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含義是「大化」嗎

2020-12-14 光明日報

【文學爭鳴】

「道」無疑是《莊子》中最重要的概念,由於該書採用了「寓言」「重言」「卮言」的獨特論說方式,對於「道」究竟為何物,幾千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王鍾陵先生提出,「道」的含義是「大化」,是「從大化周流的生死觀上滋生出來」的(《大化》,見2019年11月25日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版),可謂新見迭出,讓人耳目一新。然而掩卷之餘,不免令人產生諸多疑問,現梳理一二,以就教於方家。

「道」與「大化」未可同日而語

王鍾陵先生在文中提出:「上引這段話中的『道』字,是承上文『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而來,其含義自當是指大化。這是從大化周流的生死觀上滋生出來的『道』。」既然提到了「道」是承上文而來的,我們不妨引出「上文」,看看「道」究竟所指何物:「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為樂可勝計邪!故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而況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大宗師》)

從文意來看,這段文字至少包含了兩層意思:萬物變化永不停息,偶然為人不值得高興,因為人形終將很快化為異物;人當效仿「化」背後的原因,也即「一化之所待」。可見,「化」是天地萬物時時處處都在發生的一種現象,「道」才是「一化之所待」者,亦即天地萬物變化背後的根本原因,二者未可同日而語。

此外,王鍾陵先生對「大化」的解釋,還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之處。例如,文中一方面認為「大化是萬化的總匯與抽象。它不是實體,也不是萬物賴以產生的本源」,另一方面又提出「天地者,萬物及人類所賴以生息的依憑,也是大化的產物,非固有者也」。一謂「大化」「不是萬物賴以產生的本源」,一謂「天地者……也是大化的產物」。那麼,「大化」究竟產不產生萬物?著實讓人困惑。

「道」為天地之本源,「化」為萬物之共性

既然「道」為「大化」的觀點不成立,那麼《大宗師》中「道」之所指究竟為何物?我們認為,在老、莊哲學體系中,「道」實為天地之本源。《大宗師》對此言之鑿鑿:「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 細加解讀,這段文字至少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首先,「道」是一種客觀存在,它自古固存,雖無形無為,卻是天地萬物的本源。

道「有情有信」,成玄英疏曰:「明鑑洞照,有情也。趣機若響,有信也。」道「無為無形」,成玄英疏曰:「恬淡寂寞,無為也。視之不見,無形也。」這句緊承上句,說明「道」是宇宙中的客觀存在,其作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天地萬物無一刻能擺脫「道」的作用,但「道」無心為之,故稱為「無為」。

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它自己產生自己,其來源無法追溯,未有天地之前,它就已經存在。這是莊子在追問天地萬物的本源後,試圖給出的答案,堪稱一種帶有哲學本體意味的假設。

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它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創造出了天地萬物。正如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所言:「道為天地萬物所以生之總原理,故『自本自根』,無始無終而永存,天地萬物皆依之生生不已也。」

其次,「道」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這是強調道無處不在、萬古常新。誠如鄭開《莊子哲學講記》所言:「『道』不是一個『在』的『東西』,既不『在這兒』也不『在那兒』,而是無所不在,無形但卻起作用。」

最後,「道」無法用言語說明,它只能靠個體去體悟、去把握。

「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這既是在說明「道」的存在真實無妄,同時也在強調「道」的非實體性;它只能訴諸個體的主觀體悟、直覺把握,而無法如「物」一般置於眼前。

倘若說「道」是天地之本源,那麼「化」則為萬物之共性。「化」在《莊子》中共出現了70多次,細讀文本可以發現,《莊子》中的「化」大致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其一,「化」的含義是變化,是天地萬物具有的一種共同特性。在莊子看來,世界萬物,無一刻、無一處不在變化。而萬化之中,最大者為生死:「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知北遊》)由考察「氣」之聚散過程,莊子得出了生死一體,二者循環互「化」的結論。

