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打坐好處多

2021-02-12 張鶴瑤

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盤坐」、「靜坐」。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練方式。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自然盤和雙盤、單盤。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在中華武術修煉中,打坐也是一種修煉內功,涵養心性,增強意力的途徑。打坐的特點是「靜」,「久靜則定,久動則疲」。因此,打坐結束後,要活動筋骨,如:打拳、舞劍、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動靜結合」。

打坐。研究發現,能夠增強腦活動能力,並明顯地影響腦部負責調節情緒和快樂相關的區域。研究已發表在十一月十六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刊》中。

打坐使人的內部微循環處於更深層次,身體內外達到平衡,科學研究人在心平氣和的時候,體內分泌,微循環處於最佳狀態,人有七情六慾,這些對身體的微循環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時間一長就愈加明顯.

打坐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通過觀察自我身心的實相,能將苦從根拔除, 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打坐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打坐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都能調節人體狀態,集中注意力,達到心神合一。很多人就是靠打坐身體調理得很好。

姿勢要點

1、雙足跏趺

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先將右足置左腿上,再將左足置右足。

打坐姿勢

單盤、雙盤、散盤三種坐姿都可以採用,也可以在腿痛時輪換交替。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單盤做不到,便散盤,重要的是靜心。

有些人懷疑,盤足靜坐,不但對人體的健康有礙,甚至,反而因兩足的血管被壓迫而致病,所以靜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現象。這是誤解。其實,人體的健康,與腿和足有極大的關係。中國古代的道家醫理,認為「精從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盤足曲膝靜坐,感覺足腿的酸麻,正是說明足腿的神經與血脈並不通暢,證明你的健康已有潛在的問題。坐到某一階段時,因為氣到臀部沉不下去了,無形中腦神經緊張起來,心裡就坐不住了。

如果氣從臀部通到大腿、膝蓋,一節一節通下來,要經歷過痛、癢、麻、脹、冷、熱、最後等氣一走通,痛麻就好了。人體的兩足,好像人參的枝叉,所以把兩足盤曲起來,等於把一株人參或松枝捲曲成結,使它的生發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歸根本而培養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壯。所以盤足曲膝,不但無妨人體的健康,而且從適當的練習開始,對於健康長壽,是絕對有利而無害的。《內經》中提到,嬰兒的氣是在兩腿。人到了中年,兩腿的力量就減弱了,腿的活動也無形中減少了,喜歡坐在沙發上,常常休息自己的兩腿。到了老年,更不堪設想,坐在沙發還不夠,兩條腿還要翹在桌子上才行,因為人體是從腳下面開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漸進行的,由腳開始而上行。但是也提醒大家,每次打坐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為宜。

2、脊直

人在禪坐的時候,脊柱垂直是關鍵。臀部應墊一個兩、三寸高的軟墊,從大腿根部到膝蓋是向下傾斜的,讓兩個膝蓋觸地作為支撐點,膝蓋不可懸空,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然後包腿,包腰,包自己後面的風池穴。天冷的時候,有些人還需要包頭。上體自然正直,不前俯後仰,百會穴與會陰穴成垂直一線,但務必放鬆自然,須知松則氣順,經脈舒暢;僵則氣滯,有礙氣血流通。只有全身內外放鬆,才能給入靜創造條件。屁股的姿勢是微微往後外翹的,從側面看,整個脊柱是在類似於屁股跟腿的中間的位置,坐著就像座塔,非常勻稱。有的人喜歡在打坐的時候,靠著後牆,這樣身體往後仰,就沒有辦法像塔一樣。 身體坐的姿勢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傾直,也就是說尾骨是懸空的。

人身修行的特殊之處就在人身多直立, 筆直經緯與天地共振, 經脈有規律可循, 尚未完全紊亂。所以不能為畜類把脈, 因為其橫生脈亂。身軀筆直不傾斜, 則督脈上乾清明, 下坤培藏, 升降有律, 任脈左右逢源, 箍束橫固, 平定十方, 穩穩有度。

3、肩張

兩肩應舒張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禪的人在禪坐時,雙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後擺,肩腋是內空的。從外看,肩是一條平行線;從後看,肩是圓的。

4、手結定印於臍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隨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於臍下。

5、頭中正

頭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點點,後腦稍微向後收放,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頭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條中空的直線,這時候最容易昏沉。人生於天地之間,本身是天地之間一靈物。由於這個中線的歪斜,天地這股正氣,就落不到你身上。

