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看以下這組數據:
聖農股份6月份雞肉銷售數量 8.44 萬噸,同比增長 23.87%;經測算 6 月份雞肉銷售均價 10.782元/公斤,同比下滑約 16.5%。
溫氏股公司2020年6月銷售肉雞9258.15萬隻(含毛雞、鮮品和熟食),收入16.08億元,毛雞銷售均價9.37元/公斤,同比下滑約-33.69%。6月銷售肉豬84.85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35.12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3.35元/公斤。
牧原股份2020 年 6 月份,銷售收入 46.58 億元。商品豬銷售均價 31.41 元/公斤,比 2020 年 5 月份上漲19.89%
聖農股份、溫氏股份、牧原股份這三家上市應是國內養雞養豬的龍頭企業,從上述各企業公布的6月份銷售數據看,明顯看出豬肉價格的比雞肉價格明顯高出很多,達三倍以上,且還有拉大趨勢。
可愛的小豬豬
可愛的小豬豬
那麼為什麼豬肉會比雞鴨肉貴這們多呢。小編認為主要原因有:
一、生產成本 生成成本不同決定了售價的高低。生產成本控制主要在於肉料比和養殖周期。
隨著培育、養殖技術的不斷提高和進步,現在的豬和雞、鴨與我們小時候的豬、雞、鴨可大不同了,即使現在的所謂土豬、土雞也是如此。品種改良、優化導致養殖周期大為縮短,出肉率大幅提升。想吃兒時那種的肉香味,幾乎成了奢望。
雞同鴨好
1、肉料比 現階段優異的良種和生產控制能力特別強的大型養豬場,料肉比為2.4~3之間,即不到3斤豬飼料進去,1斤豬肉出來,這活脫脫的就是一個產肉機器。而肉雞和肉鴨的料肉比更是強大,更在1.8~2之間。
2、養殖周期 一般來說,肉豬出欄需要150天上下,出欄體重大概100-150公斤左右。而肉雞隻需要45天就可以出欄,長到2.5-3.5公斤左右。
由此可見豬的養殖成本遠大於雞鴨的養殖成本。這是豬價貴過雞鴨價的主要原因。
二、環保要求 現在想辦個規模豬場的證照非常不易,環保要求非常嚴格,沒有資金實力和較好人脈的根本養不起豬。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還散養些豬,現在已不鼓勵甚至還給取締了,理由是汙染環境及要求需集中屠宰可溯源以保證食品安全。現在養豬呈規模集約化了,各地出現了巨頭企業,對當地的豬肉價格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還有出於地方保護主義,生豬或豬肉跨區域調配也有一定困難。
鴨場
相對於雞鴨養殖,各地政策還相對寬鬆些,加之總體投資較小,導致雞場鴨場遍地開花,但普遍都是小規模,且農戶幾乎也是就近自產自銷,在保本略有盈利前提下互相壓價嚴重,從而導致雞鴨價格始終在低位徘徊。
三、非洲豬瘟 近兩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不少養豬場關停倒閉,生豬月均存欄數大幅降低,使得豬肉價格不斷上漲,並持續保持在歷史高位。好多養殖戶至今心有餘悸,不敢養殖,而對於那些逆勢擴張的企業則賺得盆滿缽滿。小編當地星*農牧就屬此類型,據說都準備乘著這大好形勢從新三板轉創業板上市了,永輝超市都入股了。
而雞鴨這些年則少有禽流感等規模疫情發生,養殖環境相對平穩安定,甚至部分原養豬的資金轉而進入的養殖雞鴨,導致其產量穩定增長,價格還略有下調。
四、市場佔有率 豬肉歷來都是肉類消費中的主力軍,市場佔比產期保持在60%左右,是剛性的消費需求,甚至都可左右全國物價指數是升降了。而禽肉佔比大概只在25%左右。長期市佔率高說明豬肉的重要性,屬不可或缺,因此價格彈性就大,禽肉則相對小得多了。
以上四點是小編總結的豬肉價格比雞鴨肉貴的主要原因,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生活習性、消費習慣不盡相同,這四點原因也未必能覆蓋所有地方,各地的你們若有不同意見或不同狀況敬請回復討論、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