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本文摘自tinrry的配方,略有修改,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原文可參考:www.tinrry.com
教 程 正 文
牛軋糖的做法基本上分熬糖版和棉花糖版。現在棉花糖版用的比較多,因為製作簡單,但正因為簡單,也有弊端,因為這個糖是用棉花糖做的,所以沒有辦法調整甜度,只能加入額外的材料來中和它的甜,所以配方中我有加入鹽,以及加大了堅果的用量,有很多人反映棉花糖版的牛軋糖會特別軟和粘,其實這個是可以調整的,那如何調整軟硬度以及注意事項,可以看看文後的小貼士哦~
準備好所有的原材料。做棉花牛軋糖版牛軋糖最重要的要準備一個好用的不粘鍋,不然會粘得非常嚴重哦……
製作步驟
首先我們把生的杏仁放入烤箱中層或者中上層上下火 150度 烤20分鐘左右,至烤熟
▼
如果買的是熟杏仁,可以直接調過這一步,如果買的是鹽焗杏仁,後續配方中的鹽可以省去哦。
▼
杏仁烤熟之後拿出來散去水汽,然後再放入烤箱上下火70度保溫,智能烤箱設置為20分鐘,機械烤箱設置為長通狀態就可以了
▼
準備好要塑形的工具,方形烤盤、油布、擀麵杖、刮板等
▼
首先用不粘鍋把無鹽黃油融化化成液體
▼
然後把棉花糖加進去拌勻,要不斷翻版,以防棉花糖糊了,而且火不要開太大,棉花糖容易焦
▼
無鹽黃油和棉花糖完全混勻之後再繼續煮個幾十秒,直到糖漿變稠一點點
▼
加入奶粉拌勻,快一點,拌勻的手法沒有特別講究,拌勻就好
▼
剛開始會看見奶粉顆粒,拌勻到後面奶粉就會融化,完全混勻之後要馬上離火,避免奶粉煮太久讓牛軋糖油水分離,出現奶粉顆粒
▼
接著把還在烤箱保溫的杏仁拿出來加入到牛軋糖裡面,杏仁在使用之前必須一直在烤箱裡面保溫,趁熱加進去,否則牛軋糖冷卻了,杏仁就混不進去了,切的時候會掉出來哦,杏仁倒進去牛軋糖之後快速混勻
▼
然後把油布墊在烤盤上面,把牛軋糖倒進去烤盤裡面
▼
戴上手套塑形,如果牛軋糖還太熱會粘手,那就稍微等一會,不粘了再開始塑形
▼
用刮板和擀麵杖輔助塑形,塑性成1.5cm 的厚度,大概是金盤一般的高度就差不多了,塑形好之後冷卻定型後再切塊
▼
冷卻好的牛軋糖我們切塊,切成:長1cm*寬5cm*高1.5cm的小塊
▼
再用包裝紙包起來防粘,沒有的朋友可以用烘焙油紙切成合適的大小包起來,防粘效果是一樣的
▼
這個棉花糖版的牛軋糖就做好嘍,如果大家有做出來記得交作業哦~~
▼
沒有油布的朋友可以用矽膠墊或者玻璃纖維墊替代,如果用油紙要選擇厚一點的,否則太薄會容易爛。
原材料說明
1、不同品牌的奶粉和棉花糖在口感上也有的微妙的差別,棉花糖是做這個牛軋糖中最重要的材料,首先選擇品質要好的,不要太甜的,否則做出來的牛軋糖會太軟太甜,最好選用小粒的棉花糖,建議用落基山的mini原味棉花糖,棉花糖體積小在炒制過程中融化會快一點;
2、奶粉必須選擇無糖的奶粉,至於高鈣還是高鐵就無所謂了,因為這個版本的甜度無法調節,所有糖量都在棉花糖裡面,為了讓成品不會過甜,所以我們儘量就不要再額外添加糖了;
3、鹽的添加不是必須的,只不過我覺得加一點可以中和它的甜度;
4、堅果加入量比較隨意,多點少點倒影響不大。
軟硬度
1、原料。
原材料中的黃油和奶粉的多少會影響糖的硬度;
A、黃油越多,糖越軟;黃油越少,糖越硬;
B、奶粉越多、糖越硬;奶粉越少,糖越軟
黃油和奶粉的多少除了影響糖的軟硬,還直接影響牛軋糖是否黏牙,黃油越多越不黏牙,但越膩,一但高於棉花糖所能吸收的量,黃油就會溢出,成品軟而且油膩;奶粉加多了,雖然糖可以變硬,但加太多也會很膩,這是棉花糖版本的弊端,所以奶粉不宜加過多,這兩種材料在配方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就好。
2、火候。
在製作過程中,我們全程都要開小火,否則棉花糖很容易焦化。棉花糖和黃油融化混合後,馬上加奶粉做出來的牛軋糖會像軟糖一樣,但如果多炒一會後再加入奶粉,這樣做出來的牛軋糖就會硬一點了,炒得越久就會越硬,但如果水分都被炒幹,待會就會無法順利吸收奶粉了,所以要適度的控制炒制的時間。
材料和做法都可以控制糖的軟硬,我建議調整熬煮棉花糖和黃油的時間來調整糖的軟硬程度,新手儘量不要改配方,熟悉了之後再慢慢修改。
喜歡硬糖:增加棉花糖和黃油混合後熬煮的時間,奶粉適量增加
喜歡軟糖:減少棉花糖和黃油混合後熬煮的時間,黃油適量增加
不同的口味
