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的端午

2021-03-05 吳跡可尋

蘇州的端午節是屬於伍子胥的。伍子胥建造了闔閭大城,也就是現在的姑蘇古城。並助力闔閭和夫差的吳國一躍成為春秋時期霸主之一。

伍子胥和屈原都是楚國人,只是伍子胥為吳國含恨而終,而屈原則是為楚國憤然投江。伍子胥和屈原都受後世粽子祭奠,當然伍子胥比屈原早吃了兩百多年粽子。

端午節是吳國的,也是楚國的,當然歸根到底都是韓國的。

伍子胥營造的姑蘇城有八門,現存胥門和盤門為古城門,其餘六門為近世陸續原址重修。

關於胥門得名來歷眾多,版本不一。一說因伍子胥宅位於胥門內,一說因伍子胥主持開胥江,又有說因其遙對姑胥山,還有一說因吳王闔閭常過此門去姑胥臺。

無論歷史真相如何,最熱血的傳說版本是:伍子胥屢諫夫差未果,被逼自盡,臨終前要求將頭顱懸於此城門,以看越軍破吳都。這才符合一個父兄被屠,隻身逃亡,助吳國崛起,然後破郢都,將楚平王「掘墓鞭屍」的復仇者形象氣概。

古胥門廣場上立了很多後世緬懷伍子胥的詩詞碑刻。其中唐伯虎的《題子胥廟》最豪情:「白馬曾騎踏海潮,由來吳地說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願與將軍借寶刀。」