6、雙眼微閉

打坐時,先把兩目定住了,然後再慢慢半閉眼睛,閉眼目光勿下垂,把兩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規矩。若是兩眼向下看,絕對不能得定,只是坐著休息罷了。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遠的距離,這是最標準的。如果看得太遠的話,就有點抬脖子了,如果看的太近的話,就有點低頭了,所以說一米遠的距離是最合適的,你要感覺到這個鼻子和這個肚臍形成一條線。

普通人打坐起來,開眼也好、閉眼也好,都很低視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對。下沉一片無明中,而且心思更亂。 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樣,就是後腦的視覺神經跟著向下拉,影響了大腦,反是不得安詳、不得清淨。所以開眼也好、閉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視,閉著眼皮沒有關係,眼珠子也是平視。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來,然後眼皮閉上,眼珠子擺正,不低下來,不向下,不向上,平正的,眼珠子還是向前面看,然後不看了。

看世界上任何的東西,要輕鬆不要嚴重,尤其眼睛要會看東西,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風景,把那個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錯了。像杭州風景那麼美,你出去看風景啊,叫風景跑到你眼睛裡頭來,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沒有用處,你也沒有好處。打坐時,閉上眼睛也不要用力看。

7、舌舔上顎

舌頭前半部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在修道被稱為「搭橋」。搭什麼橋?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地球公轉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一天十二時辰,一時辰六刻鐘,每刻鐘二十分鐘,即每二十分鐘為一座。人坐禪時,六根清靜,心志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時,每一刻鐘能化一口真氣。當真氣化生時,由督脈上行百會再下行到口腔時,會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這口津液渡咽下去,勝過服一支人參,補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臟六腑,推動百脈千經。

這是我們做功夫到一種境界的時候,從頭頂起,從腦下垂體下來的一種甘味的液體,從頭頂下來,也就是俗稱的「甘露灌頂」,呂純陽詩中有「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表達這個境界。此時應用吞律法將津液吞入腹內。即舌頂上顎不動,伸直舌頭,將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噴嗆時引頸吞下。這樣引吞,可直接入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

如果化生的津液多,說明你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沒有,說明散亂或者昏沉,沒有多大效果。比如人的思想散亂一天,一天口都是幹的。人睡覺睡一天,口也是幹的。只有心既不散亂又不昏沉時,真氣元氣才能化生。初坐禪時,未入真定前,如果心處於不散亂又不昏沉時,一刻鐘能化滿滿一口玉液。

六個要點

一切放下

戀著世間事物放不下,有什麼用呢?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緣合成,無有實體,猶如過眼雲煙,虛而不實,求不得,拿不走。即連各位自己的身體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東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認事物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達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學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業,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勝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開悟,假如在座上想這樣、想那樣,妄念紛飛地亂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象個死人一樣才行。

心念耳聞

這是修心密的要訣,對入定開悟,關係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無折扣地照之實行。人的妄念動慣了,不專心致志地傾聽持咒的心聲,把意根攝住,妄念息不下來,妄念不息何能入定、開悟?所以必須心念耳聞,一個字一個字從心裡念出來,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攝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漸漸入定。

念起即覺

念頭來時,要能看見,如果看不見就跟著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紛飛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覺,既不隨之流浪,也不壓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按時上座

每天按時上座,養成習慣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時不要急於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種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緩地從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開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開悟、發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門,非但不得開悟,而且不能入定。

下座觀照

把打坐中的靜定功夫推廣到日常動用中去,在行、住、坐、臥當中冷冷自用;綿綿密密地觀照,一切無住,既不讓境界拉著跑,也不隨妄念流浪。

心量廣大

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寬宏大量地容納一切,縱然別人對我不好,我對他還要更好,沒有絲毫愛、惡、喜、厭的觀念。隨緣隨份地做一切善事,時時處處瀟灑自在,沒有患得患失之心,亦無毀譽成敗之念。這就是最大的神通。

記住這六點,照之修行,決定能打開本來,親證佛性。做好這六點,絲毫不懈,保證能圓證菩提,得大成就!

注意事項

1、入手下靜,先絕食腥葷香辣之物。蓋腥葷之物,味主沉濁,食之必至後天之氣粗,而難伏。香辣之物,性主輕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氣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葷香辣,專持清齋素食淡飯,以除原味。不食過飽,過飽則傷神。不食過飢,過飢則傷氣。此節飲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靜坐時心搖則氣散,修了一點點精氣神,不僅會從夫妻生活方面漏掉,還會從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種「漏」、耳朵聽多了也是一種「漏」、嘴巴講多了更是一種「漏」!六根都會漏。為什麼強調修行人上來第一步,就要關閉六根呢? 當六根關閉以後,精氣神才會自動進入任、督二脈以及回到中脈裡邊。