其二,「化」是事物的現象,「道」才是現象背後的動因。《山木》曰:「化其萬物而不知其禪之者,焉知其所終?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成玄英疏曰:「禪,代也。夫道通生萬物,變化群方,運轉不停,新新變易,日用不知,故莫覺其代謝者也。既無日新而變,何始卒之有耶!」可見,「道」才是「化其萬物」背後的動因所在。

綜上,在《莊子》中,「道」是天地的本源,它產生並主宰世間萬物;「化」則是萬物之共性,唯有「道」才是「化」背後的動因。換言之,「道」在哲學意義上遠高於「化」。王鍾陵先生提出「道」的含義是「大化」的觀點,實則否認了「道」在莊子哲學中的本體屬性。如此,莊子哲學將不再具有探討萬物本源的性質,而成為一種僅僅聚焦於世間萬物現象之上的學說,這無疑是對莊子哲學的一種矮化。

「三言」:《莊子》論「道」的獨特方式

王鍾陵先生在《大化》一文中,用了很長篇幅分析《大宗師》「道」論中關於狶韋氏、伏戲氏等的描述。他認為:「此節所描繪的乃是一幅神話式的宇宙和人文世界的形成圖景以及人文歷史的發展史。」我們完全不能認同這種看法。事實上,這段描述與「宇宙和人文世界的形成圖景以及人文歷史的發展史」了無干係,而是《莊子》中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目的在於表現「道」之神妙。

首先,這段描述緣於《莊子》對言意關係的一貫看法。語言雖然是人類表達思想的有力工具,但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顯的。莊子對語言的局限性有著深刻的體認,他一再說明語言無法表達最精微的思想:「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遊》)所謂「道不當名」,無非是說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能用語言來談論的道,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既然通常的語言無法論道,那就必須採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來論道。

其次,「三言」是《莊子》論「道」的獨特方式。如上所述,莊子深刻懷疑語言論「道」的有效性,但除語言之外,並無更好的論「道」工具。由此,《莊子》匠心獨運地採用了「三言」論道,正所謂「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其中的「十九」「十七」等,雖然不能坐實為篇幅數字,但其意在說明「三言」應用之廣泛,大概是不會錯的。事實上,《大宗師》中對狶韋氏、伏戲氏等的描述,採用的正是一種寓言方式——借狶韋氏、伏戲氏等得道之人的神妙,來渲染「道」的神妙。

儘管對寓言、卮言、重言的含義,歷來治莊者存有不同看法,但大都認為「三言」皆為道論服務,其本身不能被當作事實看待。《大化》一文值得商榷之處,恰恰在於把寓言當作真實史料對待,所以不盡合理。呂思勉先生在《先秦學術概論》中曾經指出:「諸子中之記事,十之七八為寓言;即或實有其事,人名地名及年代等,亦多不可據;彼其意,固亦當作寓言用也。據此以考事實,苟非十分謹慎,必將治絲益棼。」包括《大宗師》在內的《莊子》中所提到的人與物,正應如是看。

