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娜娜琴技獲贊!決定孩子成就的不是出身,而是另一重要能力

2020-12-14 超超育兒知識

提到歐陽娜娜,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提琴女孩」。

她高超的琴技備受好評,在娛樂圈中受到了很多的誇讚。

這個20歲的小女孩早已被貼上了「人生贏家」的標籤。

然而大家有沒有想到,人生贏家的背後藏著的是同齡人難以達到的專注力。

專注力成就歐陽娜娜:

5歲的小娜娜每天練大提琴長達5小時,想想同屬於這個年紀的其他小朋友專注於一件事情半個小時都還很難做到,不得不為她豎起大拇指。

成為大明星以後的歐陽娜娜去了高等音樂學府伯克利上學,工作學習兩不誤,初入演藝圈為了不讓觀眾失望空閒時間都在探尋劇本中每個人物的特色;專注力超強的歐陽娜娜就連考試周都在複習到凌晨。

就算是在非常繁忙的考試周,歐陽娜娜的每一天也安排非常滿滿當當,而且每天的時間都按照計劃來,複習的時間內就複習,練琴的時間裡就練琴,完全沒有一絲拖延的情緒,有時候還有複習到凌晨三四點。

娜娜最常用規劃時間的一個方法就是把一周要做的事情列成表格。

努力的歐陽娜娜一直是她的粉絲們心中的最佳榜樣。

而在歐陽娜娜還沒成名之前她就為了練琴付出了很多,小學的時候每天練琴加起來要練十個小時,手指受傷已成常態。

在她家,屬於她每天進行練琴的地方是一個正正方方的小房間,每一天,每一晚,她就是在這個小房間裡不斷地練琴。

枯燥而又乏味的訓練,父親淡淡的一句「我支持女兒的決定」給予了娜娜極大的鼓勵,為了讓父母放心,娜娜每天自覺練習,連周六日都是早晨早早起來就練,父母都被她感動了。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專注》中講:專注力比智商還要能能影響一個人的成就;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曾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李玫瑾教授指出:專注力才是決定孩子學習的成績,而不是智力。

專注力是學習的基礎,也影響著成績與效率。專注力越差,學習效率就會越低。

專注力差的表現:

1、穩定性差

上課走神,好動,坐不住板凳,粗心大意,做事效率低。

2、分配能力差

學習的時候需要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孩子分配能力差,只顧記筆記或只聽課,成績很難提高。

3、自控能力差

情緒波動大,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是時候,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氣,特別影響學習。

孩子專注力差會引起很多問題,家長需要儘早培養。一旦解決了專注力的問題,孩子的學習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著名青年心理輔導協會會長廖新華認為專注力是孩子綜合素質培養的基礎工程。

那麼家長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1、不打擾孩子

歐陽娜娜每天練琴,父母都不會去打擾她。所以,當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時,家長不要打擾,讓孩子沉浸在這件事,專注力才會提高。比如:當孩子寫作業,家長一會送牛奶,一會又來看看作業寫沒寫完,這樣孩子很容易分神。

2、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歐陽娜娜的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就特意為孩子準備了練琴房間。

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專注力被吸引到其它的地方。

當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時,家長可以關掉電視手機,書桌不要放太多的玩具,切斷視覺或聽覺上的幹擾,給孩子提供一個簡單、安靜的環境。

3、關鍵期培養

專注力的要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培養,四歲到八歲是最適合培養孩子的關鍵期。

想要提高專注力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專注能力越強,孩子以後會越優秀。

4、規範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

現代的教育和生活根本離不開電子產品,所以家長要制定好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如在某段時間玩多長時間,需要孩子和家長共同制定,並嚴格執行。

我是超超,一位成長中的多平臺育兒作者,在育兒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每篇科普都是根據相關科學文獻和多年自我育兒經驗進行的總結,關於今天的討論內容,各位家長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及時觀看並進行溝通,如果科普內容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及時進行更正,帶給大家更科學有效的育兒好方法。

