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打坐為什麼,對人體有那麼多好處?

2021-12-26 智悲之旅2



「御政之首,管括微密」,我們修道,在開始的時候,第一要認識什麼是正道,道家丹經始終沒有提出正道是什麼,只有佛家提出一個東西就是「心」,心性的道理。

道家只提一個比喻,像是管理天下政治,「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管理要包括得非常微妙幽秘——不是神秘。這八個字就是講理論,實際上說,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實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

但現在我們以打坐來講,打坐有個什麼好處呢?過去有許多醫生反對打坐,現在又不同了,因為在美國有很多醫生研究打坐,而且把這個拿來治病,叫做「冬眠治療」,效法動物的冬眠,很有效果。因為洋人高鼻子藍眼睛說的,我們也跟著說對啦。


過去西醫非常批評打坐,認為打坐兩腿交疊,把血管壓住血液不大流通,所以發麻了。說到血管壓住,你看那些勞力挑擔子的,兩條腿上青筋一坨一坨地鼓起來,那是因為用力過度,所以血管神經曲張受傷糾結了。

打坐不會坐出腿上的筋糾結,西醫不了解中國醫學乃至道家氣脈的道理,發麻不是血液流通受阻礙的關係,是因為氣血不清,濁氣沒有下降。氣脈慢慢走通了以後,不但腿不麻,而且兩腿舒服得很,舒服到發快感,因此就不願意下座了。所謂發樂,就包括快感的意思,快感還是粗的。


打坐為什麼對人體有那麼多好處?先不管修道問題,只要腿一盤,手收攏來結手印,心臟的工作就減輕了。

我們這個心臟是一個幫輔,隨時收縮舒張,當兩腿一盤兩手一收,人體四肢向外消耗放射的功能就減少了,因此心臟工作可以緩慢,所以後世修道多半採用了打坐。打坐有九十多種姿勢,以盤腿坐比較好,但是也要把姿勢弄清楚。


現在一般道家打坐,用得特別多的只有一個叫做手訣,道家原來叫做結太極圖,一陰一陽抱著。一般同善社、一貫道都用這個,這是太極圖的手印,實際上也是密宗的手印。

密宗的手印很多,手印的道理就是手語,是與佛菩薩、有成就的人溝通的手語,這也是個大奧秘。所以說打坐時手的姿勢、身體的姿勢、腿的姿勢,雖然是一個模式,但嚴格地研究,每人都不同,這個與自己身體的氣脈、稟賦有關,所以要懂這個原理。


現在只講「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的道理。我們打坐時,外形收攏起來就是管理,內心不向外面消耗了,這是打坐姿勢身體「微密」的作用。打坐的姿勢包括那麼多的學問,所以是「微密」。

這還是外形,至於內心「管括微密」的管理,就更難了,雖說有很多方法,道家只列出來上品道法與普通道法的一個總綱。道家的上品丹法,這個名稱沒有具體的東西,據說得了上品丹法,七天以內就可以成仙證果。普通的修法,如後世伍柳派講得很清楚,要十二三年。

但是誰能做到?這是伍柳派所說的大法。所以這個「管括微密」,就是根據後世所謂百日築基,煉己——鍛鍊自己;外加十月懷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都需要「管括微密」。


這個「管括微密」有什麼要點呢?下面有,是真正「御政」開始的要點。身心收攏來到達「微密」,這個「微密」不是密宗這個「密」,這個時候印度的佛教佛法還沒有來,這個「密」是我們本來文化裡就有的。上古的聖人,尤其是孔子在《易經·系傳》中說「退藏於密」,已經說清楚了。

如果以《易經》中國文化道理來講,不管佛家、儒家、道家,一切修身養性法門走的都是一個路子,就是「退藏於密」。密在什麼地方?不是身上哪一個點、哪一個穴道,而是密到不可知處,無始無終一念不生,這個謂之密,沒有處所也沒有形象。