(作者:胡翠柏,系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劉松來,系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道」的含義是「大化」嗎——亦談《大宗師》中「道」的內涵及其...
    王鍾陵先生提出,「道」的含義是「大化」,是「從大化周流的生死觀上滋生出來」的(《大化》,見2019年11月25日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版),可謂新見迭出,讓人耳目一新。然而掩卷之餘,不免令人產生諸多疑問,現梳理一二,以就教於方家。
  • 紳士化的含義:有用的術語「紳士化」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紳士化的含義:有用的術語「紳士化」是什麼意思?「紳士化」這個俚語多年來一直被用來描述一個複雜而有爭議的概念。如果您是來這裡尋找該術語的意思的,那麼您來對地方了,除了學習該術語的含義外,您還將找到該術語起源的詳細信息以及一些替代含義。還提供了會話示例供您閱讀,以便您可以了解,如何在會話上下文中正確使用該術語,最後,你會發現一些表達相同意思的短語。
  • 紫微鬥數十二宮化祿的含義
    之前的文章咱們了解到紫微鬥數的十二宮的含義與順序:十二宮從命宮以逆時針方向進行排列,其次是兄弟宮、夫妻宮、子女宮、財帛宮、疾厄宮、遷移宮、交友宮、事業宮化祿表意:表人緣好,財祿、財運、福分、享受、人緣、情緣。化祿主財祿、才藝、享受、機遇、產業。化祿也是一種嚮往會好的方向發展,是一件事好的開始。一想到化祿,就要聯想到,順利、好運、人緣好、陽、機遇。
  • 韓劇《KAIROS:化時為機》劇情分析:KAIROS是何含義?
    要說本檔韓劇當中劇情結構最完整、布局最縝密的,當屬《KAIROS:化時為機》了。之前在開播第一周時為大家出過一篇基本介紹,本周進度來到十二集,整體劇情走向已經非常清晰:十九年前的「太政小鎮崩塌事件」,就是這一切事件的原點。
  • 《唐頓莊園》大電影來了,服化道是花了幾個億嗎?
    大銀幕版的唐家屯說來就來,大家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感受到精緻與溫柔的《唐頓莊園》,時空跨度之大,從美好時代跨越至裝飾藝術時期,將神秘的英國貴族生活展現在大家眼前。
  • 老司機跑高速會「逢三進一」,讓速不讓道,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老司機跑高速會「逢三進一」,讓速不讓道,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嗎?眾所周知,我們在高速公路行駛,一方面要考慮收費的問題,另一方面要考慮駕駛安全的問題。老司機被稱為「老司機」,那是因為他們有著足夠的經驗,據筆者了解,很多老司機跑高速的時候,都會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逢三進一」,第二個原則是「讓速不讓道」,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逢三進一」?筆者向一位貨運司機諮詢,他說逢三進一的「三」和「一」,指的都是服務站,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時候,遇到了三個服務站,就準備停車休息,所以要「進一」。
  • 本體概念的含義及其與「道」「德」的關係
    本體概念的含義及其與「道」「德」的關係摘 要:本體是本體論研究的對象,哲學家們用以表達此對象的術語不盡相同,但只有將「本體」作為本體論的基本對象性概念才是理由最充足的
  • 膽結石可以用藥物化掉嗎?膽結石可以大化小,小化了嗎?這是騙局
    很多患者在門診看診的時候都會問過我一個問題:膽結石可以用藥物化掉嗎?膽結石可以大化小,小化了嗎?對於現在市面上流傳的化石騙局我是已經重申過很多次了,膽結石是無法吃藥化掉的,吃多少藥也不行。
  • 其中的含義你知道嗎?
    其中的含義你知道嗎?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的功能也是越來越多了,而自從有了手機之後,很多人是不會戴手錶的,本以為手機的普及會取代手錶,但事實並不是如此,現在的手錶依然存在,而且也是在越做越好,而且現在戴手錶的人男士是居多的,那麼男人為什麼戴手錶呢?這其中的含義你知道嗎?男人之所以戴手錶,首先是態度,要知道男人的手錶,不僅僅是來看時間的!
  • 十個手指戴戒指的含義?左右手含義相同嗎?有什麼區別嗎?
    現在戒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飾品,無論是女生還是男生都會在為時尚而搭配戒指,不過我們也應該知道,不同手指戴戒指的含義是不同的,很多時候都反應了我們的情感狀態,那麼,十個手指戴戒指的含義有哪些?左右手佩戴戒指含義相同嗎?有什麼區別呢?
