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微電子:公司截至2019年末的MEMS晶圓產能為6.3萬片/年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20日訊,有投資者向賽微電子(300456)提問, 公司晶圓生產規模目前多大?未來產能能夠提高到多少?與國內同類的差距多大?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截至2019年末的MEMS晶圓產能為6.3萬片/年;截至目前的MEMS晶圓產能為20.4萬片/年(包括瑞典產線的8.4萬片/年及北京產線的12萬片/年,其中北京產線產能仍處於投產初期,尚未進入穩定生產階段);未來公司瑞典及北京產線將進一步擴充,擴充的幅度和進度將根據市場、資金等因素確定;根據知名半導體市場研究機構Yole Development統計的2019年數據,公司全球MEMS晶圓代工排名第一,第二至第五名分別為TELEDYNE DALSA、索尼(SONY)、臺積電(TSMC)和X-FAB,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賽微電子:ASML目前為公司MEMS業務的前十大客戶之一
    集微網消息 6月15日,賽微電子接受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一直為全球光刻機巨頭廠商提供透鏡系統MEMS部件的工藝開發與晶圓製造服務,ASML目前為公司MEMS業務的前十大客戶。目前,賽微電子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與特種電子兩塊,其中半導體業務近年來所佔份額逐步擴大,也已成為公司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
  • 【產業年終盤點】2019中國63座晶圓製造廠最新情況跟蹤
    預估2018年9月正式投產,到2019年底一廠一期項目可實現月產6萬片12英寸晶圓的產能,到2020年底一廠二期也將達產6萬片。並適時啟動二廠的建設,到二廠達產時,總產能將達24萬片。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為臺灣聯華電子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合資成立之一流晶圓專工企業,於福建省廈門市從事集成電路製造,提供12英寸晶圓專工服務。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公司於2014年底開始籌建,2015年3月26日奠基動工,2016年11月開始投產,可提供40nm及28nm的晶圓專工服務,一期月產能為25000片12英寸晶圓。
  • 全球晶圓代工收入創十年來新高,國內晶圓廠也有新機會?
    而從2021年末到2022年,聯發科、英偉達和高通都將開始5nm或4nm量產,英特爾的首批外包5nm CPU將有望在2020年投入生產,各方面的需求正促使臺積電擴大5nm產能。與此同時,三星也計劃在2021年擴大其5nm產能,除了滿足高通驍龍885和三星自己的Exynos旗艦SoC需求之外,還將持續為英偉達的GeForce GPU提供支持。不過,5nm產能三星依然將落後臺積電20%。
  • 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半導體概念股大漲,它們業績如何?
    近期,以8英寸晶圓製造的產能緊缺為發端,向上傳導至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環節,造成產業鏈缺貨、漲價行情蔓延,也促使半導體產業鏈多支板塊個股熱度攀升。此次領漲的斯達半導是國內IGBT模塊龍頭,與卓勝微同處半導體IC設計賽道,IC設計是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 晶圓製造行業深度報告:供需協同發力,晶圓製造國產化迎時代機遇
    據IC Insights 估計,2020 年全球晶圓產能增加達1,790 萬片(200mm 等效),2021 年增加 2,080 萬片,並預計這部分新產能主要來自三星、SK Hynix 和中國大陸公司(例如長江存儲、中芯國際等)。
  • 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8 寸晶圓製造高景氣有望持續》和申萬宏源的報告《半導體矽片行業全攻略》,深入分析半導體行業的現狀,尤其是8英寸晶圓需求旺盛引起的產能緊張,預測未來整體半導體市場的發展趨勢。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的晶片vv數目?
