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男子嚴重中暑致肌肉溶解 手指腳趾抽搐抽筋 杭州各大醫院最近...

2020-12-18 瀟湘名醫

最近兩天,杭州的最高氣溫基本在36、37攝氏度上下徘徊。杭城各大醫院急診科室近段時間接診的中暑病人多不多?昨天,記者向杭城各家醫院了解了一圈 。

60多歲大伯體溫高達40攝氏度送到醫院時人已經沒有了意識

杭州人吳大伯(化名),今年60多歲。上周的某一天,他和老朋友約好一起聚聚。由於當天的氣溫不低,十幾個人擠在一間並不怎麼通風的房間裡,再加上只有一臺老舊的吊扇,降溫的效果微乎其微,時間一長,難免讓人有些悶熱不適。吳大伯漸漸開始覺得喘不過氣,整個人暈乎乎的。突然,他眼前一黑,整個人歪倒在地。身邊的人見狀,趕緊上前攙扶並撥打了急救電話。

「患者暈倒之後,先在附近的醫院做了簡單的處理,因為情況比較嚴重,又轉送到了我們這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周文介紹,到達急診時,吳大伯的體溫高達40攝氏度,已經沒有了意識。同時,多臟器出現衰竭,血壓需要升壓藥才能維持。經過進一步檢查,吳大伯被確診為熱射病。

周文提到,中暑可分為先兆、輕症、重症三類,熱射病就是其中最嚴重的一種,是一種致命性急症。熱射病是由於暴露在高溫高溼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 40°C,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譫妄、驚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統損傷的嚴重臨床症候群。特點為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達 50%以上。

好在送醫及時,經過物理降溫、大量補液等對症治療,張大伯的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神志轉清,總算挺了過來。

32歲工地打樁工重症中暑出現急性腎功能損傷

「醫生,快幫忙看看,他不知道怎麼了,整個人都在抽搐。 」

7月12日上午,32歲的王先生(化名)在工友的攙扶下走進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急診室。接診的急診科陳乃雲醫生迅速查體,發現王先生血壓偏低、心率偏高,意識清晰,體溫正常。隨後,陳醫生馬上安排了血常規、腎功能、心肌酶、電解質等急診常規檢查。

「檢查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患者是醫院附近的打樁工,這段時間每天戶外工作8個小時,勞動量比較大,天氣熱,出汗多,但水分補充不及時。」陳醫生說,據王先生自己回憶,從前一天下午開始,他的雙腳腳趾間歇性抽筋,不能自由伸展。

12日早上,因為身體不舒服,早飯也沒有吃,結果開工之後沒多久,王先生的雙手手指也開始抽搐並伴疼痛,幾乎不能動彈。怕出意外,工友趕緊陪他到醫院來。

檢查報告陸續出來,提示王先生的多項指標都有異常,血氣分析提示乳酸中毒,腎功能化驗提示有急性腎功能損傷,同時磷酸激酶激增到1072U/L,高出最高範圍值3倍多。

「一般缺氧、休克、長期抽搐的病人,乳酸值會偏高;另外患者肌酐飆升到280umol/L,尿量減少,出現了急性腎功能損傷;而磷酸激酶激增,則代表肌肉有被溶解和破壞。」綜合病史和檢查結果,陳醫生考慮王先生為熱痙攣,和熱衰竭、熱射病一樣,屬於重症中暑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會危及生命。

陳醫生隨即予以輸液、口服淡鹽水等治療措施,補充王先生缺失的水分,並密切關注他的腎功能變化。「王先生的一系列檢查指標和熱射病的指標很相似,儘管他的體溫正常,神志清晰,我們還是把他留下來密切關注了一段時間。」陳醫生表示。