3、打坐時面帶微笑。

4、靜坐胡思亂想時,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數呼吸,不數入息,只數出息。當你數出息的時候,你把所有的一切,連自己的生命,一切煩惱、病痛,跟著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體裡頭生瘤、生癌,讓它一齊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這樣數息,身體馬上就輕鬆了。

在道家的《陰符經》上,有一重要口訣——「禽之制在氣」。就是說練者妄念紛紛,思想不能專一,是因為你的氣在散亂,氣亂則心亂。所以修習禪定主張先練氣,修習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調順了,心自然就不會再散亂。社會上許多人練多年,還是身體經常出毛病,追其原因就是自己體內的氣息調順不好的緣故。道家還有句至理名言:「天地玄珠,萬氣本根」。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氣的重要性,任何人無論體格多健壯,體內的氣息若不調順,即是大病來臨。可以說,在身心的配合下,氣息能夠發生萬種變化。

第一種:由一數至十,再由十倒數至一,如此反覆,做到呼吸時只有數字沒有其他雜念。(1、2、3.10、9、8 .2、1.)。

第二種:由一、二.按次計數下去,數到最後,這中間並沒有雜念妄想,數字並沒有差錯,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

(1、2、3、4.99、100.1、2、3、...99、100)。

有一點必須注意:心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只應在鼻端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

數的過程呼吸對於風大的感受分別為風→氣→息三個層次。開始時,呼吸粗,稱之為風,靜定後,呼吸較細,稱之為氣。再進一步,身心寧靜,只有感覺自己內在呼吸,卻聽不到呼吸聲音,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數了,即進入隨。 靜坐數息時,呼吸自然,身體要放軟,耳朵迴轉聽自己呼吸。如在鬧處修,聽不到呼吸聲,便用感覺來聽。

5、日中一食可以輔助打坐入定。過了中午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吃了食物會使人陰氣加重,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晚上是鬼食。過午還食會使胃和大小腸內堆積垃圾,所以,過午不食,是清腸的最好方法,因小腸和心互為表裡,腸清則心清。吃飯過飽或過了中午還吃飯,會使經脈不通,經脈不通,則身疲睏乏、心地閉塞,心地閉塞,則道業荒廢。若5-7點吃晚飯,則使腎經不通,無法後轉上升起命門火,形成汙穢之精,助長愛欲,接著7-9點使藏第八識之心包經不通,無法清除心臟周圍邪氣。久之,正居其內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腦思維被心包內之邪氣所控制,接著9-11點三焦百脈不通,11-凌晨3點膽肝負擔重,解毒換血功能下降,嚴重時影響睡眠。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時,陽氣不易升起,到了卯時,腸道淤積的濁物難以排除,在體內形成毒素,進入血液和臟腑百骸,到了辰時巳時的最佳吸收營養階段不思飲食,形成惡性循環,到了午時心負擔重,陰陽相交不利。

6、打坐會走火入魔嗎?有些人怕坐禪時走火入魔,呵呵,說句實在的,一般人還沒有資格達到那個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們最多出現幻覺使你神情恍惚(好比睡眠做夢),這些都是小兒科,不要把它當回事。

一般初學靜坐的人,往往發現自己的思慮營營,非常雜亂,甚至,比起不靜坐的時候,反而更加煩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認為自己不應該「靜坐」,或者加上武俠小說與民俗神話等的傳說,恐怕「靜坐」會「走火入魔」。其實,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頭上安頭,錯加誤會,構成心理上的陰影。說到靜坐,真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同時也正好暴露人類智能的大弱點。一個人的生命需要休息,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也是無可否認的真理。

但是一個人開始練習從坐著的姿態取得休息,便會引起很多大驚小怪的說法,所謂「那是修道啦!打坐啦!灰心厭世啦!走火入魔啦!」等等似是而非的觀念。

其實睡眠休息的狀態是臥倒的姿態;靜坐休息的練習,只是坐著的姿態,和睡倒不同而已。 其所以加上這些許許多多的名詞和觀念,都是人們傳聞失實,或者以訛傳訛的零碎知識,無形之中湊合心理的好奇或心理的恐懼作祟而已,它與靜坐的本身又有什麼關係呢。


●更多實用健康養生知識,請閱讀我的書著《不生病的紀律》、《養顏的智慧》《肌膚改變命運》。書在當當網、卓越亞馬遜網、京東商城、天貓鳳凰聯動圖書專營店,均有售,均是正版。

