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的日子,家長如何有效陪伴,孩子才不會荒廢學業?

2021-01-19 宋少衛講教育

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讓萬千家庭發現史上最強災難片,既不是開學,也不是期末考試,而是24小時和娃宅在家裡。

起初,家長們被每天持續增長的確診人數、疑似人數、不斷刷新的感染方式,搞得恐慌、焦慮,擔心著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與安全。孩子們則在父母一再推遲上班的氣氛中,預感到「意外的幸福就這樣降臨了」——不會如期開學了。於是,開始無視學習計劃、怠慢假期作業,任由父母在耳邊嘮叨,就是粘著電視、手機、平板不放手。

家長們本來就情緒不佳,再看見娃的各種不要學習,憤從憂中生,於是忍不住指責嘮叨、發火吼叫,孩子則愛答不理、頂嘴反抗,親子摩擦和疫情的確診人數一樣不斷攀升。

後來,好不容易盼來了「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各地中小學紛紛開始通過「網課」給孩子們收心。本以為終於有老師來管管孩子了,沒想到「網課」反而升級了矛盾:

「我這兩天都在失眠,一天比一天嚴重。我工作本來就忙,現在出門還怕被傳染(新冠肺炎)。可是,一打開微信就看到老師布置的各種任務,心裡又煩又急。」

「我和老公還沒開工,經濟上還是有一定壓力的。孩子上課不專心,我忍不住多說了幾句,我老公也跟著發火,孩子就哭個不停,課也沒聽下去……照這樣下去,他回到學校肯定落後,一想到這裡,我就睡不著覺。」

全國大部分地區中小學開學時間尚未確定,孩子宅在家還會有一段時間,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孩子才不會荒廢學業?

事實上,孩子是可以獨立學習的,關鍵是學什麼?中國家庭教育一直缺少兩方面的學習,一是生活學習,二是興趣學習。

生活學習,是指讓孩子們學習做飯、打算房間、養花種草等生活和生存技能。或許您會說,這不就是做家務嗎?對,就是做家務。做家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獨立人格等良好的心理品質,還能提升兩大學習能力:注意力和程序力。

以做飯為例。準備食材時,注意力開小差,菜沒洗乾淨,吃飯時就可能吃到沙子;切菜不小心,會切到小手,流血又很疼;炒菜時,一個不注意,火候沒把控好,熱油噴出來,燙到小手,還會嚇人一跳。這些小傷小錯會在潛移默化中迫使孩子自覺管理注意力,比家長的說教嘮叨強過百倍。

另一方面,做飯有一個複雜的流程,從選料切洗,到蔥姜蒜、調味料與蔬菜、肉類下鍋的順序,都很有講究,可以說,流程「差之毫厘」,味道「謬以千裡」。所以,做飯其實是一個讓孩子體會流程,練習規劃步驟的過程。

研究表明:人類學習模式的40% 來自於生活。因此,家務能幹好的孩子,學習也不會差。

下面再來看興趣學習。興趣學習是幫助孩子找到興趣點,讓他學習自己所喜愛的東西,無論它是不是考試內容。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點,哪怕您要說我的孩子就只對遊戲感興趣,也可以以此出發開展學習。比如,引導孩子研究某個遊戲的最佳闖關攻略、或者對比兩款遊戲的優劣。要完成這個任務,孩子就不得不進行搜集資料、閱讀分析、對比推理等一系列學習活動。其實,孩子增加一份對遊戲的理性認識,就會減少一份對遊戲的感性依賴。

此外,家長還可以用最新的知識、技能吸引孩子,讓他掌握一些有效有益的新本領,並使這些內容與文化課學習產生一定的關聯。比如,讓孩子也做一做直播老師。疫情之下,不便出門,網絡就成了最有創造性的舞臺。

最近,我家樂山小朋友看到我經常給學生做直播,就很感興趣,模仿著做了《塞下曲四首》的PPT,通過直播平臺講給親友聽。這項學習任務完全不用催,他自己就很認真很上心,學著我的口吻,還能主動注意自己的姿勢和形象。更為重要的是,他講完之後,四首不好背的唐詩早已爛熟於心,不僅如此,通過深度解讀這四首詩,還形成了自己的記憶方法,再學新詩就更容易了。

最後,家長要嘗試營造一個積極的家庭學習環境。疫情之下,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是首要的。如果家長恐慌、焦慮,孩子肯定也會感覺到,他們見不到老師和同學,還會有孤單的感覺。家長首先要讓自己的情緒著陸,相信國家和政府,相信並堅持科學的防護方法,從緊繃的狀態中走出來。

其次,要去觀察、抓住孩子生活中的點滴閃光點,以適當的方式誇讚,從而喚醒他們的內驅力,激發出他們生命的活力。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的孩子渾身都是毛病,沒有閃光點。那麼您就要帶著放大鏡去仔細找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是您沒發現。或者是您的目標、標準太高,孩子夠不著。那麼就降低目標、標準,給孩子,也給自己更多體驗進步的機會。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家長問題的折射。如果能帶著這樣的觀點去養育,那麼就會少一份對孩子的譴責,多一份對自己的反省。