所以「密」字要研究也很多,唐宋以後佛學密宗進來,真正的大密也就是這個意思,並不是什麼另外一個秘密。這裡講修道的道理,所謂「管括微密」,也就是這個道理。「微」字是老莊的觀念,「密」字是取用《易經》的觀念,所以《參同契》把《易經》、老莊、丹道的修法合一,三樣相通。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老師:有人懷疑盤腿打坐對人體的健康有礙,這是誤解!
    道家只提一個比喻,像是管理天下政治,「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管理要包括得非常微妙幽秘——不是神秘。這八個字就是講理論,實際上說,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實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但現在我們以打坐來講,打坐有個什麼好處呢?
  • 南懷瑾:打坐」教學
    (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整理自《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如何靜坐的文章:  現在世界各地都在流行靜坐,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靜坐的意義都沒有弄清楚。靜坐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 ,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 打坐的好處有哪些?
    是人都有七情六慾(很多動物也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欲:眼欲、耳欲、鼻欲、舌欲、身欲。人體有很多個穴位,具體點根本數不清,我們一打坐,您就知道了自己哪裡酸、哪裡痛,應該從哪裡開始疏通。坐著坐著,就會感覺到由痛變酸,由酸轉暖的滋味了。每天這樣修復一點點,身體就會越來越好。
  • 中醫解密:打坐好處多又多
    專家講:打坐又稱靜坐,打坐的好處多又多。它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去除主觀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強健康、修養身心的最佳方法之一。因為打坐,致心一處,使大腦入於靜定狀態,把散亂的心安定下來,心境達到清淨安祥,氣脈自然暢通。
  • 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打坐的詳細教學!
    (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靜坐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 ,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靜」和「靜坐」是世界上各學派各宗教的共法,從靜坐得到定靜的境界,不屬於哪一家,所以是共法,另外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真正的佛法是不共法,和其他各宗各派都不一樣,那是無上智慧成就的大學問。
  • 最經典的打坐教學視頻《如何靜坐》,南懷瑾老師演示
    聖賢智慧之光特別提示各位初學打坐的師兄,打坐不單純是腿上的功夫,更加是心性的功夫,心越開闊,越調柔的人打坐才越好。另外每次打坐結束後,要有基本的收功動作,即雙手自己揉一揉(按摩)膝蓋,起身後用幾分鐘時間活動一下全身關節,加上全身拍打拍打更好。
  • 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打坐」的詳細教學
    (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靜坐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 ,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靜」和「靜坐」是世界上各學派各宗教的共法,從靜坐得到定靜的境界,不屬於哪一家,所以是共法,另外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真正的佛法是不共法,和其他各宗各派都不一樣,那是無上智慧成就的大學問。
  • 『南懷瑾』什麼是斬赤龍?童身修行有什麼好處?
    2、童體修行非常快,因為不是身體關係,心的關係,此心的染汙就不多嘛,那麼道家強調是身體關係,所以一般搞哲學的認為道家偏重唯物修法,佛家是偏重心理的修法啊!唯心的修法。都有它的理由。道家修法認為破了身的女人,所謂七,七年一個變化,十四歲來月經,七七四十九歲,就月經沒有了,老了,那麼現在醫學叫更年期,上次都講過的。
  • 打坐神器「佛醫打坐墊」推廣(符合人體力學的養生打坐墊)
    打坐是一切修煉的基礎內容之一,也是佛醫堂各類教學的基本功夫,正確打坐可以令人身心健康,延緩衰老,對各種疑難疾病都有強大的調養和促進康復作用,而且幾乎所有傳統文化的功夫實修都與打坐有關。專業修煉打坐必須使用專業的打坐用具,否則坐得久可能反而會對人體有損傷。佛醫堂流通處特別倡導大家使用參照南懷瑾老師生前設計所製成的「佛醫打坐墊」,可以有很好的調養人體骨骼健康作用。
