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環境岌岌可危,科學家表示,2070年35億人生命將受到威脅!

2020-12-21 洋子話科學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作為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對於人類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地球處於宜居帶中,再加上太陽系對地球的層層保護,促使地球生命的誕生,而地球也憑藉其溫和的環境,孕育出了人類這種高級生命,從而使地球文明有了如今的繁榮。

地球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但是人類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卻給地球造成了無窮無盡的傷害,如今地球的氣候已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使地球氣溫不斷上升,世界各地的氣溫都已經出現了歷史新高。

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不斷加劇,使地球的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也出現了明顯的上升,很多地勢低洼的地區都面臨著被吞沒的危機。另外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下,世界各地的乾旱問題也出現了明顯加重的情況。

地球的氣候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專家們也在密切關注著地球的環境變化,但是情況並不樂觀,地球環境岌岌可危,為了更好地發現地球問題,考古學家、生態學家和氣候科學家組成了國際研究小組,並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在2070年,地球環境將進一步惡化,導致35億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最終地球環境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專家們提出的這個說法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地球環境真的已經岌岌可危了,回顧地球環境以往的發展歷史,曾經的地球環境是非常溫和的,但是在人類的不斷破壞下,溫室氣體被大量排放到大氣中,地球大氣環境受到嚴重影響,溫室效應被加劇,出現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而且在這幾年裡,地球頻繁發生了森林火災,其中亞馬遜森林火災、澳大利亞森林火災的燃燒規模之大,使地球的生態環境被進一步破壞,與此同時,溫室效應被進一步加重,這對地球的傷害是不可逆的,而最終人類也成為了受害者。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地球上有很多地區的溫度都比較高,超過了29攝氏度,環境極為惡劣。

根據氣候模型分析,在2070年環境惡劣的地區將會不斷擴大,北部非洲、中東、南美北部、南亞和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都將受到惡劣的地球環境的影響,約有35億人將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

如果人類對地球環境再不加緊治理的話,那麼在未來地球環境可能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到時候人類只能面臨兩種選擇,要麼移居到其他宜居星球上,要麼只能選擇留在地球上等待死亡,人類當前的技術是非常有限的,我們還無法實現移居太空計劃,因此人類很有可能會被留在地球上等待死亡。

