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2020-12-14 行跡中國

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擁有一番成就,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立志,只有樹立自己遠大的志向,才能朝之奮鬥,才有可能成功,不然將一事無成。

在王陽明看來,一個人的先天能力並不重要,因為能力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完善,但是志向不一樣,而且能夠決定一個人擁有多大出息的,往往就是志向。

一個人能夠走多遠,飛多高,是由志向決定的,志向就好像是前進的動力,失去動力,則只能原地踏步。所以志向決定了一個人能夠擁有多少成就,人生能夠到達什麼高度。

志向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上限

很小的時候,王陽明就立志做聖賢,他把成為聖賢當成他的頭等大事。但是這件事卻遭到父親王華的嘲笑說:你這就是不著邊際的理想。

但是王陽明並沒有放棄他想當聖賢的一種想法,他甚至有想過當武將來達到自己當偉人當聖賢的目標。他後來做的所有的事情都以成為聖賢為出發點。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斷,他經歷過的人生低谷,數也數不過來,每一次遭遇坎坷,他都會陷入無盡的沉思,同時也會痛苦不已,即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被打敗過,王陽明唯一的目標就是讀懂心學,很顯然,最後他做到了。

只有堅定而強烈的志向才最有力量

在王陽明看來,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如果沒有志向的話,人們就會荒廢自己的本心,不思進取,嬉戲享樂,最後一事無成。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潛能,潛能只有被激發出來,才會轉化為力量。如何激發潛能呢?毫無疑問,人只有在歷經磨難而不曾停下追求目標的步伐的時候,一旦確立了這個志向,它就像一顆種子,讓你的生命不斷成長,這樣,在做任何事時,這顆種子都會為你帶來源源不斷的能量。

王陽明悟出心學智慧之後,浙江有一個學者立志學習他的智慧,於是不遠萬裡去拜訪王陽明。

王陽明說:你千裡迢迢來到我這裡,不顧路途遙遠,不顧身體疲勞,你堅持不懈地趕路沒有放棄,這是因為你曾立志要學習聖人之道,這種志向是你堅持的理由。當你把這種志向用在讀書學習上,何愁達不到聖賢的境界。

這位浙江的學者聽完,豁然開朗,連連道謝。

一個人只有擁有志向,就會克服重重困難去尋找成功的辦法,就會千方百計去向自己的志向靠近,這樣堅持下去,即便是不成為聖賢,他的境界也會比普通人高上一個境界。

一個人內心的志向會讓他自己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奮鬥,會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志向,才有奮鬥的目標,才能擁有更大的成功。

王陽明之所以能夠成為聖賢,就是因為他從小就明確了自己的志向,並且不斷朝之努力,並且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曾放棄。

在他的心中,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成為他的羈絆,所以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輕鬆就能取得成功。

人生在世,一定要學一學王陽明的智慧

每個中國人都應讀一讀王陽明。為什麼?

我最喜歡讀王陽明,因為他能教給我修心,能讓我在迷茫的時候找到出路,能讓我學到很多人生的智慧,不至於活了大半輩子什麼都得不到!

王陽明的心學遠不止此,他的思想自從誕生以來,影響了千秋萬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張居正、曾國藩、康有為等人,都是曾國藩的「門徒」,他們完善、發揚了王陽明的心學。

馬雲不止一次公開說過:自己把王陽明語錄看過不止兩遍,對自己的人生以及事業都有很大幫助。

想要真正了解王陽明的心學,《王陽明》這本書再合適不過了,當你內心浮躁,久久難以平靜之時,當你遇到困境,遲遲難以逃離之時,不妨看一看王陽明,修身養性。

人生多讀一讀王陽明,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只要59元,是我們不可不知、不可不讀、不可不藏的國學經典,值得拜讀!