#城門系列#

半死桐

虎虎虎

願與將軍借寶刀

行路難,缺盤纏。

相關焦點

  • 當伍子胥遇上「端午」!
    在江浙一帶,端午節的起源傾向於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伍子胥家族在楚囯很有名。先祖伍舉是直言楚莊王有功勞的楚國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師。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奈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殺,而避難逃奔吳國。後結識吳公子光,並幫助公子光奪得王位,是為吳王闔閭。
  • 伍子胥與屈原:兩個人的端午
    伍子胥不幹了!要知道,在戰國時期,以蘇州為中心的江浙一帶在端午節這天紀念的都是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做吳王夫差大夫時,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 端午懷想《端午節與伍子胥的故事 》
    端午節與伍子胥的故事     端午節了,北方的習俗是吃粽子、戴香囊,在南方還有賽龍舟、喝雄黃酒等。但是,蘇州人說,端午節其實最早祭奠的是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後期吳國大臣,名員,字子胥,原來是楚國人。他的父親伍奢是楚國的太子太傅。公元前522年,楚平王看上了太子建即將迎娶的秦穆公的女兒,就和姦臣費無極合謀,上演了一幕強奪子妻的醜劇。最後,楚平王逼走了太子建,又在費無極的煽動下,殺了伍奢和伍子胥的大哥伍尚及伍家100多口。
  • 伍子胥與屈原:兩個人的端午節
    五月五日,端午紀念的兩大主角——伍子胥和屈原——一為叛國者,一為流亡者。伍子胥先叛楚國,後叛吳國(剜眼以觀吳國之亡),在無家可歸,朝廷執行不義的前提下,伍子胥兩次叛國;屈原在政治抱負不得舒展,反而被饞的情勢下,寫下大量以高潔自許的篇章,暗示了朝廷的昏罔和小人得道的現實,從而遭到了兩次放逐。
  • 端午傳說:「濤神」伍子胥與端午節的由來
    如果從時間和史籍上考證,則首推紀念伍子胥說。伍子胥雕像。伍子胥和吳越春秋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一起,永遠留在了中國人的記憶中。民間傳說中,他死後成為了濤神。在吳越故地,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祭奠他的日子。伍子胥,名員,春秋時期楚國人。根據歷朝官修地方志書記載,其出生地位於現在的湖北省穀城縣冷集鎮常家營村。但是也有湖北監利縣之說。伍子胥家族在楚國很有名。
  • 端午節特稿|伍子胥傳說
    又是一年端午至,當我們在紀念屈原時,還有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本春秋楚人,其祖父及父兄,俱為楚大夫。
  • 伍子胥與蘇州城
  • 說「端午節快樂」的人,你們有考慮伍子胥、曹娥、屈原的感受嗎
    by:屈原快到端午節了,有不少朋友又要在互祝"端午節快樂!錯了!各位親: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對於端午節的由來,各本其源,有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等,其中屈原說最受認可。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 端午節:祝您端午安康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 伍子胥之死:最強特工頭目竟然死在了美女間諜西施的手上
    《復仇的男神:烈丈夫伍子胥》(七)上一期音頻課,我們講了伍子胥的時代悲劇,以及春秋戰國之交的標誌性歷史事件,吳越爭霸。今天我們伍子胥的最後一篇,就來詳細講講吳越之間驚心動魄的諜戰故事。因為伍子胥的悲慘結局,表面上是死於昏君夫差之手,其實是死於諜戰失敗。伍子胥這位強大的復仇者與諜戰之祖,最終竟死在了更為強大的復仇者與間諜手上。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屈原自沉之地汨羅,早在2009年9月30日,「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標誌著中國的端午節「申遺」成功。而且韓國申遺的是「江陵端午節」,這一節日無論是名稱、含義、活動內容、時間都與中國傳統端午節不同。
  • 紀念伍子胥,解讀「吳地密碼」,讓古城成為有溫度的智慧城市
    端午時節,與大部分地方紀念屈原不同,蘇州人過端午紀念的是伍子胥。蘇州伍子胥研究會會長史建華表示,深入解讀伍子胥,就是要研究挖掘古城的當代價值,推動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發展。2500多年前,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構築了周長47裡的闔閭大城,成為代代相傳、家喻戶曉的姑蘇城營造者。2500多年後,古城雙棋盤的格局構造依然如初,吳地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與古城營造時的科學選址、精心構築不無關係。
  • 端午節還有這麼多別稱,20多個名字,真是漲知識了
    端午節還有這麼多別稱,20多個名字,真是漲知識了時光冉冉,轉眼又是一年光陰匆匆而過。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個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年端午包粽子、賽龍舟是必備的節目了,但是大家對端午節了解多少呢?知道端午節來歷嗎?知道端午節的別名又被稱為什麼嗎?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解個惑。
  • 復仇者---先秦伍子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
  • 【2017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北京紅纓哆唻咪藝術幼兒園2017年端午節放假安排如下:2017年5月27日(周六)正常入園。2017年5月28日(周日)至5月30日(周二),放假3天。5月31日(周三)正常入園。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
  • 伍子胥:你滅我伍家滿門,我滅你楚國
    吳王夫差聽說後大怒,下令把伍子胥屍體盛放在皮革袋子於五月五日投屍於江。端午這個詞,最早出自東吳人周處的《風土記》。而五月初五這一天,早在「端午」出現之前,就已經是一個節日了,也就是說在伍子胥、屈原之前,人們已經開始在這一天進行祭祀活動了。有觀點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百越族,舉行圖騰祭祀祖先的日子。
  • 2020年端午節放幾天假?端午假期2020最新放假安排表
    2020年端午節放幾天假?端午假期2020 放假安排表時間:2020-06-22 14: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放幾天假?端午假期2020 放假安排表 由於今年閏了一個農曆四月份,本該五月份到來的端午節,在今年延遲到了六月底左右,那麼2020年端午節一般會放幾天假呢?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表是怎麼樣的? 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端午節放假安排2020放假幾     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放幾天假?
  • 伍子胥在儀徵
    縣誌卷四十二人物誌「烈女」條目,介紹的第一位烈女是浣紗女,這是另一位與伍子胥有聯繫的儀徵人,事跡依然尚義悲壯。  縣誌說,春秋時候,有一位浣紗女,姓馮(馮氏),白沙人(儀徵古代曾叫白沙),伍子胥從楚國出逃投奔吳國,在西溪邊遇到一位女子正在浣紗,旁邊籃子裡有飯,伍子胥說,夫人,能不能給碗飯吃?女子說,我今年三十歲了,與母親相依為命,還沒有嫁人,給你吃這個飯不妥吧?
  • 又是一年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你還記得老家的哪些端午習俗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 伍子胥與屈原
    歷經艱難逃出楚國的伍子胥來到吳國,剛來吳國的伍子胥苦於沒有人引薦,再加上生活艱辛,只能上街頭賣藝求生,在賣藝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專諸,兩人性情相投,隨後結拜為兄弟。再後來,幫助那時還是公子的闔閭奪得王位,後又輔助闔閭爭霸春秋。吳國在伍子胥和闔閭的治理之下,漸漸強大到有了爭霸春秋天下的資本。吳國馬上開始進攻楚國,春秋大國楚國沒能阻擋吳國大軍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