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旅遊、收藏的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山西古蹟眾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隨處可見老宅院。而這些老宅院當中,大多以商人名宅居多。2006年的時候拍了一部電視劇《喬家大院》,而喬家大院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並非為了拍劇而搭設的場景。電視劇的熱播帶動了喬家大院的旅遊熱,以至於雖說喬家大院在晉中市不是規模最大的,但它的名氣卻蓋過其他所有宅院。
咱也是俗人一枚,當初也是趕著這個熱乎勁兒去了一次喬家大院。現實中的宅院雖不及電視中的鮮亮誘人,但也足以撼動平時見慣了小門小院的所有人——有錢真是一件好事情啊!老輩子人當初的人生訴求也是相當簡單的,掙了錢似乎就是三件事:買地、蓋房、娶老婆!但到了喬家第四代當家人喬致庸就有所不同了,他不但有財,而且還有才!大院之中隨處可見不同內容的匾額一下子將咱的「仇富」小心思幹的稀碎!
導遊解釋的「錫嘏」
對於那些比較大眾化的匾額內容,基本上還是咱也認識它、它也認識咱,比如「在中堂」、「靜宜」、「 毋不敬」、「勤為本」、「誠作基」等等,往往就是一眼活——初看一眼就了解的八九不離十了。當看到喬家大院在中堂裡那塊「錫嘏」的匾額時,一下子還真是給怔住了!同行的李總問那個「嘏」字時,更是答不出了!印象當中,之前是看過類似的圖片,怎奈當時未能求甚解……真的是「一事不知,深以為恥」啊!
當時咱就「忍辱負重」,採取了廣大旅友經常使用的一個招數——「蹭導遊」,聽聽人家帶隊拿著旗子的導遊是怎麼解說的!記得導遊當時是這樣解釋的:這個「嘏」字其實就是「暇」字,「錫嘏」兩個字的意思就是「聚財」……你看人家喬致庸聚了多少財啊!
說實在,對於這個解釋還真是將信將疑,總感覺有些不對勁兒……回來以後就趕緊查閱了一下相關的資料,才知道那位導遊的解釋還真是不對的!看來,知識真是有價的——「蹭」來的免費知識就是不靠譜!
正確解釋的「錫嘏」
先說這個「錫」字,本字讀「xī」,是一種金屬。在這裡通假為「賜」,表示賜給、賞賜。例如《易師》中「王三錫命」、《莊子列禦寇》中「錫車十乘」等,都是這個意思。但「錫」與「賜」在賜予的含義上卻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錫」往往是天子之賜。據記載,「九錫」是中國漢、晉時期皇帝給臣子的九種最高賞賜。「九錫」具體包括:一錫車馬,再錫衣服,三錫虎賁,四錫樂器,五錫納陛,六錫朱戶,七錫弓矢,八錫斧鉞,九錫秬鬯( jù chàng )。「九錫」之物,通常來講是皇上才能使用的,賜之與功臣,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用價值。
再說這個「嘏」字,它有兩個讀音,分別是「gǔ」和「jiǎ」。 發「gǔ」音,其基本字義為「福」。所以,「錫嘏」的意思就是「賜福」。據考證,「錫嘏」二字出自《詩小雅賓之初筵》中的「錫爾純嘏,子孫甚湛」。類似的其他匾額還有「純嘏」、「錫爾純嘏」、「天錫純嘏」或「永錫純嘏」等,這裡所有的「錫」字均通假「賜」字,但讀音還是要讀「xī」。
人名中「錫嘏」的發音
由於「錫嘏」二字的吉祥之意,自古以來許多歷史文化名人皆選「錫嘏」二字或其中一字作為自己的名字,比如劉錫嘏、汪錫嘏、金錫嘏、傅嘏、趙嘏,以及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現今網絡達人、《環球時報》總編輯劉錫進等。竊以為,在名字發音問題上,如果名字中含有「錫嘏」兩個字,那依然讀作「xī gǔ」;如果名字中只含有一個「嘏」字,那就應該讀作「jiǎ」—— 「嘏」字不但可以做形容詞,還有名詞、動詞的意義。「嘏」字在做動詞時還有「祭祀」的意思,而古代人在起名時一般是不要歧義的。讀作「gǔ」作動詞用時有「祭祀」的意思,對人來說是不吉利的,而讀作「jiǎ」有「大」、「遠」的意思。
咱說的不見的全對,但絕對有一定的道理;那位導遊說的肯定全不對,因沒有一點道理……文中如有謬誤,煩請方家不吝指正!部分圖片選自網絡,侵刪!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旅遊內容,敬請關注、搜索「高興旅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