想趁天晴把老房子翻修一下180斤老公突然癱在地上喊頭暈

7月23日是杭州出梅以來的第三個高溫日,最高氣溫達到了36.7攝氏度。當天中午,餘杭區第五人民醫院急診一前一後來了兩位中暑的市民。

50多歲楊師傅(化名)是第二位被送醫院的,他手腳不聽使喚被抬進了搶救室,血鉀低到報警。

楊師傅的愛人說:「好不容易等到出梅了,我們就想把家裡的老房子翻修一下,老楊算了好幾筆帳,想著叫小工的錢還不如自己幹來得划算,就自己上了。第一天幹了一天倒還好,那天下午正幹著活兒呢,就開始癱在地上說頭暈,看東西眼花,衣服麼全溼光了,他這180斤的人我是扶都扶不起來,還好鄰居幫忙把他送了過來。」

經過緊急救治,楊師傅的病情也逐漸穩定下來。

身邊如果有人中暑一定記住以下三步

浙大二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周文介紹,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一般中暑可分為三類—— 首先,先兆中暑,有高溫環境中的訓練、勞動史;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其次是輕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狀加重;早期循環功能紊亂;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大量出汗、脈搏細數、血壓偏低;噁心、嘔吐;肌肉酸痛;體溫升高至38.5°C以上。

還有重症中暑,在上述症狀基礎上出現意識障礙;內環境紊亂,循環衰竭和器官功能損害。一旦出現如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重症中暑情況,如果沒有得到及時降溫處理,很有可能會對多臟器細胞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尤其是大腦內的神經細胞,受損後相應的功能就會缺失,很難治癒。如果患者暈倒後,周圍無人及時發現,還有可能導致死亡。

周文提醒,如果身邊有人出現中暑,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幫助:

1.立即脫離熱環境:將患者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儘快除去全身衣物來散熱。有條件的可將患者轉移至有空調的房間,建議室溫調至16-20℃。

2.保持呼吸道通暢:若患者意識不清或出現昏迷,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氣道內分泌物,防止嘔吐誤吸。

3.積極有效降溫:(1)蒸發降溫:如用溼毛巾擦拭全身,或向皮膚擦涼水/稀釋的酒精,並持續扇風;(2)冰敷降溫:將紗布包裹好的冰袋置於頸部、腹股溝(注意保護會陰部)、腋下等血管較豐富、散熱較快的部位進行降溫。

另外,現場處理時也要記得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將患者送至就近的有經驗的醫院進行後續處理,送往醫院的過程中也要做到有效持續的降溫。

高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嬰幼兒、老人、戶外工作者等中暑易感人群不要掉以輕心

昨天在採訪中,多家醫院表示,由於今年梅雨持續時間久,出梅時間較之往年有所推遲,真正的高溫天來得晚了,因此中暑病人也出現得比往年要遲。跟往年同期相比,目前為止,今年醫院接診的中暑病人並不算多。

不過,根據天氣預報顯示,雖然本周二、三的最高氣溫可能不會超過36攝氏度,但從周四開始,連續的高溫天氣將至少持續到8月中旬。周文副主任表示,嬰幼兒與兒童,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高溫、通風不良環境下作業者,特殊病人(如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等均屬於中暑易感人群,在接下來的高溫天裡不要掉以輕心,需更加注意預防中暑。

關於如何預防中暑,周文副主任給出了以下建議:

1.及時補充水分與礦物質。在常溫下,健康人每天攝水量應在2000—2500毫升,若在較高溫度的環境中勞動或運動,建議每小時補足500-1000ml的水或運動飲料,但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飲用酒精與糖分過高的飲料,可能會導致更多體液丟失;

2.高溫天氣儘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須出門,建議在早晨或傍晚出行,且在陰涼處進行活動或休息,避免太陽直曬,可以穿著寬鬆、透氣、淺色服裝,做好防曬工作;

3.大運動量活動要有熱適應過程。在高溫的環境中工作或運動時,建議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便於身體逐步適應高溫的環境。其間,若感覺心跳加速、胸悶憋氣等不適,尤其出現頭暈、意識模糊、體虛,甚至暈倒時,需立即停止活動,就近尋找涼爽通風的背陰處休息。

