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或者飲食運動不注意
小腹和肚子的贅肉會越積越多!
腰腹部的脂肪因距離心臟較近,
又最容易被動員出來進入血液循環造成危害,
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心腹」之患。
這是由於腰腹部一般都活動不到,再加上長時間的久坐不動,脂肪很容易爬上肚皮。而腹部內有眾多臟器,特別是消化道的臟器,人胖了以後內臟脂肪也會堆積。再者,由於腹部有其自身特徵,本身腹壁就有兩層脂肪。
另外,可能還跟人體的消化系統有關,據相關研究發現,脂肪在人體中囤積的速度,通常比我們想像得要快很多。
研究表明,人們在吃下大餐約3小時後,食物中的脂肪就會迅速積累到腰部。腰部脂肪組織的細胞最容易「黏住」這些脂肪滴,並將其儲存起來。不過,在進食早餐後,只有一少部分脂肪會儲存在腰部,但是進食晚餐後,食物中一半左右的脂肪都會囤積在腰部。
過多的腹部脂肪會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你有更多的腹部脂肪,它可能是你有更多的內臟脂肪的指標。而腹部脂肪多的現象不一定是肥胖者才有,即使是「瘦人」,也可能有很多腹部脂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有報告稱,腰圍每增加1英寸(2.54釐米),患癌風險就增加8倍。而腰椎是最直接受壓的部位之一。身體多餘的每公斤體重都會增加脊椎的負荷,首先對身體軸線負重部位,即對腰椎產生緊壓,引發腰椎疾病。
比如,40多歲的男性大多處於發福期,大多數人體重超標。各種應酬胡吃海塞後,消化系統就會消化不了這麼多食物,很多脂肪物質沉積在體內,久而久之體重增加。身體多餘的每公斤體重都會增加脊椎的負荷,首先對身體軸線負重部位,即對腰椎產生緊壓,引發腰椎疾病。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就明確規定,男性腰圍最好不要超過85釐米,女性腰圍不要超過80釐米。一旦超過這兩個臨界值,就很容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對照看看,你超標了嘛?
1、腰粗--易導致血管硬化
中醫將引起肥胖的臟腑功能失調,大致分為4類:胃熱型、脾虛型、肝鬱氣滯型、肝腎兩虛型,肝是我們身體的代謝功能,而腎和激素分泌有關,一旦肝脾腎失調的話,新陳代謝就會變得緩慢,導致發胖。
血內的脂肪等營養物質代謝不了,長久堆積就容易發病,一旦血管某處內皮破損,這些過度老化的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裡,最終導致血管硬化的發生進而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心腦疾病。
2、腰粗--三高的危險因素
腰是人體的帶脈區,也是督脈和任脈經過的地方。
如果脂肪壓迫在帶脈上的話很容易造成氣血循環變差,氣不順的話,就會出現缺氧狀態什麼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等症狀都會隨之找上門來。血流受阻的話,容易形成低血壓和三高三高。
3、腰粗--增加腸癌風險
當腰圍超過100釐米的時候,對身體的危害就不止是心腦血管疾病了,還會使患腸癌的風險,增加兩倍以上!
