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例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接連收治中暑病人 脫下他的靴子倒出好多汗

2020-12-1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7月15日訊 7月12日下午,一位工人被一群人抬著,急吼吼地衝進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急診科。「醫生,快救救他!因為中暑頭暈,他剛從腳手架上掉下來了!」

  「這幾天,我們接連處置了好幾起重症中暑急診患者,還有這樣因中暑引發的高空墜落,都是附近工地作業的工人。」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急診科醫生陳乃雲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一邊是梅雨未歇,一邊是高溫飆升,在這雙重夾擊中,持續暴露戶外的工作者,經受著巨大的考驗。

  中暑頭暈

  他從5米高腳手架墜落

  上述從腳手架上不幸墜落的工人,正是因為頂著明晃晃的夏日烈陽,在36℃高溫的炙烤下,因持續作業多時,出現中暑症狀,感覺頭暈、無力,卻還想咬牙完成工作,但沒想到竟然一不小心從5米高的作業架上,急速墜落至地面,後背著地!

  這位47歲的男性患者,看著身強力壯,此刻卻躺在擔架上呻吟不已。檢查發現,他多處肋骨骨折,胸椎、腰椎骨折,肺挫傷。隨即,他被轉至骨科,進一步接受手術治療。

  「中暑這麼嚴重還硬撐著,高溫作業的工人,真是太不容易了。」陳乃雲醫生輕聲感嘆道。

  熱痙攣告危

  卻還以為撐撐能過去

  令陳乃雲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7月12日上午從工地送來的熱痙攣患者。

  「做檢查時,我們讓他脫下工地作業的高筒靴,發現他的雙腳溼透了,再一倒靴子,倒出好多水!問他,你是踩在水裡了嗎?他說不是,那全是汗。」陳乃雲醫生說,「他各項指標都非常差,顯示急性腎功能損傷、高鈣、代謝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這是位從安徽孤身來杭的工人,32歲,皮膚黝黑,雖然極度虛弱,但臉上還是很堅忍的表情。前一天下午,他就出現雙腳腳趾抽筋。第二天早飯也吃不下,但還是搖搖晃晃地出現在了打樁工地上。結果雙手手指也開始抽搐並伴有疼痛,幾乎不能動彈,這才由工友送往浙大一院之江院區。

  「綜合病史和檢查結果,考慮他是熱痙攣,隨即予以輸液、口服淡鹽水等治療措施,補充缺失水分,並密切關注其腎功能變化。「陳乃雲醫生說。熱痙攣屬於重症中暑的一種,多發生於大量出汗,鹽分補充不足,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痙攣疼痛。

  到了中午,情況慢慢好轉,他便鬧著要走了。「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勸說他。他因為脫水及抽搐時間久,一系列檢查指標比較令人擔心,需要留下來嚴密觀察血液指標的變化及尿量等等。感覺到他是心疼醫藥費,所以我們在用藥上儘量幫他節儉,但醫生護士加頻了巡查次數以確保不出意外。」

  當天晚間,又有一位來自江蘇52歲的建築工人被送來急診,同樣是熱痙攣,同樣是建築工地的高溫作業者,同樣開始還以為忍忍就能扛過去。實在拖不下去了,由工友送來浙大一院。

  專家建議

  ●高溫天氣怎麼做才能避免中暑?出門要注意做好防曬;飲食上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儘量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或停留,高溫作業從事者一定要記得多喝水,最好是喝淡鹽水。

  ●中暑之後,該怎樣判斷是不是要馬上就醫?首先就是儘快離開高溫環境,予以補水觀察。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就要及時送醫。像以上這兩位熱痙攣患者,就要做到儘可能早就診,否則會引發嚴重後果。

  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都屬於重症中暑,如不及時救治,會引發高熱、昏迷,乃至多臟器衰竭,危及生命。