4.注意飲食和休息。夏季建議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夜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避免風扇、空調直吹,避免引發不適。

記者 張慧麗

通訊員 方序 王意菁 王蕊 胡梟峰 王海燕 盧科科

編輯 潘雷監製 徐芳

【來源:浙醫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58歲男子連吃7天柚子致肌肉溶解 | 致命錯誤
    全文共1707 字 , 閱讀需 8 分鐘▼最近正是柚子大量上市的季節,茶餘飯後,很多人都愛剝開一個大快朵頤…但是你會想到嗎?吃柚子也能吃出肌溶解…吃柚子吃出「肌溶解」武漢58歲的劉先生因為愛吃柚子,所以他每天下班都會抱一個柚子回家,而且一個人能吃掉一整個。前不久,劉先生突然四肢酸痛、手腳無力,隨後症狀不斷加重。家人發現他連路都走不動了,趕緊將他送到醫院。醫師拿到劉先生的血檢結果發現:肌酸激酶高出正常值的5倍以上。
  • 杭州一小夥夜跑因熱射病險喪命:夏天跑步謹防中暑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據微博@都市快報報導,8月5日晚8點多,在杭州西湖景區,一名20多歲的小夥和幾名同事一起跑步,突然該男子暈倒在地,隨後雙目緊閉,意識昏迷。25分鐘後救護車趕到現場,該跑友被送往醫院。據了解,該跑友今年25歲,喜歡跑步,通常一周進行2次長跑,身體還不錯,此次在暈倒前已經跑了1個小時。經過醫生診斷,該跑友意識不清、體溫高達40.3℃,患的是熱射病,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同時還出現了心肌和腎功能的損傷。
  • 慘,男子五手指全切斷,奇,醫生截腳趾當手指
    說起蔣生的移植術,福州中德骨科醫院院長李知文的口氣緩慢又堅定。難得是因為斷指(肢)再植很常見,但移位再造卻不多,成功就更少了。高興,則是因為自己和醫生團隊的付出,幫助這位今年才30多歲的小夥子,有勇氣繼續走完人生路。
  • 腳趾為啥會抽筋?教你 4 招放鬆技巧
    因為過度頻繁的腳部抽筋可能是身體的血循環系統或中央神經系統存在問題。假如它已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那就一定要及時就醫。訓練時出汗會導致體內礦物質流失,而肌肉所需的礦物質流失會引起肌肉的收縮或抽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抽筋。假如你跑了一個長距離,或過度用力地使用了腳趾,或訓練強度過大,那麼腳趾抽筋就是在警告你,它們已無法繼續承受訓練,需要適可而止了。腳趾抽筋有時也會因為過度緊張,或是穿了太緊的鞋子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而引起。
  • 肌肉拉傷和抽筋的處理方法
    肌肉發生痙攣現象,俗稱抽筋,多因肌肉突然劇烈地收縮,或是腦神經組織刺激而發生非意志收縮引起的。引起痙攣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肌肉用力過度、血液中鹽分流失過多、局部溫度變化太大等。比如沒有經過充分熱身便跳到冷水中遊泳,就會出現肌肉抽筋的情形。經常發生的部位有手指、手掌、小臂、腳趾、小腿、大腿等部位。
  • 一天三例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接連收治中暑病人 脫下他的靴子倒出好多汗
    浙江在線7月15日訊 7月12日下午,一位工人被一群人抬著,急吼吼地衝進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急診科。「醫生,快救救他!因為中暑頭暈,他剛從腳手架上掉下來了!」  「這幾天,我們接連處置了好幾起重症中暑急診患者,還有這樣因中暑引發的高空墜落,都是附近工地作業的工人。」
  • 世界上有一種痛,叫肌肉抽筋,中老年的噩夢!