●張鶴瑤公眾微信號:Dr-heyao

●百度搜索:張鶴瑤中醫養生微博

●百度搜索:張鶴瑤中醫養生博客

●說明:本人目前潛心做學術研究,不接診病人。有病請在當地醫院治療,每座城市都有醫術高明的好大夫,請在當地仔細打聽。若平時身體小毛病較多,又無大礙,可用最簡單安全、豪無副作用的刮痧來調理。具體刮法和注意事項,請到張鶴瑤中醫養生博客搜索「刮痧」,會彈出相關文章,有圖片和文字的詳細說明。

●每天把我書裡的脊柱調息法、豐胸蝶吻、甩瘦功、含瘦功、壓掌心心臟保養法、抱腿壓湧泉、蝶展法、打坐法一氣呵成給練一遍。

●在此期間,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油炸燒烤食物,醃製食物,洋快餐垃圾食物,不要熬夜生氣,要保持心情愉快,學會給自己減壓,保持睡眠充足,飲食清淡多樣化,不挑食,不偏食。每天多喝溫白開水、多吃黑木耳和洋蔥排毒。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若你覺得本篇文章實用,請長按手機右上角,把文章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微信好友。傳播健康正能量,你就是最美健康女神!鶴瑤姐姐愛你們!

相關焦點

  • 中醫解密:打坐好處多又多
    專家講:打坐又稱靜坐,打坐的好處多又多。它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去除主觀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強健康、修養身心的最佳方法之一。因為打坐,致心一處,使大腦入於靜定狀態,把散亂的心安定下來,心境達到清淨安祥,氣脈自然暢通。
  • 打坐的好處
    這個是鑫圓集團副總經理,她練習打坐幾個月了,這段時間她改變了很多,性子沒有那麼急了,身材越來越好了,據她說身體也越來越好了。打坐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通過觀察自我身心的實相,能將苦從根拔除,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打坐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 打坐 | 打坐的好處及打坐的問題
    千萬別小看這個簡單動作,除了可以提高身體柔韌性,減少運動損傷機率外,經常練習還可以鍛鍊腿部、腰部力量,提高注意力。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每年有近萬名患有各種疾病的人就診,醫生除了給病人用藥外,還經常會教他們如何盤腿打坐,以消除精神上的壓力和煩惱。而在日本,許多地方流行年輕女性做「一日尼姑」的時尚潮流,到一家寺廟盤腿打坐,齋戒清心,工作的壓力和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
  • 打坐的好處與如何打坐
    試試看,你盤腿坐能堅持多久?如果沒過多長時間你就覺得腰酸背痛、腿腳發麻,那就說明你的柔韌性不好,身體不夠靈活。千萬別小看這個簡單動作,除了可以提高身體柔韌性,減少運動損傷機率外,經常練習還可以鍛鍊腿部、腰部力量,提高注意力。
  • 打坐的好處(一)
  • 打坐的好處,你知道嗎?
    《內經》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由此觀之,我們的祖先早已認識到精神意識對有情色身(物質)的積極作用。可見打坐入靜,不僅可以祛病強身,延年益壽,而且還可得到內證法樂的身心愉悅。因為通過打坐,可以使精神高度放鬆,達到恬淡虛無,心無罣礙;也可以使精神高度集中,用意念力運化身心,自度一切苦厄。
  • 經常打坐有什麼作用?5個好處,在家也能做
    打坐是古代養生常見的一種方法,通過靜坐入定的方式來維持身心平衡。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打坐時間和方式,就能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打坐有哪些好處?1、集聚能量打坐時盤腿而坐能讓身體快速集聚能量。打坐時需要雙腿盤坐,雙手自然放鬆放在腿上。此時身體處於閉合狀態,減少能量消耗和散失,能為身體積聚能量和養精蓄銳。
  • 南懷瑾:打坐為什麼,對人體有那麼多好處?
    這八個字就是講理論,實際上說,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實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但現在我們以打坐來講,打坐有個什麼好處呢?過去有許多醫生反對打坐,現在又不同了,因為在美國有很多醫生研究打坐,而且把這個拿來治病,叫做「冬眠治療」,效法動物的冬眠,很有效果。
  • 打坐的三個好處,最大的好處,並不是打通任督二脈
    修行中講究修心,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善良對待遇到的任何事,他獲得的好處可能就會更多一些。都知道打坐的好處多多,這些具體的好處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帶著這個疑問,就由本文與大家分享打坐的三個好處。即便如此,它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打坐的最大好處,並不是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脈,而是下面這一點。
  • 打坐的好處有哪些?
