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並非只是能力,而是這個

2020-12-21 遼寧臺趣看天下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是曾國藩、梁啓超、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

王陽明參透世事人心,創立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終成一代聖哲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一個人心中良知皎潔,不為外物所動,「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自然擁有審時度勢的智慧,其戰略眼光也會高人一籌。內心的志向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的根本。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斷,他經歷過人生低谷,曾在考試的時候,幾次落榜,當別人都以落第為恥,只有他以落第為榮,在36歲時因得罪宦官而被貶到龍場驛站,雖環境惡劣,但王陽明卻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仍然不忘時常靜坐,苦苦追尋聖賢之道。想了數日之後,終於在一天夜裡,王陽明頓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務者誤也。」

意思就是: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唯有經歷艱難困苦的過程,我們收穫才會更加純粹。而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出息,內心是否強大,並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種後天學習的東西。真正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往往是我們內在的志向。

一個人的內在志向會驅動我們努力,直到我們變成自己想要的人。擁有了志向,就沒有你攀登不了的高山。

其實「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在工作中一定會遇到挫折和打擊,如果就此一蹶不振,那並不能減少痛苦,卻能讓失敗伴你終身。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個人要達到事業、人生的頂點必定要經歷一系列的磨難。在這個過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識、磨練自身的意志,最終才可堪大任。

遇到困難我們要有百折不饒的精神,每克服一個困難,自身的水平就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距離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當命運給了一巴掌,從容面對之,並堅定地朝自己的方向繼續前進,這是贏得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和人生大智慧

王陽明被後世的人譽為千古第一聖人,他的「心學」被人們奉為修心養性的真理。因此當代人真應該好好看看王陽明,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大家能去看一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理解對人生、對生命更好的感悟,找到屬於你自己內心的那個「定盤針」。

