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下脂肪墊損傷的病因多為慢性積累性損傷.如長期從事膝關節過度屈伸活動的體力勞動者;或田徑,體操,蹬山運動員,舞蹈演員等。由於劇烈的膝關節伸直與旋轉運動,引起髕下脂肪墊扭轉性損傷,另外髕下脂肪墊損傷亦並發或繼發於髕骨軟化症,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等。髕下脂肪墊急性損傷或慢性損傷,均可產生無菌性炎症,造成出血,滲出,機化,粘連,增生肥厚,刺激皮神經而引起疼痛。由於髕韌帶與脂肪墊發生粘連或脂肪墊嵌頓失去原來的緩衝作用,影響膝關節功能。髕下脂肪墊位於膝關節囊皺襞,起於髕骨下角深面粗糙面,前面與髕韌帶有一間隙,後面為膝關節間隙,其下端止於脛骨粗隆;主要功能為儲存滑液。
一、臨床表現與診斷
1.症狀: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患者表現為膝部疼痛,疼痛可放射到膕窩,甚至沿小腿後側竄至足跟,勞累後症狀加重。膝關節屈伸活動受限,下蹲困難,蹲下時疼痛加劇。患者步行無力且難於持久,突然伸膝時疼痛明顯。若脂肪墊嵌夾於關節間隙內,可出現跛行和劇痛。
2.體徵:檢查時可發現膝眼飽滿,髕下脂肪墊肥厚,壓痛;膕窩部分肌腱壓痛,膝關節屈或伸至最後10度至20度時困難並產生疼痛。
3.X線片檢查:無明顯異常。
4.鑑別診斷:膝關節游離體,半月板損傷等。
二、刃針治療
髕下脂肪墊損傷刃針治療:
患者姿勢
坐姿屈膝位,或仰臥伸膝位。
治療點
髕韌帶兩側(內側為「內膝眼「、外側為「犢鼻」穴),以及髕尖深面的壓痛或軟組織異常改變
針刃方向
與髕韌帶長軸方向一致。
層次結構
1皮膚-皮下脂肪、淺筋膜—深筋膜—關節囊纖維層—髕下脂肪墊—關節間隙
2皮膚-皮下脂肪、淺筋膜—深筋膜—關節囊纖維層—髕下脂肪墊—骨面
運針手法
縱行切刺、橫行切割,必要時十字切刺
注意事項
髕骨下緣處皮下感覺神經末梢豐富,進針要輕快準,以免引起疼痛。
三、手法治療
1. 按揉 仰臥位,在內外膝眼、髕尖深面的壓痛和硬結處按揉。中等力度,30秒/點
2. 被動活動 患者仰臥位,術者與患者面對,一手握患踝,另一手握患膝,屈曲、伸直、內旋、外旋髖關節各5次。
北京特色東方醫藥研究院2019年培訓時間表
2019年9月18日,全國第103期刃針治療頸臂腰腿痛臨床進修班--點擊查看
課程諮詢,掃碼更方便!
提前報名,贈送解剖軟體及相關課件
北京特色東方醫藥研究院常年開設
「刃針治療頸臂腰腿痛進修班」
詳情請關注
公眾號相關文章,
或聯繫我院老師諮詢。
聯繫電話:010-69724481
QQ:910346558
董老師:15901484245 同微信號
王老師:182103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