其實我是覺得牛軋糖應該就是原味的,但這些年開始出現很多不同的口味,其實配方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更改,棉花糖和黃油以及的奶粉的重量不作任何調整,如果要做抹茶味的就在加奶粉的時候,額外添加5-10克的抹茶粉,可可味同理;如果想要替換其它的堅果,總重量不超過300克就可以了(例如:150克花生+150克杏仁),如果要添加果乾和堅果混合的,這個比例可以隨意,一般我是30%果乾+70%堅果,堅果比重大一點口感會好一點,大家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嘗試做一些新口味吧。
順便提供兩款牛軋糖的配方:
-- End --
您的鼓勵
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轉·發·更·是·真·愛·
- { 皮 藝 } -
【新手談心】
● 常用的削薄工具【回復"x20"】
● 墊片起鼓【回復"x19"】
● 斜邊封邊技巧【回復"x18"】
● 穿皮繩的心得和方法【回復"x17"】
● 皮藝白膠心得【回復"x16"】
● 手挽的詳細教程【回復"x15"】
● 改良短夾的最詳細步驟【回復"x14"】
● 名片包兼卡包【回復"x13"】
● 如何用最少的錢,跳進皮藝大坑?【"x12"】
● 雙面波浪縫線法(非繞線)【回復"x11"】
● 完美植鞣封邊升級版【回復"x10"】
● 純手工邊油【回復"x9"】
● 植鞣封邊技巧【回復"x8"】
● 新手工具進階【回復"x7"】
● 避免扎線的好習慣【回復"x6"】
● 切圓角【回復"x5"】
● 4.雙騎馬縫【回復"x4"】
● 3.皮料常識.貳【回復"x3"】
● 2.皮料常識.壹【回復"x2"】
● 1.皮藝概論和皮料淺說【回復"x1"】
【皮藝大賞】
● 錶帶【回復"b9"】
● 圓形包【回復"b8"】
● 真皮腰包【回復"b7"】
● 真皮腰帶【回復"b6"】
● 真皮煙盒【回復"b5"】
● 真皮火機套【回復"b4"】
● 真皮雪茄套【回復"b3"】
● 真皮隨身壺【回復"b2"】
● 真皮名片包【回復"b1"】
【皮藝實作教程】
● NATO錶帶【回復"C34"】
● 多卡位簡潔長夾【回復"C33"】
● 錶帶【回復"C32"】
● 帶零錢袋短夾【回復"C31"】
● 原創手工長夾【回復"C30"】
● 植鞣單肩包【回復"C29"】
● 拉鏈手拿包【回復"C28"】
● 植鞣+山羊皮長夾【回復"C27"】
● 蜥蜴皮鉻鞣短夾【回復"C26"】
● 路霸面具【回復"C25"】
● 錶帶式的鑰匙扣【回復"C24"】
● 拉鏈頭【回復"C23"】
● Kindle包教程【回復"C22"】
● 豎款短夾【回復"C21"】
● 鑲嵌筆套【回復"C20"】
● 手縫活頁記事本【回復"C19"】
● 零錢卡包【回復"C18"】
● 純手工鑰匙鏈【回復"C17"】
● 土屋鞄長財步驟【回復"C16"】
● ZIPPO定型火機包【回復"C15"】
● 純手工腰帶【回復"C14"】
● 純手工眼鏡盒【回復"C13"】
● 純手工拖鞋【回復"C12"】
● .
【經典皮譯】
● 卡位及大鈔位【回復"y7"】
● 劃邊線【回復"y6"】
● 上油和床面處理【回復"y5"】
● 內皮裁切【回復"y4"】
● 裁皮【回復"y3"】
● 紙型放樣【回復"y2"】
● 紙型製作【回復"y1"】
【致匠心】
● 雨傘中的勞斯萊斯【回復"z8"】
● 當女人愛上刀子【回復"z7"】
● 作品優美,品性清澈【回復"z6"】
● 你持有的,代表你的人格【回復"z5"】
● 只出一款銅器的老銅匠【回復"z4"】
● 一棵樹的靈魂:中島喬治【回復"z3"】
● 這麼精緻的人偶必自帥哥之手【回復"z2"】
● 試管中的小世界【回復"z1"】
- { 手 繪 } -
● 水彩羽毛的畫法【回復"h7"】
● 水彩的分層繪製【回復"h6"】
● 水彩的筆觸和肌理【回復"h5"】
● 水彩調色基礎【回復"h4"】
● 陽光下的女子【回復"h3"】
● 零基礎手繪:樹葉的彩鉛教程【回復"h2"】
● 彩鉛畫不要過於唯工具論【回復"h1"】
{ 廚房裡の詩想家 }
● 6千年前的麵包【回復"m5"】
● 說說芥末這種奢侈品【回復"m4"】
● 奶油的區別和打發技巧【回復"m3"】
● 簡單又高顏值的香蔥曲奇【回復"m2"】
● 廣式月餅:蛋黃蓮蓉【回復"m1"】
+ 投稿郵箱:2208925727@qq.com
+ 聯繫微信:aprmomo
+ 轉載請聯繫作者
點這裡,沒驚喜,不信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