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43歲阿姨在辦公室洗手間呆了30分鐘都敢出來,出來後她和她的朋友說:洗都洗不乾淨。且擔心被別人看見會很尷尬。有時候大媽都很無奈了,不排出來嘛肚子很撐,一直蹲廁所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
令人尷尬和不舒服的殘留糞便,怎麼回事?醫生:請留意這3個病
一、腸炎
吃完食物後,在胃開始擠壓和消化後,食物消化進入腸道,然後進一步吸收,在腸道消化吸收後,食物殘渣形成糞便。足夠多的糞便刺激腸壁神經壓力感受器,產生信號並傳送到脊髓,脊髓進一步將信號傳送到大腦,而大腦則會產生排便衝動。
但在某些情況下,其他因素會刺激腸壁,這也會使人感到便意。
腸炎,腸道炎症有很多種,如結腸炎、腸炎直、肛周炎等,炎症會刺激腸道,產生排便的感覺。如果炎症沒有完全解決,這種排便會繼續下去。
消化不良、腸道功能不全不僅會導致口臭、噁心、嘔吐、反酸、打嗝、腹脹、腹痛、食慾減退等症狀,而且還會進一步出現想大便的感覺,但事實上,大便並不是真正需要排便的。
內痔,發病部位位於直腸下端,因為病灶持續刺激直腸內壁,會繼續產生排便感,即使有時大便乾淨,但大便仍會存在。
二、腸癌
43歲的阿姨就有一種無窮無盡的大便之感,一年多來一直困擾著她。每次她覺得自己大便的感覺很強,但上廁所的時候,她總是排出了一點,留了一點。她總是覺得自己的肛門裡有大便,馬上就會掉下來。
起初,阿姨認為這是痔瘡的毛病,所以她一直在積極治療,但效果不好。直到醫生建議阿姨做腸鏡檢查,她才找到真正的根源——不是痔瘡,而是腸癌。
結直腸癌發生時,有些病人會出現便血、排便習慣等症狀,但大多數病人的症狀並不明顯,甚至沒有典型症狀,如果病人本身有一些常見的腸道疾病,很容易誤診。要預防結直腸癌,必須警惕以下症狀。
1、腹瀉
由於病灶直接位於腸道,會改變排便習慣。有些人會從便秘轉為腹瀉,或者有些人則會有腹瀉轉為便秘,甚至會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的異常症狀。
2、便血症
便血是許多結直腸癌患者的早期表現,因為癌細胞侵入腸道內壁,導致持續出血。血液和糞便混合在一起產生厚厚的黏液或黑色大便。出血很容易與痔瘡混合,但應該注意的是,痔瘡位於直腸末端,血滴後直接出血,所以血液是鮮紅的,雖然在出血,但與症狀可以區別開來。
三、直腸癌
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的消化吸收受到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體重下降以及乏力的情況。一旦出現轉移,還會影響到全身區域。
結直腸癌的預防和篩查主要依靠結腸鏡檢查和指直腸檢查,腸鏡檢查能清楚地觀察腸道是否有異常,直腸數字檢查能有效地檢測出90%以上的低位直腸癌。
日常生活中堅持這麼做,大便流暢排便乾淨
1、排便姿勢
如身體健康,可採取下列措施確保大便暢通無阻。
在排便姿勢中,蹲姿更有利於排便。蹲位時肛門直腸角最大,再加上蹲位增加腹腔壓力,更有利於排便。如果是坐便,你可以坐到長凳上抬高臀部。當腿部抬高時,肛門直腸的角度可以最大化,這對排便有利。
此外,要逐漸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要有上廁所的打算,排便時間最好控制在5分鐘內,最長不超過10分鐘。太長,容易誘發痔瘡。
2、飲食結構上,日常適當多吃一些膳食纖維和鬱仁常青飲。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中的水分含量,日常可以吃一些西蘭花、芥菜、捲心菜、捲心菜、洋蔥、南瓜等是高膳食纖維食品。除了吃以外,多喝水,例如每天喝2000毫升水,這有助於增加腸道蠕動。鬱李仁、萊菔子、火麻仁、茯苓等食材添加益生菌發酵得到的飲品,堅持補充可以起到腸通便的作用,促進腸胃蠕動力,改善腸胃菌群。所以便秘嚴重的可以選擇吃一些鬱仁常青飲來調理。
3、堅持運動
要保證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從而有助於排便。運動強度不宜過大,快走或慢跑均可。如果平時有便秘症狀,可以用按摩來改善症狀,掌繞肚臍順時針按摩腹部,可以順應腸道蠕動規律,刺激腸道,進一步增加排便的意義,促進排便。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結構,同時堅持鍛鍊,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胃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