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
作為中醫腫瘤教授,何經常提到長期過量飲用白酒會致癌,如食管癌、肝癌、胃癌等。但很多女性朋友,尤其是年輕的「小資」人群,就會問:「那紅酒致癌嗎?能喝嗎?不是有報導說紅酒對心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可以預防大腦退化?我經常喝紅酒!而且喝紅酒不是有美容作用嗎?」提出此類疑問的人很多,所以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做一下分析。
紅酒致癌的報導,其實由來已久。早在2011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的NHS研究項目,就對10萬名護士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最後發現:每天攝入酒精5~10克(相當於每周喝3~6杯紅酒)會使女性患乳腺癌風險上升15%,並且這種影響是累計的。酒精的日攝入量每增加10克,患癌風險就上升10%。而紅酒、啤酒、白葡萄酒中都含有酒精,所以它們的致癌性與其他任何酒類相差無幾。(包括家中自製的藥酒)
酒精進入體內會轉化成「有毒」的乙醛,長期以來,科研人員都懷疑乙醛會致癌。乙醛進入體內後需要特定的酶予以代謝分解。而每個人體質各異,並非所有人都有足夠的酶來完成代謝。如,喝酒後經常紅臉的人就是體內缺少某種酶,這是先天的,後天無法從根本解決。
何教授也曾經碰到一位這樣的女性患者,東北人,患乳腺癌2年。在上海做紅酒銷售工作,平時應酬很多。因為職業的關係,特能喝酒,白酒、葡萄酒、黃酒都不在話下。而且她聽別人說,喝紅酒能美容,所以平時一個人沒事的時候就常喝紅酒,一次甚至能喝一瓶紅酒。後來過了幾年,她發覺喝酒後人開始不舒服,而且乳房有硬結,便到醫院檢查,結果確診是乳腺癌。
過量飲酒,已經被確定是患癌的危險因素之一。有研究指出,假設女性在50歲後不飲酒,每周鍛鍊至少2小時並控制體重指數(BMI)低於25,則可將罹患乳腺癌風險控制在較低水平。
至於所謂的葡萄酒有利於心血管健康、能美容的說法,其實是源於著名的「法國悖論」:法國人的飲食結構中有很多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卻不高。所以有些人給出了一個可能的解釋——法國人喝葡萄酒多,起到了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因此一些投機取巧的廠家便大力宣傳「紅葡萄酒有益健康」,然後就逐漸演變成「軟化血管」、「養顏美容」等功效。
科學家們對此也曾做過研究,最後發現了一種名叫「白藜蘆醇」的酚類化合物。某些植物在受到真菌或病毒之類的外來侵襲時,會產生白藜蘆醇來進行防禦,它具有抗氧化、抗菌的功效。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在動物實驗中,白藜蘆醇體現的「健康功效」所需要的劑量很大,換算到人身上,相當於每天要幾百到兩千毫克。而一瓶紅葡萄酒中,總共只有幾毫克,白葡萄酒中就更少。所以如果想要通過喝葡萄酒來達到動物實驗中的「有效劑量」,需要每天喝下上百瓶紅酒。照這樣的喝法,白藜蘆醇還沒起效,身體就先被酒精殘害了!
為了健康,為了遠離癌症,還是少喝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