崛起下美國冷戰思維對中國的抑制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美國在全球戰略收縮情況下自身的利益訴求。川普政府不僅對中國挑起貿易戰,同樣對歐盟、加拿大等傳統盟友開戰;此外,美國也在要求其北約盟友承擔更多的軍費開支。這都是美國不願意為全球繼續提供公共產品,主動戰略收縮的表現。因此我們注意到,此次中國商務部的表態是冷靜理性的,避免了衝突進一步升級。以川普多變的性格,我們不能排除2500億美元商品懲罰性關稅全部落地的可能。但更可能的結果是,未來1-2個月內,中美兩國元首通過直接溝通的方式,就解決貿易爭端達成共識。一方面,習近平主席與川普總統已經進行了13次電話溝通,次數已經超過了此前所有的中美領導人,具有良好的溝通基礎。另一方面,重要談判的原則精神大於細節,疊加川普特別的性格,達成協議、避免大規模貿易戰成為現實,是對中美雙方都有利的選擇。
其次,關稅的影響取決於每一個行業的競爭結構,不可一概而論。無論是25%還是10%的懲罰性關稅,都是某種商品價格可能上漲的最大幅度,實際漲幅可能在0到25%/10%之間。以大豆為例,大豆屬於中國對美商品25%懲罰性關稅清單商品,淺層分析,中國對大豆加稅會導致國內通脹。但自3月以來,美國CBOT大豆期貨的價格已經下跌了20-25%,而國內豆粕和豆油期貨價格變化很小。當然,大豆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每一個行業都面臨不同的競爭格局,懲罰性關稅對終端產品價格、企業利潤的影響並不能一概而論。行業競爭格局更好、產品定價能力更強的企業,轉嫁稅收的能力也越強,反之亦然。
更重要的是,市場價格已經包含了最壞的預期。今年以來,在國內去槓桿和國外貿易戰的雙重衝擊下,A股市場已經經歷了大幅下跌,上證指數最低跌破2700點。多個指標表明,當前A股市場絕對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偏低水平。從國內大類資產對比來看,當前上證50指數的股息收益率已經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接近,權益類資產投資價值再次顯現。從全球對比的角度來看,上周五以美元計價的滬深300指數ETF今年以來下跌18%,跌幅甚至大於政治、貨幣危機疊加的巴西,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列第二位,跌幅僅小於MSCI土耳其ETF。既然中國相關的資產價格已經包含了豐富的危機預期,那麼實際利空對市場的衝擊也就有限了。12日A股市場強勁反彈,人民幣匯率也先跌後漲,正是市場對悲觀預期已經充分定價,負面衝擊影響邊際遞減的體現。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重陽投資,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我們是好買財富旗下針對高淨值投資者創設的微信服務平臺
一秒快速查私募淨值全產品線高端理財定製獨家內參全面披露
立即綁定微信,更多VIP權益等著你!公眾號:好買臻財VIP微信號:howbu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