總之,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如果有一天他/她不愛了,一定是我們什麼地方做錯了,或者是有什麼該做事情沒去好好做。

相關焦點

  • 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
    原標題: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各方支招辦法多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7個易學實用的動作,不僅讓家長和孩子都得到鍛鍊,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這個寒假,各地幼兒園和中小學都延長了假期。「宅」在家裡,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國家體育總局統一部署,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快速行動,體育界積極響應,各方通過多種渠道向孩子和家長介紹科學健身知識、傳授有效的居家鍛鍊和親子健身方法。
  • 如何陪伴孩子學習更有效?
    很多家長都會很糾結。孩子在家裡寫作業的時候,或者孩子在家裡學習的時候,作為父母,到底要不要去陪著呢。其實只要家長能夠明白陪學的目的。掌握陪學的幾個原則和方法,就能夠在輕鬆陪學的同時,讓孩子高效快樂的學習。陪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學習這件事,說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不可能代替。所以家長首先要明白。陪學的目的,應該是陪養孩子學習的能力。
  • 孩子衣來伸手養尊處優,荒廢學業漠視父母辛酸,家長必備應對良策
    養兒方知父母恩,然而有些孩子不知感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尊處優,從來體會不到父母的辛酸與無奈,學業上貪,生活中懶惰,這樣混日子一輩子也就完了。中國家庭中中產及以上的家庭,很重視孩子的生活習慣、文明習慣及綜合素質的培養,然而普通老百姓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不懂怎麼培養後代,對孩子嬌生慣養,不嚴格要求,不立規矩,不進行禮儀教育和吃苦教育,孩子到了學校,認為孩子交給老師就好了,家裡只管孩子吃好穿好用好就是正確的,把孩子當「金包卵」,含在嘴裡怕化了,捏在手裡怕碎了,貧困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像溫室裡的花朵,長此以往
  • 【安心「宅」家】珍惜難得陪伴孩子的時光
    【安心「宅」家】珍惜難得陪伴孩子的時光 金豆豆(油建小區)口述 本報記者 高麗媛 記錄整理  我們的女兒是2019年6月份出生的,小名叫薄荷。  從出生至今年1月,薄荷的爸爸都因長期外地出差,每月只有寥寥數日能回家陪伴孩子。尤其是上個月,薄荷剛滿6個月,正是害怕陌生人的時候,我們總擔心她無法認出出差回家的爸爸,還好有了這一個「特殊」的春節。  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人哪兒也沒去,安安心心「宅」在家裡。每天重複著家庭日常的小事,一起照顧孩子,給她做輔食,陪她玩,給她講故事。
  • 宅在家裡沒事做?他們這樣找樂子
    這個春節,註定與眾不同,一場疫情,讓居家成為眾人的過節模式,居家既隔離了病毒,也給了家人相聚難得的陪伴。如今,大家紛紛響應疫情防控要求,自覺做到不出門、不聚會、不逛街,安心宅在家裡,以各種家庭活動尋找樂趣,以自身行動支持疫情防控阻擊戰。
  • 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各方支招辦法多
    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7個易學實用的動作,不僅讓家長和孩子都得到鍛鍊,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這個寒假,各地幼兒園和中小學都延長了假期。「宅」在家裡,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國家體育總局統一部署,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快速行動,體育界積極響應,各方通過多種渠道向孩子和家長介紹科學健身知識、傳授有效的居家鍛鍊和親子健身方法。
  • 宅家太久,孩子越來越嬌氣、動不動就哭,家長怎麼辦?
    二寶去年剛上一年級,今年因為特殊情況,假期變得比往年長了好多,平時兩夫妻都忙於工作,只有休息時才有時間陪陪孩子。這個長假期本來想著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了,也算是件開心的事。可是問題來了:因為在家裡的時間太長了,孩子變得更加嬌氣了。
  • 心理健康之-陪孩子並不是時間越長越有效,家長要怎樣高效陪伴
    心理健康之-陪孩子並不是時間越長越有效,家長要怎樣高效陪伴俗話說,陪孩子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但是怎么正確地陪孩子,我們要深入地了解才能做到高效的陪伴。想做到陪伴,其實很難的,因為有孩子的家長朋友們都會知道,日常要忙於生活,工作,已經是身心疲憊了。
  • 疫情宅在家的最經典說說 疫情期間無聊宅在家的句子
    7、防疫時期各地標語:控制疫情,宅在家裡,也做貢獻。8、午睡醒來衝一杯藕粉煥發活力,對抗疫情繼續宅在家裡。9、相信等這場疫情過去,一切都會變得超好,爆好,無敵好!10、這個春節,因疫情被困在家裡,反而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11、由於疫情被困在家裡的我們一家人,已經吵了三次架解悶了。
  • 宅在家裡3個月 孩子胖了十多斤
    家長◎宅在家光吃不動胖了十多斤省會楊女士的兒子苗苗(化名)今年9歲,一直都是一個體型適中的孩子。「苗苗的飯量不小,但是很好動,而且還上著足球課,每周都固定時間去上課,身高137釐米,體重一直控制在60斤左右。」