    是人都有七情六慾(很多動物也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欲:眼欲、耳欲、鼻欲、舌欲、身欲。下面還有很多好處,就不具體講了。4、可以幫助改善循環上半身的氣血,提高抗寒的能力。5、矯正背部姿態,減緩脊椎壓力。6、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增強免疫系統。7、提高自我調控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增加耐心和意志力。8、增強練習者的柔韌性,拉開經絡。9、提高心理抵抗力,抗挫能力增強。
  • 打坐、靜坐的方法和好處!
    千萬別小看這個簡單動作,除了可以提高身體柔韌性,減少運動損傷機率外,經常練習還可以鍛鍊腿部、腰部力量,提高注意力。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每年有近萬名患有各種疾病的人就診,醫生除了給病人用藥外,還經常會教他們如何盤腿打坐,以消除精神上的壓力和煩惱。
  • 打坐的好處與功德,太不可思議了,如何正確打坐
    這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坐。常習打坐的人都有體會,一入座,你會感受到一種寧靜。一進入這種狀態,自然就「天人合一」,宇宙能量直接融入到你的身心裡。經常禪修的人,因為心平靜的緣故,身體也不易生病,免疫力強,甚至能抵抗傳染病。    一、打坐的功德:打坐有什麼好處,不但可養身延壽,又可增智開慧。因此,佛家的大乘、金剛乘、道家、儒家以及瑜珈術對打坐都很重視。
  • 打坐的好處和害處是什麼 牢記打坐的7個要點!
    或許有人會說打坐能有什麼好的,時間一長手麻腿麻的、使人昏昏沉沉的。這樣看來,似乎打坐是沒什麼好處可言。
  • 打坐好處多,細節說一說
    1、一年四季,打坐時要蓋好膝蓋、腳心;溫帶地區春冬季要蓋厚毯子;夏秋季節要蓋薄毯子;炎熱地區四季也要蓋薄毛巾被;2、打坐時不能受「風邪」;練習者不能坐在能吹到後背風、側面風(包括空調風)的地方。這裡要說一個現象,有些學員早先看了電視上在大海邊打坐、習練瑜伽的圖像,以為別人都是那樣練的,結果自己跑到海邊迎著海風打坐、練瑜伽,製造了關節病,寒病等等問題。
  • 打坐到通脈的秘訣,打坐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一個人打坐的時候,一盤腿,就可以把氣聚集在丹田之下,就跟生了一堆柴火似的,不但肚子這塊熱,腿也會感覺暖洋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不打坐的時候,能量是分散的,但是你一打坐,就把能量聚集起來了。積聚自己的能量,然後把它點燃,就是您打坐所要達到的一個功效。
  • 冥想打坐的好處
    在打坐/冥想的時候,佛家往往要求人們要盤腿而坐,雙腿疊加,雙手放在膝蓋上,叫五心(手心、腳心、百會)朝天。這時,人體打坐/冥想的形狀,就形成了一個典型的金字塔形狀,故而能採集到天體中高層空間的能量,得到天人合一的狀態。
  • 天天學佛:【打坐】好處有哪些?打坐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
    打坐的好處  打坐的功能有三項:第一是達到身心平衡,第二是達到精神穩定,第三是達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  身心平衡:就是身體平衡和心理平衡,這就是身心健康。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強壯像水牛,心理脆弱像老鼠,就不能說健康。
  • 打坐的好處,初學示範圖和注意事項
    打坐,指跏趺而坐,使心入定。是僧道修行坐禪的一種方法,即將雙腿按一定姿勢坐好,而雙手結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打坐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  打坐有好多種層次,普通人打坐,叫作靜坐,目的在於養生,此可從身心的健康長壽為著眼。印度的瑜伽士打坐,目的在於習定,此可包括世間的四禪八定,及出世間的九次第定。禪宗也用打坐的方式,目的則在利用一個穩妥的坐姿,一味參禪。  打坐是要慢工出細活的,要有恆心、毅力,要保持每天定時打坐,成為習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積月累,必有收穫。
  • 打坐好處有哪些?打坐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收了吧!
    打坐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打坐有好多種層次,普通人打坐,叫作靜坐,目的在於養生,此可從身心的健康長壽為著眼。印度的瑜伽士打坐,目的在於習定,此可包括世間的四禪八定,及出世間的九次第定。禪宗也用打坐的方式,目的則在利用一個穩妥的坐姿,一味參禪。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打坐?每天堅持30分鐘,身體會發生這些變化!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談到打坐時,想必很多朋友第一時間,會想到電視劇裡那些修仙之人。而如今在養生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打坐來修身養性,獲得身體健康;很多注重養生保健的人,通常也會採用這個方式,從而讓身體健康得到改善。每天堅持打坐30分鐘,身體會發生這些驚喜變化,試過的朋友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