  • 【信仰問答】葛培理:真的沒辦法關注聖誕節的真正含義嗎?
    問:每一年的聖誕節,我們都設想要讓孩子們關注於聖誕節的真正含義,但是每當節日臨近,我們的好想法就會全部泡湯。這樣的嘗試真的是毫無希望嗎?答:不,這並不是毫無希望的,儘管看似很難,但我堅信這樣的嘗試是很重要的。
  • 古典「服化道」的《鶴唳華亭》,更美!
    但要說到上頭,前幾天除了《慶餘年》,最讓人上頭的恐怕就是服化道超級帶感的權謀劇《鶴唳華亭》了,雖然wuli羅晉被人吐槽38歲高齡仍然出演風度翩翩少年郎,但《鶴唳華亭》光憑藉精美服化就妥妥上了一把熱搜。不過能讓紅顏秀影駐足五分鐘的還是「古典服化道具」,對於好看的衣服,從來就沒有任何的抵抗力,何況是這些平時想穿卻找不到場合的「美衣」呀!
  • 最低去化不足5成?南通18大樓盤真實去化率曝光
    也正是這些「售罄」的字眼,總能讓購房者產生這樣的疑惑:南通樓市真的這麼火爆嗎?作為剛需的我們,還能買到房子嗎?那麼,在這些所謂的售罄、去化9成的背後,南通樓市的真面目又是怎樣的呢?01、去化率超97% 南通樓市兩大「當紅炸子雞」當之無愧作為南通中創區的「當紅炸子雞」,金鷹尚府自6月28日首開至今,首開28300元/㎡的均價,著實讓不少購房者撿了把漏。
  • 至誠之道:《大象》「君子以經綸」含義解析
    思孟學派的經典《中庸》告訴了我們答案:「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中庸》解釋了為什麼人可以像天地一樣化育萬物:「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 送項鍊都有哪些含義,你知道嗎?
    但是,很多禮物都有著自己的寓意,送戒指、手鍊、項鍊等等首飾飾品類送給不同的人群往往也有著不同的含義,那麼,送項鍊都有哪些含義,你知道嗎?二、送項鍊的含義無論送古代的「送項鍊」的習俗,還是現代人送首飾的含義演化,一般而言,男生送女士送項鍊就代表以下三層意思
  • 手指戴戒指的含義是什麼?不同手指戴戒指戴法的含義?你戴對了嗎
    戒指有著不同的含義,戒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物品,不同的人對戒指有著不同的見解,而對於戒指的戴法,國內外戒指戴法都是有所差別,那麼,手指戴戒指的含義是什麼?不同手指戴戒指的含義是什麼,你戴對了嗎?戒指戴大拇指的含義現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很少有人把戒指佩戴在大拇指上的,畢竟大拇指佩戴戒指也不是很好搭配,不過大拇指戴戒指也有著權勢、自信、財富的含義。
  • 愛情的含義你明白嗎?愛情的含義在於有情有義,生死相依!
    愛情的含義你明白嗎?愛情的含義在於有情有義。我們講究兄弟之間有情義那麼在愛情面前即使如此。不離不棄,生死相依。酸甜苦辣,人生事事都不是很如意,整個人生路上所經歷的太多太多困難與挫折,不平路坎坎坷坷,她能一路陪你走到現在,這就是最可貴的愛情。擁有愛情,首先要愛自己。有人說愛情就是你愛我,我愛你。
  • 信息數據化:品牌高端化只是口號,還是別有心思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信息越來越來數據化的時代,品牌高端化似乎已經成為眾多領域企業自身發展一種趨勢,尤其是在汽車行業尤為凸顯,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開始搶灘登陸高端市場。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實現品牌的高端化?
  • 您清楚道教上香的意義嗎?而佛教上香的含義呢?
    近日,有徒弟問貧道關於道教上香的含義及講究,貧道就此事編輯一些關於此類的文章及見解,略微描述一下。有不到之處,望各位道友,同修多提意見。道經有云:「一炷清香透蒼穹,萬道祥光照大千。」道教以三炷香代表三清,(三清為玉清、上清、太清。)亦代表天、地、人,三炷香敬三清,敬天、敬地、 敬聖賢。上香是道教修行,敬神禮神的基本禮儀。道教上香的含義1、供養諸神香雲繚繞,騰空而上,供養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諸神。
  • 機農說這些單詞的含義是這麼來的,你認同嗎?
    Catch之所以有捕捉的意思,是因為開頭的輔音字母C有用手去捉的形象,所以開頭的輔音字母c決定了單詞的含義。我們得出結論,開頭的輔音字母決定了單音節單詞的含義。但是這樣的結論顯得還比較單薄,我們還可以通過更多其它單詞來夯實我們結論的正確性。我們把開頭的輔音字母換成h,單詞就變成了hatch孵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