為了長遠的發展,人類必須要抓緊行動了,但是環境的治理還是比較艱難的,人類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希望在未來地球環境可以有所好轉,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地球正在發生巨變!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將成過去,地球環境岌岌可危
    人類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地球作為人類的唯一家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那麼人類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的時候,也要記得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加長遠的生存下去。但是人類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對地球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使地球上的資源已經被開發得所剩無幾了,如今地球的資源是越來越匱乏的,在人類肆意破壞與開採下,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下,在未來地球將不再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為什麼這麼說呢?
  • 地球生命已進化35億年,生態環境咋存在如此之久?幾乎得感恩一切
    地球已經形成約46億年,生命出現也已經35億年,在這35億年中,生命物種不斷進化,由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由水生生物到陸生生物,生命形式的進化越來越高級,以至於出現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物種。雖然地球生命史上至少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現象,其中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甚至消滅了地球上95%以上的生命物種,但是地球上仍然有大量的生命物種存活下來繼續繁衍發展,這說明地球的生態環境從來沒有嚴酷到毀滅一切生物的程度,所以在地球迄今為止上溯35億年的漫長時間中,地球的生態環境一直都可以養育生命物種,那麼為什麼地球會擁有長達35億年相對安全的生態環境呢?
  • 科學家:隨著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人類將會面臨6個「致命」威脅
    雖然我們都會認為,2020年是一個「災難之年」,無論是疫情還是氣候的不正常,給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於地球環境氣候的問題,絕非是這一年才開始出現的,因為根據專家的記載,近些年氣候和環境不斷的惡化,讓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而造成這種因素有很多,我們人類對於地球生態的破壞,自然也是關鍵的影響,那麼即便問題已經發生了,將會帶來哪些更嚴重的後果呢
  • 科學家研究發現:22世紀12億人可能會受到高溫威脅
    當然了一個人可以扮演很多的角色,霍金就是如此,除了作為著名的科學家,霍金還是成就非凡的科普作家,一本《時間簡史》不知道成為多少人的物理啟蒙書籍,當然霍金的身殘志堅也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霍金更被很多人熟知的還有另外一面,那就是他生前的一些預言。霍金曾公開聲明自己的觀點,他毫不保留的表達自己對外星人的擔憂,對於未來人工智慧、基因編輯的擔憂。
  •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環境相似星球或存在水和生命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環境相似星球或存在水和生命  中國網4月19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4月17日報導,自數百年以來,人類一直直覺地認為在銀河系眾多的行星中,肯定能找到和地球環境類似的行星。這一距離不遠不近恰到好處,這樣行星上既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氣溫適宜,適合生命生存。因為行星上有液態水的存在,所以天體物理學家認為這些星球很有可能存在生命,或者曾經有過生命的存在。  在過去的五年裡,科學家們通過NASA在2009年3月份推出的克卜勒望遠鏡探測到了大量的系外行星。這些行星的大小形狀各異,但大多數比地球大,因此想要探測到這些行星並不是難事。
  • 2.5億年前發現人類腳印?科學家:地球生命也許是一個循環!
    文/仗劍走天涯2.5億年前發現人類腳印?科學家:地球生命也許是一個循環!在大多數的人眼中,生物都遵循著達爾文的進化論,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可是在人類之前,地球上難道就沒有出現過任何的生物嗎?達爾文的進化論真的能夠闡述人類的進化歷程,和地球生物的演變嗎?科學家們發現了2.5億年前人類的腳印,也許人類和地球上的生命是一種循環往復的過程。而關於這一問題,很多人都已經有答案了,因為在科學家們看來,地球是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的。
  • 你以為地球真的安然無恙嗎?科學家模擬2億年後的地球,變化明顯
    你以為地球真的安然無恙嗎?科學家模擬2億年後的地球,變化明顯我們都知道人類出現在這個地球上也就只有幾百年的時間。而地球出現在宇宙裡又有多長時間卻無從考證。在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的這幾百年裡,對環境的汙染和惡意的破壞,地球有沒有受到影響呢?
  • 古特雷斯:2050年35億至44億人用水將受影響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表示,如果不立即採取有力措施,到2050年,全球將有35億至44億人用水受到影響,其中超過10億人生活在城市中。今年「世界水日」重點關注「水與氣候變化」。古特雷斯當天致辭說:「世界水資源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目前,全球約有22億人缺乏安全的飲用水,42億人生活在缺乏足夠衛生設施的環境中。除非我們採取緊急行動,否則氣候變化的影響預計將加劇這些數字的增加。」
  • 為什麼火星磁場消失40億年了,而地球的磁場還完好無損?