而且無論是老師、領導者、決策者,還是學生、員工、學者都能從中受益。謹記人生智慧,早日成就大事!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能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現今社會,才能固然重要,但決議你這終身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才能。明代「一哥」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人這終身,最怕的就是找不到方向。人活一世,一定要找準本人的定位,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要設立方向和目的。
  •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王陽明:拉開人和人之間距離的,並非能力,也不是努力,而是這兩字,這兩字便是專注!王陽明:「我輩致良知,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這樣,只隨今日所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開悟,便從明日良知擴充到底,這樣方是精一功夫。」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2個字
    改變自己心態的瞬間,人生就出現了轉機。」——稻盛和夫這不知從何時起,整個社會都在加速運轉,每個人都像開了二倍速一樣的在生活。大家開始談金錢、談權利、談人脈、談能力,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信念」二字。
  • 稻盛和夫:決定你能飛多高、走多遠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甚至有點悲慘的命運的人,最終卻成為了一代經營之聖,從他的身上我能看到,決定我們人生上限的,不一定是現有的能力,而是稻盛和夫所秉持的「信念」。也許在一帆風順的環境中,那些能力突出的人可以得心應手,但是人如果處在絕境的話,真正讓人刮想不到的人反倒是那些平時看著有點傻、有些固執的人,因為他們的內心的信念強大,相信可以成功是不會輕易動搖的,而是一個勁兒地往前走。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他只用付出全力把危機解決,其餘的就交給上天,他相信,心喚,則物至。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2字
    稻盛和夫告訴我們,決定我們人生上限的關鍵因素,並不是能力,而是「信念」。1.信念決定上限人是有無盡的潛力的,但是我們卻很難激發這種潛力。為什麼呢?往往就是因為沒有信念。在絕境中,能堅持到最後並獲得勝利的,也許並不是最開始的那些實力強勁的人,反倒是那些有著強大信念的人。信念其實就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導向,它在你最落魄時最能凸顯價值,因為它能在你低谷時激發出你自己都難以想像的巨大潛力。
  • 決定命運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要知道,人的一生,不是一次短途賽跑,而是一場難以看到盡頭的馬拉松,不跑到終點,誰都不知道自己的命運究竟是哪種結果。 有的人或許從出生起,他的父母就為他鋪好了一條捷徑,但是不一定他的命運就能很快走上巔峰;有的人出身平凡,也不一定他的一生就永在谷底。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有人說做一個自律的人,就要過苦行僧般的日子。我可以變得不那麼美,不那麼聰明,不那麼有錢,頂多心中有些失落怨念。你錯了努力不是為了自虐,是為了讓我們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活得更健康,更快樂。開始願望可能是會為了誰,但最終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稻盛和夫原本也並不如何突出,成績也不好,但他卻成為一代經營之聖,他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決定我們人生高度的,並不是能力,更多的,是稻盛和夫所說的「信念」。信念決定你的上限稻盛和夫認為:「執著而強烈的信念才是成功的基石。」你也許會覺得這句話雞湯味兒很濃。
  • 決定你能走多遠的,不是智力與能力,而是高情商的說話能力
    上述這些情況,如果中了一條,那你就要千萬小心了,要知道,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在無形中影響著你的人脈、情感、職業晉升……學別的技能,你不一定立刻用得上,也很難短時間見效。但如果你說的話,既能達到目的,又讓人舒服,那你的人生想不順都很難!
  • 王一博的逆商有多高,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不是IQ、EQ而是AQ
    逆商指的是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說到逆商,流量小生王一博就是一個逆商高的人。01 王一博的逆商高得可怕。這樣的人不僅是高情商,更是高逆商,而且高得可怕,當然這裡的可怕不是真正的可怕,而是指他們都會很優秀,讓你不得不佩服他。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並非只是能力,而是這個