    2、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總部:美國主營:為ARM、Broadcom、NVIDIA、高通公司、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等晶圓代工。29、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上海主營:專注於集成電路(IC)設計和應用方案開發,智能電錶晶片、電源管理、通用模擬產品30、杭州立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Lion)總部:杭州主營:矽基太陽能專用肖特基晶片主要客戶:安森美 國內幾大晶圓代工業在大陸狀況聯電在中國蘇州的和艦廠8寸晶圓月產能約6-7萬片,2016年暫無進一步擴產計劃
  • 中芯國際(00981.HK):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企業,維持「買入」評級
    晶圓代工全球市場規模約 569 億美元(IC insight 2019 年數據)。公司收入位列純晶圓代工公司全球第四位,中國大陸第一位,中芯國際擁有 3 條 8 英寸產線和 4 條 12 英寸產線,2019 年末合計產能約 45 萬片(約當 8寸)。從技術實力來看,公司是大陸目前唯一實現 14nm FinFET 工藝量產的代工企業,在全球僅次於臺積電、三星等龍頭,位列第二梯隊。
  • 【產業年終盤點】2019年封測擴產沒商量
    o7ZEETC-電子工程專輯2018年3月,江蘇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在徐州成立,承接華進半導體晶圓級扇出型封裝產業化項目。一期項目建設面積12000多平方米,其中淨化廠房的產能為月產一萬片12寸晶圓的扇出型先進封裝生產線。主廠房於2018年11月底封頂,其他輔助建築於2019年1月封頂。
  • 國內有哪些晶片公司處於世界前10?一起看看!
    8.中國賽微電子(原耐威科技)控股公司Silex Microsystems:MEMS代工廠老大 根據Yole發布的2019 MEMS foundry排名情況來看,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國的賽微電子(原耐威科技)控股公司Silex Microsystems,2018年Silex Microsystems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邏輯、DRAM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近日的一席話也點出了晶圓產能緊張的現狀。事實上,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
  • 機構調研|至純科技:長年「失血」客戶訂單進度滯後 溼法設備產能未...
    其中博時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等16家基金管理公司;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國元證券等10家證券公司;華泰資產、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陸續「入場」。而近六個月來,至純科技的最高點出現在7月10日,股價為63.5元/股,截至12月17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18元/股。
  • 2018年中國大陸八大IC企業與八大晶圓代工企業排名
    今年8月6日,韋爾股份與虞仁榮控制的上海清恩籤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上海清恩將其持有的北京豪威2556.06萬美元出資金額以2.7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韋爾股份。8月15日,韋爾股份宣布正式收購豪威科技。 3.紫光展銳 紫光集團於2013年收購展訊通信,2014年收購銳迪科,並於2016年將兩者整合為紫光展銳。
  • 後摩爾時代我國集成電路晶圓製程發展方向
    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1.3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3%,消費全球將近一半的集成電路,是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但產業發展不均衡,總體落後國際先進技術20年[6]。從中國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來看,上遊設計領域發展較好,擁有世界排名第5的華為海思,排名第9的展銳,以及中興微電子、華潤矽科、士蘭微等一大批優秀企業。
  • 中芯國際——中國晶片製造絕對龍頭公司
    來源:吳國平財經主營: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0.35 微米至14 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
  • 華潤微: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
    3、環評備案進展情況截至目前,發行人正在編制環評報告,且已經指定環評材料編制單位就華潤微電子功率半導體封測基地項目的環評事項、環評材料與重慶西永管委會進行溝通聯繫,預計將於 2021年 3月份完成相關工作。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蔓延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由晶圓緊缺引發的連鎖反應也開始逐步蔓延。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當下,晶圓產能有多緊張?「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邏輯、DRAM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11月30日,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一席話也點出了晶圓產能緊張的現狀。事實上,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
  •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連鎖反應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連鎖反應 周玲 崔珠珠 發表於 2020-12-09 18:00:03 近日,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而傳導的晶片漲價波及面越來越大,
  • 曝8寸晶圓代工產能「按片拍賣」,每片最多漲300刀
    來源:經濟日報爆料指出,臺灣某老牌晶圓代工廠近期提前將2021年第2季度的部分8寸代工產能以「競標」的方式,供客戶競價,採取若客戶要求更多產能也均需通過競標,單位為「片」,據悉,每片晶圓價格因此拉高三至四成。爆料者指出,供「競標」的部分約幾千片,只佔二季度產能的一小部分,但仍然出價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