  • 南懷瑾老師:有一天你會知道沒有什麼比打坐還重要!學會靜坐好處多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東方出版社)--------------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實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但現在我們以打坐來講,打坐有個什麼好處呢?過去有許多醫生反對打坐,現在又不同了,因為在美國有很多醫生研究打坐,而且把這個拿來治病,叫做「冬眠治療」,效法動物的冬眠,很有效果。
  • 經常打坐好處多
    打坐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通過觀察自我身心的實相,能將苦從根拔除, 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打坐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打坐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都能調節人體狀態,集中注意力,達到心神合一。很多人就是靠打坐身體調理得很好。
  • 打坐神器「佛醫科學打坐墊」 介紹(符合人體力學的養生打坐墊)
    打坐是一切禪修的基礎內容之一,也是佛醫堂「養生禪修」教學的基本功夫,正確打坐可以令人身心健康,延緩衰老,對各種疑難疾病都有強大的調養和促進康復作用
  • 打坐 | 打坐的好處及打坐的問題
    簡言之,靜坐並展開想像是一種從身心兩個方面都能調節人體狀態的好方法。  事實上,對於打坐有益,在中國古代就有此說,郭沫若在自己的《靜坐的功夫》一文中談到∶「靜坐這項功夫,在宋、明時代,儒家是很注重的,論者多以為是從禪而來,但我覺得,當溯源於孔子的弟子顏回,因為《莊子》上有顏回坐忘(即靜坐)之說。」
  • 打坐的好處(一)
    打坐的好處(一)1)打坐使人的內部微循環處於更深層次,身體內外達到平衡,科學研究人在心平氣和的時候,體內分泌,微循環處於最佳狀態,2)打坐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通過觀察自我身心的實相,能將苦從根拔除, 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打坐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 打坐到通脈的秘訣,打坐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一個人打坐的時候,一盤腿,就可以把氣聚集在丹田之下,就跟生了一堆柴火似的,不但肚子這塊熱,腿也會感覺暖洋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不打坐的時候,能量是分散的,但是你一打坐,就把能量聚集起來了。積聚自己的能量,然後把它點燃,就是您打坐所要達到的一個功效。
  • 打坐的好處與如何打坐
    一般健身者,可以從單盤(一側小腿貼地,另一側小腿架在其上)開始,可以墊個坐墊,然後雙腿盤坐,即兩隻腳都架在對側腿的大腿上,上身保持挺直,雙手交叉虛放在肚臍處,沉心靜氣、排除雜念,打坐20—30分鐘即可。參禪打坐的好處 據悉,「閉目養神」是人在感覺疲累時,常用的一種方法,而實際上,最近一些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像這樣的靜坐還增強大腦的活動能力,讓人有更靈敏的反應。
  • 打坐的好處
    1)打坐使人的內部微循環處於更深層次,身體內外達到平衡,科學研究人在心平氣和的時候,體內分泌,微循環處於最佳狀態。這個是鑫圓集團副總經理,她練習打坐幾個月了,這段時間她改變了很多,性子沒有那麼急了,身材越來越好了,據她說身體也越來越好了。打坐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通過觀察自我身心的實相,能將苦從根拔除,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打坐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 南懷瑾:沒有什麼養生方法比打坐更管用,學會靜坐就明白了!
    有些人懷疑,盤足靜坐,不但對人體的健康有礙,甚至,反而因兩足的血管被壓迫而致病,所以靜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現象。這是誤解。其實,人體的健康,與腿和足有極大的關係。中國古代的道家醫理,認為「精從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一個人的健康長壽,與兩腿雙足有絕對的關係。
  • 禪修靜坐,初學打坐四個字很重要!
    其中,打坐也漸漸成為更多人追求身心健康的一種方式。而在中國,除了道家,佛家的禪修靜坐,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關注。那麼,剛開始禪修打坐的人,我們最為重要的是學習哪些方面呢?其實並非盤腿功夫上,而是我們應該從自心中去領悟。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禪修靜坐,國學大師南懷瑾給初學打坐者的兩個建議,其中四個字很重要!說是初學者的兩個建議,其實這兩個建議在禪修者看來非常重要。
  • 南懷瑾對打坐姿勢的詳解
    (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如果勉強久坐下去,則會心生厭煩,不如每次時間短一日多坐幾次才好。在開始修習禪坐時,應該特別注意姿勢,如果姿勢不正確,養成習慣,就無法改正了。而且對心理和生理都有影響,並且容易成病。七支坐法的規定,有很深的涵義,非常符合生理及心理的自然法則,應該切實遵守。人的生命要依賴精神的充沛,所以要培養精神,才能達到健康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