    內心的志向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的根本。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斷,他經歷過人生低谷,曾在考試的時候,幾次落榜,當別人都以落第為恥,只有他以落第為榮,在36歲時因得罪宦官而被貶到龍場驛站,雖環境惡劣,但王陽明卻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仍然不忘時常靜坐,苦苦追尋聖賢之道。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說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兩個半」,王陽明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諸葛亮,還有半個完人是曾國藩。王陽明在日本、新加坡、韓國被視為聖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的「心學」視為經世治國之學。其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感悟。
  • 「你的獨處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你認同這句話嗎?
    「你的獨處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你認同這句話嗎?我不認同。首先, 萬事存在利弊。別人單打獨鬥的能力是不如你,但是,一個團隊挑燈夜戰,即便雙方的工作結果是一樣的,即便你的人效比別人高很多,但是,人家就有兄弟,就有一起挑燈夜戰的回憶與感動。而你,只能冷暖自知。
  • 王陽明的告誡:男人慾成大器,錢和能力是次要,關鍵在這2個字
    王陽明認為能力是可以後天養成的,真正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出息的必要條件是我們的內在志向。一個人最遠能走多遠?這話不是問你的雙腳,而是要問你的志向。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失去前進的動力,你只能在原地徘徊。
  • 王陽明:好的人生,從來不是獨善其身
    王陽明在龍崗頓悟後,體察到,獨善其身之外,更重要的兼善天下。好的人生,從來不是憑藉獨善其身就能抵達的。01 《文心雕龍》:「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當一個人擁有如同星河長明的不滅品德時,他的光芒就如同日月昭昭。
  • 王陽明:能力不是唯一,男人慾成大器,做到這5點才是關鍵
    很多時候,男人們想要成就一番偉業,能力並不是唯一,很大程度上要重視修煉自己的內心。心無雜念,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王陽明告誡世間人:欲成大器,需得修煉好這12字心訣。其實人生的境界,說到底,是心靈的境界。若心亂神迷,無論你走多遠,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領略不到有韻致的風景。唯有心靈的安靜,方能鑄就人性的優雅。若只盯著外界的是非恩怨,反倒擾了自己的心,做起事來也是很難順利的。
  •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是這兩個字,若能做到,早晚出人頭地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是這兩個字,若能做到,早晚出人頭地王陽明提醒大家,人和人之間一直有差異性的,我們在致良知的過程中會由於本人的差異性保證不一樣的高寬比。假如今日保證了那樣的1個水平,那麼就依據今日的情形再去提升自身;當明日對良心有新的了解和掌握後,便在掌握的基本上再次提升,這才算是潛心這門大學問的心態。王陽明表示:打開人和人之間間距的,不是工作能力也不是勤奮,只是潛心,若能做到,早晚出人頭地!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並非只是能力,而是這個,要注意
    分辨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只有歷經艱難險阻的過程,我們收穫才會更加純粹。而決策一個人是不是有出息,內心是不是強大,並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種後天學習的東西。真正決策一個人是不是大有出息,通常是我們內在的志向。一個人的內在志向會推動我們努力,直至我們成為自個想要的人。具有了志向,就沒有你攀登不了的高山。
  • 王陽明的智慧:人生的最高境界,原來是這兩個字!(深度好文)
    做人,牢記這一條天規,與一樣東西「斷交」,福氣自來,少有災禍。這條天規出自心學大師王陽明,只有短短六個字——「去人慾,做聖賢」,要絕交的東西則是貪慾!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原來是這兩個字!那就是……不貪!不貪之所以是人生最高境界,是因為,作為俗世中的人,我們誰都有一定的貪慾,貪慾是人的私慾使然,要想做到不貪實在是太難了,能做到的人大概也只有聖人,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普通人以不貪為人生目標,減少私慾,遏制貪慾。王陽明一生都在提倡與貪慾斷交,他無論是做人,還是為官,都講求清廉如水,與清風為伴,將不貪視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 王陽明:真正決定個人發展的不是外在條件,而是自己的內心
    自古以來,很多仁人志士的成功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磨難、挫折都是難免的。 真正決定個人發展的並非這些外在條件,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