這本書用非常淺顯、有趣的語言,不但講述了王陽明精彩的一生,也在這過程中把王陽明的心學作了清楚的介紹。

書中從「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以及「致良知」的修養學說,這三部分探討了人生哲學,相信憑藉對前人思想精華的學習,不斷追尋內心的強大力量,相信我們終有一天也能創造出不凡的成就。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並非只是能力,而是這個,要注意
    一個人心裡良知皎潔,不被外物所動,「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自然而然具有順勢而為的智慧,其戰略思維也會高人一等。內心的志向才是決策一個人是不是大有出息的根本。而決策一個人是不是有出息,內心是不是強大,並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種後天學習的東西。真正決策一個人是不是大有出息,通常是我們內在的志向。一個人的內在志向會推動我們努力,直至我們成為自個想要的人。具有了志向,就沒有你攀登不了的高山。實際上「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始終不清楚下一塊是什麼味道」。在工作上必定會碰到挫折和打擊,假如從此意志消沉,那並不能降低痛苦,卻能讓失敗伴你終身。
  •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能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現今社會,才能固然重要,但決議你這終身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才能。明代「一哥」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人這終身,最怕的就是找不到方向。人活一世,一定要找準本人的定位,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要設立方向和目的。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說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兩個半」,王陽明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諸葛亮,還有半個完人是曾國藩。王陽明在日本、新加坡、韓國被視為聖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的「心學」視為經世治國之學。其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感悟。
  •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擁有一番成就,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立志,只有樹立自己遠大的志向,才能朝之奮鬥,才有可能成功,不然將一事無成。在王陽明看來,一個人的先天能力並不重要,因為能力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完善,但是志向不一樣,而且能夠決定一個人擁有多大出息的,往往就是志向。一個人能夠走多遠,飛多高,是由志向決定的,志向就好像是前進的動力,失去動力,則只能原地踏步。
  •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王陽明:拉開人和人之間距離的,並非能力,也不是努力,而是這兩字,這兩字便是專注!王陽明:「我輩致良知,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這樣,只隨今日所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開悟,便從明日良知擴充到底,這樣方是精一功夫。」
  • 決定一個人高度的,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能力
    一個人之所以平庸,很大原因就在於沒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 王陽明:真正決定個人發展的不是外在條件,而是自己的內心
    真正決定個人發展的並非這些外在條件,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內心。 他這個南京太僕寺少卿,主要負責馬政,但是當時朝廷對馬匹的管理相當鬆散,馬匹的數量也日益減少,因此這也是閒職。 當然,朝廷之所以把王陽明安置在這個位置上,也是有意在冷落他,因為王陽明對政事經常發表觀點,口無遮攔,難免會觸及一些實權派甚至皇帝的軟肋,因此調配他到這裡就是為了打擊一下他的氣焰。
  • 王陽明的告誡:男人慾成大器,錢和能力是次要,關鍵在這2個字
    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就先要學會立志,否則便像無頭蒼蠅一樣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沒有成就。王陽明認為能力是可以後天養成的,真正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出息的必要條件是我們的內在志向。一個人最遠能走多遠?這話不是問你的雙腳,而是要問你的志向。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失去前進的動力,你只能在原地徘徊。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不是能力,而是這3樣東西
    先問你一個問題: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你可能可能會說,勤奮、能力、人脈、運氣等。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乏有有能力、聰明的人,也不缺乏勤奮的人,但是最後取得大的成功的人往往是不是哪些最聰明的人,最有能力的人。
  • 王陽明:一個人走大運前,會遇到3個坎,熬過去,成功越來越近
    王陽明在《知行合一》中提到:一個人走大運前,會遇到3個坎,熬過去,成功越來越近。挫折後的放棄王陽明: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道德修養只有發自內心的自覺要求才有效果很多人之所以會失敗,不是敗在自己遇到了強大的對手。
  • 八字格局高低決定一生成就大小
    師傅微信號:duanbazi 一個人八字命理的格局大小,就是他一生成就大小。◇古往今來,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沒有改變,但結果應事大有改變。為什麼?◇舉個例子,聯想集團輝煌成就取決於柳傳志並非國家領導,進一步講,沒有柳傳志就沒有聯想集團。◇這個公式很準確也很能說明問題——你擁有的錢數,就是你身邊最要好五個朋友擁有錢的平均數...可見,月幹、時幹、地支很重要。◇誰對你影響最大?
  • 你的空閒時間,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一個人成就怎樣,往往靠他怎樣利用他的閒暇時間。他用他的閒暇來打麻將,他就成了個賭徒;你用你的閒暇來做社會服務,你也許成個社會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閒暇去研究歷史,你也許成個史學家。你的閒暇往往定你的終身。
  • 王陽明:一個人情緒不好,是差點智慧的表現(寫到你心坎的智慧)
    王陽明自己說:「我來龍場兩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我始終保持了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悲悲切切,抑鬱哀愁。」現代科學也證明,積極的情緒有助於身體健康。一個人如果快樂,體內就會分泌出一種激素,提升身體狀態。一個人如果抑鬱、鬱悶,那麼身體狀況就會隨之下降。
  • 你的空閒時間,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好文)
    一個人怎樣利用閒暇時光,往往決定了這個人的前程。胡適曾總結自己一生的成就,談及白話文,便言完全是業餘時間的充分利用。他當時每天做十幾份兼職忙得不可開交,可一旦有空閒時間,便會思索如何讓普通大眾聽得懂自己的課,並不斷地嘗試,尋找不同的方法測試白話文推行的效果。
  • 王陽明:情緒不好是因為智慧不夠?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只要稍微留意觀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項強於普通人的能力,那就是情緒管理能力。關於情緒管理,"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這樣說:"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翕然能收斂的;憤怒嗜欲正到沸騰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 【煙波浩渺浮生夢】胡適:你的空閒時間,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胡適曾總結自己一生的成就,談及白話文,便言完全是業餘時間的充分利用。心學大師王陽明35歲那年,被貶至貴州龍場擔任驛丞一職,但並沒有多少公務,這給了王陽明大把的空閒時間。在無事的日子裡,王陽明也並未讓自己徹底閒下來,而是時刻都在思考,「聖人處此,更有何道」。
  • 易經: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運氣,而是堅持和付出
    一、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為什麼對一個人的事業有幫助?因為任何成功的事業,都不是給自己帶來了利益,而是給別人帶來了利益。幫助的人越多,自己的成功才越偉大,才能稱得上有意義。如果沒有別的天賦,能夠把人做好也是天賦,這就是一個人成功的特質,值得賀喜。二、出眾的本事能力俗話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世上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數不勝數,但是能夠建功立業,取得成功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
  • 王陽明:人生不順的時候,記住這3句話,福報自然來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 決定孩子成就的不是出身,而是另一重要能力
    這個20歲的小女孩早已被貼上了「人生贏家」的標籤。然而大家有沒有想到,人生贏家的背後藏著的是同齡人難以達到的專注力。專注力成就歐陽娜娜:5歲的小娜娜每天練大提琴長達5小時,想想同屬於這個年紀的其他小朋友專注於一件事情半個小時都還很難做到,不得不為她豎起大拇指。
  • 一個人層次的高低,通過這三件事,會告訴你答案
    關於一個人的層次,其實從他的言行舉止,大概的就可以判斷出來。人的層次的高低,不在於財富地位,而是在自身的格局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