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
【別名】木蘭,辛荑,辛矧,迎春,迎春花,木筆花,姜樸花,毛辛夷,辛夷桃,辛夷花,辛荑花,
【歸經】辛,溫。歸肺、胃經。
【分類】發散風寒藥
【功效】宣通肺竅,祛風散寒。
【功效特點】本品辛溫香竄走上,善通鼻竅,尤為鼻淵頭痛、鼻塞、香臭不聞、濁涕常流等症之要藥。
【功效作用】
1.祛風散寒: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聲重者,可與蘇葉、荊芥、羌活等同用。
2.宣通鼻竅:用於鼻淵,鼻塞流黃膿涕、頭痛,如慢性鼻炎、鼻竇炎,可與蒼耳子、白芷同用。
【鑑別應用】辛夷與蒼耳子,皆具辛散溫通之性。辛夷以「辛」「夷」而名,專於走上,善通鼻竅;蒼耳子苦燥而降,兼治風溼痺痛或通身瘙癢。
【配伍應用】
1.配蒼耳子:辛夷、蒼耳子皆辛溫,均能宣肺通竅,疏散風溼,行滯止痛,相伍為用,祛風寒、利鼻竅、止頭痛,共增療效。
2.配細辛:辛夷與細辛,辛溫解表,善通鼻竅。二藥合用,相輔相助,用於風寒鼻塞或鼻淵濁涕最宜。
3.配川芎:辛夷入氣分,川芎入血分,二藥相伍,行氣散瘀。
4.配白芷:辛夷、白芷,皆入陽明經,二藥配合,善治眉稜作痛,又能和胃消食。
5.配石膏 :可清熱祛風、消腫止痛。辛夷味辛發散風熱,石膏性寒清熱瀉火,一散一清,相得益彰。
6.配薄荷:辛夷辛溫,薄荷辛涼,二藥相伍,無偏寒偏熱之弊,故寒證熱證皆可應用。
7.配酒芩:酒芩善行,辛夷通竅,二藥相配,治鼻淵濁涕黃稠,有清熱散風之效。
【應用注意事項】凡氣虛、頭腦痛屬血虛火熾、齒痛屬胃火者忌服。惡五靈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
【用法用量】內服:3~12克,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內服時用紗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餾滴鼻。
【來源產地】
為木蘭科落葉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主產於河南、安徽及四川等地。多為栽培。
【參考資料】
《本經》:「辛夷,味辛溫,主五臟,身體寒風,頭腦痛,面黑,久服下氣輕身,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川谷。」
《別錄》:「利九竅,通鼻塞,涕出。」
《本草綱目》:「鼻淵,鼻鼽,鼻窒,鼻瘡及痘後鼻瘡,並用研末入麝香少許,蔥白蘸入數次。」
《本草求真》:「辛溫氣浮,功專入肺,解散風熱,緣入鼻氣通天,肺竅開鼻,鼻主肺。風熱移於腦則鼻多濁涕而淵,風寒客於腦則鼻塞。經曰:腦滲為涕,膽液不澄則為濁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淵。並頭痛面黑,目眩齒痛,九竅不利,皆是風熱上攻,是宜用此芳香上竄頭目,兼逐陽分風邪,則諸證自愈。」
中藥外敷止痛散:適用於各種腰腿疼,膝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等。
聯繫微信:sunhuibin555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