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賺錢,非法添加罌粟!
2020年5月14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公開了一個案例,有不法商販為了賺錢,竟在砂鍋粥中動了歪主意。①
2018年底,劉某在深圳龍華開了間「砂鍋粥王」的粥鋪,生意不太景氣。後來他在網上了解到一個「秘方」——在砂鍋粥內添加罌粟籽,煮出來的粥味道更香、更好吃,而食客吃了後會對這種味道產生依賴。於是,劉某便在網上多次購買罌粟籽,每次約3公斤。
劉某將罌粟籽和花生、芝麻碾成粉後與其他醬料一起進行攪拌,然後在製作砂鍋粥時,將已添加過罌粟籽的醬料加到砂鍋粥裡進行銷售。
2019年6月12日劉某被警察抓獲。經鑑定,從扣押的罌粟籽中檢出蒂巴因、可待因、嗎啡、那可丁、罌粟鹼成分,從扣押的花生醬中檢出嗎啡、那可丁成分。
火鍋、麻辣燙、砂鍋、湯粉、滷味等,是「重災區」!
眾所周知,罌粟是鴉片、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植物,由它製作而成的物質都有一個共同的副作用——成癮。
火鍋、麻辣燙、砂鍋、湯粉、滷味等食物,是添加罌粟的「重災區」。有的商家甚至說自己和家人從來不吃自家出售的食品。
· 2020年6月,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人民法院通報一起案件:楊某某為使其經營的「羊肉粉館」的味道更好,將罌粟添加在調料包中熬製原湯及燉肉,隨後製作羊肉粉銷售給顧客。後被執法檢查發現,羊肉湯汁嗎啡檢測結果呈陽性。楊某某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②
· 2019年11月,據揚州發布報導,宋某在江蘇揚州江都經營一家小飯館,為了拓展生意,短期內多賺錢,宋某網購了一批含有罌粟粉末的火鍋底料。自從用了這種底料,宋某店裡的顧客絡繹不絕,生意比以往火爆多了。不少顧客都反映,火鍋底料調製得很香,嘗過幾次便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後來被執法檢查發現,宋某在其經營的飯館內製售含有非法添加罌粟粉末的火鍋底料,抽樣火鍋底料中含有嗎啡、可待因、那可丁。③
· 2019年8月,據生活報報導,趙某某在哈爾濱西客站附近經營一家麻辣燙店,為了讓自己的麻辣燙店生意好,他從外地進罌粟殼作為輔料加到麻辣燙裡。2019年7月,民警前往該麻辣燙店將趙某某抓獲。④
2017年11月,浙江台州溫嶺市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兩起商家違法添加罌粟的案例。⑤
· 溫嶺42歲的程某,開有兩家嵌糕店,生意紅火,很多食客慕名而來。為了吸引回頭客,他偷偷在烹製的豬肉與肉湯中添加了罌粟殼,在自己的兩家嵌糕店中給顧客食用,每天嵌糕的銷量達200筒以上。被查獲後經檢驗,在程某兩家店的肉湯中均檢出了嗎啡和可待因成分。程某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逮捕。
· 2014年,溫嶺53歲的陳某跟妻子開了一家麻辣燙店。2017年的一天,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檢查發現,在高湯裡發現5個罌粟殼。經檢測,高湯裡有嗎啡成分。在一樓廁所邊,還發現了一袋罌粟殼。陳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8個月,並處罰金14萬元。
· 據2017年10月上海政府網發布公告,2016年12月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位於華發路383號的上海市徐匯區捷盛小吃店進行檢查,對該店自製供顧客食用的「麻辣燙湯」和「大料」進行檢測,「麻辣燙湯」中檢出罌粟鹼、嗎啡、那可丁、可待因物質;「大料」中檢出罌粟鹼、嗎啡、那可丁、可待因、蒂巴音物質。
該店的兩名從業人員因在擔任有關職務期間,將罌粟殼磨成粉添加在食品中進行銷售,受到刑事處罰。⑥
不少人往往認為此類行為只有小餐館、小作坊為之,可是,在一份曝光名單中,著名品牌也赫然在列。
2016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組織開展打擊食品違法添加執法行動中,發現35家餐飲服務單位經營的食品中含有罌粟鹼、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罌粟殼成分,存在涉嫌違法添加行為。被曝光企業包括很多知名餐飲品牌。
吃了含罌粟的食物,不僅成癮,危害全身!
我國法律早就明文禁止罌粟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添加。在1993年發布的《公安部關于堅決制止、查處在食品中摻用罌粟殼違法犯罪行為的通知》中,就曾明確指出,罌粟殼含有嗎啡等物質,易使人體產生癮癖,對人體肝臟、心臟有毒害作用。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禁毒教研室主任李文君2015年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無論是罌粟殼還是罌粟種子,多少都會存在受我國管制的生物鹼,生物鹼是提煉鴉片的主要成分,屬於麻醉類藥品。⑦
如果食客吃了含有罌粟種子或者罌粟殼的食物,會對人的味覺感知有麻痺的作用,長期食用會使人產生成癮性,對其具有一定的依賴。而且,罌粟殼或者罌粟種子中殘存的生物鹼,會逐漸麻痺人體神經和器官,損害健康。
罌粟殼中的生物鹼雖然含量較少,對吸毒者不起作用。但對於未接觸過毒品的人,尤其是對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來說,食用加了罌粟的食物會產生輕快感,表現在生理上,有的人可能臉部微微發紅,有的人可能心跳加快,有的人可能容易打瞌睡,而有的人可能不易入睡。⑦
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一點招攬回頭客,食客吃了這種食品,開始是「吃了還想吃」,「一吃忘不了」 ,產生依賴性後,「不吃也得吃」。
一邊大把掙著食客的錢,
一邊用罌粟毀壞食客的健康!
我們該如何分辨添加罌粟的食物?
通常,添加了罌粟的食物肉眼很難分辨,一些不法商家通常是將罌粟碾成粉狀,直接添加在食物中。
食客如何辨別「罌粟食物」呢?對此,江蘇揚州江都審判過「非法添加罌粟」案件的法官分享了三招③:
首先,初次食用了添加罌粟殼的火鍋和滷製品後,人體一般有心跳加快、臉微紅、吃後不易入睡等感覺。
第二,如果對某種食物產生與往常不同的依賴感,經常想要食用,甚至剛剛吃過還想再吃,不吃就覺得難受,那該食物中含有罌粟殼成分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第三,萬一不慎誤吃「罌粟食物」,應儘量避免再次食用,而且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加快排出有毒物質。
食品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守護,
堅決打擊在食物中非法添加的行為!
本文編輯:王真
審稿主任:楊小明
參考資料:
①2020-05-14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砂鍋粥中添加罌粟!深檢君出手,判刑+十倍賠償金+賠禮道歉…》
②2020-06-03金沙縣人民法院《引以為戒|是什麼誘惑了我的舌尖》
③2019-11-05揚州發布《可惡!竟然在火鍋中添加罌粟粉!江都這個飯店老闆獲刑10個月》
④2019-08-08生活報《為了讓生意紅火 麻辣燙店老闆購買罌粟殼被拘》
⑤2017-11-24浙江新聞客戶端《為了增加回頭客 商家在食物裡添加罌粟》
⑥2017-10-25上海政府網《上海市食品藥品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與相關責任人員重點監管名單公告(2017007號)》
⑦2015-06-18京華時報《男子賣罌粟籽用於火鍋調料 存放近1噸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