  • 這才是真正的分批分次開學!孩子如何持續開啟好「宅家學」模式?
    而小學生們依舊還要在家學習生活,接著等待開學通知。孩子們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宅家學」模式,難免有學生開始懷念學校生活,在家待出了煩悶情緒;也有不少孩子還是不能適應網課教學,靜不下心來,學不進去;如何保證在家學習功課不落下?
  • 家長:別讓學業負擔逼死孩子
    比起大熱天裡還在掃馬路的環衛工人,和依然流著汗在工地上搬磚的建築工人,孩子們多幸福呀,坐在寬敞的教室裡,能有多累? 對於孩子們的辛苦和努力,家長自然看在眼裡,疼在心上,但是,他們也是無奈的:誰願意逼自己的孩子呢?
  • 寶寶吃飯難怎麼辦,怎樣才是有效陪伴?中福會託兒所所長分享家校...
    現代父母雖然重視早期教育,但仍缺乏有效的陪伴。怎樣才是有效的陪伴?日前,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等主辦的在線「2020中國——紐西蘭學前教育研討會」上,作為中方唯一的一線園長代表,中國福利會託兒所所長方玥分享了探索構建1—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家校共同體。
  • 青田|疫期孩子如何宅好家,「優優家教」來幫忙
    ,家長、孩子該如何做?優優家教為廣大家長和學生送上延期開學宅家「小貼士」。今日話題:如何充分利用起這些在家時間增長能力和知識?優優家教講師團老師應童為您帶來宅家教育家長必知要點!優優家教微課堂滿滿的都是乾貨快來一起上課吧~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大家好,我是青田「優優家教」講師團講師應童,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疫情之下,如何陪伴幼兒度過居家隔離時光。幼兒的特點是精力充沛,好動。他們需要很多身體活動。
  • 父母的有效陪伴能讓孩子更加優秀
    爸媽們或許有各種各樣非常充分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真的很忙,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家長們要清楚地知道,當你今天忽略了孩子真實的需求,殊不知日後你有再多的錢都無法彌補對孩子的虧欠,等孩子長大了你想擠出時間去陪孩子,孩子早與你疏遠了。親子難溝通的現象如果我們做一下追因分析,這個苦果的種子就是爸媽們在孩子幼年時期親手種下的。
  • 家長在家玩手遊,不如帶孩子去大自然,提高孩子自然觀察智能
    文|小海豚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時常瀏覽論壇,很多家長表示,在家裡實在憋壞了。每天竟玩手機遊戲了。但是好的一點是,可以好好在家陪陪孩子。確實如此,在平日中,由於工作的原因,可能會少有時間陪伴孩子。
  • 優秀的孩子,少不了家長的陪伴(附1-9年級陪伴方法)
    陪伴是個很複雜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害怕什麼。只有深入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04不同年級的孩子需要父母怎樣的陪伴一位名校校長曾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學校裡各方面優秀的孩子,大部分來自家長的培養,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其實與學校教育沒有特別大的關係,
  • 孩子總是「宅」在家裡,不願跟陌生人接觸,長大後3個差距很明顯
    其他孩子都能言善辯,落落大方,可貝貝呢?自己讓貝貝打個招呼,她都畏畏縮縮,聲音像蚊子一樣。這時同學的一句話點醒了她:「你媽是不是不太愛帶貝貝出去玩兒啊,多出門玩玩兒就好了。」貝貝媽媽這才意識到貝貝的確太宅了。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寫道:「如果你不首先培養活潑的兒童,你就絕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是的,總是宅在家裡會局限著孩子的眼界、行為以及性格養成,弊大於利。
  • 當孩子沉迷遊戲時,作為家長,你可以這樣做
    當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而荒廢學業的時候,父母不能用暴力解決。不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我覺得,作為父母要通過其他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不再沉迷於手機遊戲。01、培養孩子的興趣。對於孩子的寫作能力,是有很大的提高的。所以我覺得利用假期帶上孩子外出旅遊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二、不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特別是手機和電腦。為了預防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我覺得家長們應該不能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 楊穎帶小海綿在家裡種菜,素顏也很漂亮,這才是真正的富養孩子!
    #楊穎#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楊穎帶小海綿在家裡種菜,素顏也很漂亮,這才是真正的富養孩子! 許多家長在有了孩子之後,總是會想要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寧願自己受苦,也不會讓孩子感受到任何風風雨雨,這就是父母的愛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