一般來說腰粗肥胖者,偏愛高熱量飲食這種飲食會直接影響我們腸道黏膜的正常修復和更新,從而給腫瘤發展創造條件,並且腰部堆積的脂肪會引起機體的慢性炎症反應。
脂肪分布位置不同,造成的不良影響程度也有不同。皮下脂肪和肌肉間脂肪對健康的損害通常不會非常大,真正危險的是臟器間脂肪,主要表現為腹部肥胖。
由於身體結構等的差異,亞洲人比歐美人更易發生腹部脂肪堆積,出現中心型肥胖。這也是為什麼對歐美人而言正常的BMI值,會導致亞洲人出現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新陳代謝變慢,腰部會明顯增粗,特別是人到中年,攝入量尚未減少,運動量卻在降低,再加上代謝速度減慢,腰圍增長幅度會更加顯著,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密切關注自己的腰圍,調整生活方式。
1、飲食遵循「一、二、三、四、五」原則
合理膳食對每個想控制腰圍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大家可以牢記「一、二、三、四、五」原則。
一:每天喝一袋牛奶。
二:250克至350 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六兩至八兩的主食。
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兩瘦肉或者一個大雞蛋,或者二兩豆腐,或者二兩魚蝦,或者三兩雞和鴨,或者半兩黃豆。
四:四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五:500克蔬菜和水果。還要多吃有顏色的食物。
2、蔬菜水果不能少
減小腹離不開全身減肥,因此控制攝取的總熱量相當必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不僅容易產生飽腹感,還能幫助你減少吃甜品的強烈欲望。此外,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能有效治療便秘,而便秘是你小腹鼓脹的元兇之一。如蘋果、獼猴桃、菠蘿、香蕉等。
3、規律飲食八分飽
許多上班族的飲食都不規律,有時候很遲才吃飯。無論是為了健康還是身材,都要養成按時用餐的好習慣,不要隨意更改用餐時間,也不能隨意吃東西,這樣就能防止攝入多餘的熱量。不要每天都吃得太撐,飯只需要吃八分飽即可,這樣不會讓你造成脂肪囤積,可以幫你預防腰圍變粗。
4、多吃芹菜補充益生菌
芹菜屬於辛辣的調菜,可以加快腸胃的蠕動;益生菌是幫助腸胃的好助手,其在酸奶中含有量最豐富。事實上,女性每天都堅持喝酸奶的話,堅持4周就可以看見小肚子變小的效果了。購買酸奶的時候記得檢查食物標籤,儘量選擇低脂酸奶。
5、注意飲食後的習慣
吃完飯後不要立即坐下或趴睡,最好能保持站立的形式,可以選擇散散步或整理一些東西。如此除了減少脂肪堆積外,還能幫助消化。因為飯後30分鐘內,如果保持不動的狀態,最容易形成腹部脂肪。
6、揉腹排除肚子裡的廢氣
為了及時排除肚子裡的廢氣,你可以多多按摩自己的小肚子。兩手夾住腰部,四指下按肚臍周圍的部位,順時針畫圈圈也行。這樣看似很簡單,但事實證明,這種按摩方法是行得通的。
7、堅持規律性運動
運動是最有效的瘦身方法。每天至少要走15至20分鐘,走動的時候注意收腹,不時地深呼吸也可以幫助減肚子。此外,轉呼啦圈和仰臥起坐也是瘦腰收腹的好方法,不妨試一試吧。
在每天的行立坐臥之間,人們總是喜歡最舒服的姿勢,但舒服的姿勢不一定等於健康。
不僅會使肚子上的肥肉越積越多,肌肉和韌帶發生勞損,甚至還會影響心肺功能。
長時間保持挺腰收腹的姿勢,在鍛鍊腹部肌肉的同時,對減少腰圍非常有用。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人,工作半小時一定要起身走走;走路時要抬頭挺胸,雙眼平視,腳尖向正前方,自然邁步,步伐一定要輕快。
9、學會正確使用體重秤、腰圍尺
體重秤:家中常備一個體重秤,不僅能隨時了解自己的體重變化,還能時刻監督家人控制體重。
根據2003年原衛生部頒布的《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BMI超過24為超重,超過28為肥胖。
計算公式如下: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²)
腰圍尺:一般的軟尺就行,最好擺在家裡顯眼的位置,養成定期量腰圍的習慣。
根據資料顯示,男性腰圍≥102釐米、女性腰圍≥88釐米,出現代謝性併發症的風險就會增加。而不同人種的高危腰圍界值各不同,中國人為男性≥85釐米、女性≥80釐米。
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或者淡茶水;蜂蜜水、豆漿、檸檬水等飲品也能適當喝些。
專家推薦一張「喝水時間表」
6:30:起床先喝250毫升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解毒。
8:30:到辦公室後,先喝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
11:00:喝一天裡的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12:50:用完午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15:00:喝一杯水提神醒腦。
17:30:下班前,再喝一杯水,吃晚餐時不會暴飲暴食。
22:00:睡前1至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不過別喝太多,以免影響睡眠。
肥胖,曾被中國人視為「富態」,如今卻被公認為「病態」。它不僅是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重要誘因,也是影響人均壽命的關鍵因素。而肥胖最先看到的多半是腰圍的迅速「崛起」,你的腰圍合格嗎?千萬別讓腰圍成為你優質生活的負擔哦,控制體重縮減腰圍才能健康長壽過百歲!
彩虹一家一直提倡、實踐、傳播著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更多人可以改變錯誤的生活習慣,受益終生!希望你能從內而外的呵護自己的身心健康,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讓自己健康是一種美德,讓更多人健康是一種功德!期待看到你散發你的能量與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