    肌肉收縮與鈣、鈉、鉀、鎂等離子濃度有關,細胞外的高鈣使鈉離子內流,抑制肌肉使其興奮性下降。當細胞外低鈣時,一方面會使細胞容易興奮,另一方面則表現為肌肉抽搐,也就是我們說的抽筋。1、手指抽筋抽筋時,手指常呈伸展狀態。可以先握緊拳頭,然後用力伸張,迅速重複數次,直至復原為止。
  • 夏季跑步中暑的後果比你想你更嚴重
    據微博@都市快報報導,8月5日晚8點多,在杭州西湖景區,一名20多歲的小夥和幾名同事一起跑步,突然該男子暈倒在地,隨後雙目緊閉,意識昏迷。25分鐘後救護車趕到現場,該跑友被送往醫院。 據了解,該跑友今年25歲,喜歡跑步,通常一周進行2次長跑,身體還不錯,此次在暈倒前已經跑了1個小時。
  • 男子吃柚子竟致肌肉溶解!這種"致命"錯誤,很多人...
    對此,醫生診斷這是急性損傷引起的橫紋肌溶解,而罪魁禍首就是「柚子」。吃柚子,竟會導致肌肉溶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就為大家解答一下。為什麼吃柚子會肌肉溶解?肌肉溶解,又稱為橫紋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肉受到破壞性損傷後,橫紋肌細胞的內容物,如肌紅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以及離子、小分子毒性物質等釋放到血液循環中,最終從尿液中排出,導致機體代謝紊亂及器官功能性損傷。其特徵表現為肌痛、肌無力、肌肉腫脹、握水感,血中肌球蛋白升高,出現血紅蛋白尿,嚴重時可並發腎功能不全。
  • 58歲男子連吃7天柚子致肌肉溶解?這個錯誤,你可能正在犯
    但是你會想到,吃柚子也能吃出肌溶解嗎?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吃柚子吃出「肌肉溶解」58歲的劉先生因為愛吃柚子,所以他每天下班都會抱一個柚子回家,而且一個人能吃掉一整個。前不久,劉先生突然四肢酸痛、手腳無力,隨後症狀不斷加重,連路都走不動……家人趕緊將他送到醫院。
  • 睡覺睡到腳抽筋,怎麼辦?
    人生最愜意的事莫過於「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了,然而我們現在大多數卻是「錢沒怎麼數,睡覺睡到腳抽筋」,真是讓人好生鬱悶啊!不過呢,說到睡覺睡到腳抽筋,該怎麼辦呢?  抽筋時,人們總是捶、揉、按等各種動作輪番上陣,但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循環,並沒有拉開肌肉,抽搐著的身體依舊疼痛難忍。抽筋時究竟應該怎麼辦呢?聽北京友愛醫院專家怎麼說。  專家說,抽筋其實就是肌肉發生了痙攣。經常發生在手指、手掌、小臂、腳趾、小腿和大腿等部位。抽筋部位不同,解決的辦法也各異。
  • 這樣鍛鍊竟會肌肉溶解致急性腎衰竭!
    小編覺得,熱愛運動是個好習慣,只是,小編今天也要給大家再提個醒:運動千萬不要過量,運動不當、運動過度可能帶來的嚴重危害之一便是「肌肉溶解」!「肌肉溶解」其實是「橫紋肌溶解症」的俗稱。「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組由於過度運動後所致的骨骼肌損傷。臨床表現為肌痛、腫脹、無力、棕色尿。肌肉裡的肌紅蛋白會在腎小管中形成結晶,阻塞腎小管,人體無法正常排尿,影響腎臟功能;肌紅蛋白流入腎臟,對腎臟也會產生毒性,輕的會產生血紅蛋白尿,嚴重的還會引起腎衰竭。
  • 肌肉還能溶解?這個病症你得知道
    近日西安市舉辦馬拉松比賽後,凌晨1點多一男子被120急救車緊急送往西安市第五醫院急診科,經醫生診斷為肌肉溶解了!雖通過市五院急診科的一系列救治,患者恢復了健康。但想必大家比較驚訝,肌肉還能溶解?其實,這是一種叫做「橫紋肌溶解症」的疾病。
  • 高強度體能拓展訓練後,杭州年輕男子的肌肉「溶解」了,險些喪命!