    太陽風會不停地侵蝕行星大氣層 火星和地球都是位於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它們都會受到母恆星太陽的引力作用和其他威脅。但是,一般人可能難以想像,太陽風在地球軌道周圍的移動速度都高達200到900千米/秒。 即便我們的地球擁有相對更強大的保護性磁場,也難以在一場超強太陽風暴中不受到任何影響,又何況是早已消失全球性保護磁場的火星。那麼,同樣是太陽系內的類地行星,為什麼地球磁場在46億年之後依然穩定運行,而火星磁場卻已消失數十億年?
  • 30億年前的金星或生機勃勃,生態環境不輸地球,如今是怎麼了?
    太陽系內除了地球之外,再難找到一顆綠色生態文明星球。也僅有木衛二和土衛六可能性大一點。但因為這兩顆星球上都覆蓋著厚厚冰層,科學家一時之間也不能確定這2顆星球是否具備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潛質,以及是否早已孕育了生命。
  • 科學家在45億年前的隕石裡,發現了核糖,或許生命真的起源於太空
    大家在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生物知識,知道科學家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科學界關於生命起源的主流思想,進化論中認為一開始地球上是沒有生命的,後來形成了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於是第一個單細胞生物誕生,開始慢慢進化城多細胞生物,然後從水裡走向陸地,再開始逐一進化出飛禽走獸,包括人也是以此變化而來
  • 地球環境岌岌可危,南極又傳出壞消息,連太空上都能看得見!
    地球的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如今地球的環境變化也是越來越嚴重的,在人類不斷的破壞下,地球的生態系統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也使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愈演愈烈。而南極的問題也讓科學家急了,先是科學家測得南極的氣溫突破了20℃,達到了20.75℃,成為了南極氣溫的歷史新高,緊接著科學家有在南極又發現了「血雪」的罕見現象,導致南極出現「血雪」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南極出現了一種藻類生物,而這種藻類生物是生活在環境溫和的地帶的,因此這從側面反應出了,南極的環境問題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 科學家:人類是一系列進化的奇蹟,其他星球極不可能存在智慧生命!
    科學家從地質記錄中發現,只要我們的星球環境足夠穩定以支持生命,生命就會相對較快發展。同時也算出了,最終產生當今人類技術文明的第一個多細胞生物進化所需的時間,大約需要40億年。包括了在35億至41億年前的非生命物質中出現了原始生命、大約18億年前真核細胞(那些帶有封閉核的細胞)的出現、有性生殖的演變、多細胞性和智力本身的進化等等。如果其他星球上確實存在智慧生命,按道理它也需要經歷一系列類似的進化過渡。
  • 體積是地球的14倍?科學家再次發現「超級地球」:環境與地球相似
    眾所周知,由於近代人類的科技發展,消耗了許多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而且在這過程中,還破壞了許多地球的生態環境。因此,現如今我們地球可以說的是日益惡劣。而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人並沒有想著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而是想著在地球之外找到一顆堪比地球的生命行星,從而進行移居。
  • 美專家警告:2100年之前將有12億人面臨威脅
    大火一燒就是好幾個月,導致數百萬公頃森林被燒毀,27人死亡,超兩千房屋被毀,包括考拉熊在內的有數十億種野生動物被燒死。一些地方的火勢太猛,以至於澳大利亞出動航空隊都無法將大火澆滅。目前,大火仍在燃燒,澳首都地區因森林大火而進入了緊急狀態。
  • 全球氣候變暖將停止?地球環境開始好轉?科學家:一切才剛剛開始
    地球的環境問題是人類一直關注的話題,在很早以前地球環境是非常溫和的,地球孕育的生命體也十分依賴地球的環境,然而地球在這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地球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從人類誕生以後,人類對地球的生態環境也進行了破壞。
  • 地球最初的生命如何應對最大的威脅——水
    他是該校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生物化學家,也是遊說NASA探訪耶澤羅撞擊坑的科學家之一。他之所以對這個隕石坑感興趣,是因為它很契合他關於(火星和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觀點。當然,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改變了看法,但是支持陸地起源觀點的科學家表示,該觀點為一個長期以來的悖論——儘管水是生命的必要條件,但它也會破壞生命的核心組成部分——提供了解決方案。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大衛·卡特林表示,陸地表面的湖泊和水塘很有可能是生命的誕生地,「在過去的15年裡,已經有大量的工作支持了這個方向」。
  • 幾億年之後,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科學家推測將形成「超級大陸」
    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對於它,我們大家對它的了解還只是皮毛而已,從地球誕生到今天,已經超過了46億年,我們人類出現的時間也就不過短短一萬年左右(這裡不包括智人之前),我們人類的出現時間,對於地球來說,只是彈指一揮間,如果有人說,他都對地球已經非常的了解了,請你一定要給他一個大大的呵呵
  • 如果地球發生變化,70億人突然消失,將會引發什麼現象?
    如果地球發生巨變,70億人突然消失,將會引發什麼現象?地球存在已經大約有幾十億年的時間,人類在地球上也生存了幾百萬年,地球上似乎在任何角落都有人類的足跡。然而大家是否做過這樣一個猜想,如果地球上的人類全部消失,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地球危險了,科學家找到和地球最相似行星,人類:我們有救了
    科學是無止境的,有很多太空的秘密我們不知道的,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還在不停的進行,但是宇宙太大了,我們自身所處的地球,就是我們到現在發現的一個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我們也沒找到除了地球以外,第二個適宜居住的星球。但科學家推測,在浩瀚無邊的銀河系,一定還存在著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