相關焦點

  • 安全預警:近期多個工地出現中暑!工人因中暑從腳手架跌落!防水保溫...
    此前,7月19日晚上7點多,江北區灣頭路上的一處施工工地上,一名工人就因中暑從腳手架上跌落了下來,摔到玻璃平臺上,渾身多處受傷。更早之前的7月12日,一位工人被抬進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急診科。「醫生,快救救他!因為中暑頭暈,他剛從腳手架上掉下來了!」
  • 浙大2020難忘「醫」瞬間,一起看!
    2020年1月26日,浙大一院啟用之江院區應急保障,醫院醫護人員在30分鐘內就將院內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成功轉運至之江院區,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全力完成新冠肺炎患者的集中救治。錚錚誓言「我宣誓:我將勇於擔當,不辱使命,敢打必勝,堅決完成任務!」
  • 勇擔當善作為,他是克難攻堅的踐行者
    但他深知,面對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必須有一群「最清楚危險在何處,但又能最義無反顧衝向險境的人」。於是梁廷波衝在一線,緊隨其後的是一群同樣將「奉獻擔當」作為準則的無名英雄。 在作為新型冠狀肺炎病例集中收治點的之江院區,重症監護病房(ICU)從開始組建到投入使用,不到72小時。
  • 浙大一院發布「小黃人」公益計劃主題曲 守護「生命的未來」
    這個西北漢子說,做了幾十年農民,沒想到,為了給肝衰竭的女兒治病,不僅與浙大一院結下生命之緣,更成為了這個大家庭裡的工作人員。浙大一院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繼續深度開展「小黃人」公益計劃,積極踐行精準健康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挽救更多幼小的生命。茜茜一家來自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山區。
  • 【重醫一院 基層黨建】疫情就是命令:重醫附一院感染科抗「疫」記
    疫情爆發後,重醫附一院第一時間部署在感染科設置隔離病房,把整個6號樓作為隔離區,6號樓5、6、7樓設置為隔離病房,4樓是醫護人員休息區,3樓作為結束出隔離病房工作,進入醫學觀察期的區域。湖北戰場: 三名醫生先後支援孝感、武漢 從今年年初開始,重醫附一院有四批援鄂醫療隊到抗「疫」前線湖北戰場支援。在守護重慶之餘,重醫附一院感染科派出三名醫生隨醫院第一批和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到湖北武漢、湖北孝感阻擊新冠肺炎,他們是章述軍、蔡佳和羅華婷。
  • 穿上防護服2小時渾身汗透,我與患者保持距離,醫生卻在採咽拭子
    近日,在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做好嚴密的防護的措施後,我先後兩次進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拍攝。「你不怕?這不是演習,這是真槍實彈的『戰場』!」在第一次進入隔離病區前,病區新冠肺炎救治重症組組長楊田軍這麼問我,我說:「你都不怕,我怕啥?」圖為隔離病區的護士秦思宜、吳思思、江飛飛和李萬裡。
  • 浙大二院江幹院區落地城東新城!城東住戶:別再說我們這兒是配套...
    它,就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江幹院區!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前往現場一探究竟~  院區西側立面  三幢大樓裝修均已完工  各項服務窗口準備就緒  浙大二院江幹院區地處同協南路與源聚路交叉口  位於三幢樓宇中央的小公園雖然面積不大,但噴泉、亭臺、休閒長椅等各有布置,設計上也算是別具匠心,往後可以成為住院病人們日常散步的好去處。
  •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 對外援國際對內恢復診療 重醫附一院這樣做
    重醫附一院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專家在當地開展多項醫療工作217人 支援國內外抗疫一線在阿爾及利亞阿艾因戴夫拉省醫院,專家組副團長郭述良教授向阿方醫務人員分享了重慶抗議經驗,如何做到「三區兩通道」的建立,如何分級別管理輕症、重症病人、新冠肺炎患者的出院標準是什麼
  • 這位浙大人 他的每一天都在全力以赴
    這幾天,正是身為浙大一院院長、副書記的黃河最忙碌的時候。然而,即便這樣,作為浙大一院血液學科帶頭人,黃河仍然擠出半天的時間參加醫院的義診活動。儘管管理、科研、醫療工作已經佔據了他大部分時間,但在黃河心裡,始終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留給教學,留給他的學生們。
  • 中國醫大一院丁仁彧教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20年2月2日,丁仁彧主動請纓,擔任遼寧省援鄂重症醫療隊隊長,帶領遼寧省150名重症醫護人員,奔赴武漢抗疫前線,接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三、四病區的80張病床,集中救治極危重症和重症病人。援鄂期間,醫療隊共救治患者129人,其中危重症病例23人,重症病例76人。開展有創呼吸機處置8例,無創呼吸機7例,高流量吸氧26例,ECMO1例,CRRT3例,血漿置換1例。
  • 吉大一院前後方開展多學科遠程會診合力救助武漢重症病患
    【新華社】新華社長春2月13日電(記者趙丹丹)「這一例患者屬於高齡人員、且有基礎疾病、病情進展非常快,需要多學科會診。」12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遠程會診平臺上傳來了吉大一院援武漢醫療隊領隊、吉大一院副院長呂國悅的畫面和聲音。為了更好救治武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一場長春與武漢的「隔空」會診開始了。
  • 大年初一,我去了浙大一院發熱門診!這種情況一定要去醫院
    浙大一院發熱門診的護理組長幹彩琴告訴記者,疫情出現後,大家普遍比平時更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所以發熱門診的人數比以往多了不少。內科副主任醫師蔣華是今天發熱門診的白班醫生。「因為病人多,我們實行三班倒。除夕上的是前夜班,下午3點到晚上近11點。下班後趕緊回醫院安排的宿舍睡了一覺,再繼續上白班。」接受記者採訪時,已是下午1點多,蔣華才剛吃上早已冷卻的盒飯。
  • 浙大一院發起「小黃人」公益項目 阿里巴巴合伙人捐款500萬元
    2020年是我國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積極響應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開展「小黃人」精準扶貧公益救助計劃,自2019年11月起,前期已救治了來自全國各地的66個「小黃人」。2020年4月10日,浙大一院聯合中華兒慈會線上發布「小黃人」貧困患兒救助項目。
  • 「合晚視頻」值守北一環12小時,脫下靴子倒出一靴子水
    7 月 19 日上午十一點,走上北一環與肥西路交口處人行天橋,他脫下靴子倒出滿滿一靴子水。" 目前我們正在組織裝沙袋發放給北一環周邊商戶讓他們堆在門前防止積水倒灌,也減少他們的損失。"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梅梅【來源:合肥晚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南方都市報」跨越生死的三個瞬間!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 12月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器官捐獻1000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會上,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妮妮的媽媽忍不住抱了抱獻花的孩子,感受到了生命的延續。
  • 30歲男子嚴重中暑致肌肉溶解 手指腳趾抽搐抽筋 杭州各大醫院最近...
    32歲工地打樁工重症中暑出現急性腎功能損傷「醫生,快幫忙看看,他不知道怎麼了,整個人都在抽搐。 」7月12日上午,32歲的王先生(化名)在工友的攙扶下走進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急診室。第一天幹了一天倒還好,那天下午正幹著活兒呢,就開始癱在地上說頭暈,看東西眼花,衣服麼全溼光了,他這180斤的人我是扶都扶不起來,還好鄰居幫忙把他送了過來。」經過緊急救治,楊師傅的病情也逐漸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