    「如果在突擊劇烈運動後出現了低熱、褐色尿液、腰膝酸痛、四肢無力等症狀,就應考慮到發生『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的可能;一旦懷疑是該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早期治療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加重。」高強度體能訓練結束後年輕男子肌肉「溶解」了周冰之告訴錢報記者,患者今年34歲,平日裡身體都非常好,上個月和同事一起參加了一次體能拓展訓練。項目進行到一半,他就覺得有些不舒服了,但意志力很強的他還是想挑戰一下未完成的運動項目。
  • 海口一六旬男子戶外騎行,中暑昏迷進ICU……
    熱~熱~熱~熱海南持續高溫天氣大家在戶外工作、活動一定要注意防暑這不六旬男子大熱天騎行返程時暈倒日前,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收治了一名戶外騎行中暑的男性患者,其被診斷患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病情嚴重。目前患者仍在該醫院ICU進行救治。5月4日,海醫二院收治了一名病情較重的熱射病患者。「患者被送到重症醫學科病房時已重度昏迷,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無汗、牙關緊閉。」
  • 抽筋的原因及緊急應對方法
    抽筋是一種常見現象,很多人都會出現。抽筋學名為肌肉痙攣(muscle cramp),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很難動彈。抽筋常常在運動後發生,有時也會在睡覺時發生。肌肉抽搐常發生的部位有腳趾、小腿、和大腿後部等等。  先想想你都曾經在什麼情況下抽筋過,是訓練過度、身體十分疲勞的時候?天熱運動出了很多汗時?
  • 遇到新生兒抽搐,這可怎麼辦?
    新生兒抽搐多不典型,往往體現為兩眼注視,眼球震顫,臉上局部肌肉抽動,或四肢不規則的抽動。有的僅體現為面色蒼白或潮紅,出汗,呼吸不規則;或屏氣,呼吸暫停,皮膚紫紺。抽搐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嚴重症狀,尤其是新生兒。不僅抽搐時的體現會使家長驚惶失措,而且他確實可引起嚴重後果。一方面,引起新生兒抽搐的原因往往都是些嚴重疾病,這些病自身就可能致死或致殘。
  • 晚上老是腳抽筋,這是怎麼回事?
    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鐘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把人痛醒。        【為何會導致抽筋?】1.真的缺鈣建議:到醫院檢測微量元素,由醫生判斷是否缺鈣,老年人必要的話還得查一查骨密度,判斷骨質疏鬆的嚴重程度。2、動脈粥樣硬化當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時或存在血栓時,血液循環受阻不暢,無法及時帶走代謝的「廢物」,容易導致抽筋疼痛。此外,老年體弱,肌肉力量本身就較差,機體代謝功能減退,也更容易抽筋。
  • 半小時700個伏地挺身,身體肌肉溶解,是牛逼還是玩命?
    有新聞報導:男子半小時做700個伏地挺身後,肌肉溶解突然倒地,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個視頻:▼肌肉溶解症是什麼鬼?肌肉溶解症全名「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種由於外界過量刺激導致的肌肉整體系統出現崩潰、肌肉膜通透性開始變化。
  • 安全預警:近期多個工地出現中暑!工人因中暑從腳手架跌落!防水保溫...
    」前一天下午,工人就出現雙腳腳趾抽筋。第二天早飯也吃不下,但還是搖搖晃晃地出現在了打樁工地上。直到幾乎不能動彈,才送往醫院。以為撐撐能過去當天晚間,又有一位來自江蘇52歲的建築工人被送來急診,同樣是熱痙攣,同樣開始還以為忍忍就能扛過去,實在拖不下去了,由工友送來浙大一院。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