相關焦點

  • 決定命運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要知道,人的一生,不是一次短途賽跑,而是一場難以看到盡頭的馬拉松,不跑到終點,誰都不知道自己的命運究竟是哪種結果。 有的人或許從出生起,他的父母就為他鋪好了一條捷徑,但是不一定他的命運就能很快走上巔峰;有的人出身平凡,也不一定他的一生就永在谷底。
  • 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能力從來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這種天道思維
    有的人,一事無成,卻總是將此歸結為自己的命不好,怪自己智商不夠,怪自己能力不行!但其實,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想明白,造成你人生困境的,造成你命運不好的,其實從來並不是能力跟智商,也並不是人脈跟後臺關係,或許它們可以左右你的命運,卻不能決定你的命運去往何方,該往哪裡走。
  • 《哈利波特》: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子的,不是能力,而是選擇
    麻瓜們看不見的對角巷和9又3/4站臺;一艘艘小船駛向燈火輝煌的霍格沃茲城堡;來無影去無蹤的金色飛賊……當時的我,還不懂特效這種玩意兒的神奇,和大多數天真的孩子一樣並非格是蘭芬多和斯萊特林哪個更厲害的問題,而是如鄧布利多所說:「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 易經: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運氣,而是堅持和付出
    」於是有人言「世道艱難」,總有太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無奈、憂愁,但這又何嘗不是,所有人的真實寫照。每個人的出身雖各有差別,但所要經受的煩惱苦楚,卻總是相似的,在這個大寫的人生舞臺上,主角註定是我們自己。雖命途難測,但凡事若肯竭力為之,憑良心而行,終會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豔陽天地。
  • 《塔木德》:富人之所以會越來越富,不是因為出身而是因為這個
    很多人會說那是出身決定的,誠然,確實出身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白手起家的富人大有人在,而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究其本質,就在於財商高低、以及思維模式的不同。《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則關於兒子和父親的故事:兒子叫約翰,在他4歲的時候,他和哥哥在客廳玩捉迷藏。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不是能力,而是這3樣東西
    先問你一個問題: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你可能可能會說,勤奮、能力、人脈、運氣等。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乏有有能力、聰明的人,也不缺乏勤奮的人,但是最後取得大的成功的人往往是不是哪些最聰明的人,最有能力的人。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並非只是能力,而是這個
    內心的志向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的根本。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斷,他經歷過人生低谷,曾在考試的時候,幾次落榜,當別人都以落第為恥,只有他以落第為榮,在36歲時因得罪宦官而被貶到龍場驛站,雖環境惡劣,但王陽明卻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仍然不忘時常靜坐,苦苦追尋聖賢之道。
  • 王一博的逆商有多高,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不是IQ、EQ而是AQ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說的就是逆商。相對於情商IQ,智商EQ,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稱為逆境商數,一般叫做挫折商或逆境商。
  •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一生最高的成就,早就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決定了
    一位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甚至斬釘截鐵地表示:孩子一生最高的成就,早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決定了。 三年級對孩子有多大影響?哈佛教授:孩子一生的成就在這裡已經決定 孩子在三年級的表現就能決定一生的成就?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稻盛和夫原本也並不如何突出,成績也不好,但他卻成為一代經營之聖,他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決定我們人生高度的,並不是能力,更多的,是稻盛和夫所說的「信念」。信念決定你的上限稻盛和夫認為:「執著而強烈的信念才是成功的基石。」你也許會覺得這句話雞湯味兒很濃。
  • 決定你能走多遠的,不是智力與能力,而是高情商的說話能力
    決定你能走多遠的不是智商、能力,而是高情商的說話能力正是這份「稀缺」的表達力,成就了林志玲在年近30時脫穎而出,直到中年仍人氣不減,贏得了普遍性的好感。大多數人只知道現在的林志玲,卻不知道30歲之前的她,是個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女孩。
  • 高考女生撕毀答題卡說起,決定孩子命運的,不是成績,而是……
    卻常常忽略了孩子的內心世界,更不知道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 跟人的身體一樣,心也會「感冒」,也會受傷,甚至久病成疾。如果那位撕他人答題卡的高考女生,平時從父母那得到了足夠多的肯定、讚美和認同,她會因為一時沒有考好,就精神崩潰,行為失常嗎?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孩子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就突然爆發的!
  • 決定你是否值錢的,從來不是學歷,而是這種稀缺的能力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我們看一個人是否有價值,或許我們需要明白一個事實,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從來不是看對方的學歷,而是看他的不可替代性,我們和人交流的時候,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價值,請不要看其對方的學歷,這只是一個因素,我們最重要是看對方具有多少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決定了一個人的終極價值,更決定了他的潛力以及能走多遠。為什麼很多人在同一起跑線上慢慢會拉開距離,本質上也是不可替代性決定的。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有人說做一個自律的人,就要過苦行僧般的日子。我可以變得不那麼美,不那麼聰明,不那麼有錢,頂多心中有些失落怨念。你錯了努力不是為了自虐,是為了讓我們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活得更健康,更快樂。開始願望可能是會為了誰,但最終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 我們離婚了:決定婚姻的,不是妥協的程度,而是發現真相的能力
    因為看過的人,才醒悟過來,原來離婚了真的不能再復婚,他們差的不是一個誤會,一個解釋,而是什麼呢? 在美國蓋伊.芬利所著的《與人親密》中,她直指,婚姻中的爭吵、爭權、糾纏、梳理......是因為我們無法梳理面對的關係,缺乏發現問題本質的能力。
  • 孩子的閱讀能力決定了以後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閱讀為什麼如此重要 1 閱讀能力是整個學習能力的核心 很多老師和家長有這樣的觀點: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他讀語文教材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
  • 早安勵志句子,決定我們一生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選擇
    三 *女人讓男人刮目相看的不是美麗,而是自信。女人讓男人俯首稱臣的不是霸氣,而是王者歸來的底氣,女人讓男人跪倒在石榴裙下的不是赤裸,而是嫵媚!早安!四 *抱怨是一種毒藥,它能摧毀你的意志,降低你的身價,摧殘你的身心,削減你的熱情,抱怨命運不如改變命運。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畢竟抱怨不等於解決。
  • 孩子意外扯斷老師「金項鍊」,母親的處理方式獲贊:最高級的炫富
    不過孩子沒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買單,那麼這時候父母的引導就很重要了。當一個孩子犯錯以後,家長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性格發展,以及外人對待這個家庭的看法。01寶寶意外扯斷幼兒園老師金項鍊,媽媽的處理方式獲贊小周的孩子今年上幼兒園了,感到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對什麼都感到很新鮮
  • 你家孩子不愛交朋友,可能不是因為性格內向,而是……
    我們常常把孩子「不敢表現自己」、「不愛交朋友」這樣的表現歸類為只是他們無傷大雅的害羞、內向的性格。但一個國外心理學家說,這很可能不僅僅是害羞,而是孩子「低自尊人格」的表現。小E特別整理了低自尊孩子在生活中容易有的7種表現,爸爸媽媽快來瞅瞅!
  •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擁有一番成就,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立志,只有樹立自己遠大的志向,才能朝之奮鬥,才有可能成功,不然將一事無成。在王陽明看來,一個人的先天能力並不重要,因為能力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完善,但是志向不一樣,而且能夠決定一個人擁有多大出息的,往往就是志向。一個人能夠走多遠,飛多高,是由志向決定的,志向就好像是前進的動力,失去動力,則只能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