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早晚還是有溫差,隔一兩天就會下一場春雨,在這個時候,家裡有老人孩子的更要注意,在家運動少了,沒怎麼鍛鍊,適當增減衣物,避免感冒。
春天也是孩子猛長個的季節,新陳代謝加快,食慾增加。我家偶爾會買豬肉吃,畢竟豬肉脂肪太多,更多時候我還是喜歡買牛肉和魚肉,但是牛肉價格稍貴,也不能天天吃,那麼還有哪些家常肉類可以選擇呢?
沒錯,是鴨肉。鴨肉,清陰滋補,豐富的蛋白質更是牛奶的10倍,而且鴨肉脂肪分布較均勻,是其他家禽類中最理想的肉類。鴨肉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E,豐富的煙酸成分也是組成人體兩種輔酶的成分之一,體質熱容易上火的人可以經常食用鴨肉,清熱生津。要說和鴨肉最搭配一起燜的菜,我首選是筍乾,因為筍乾粗纖維特別多,而且吸收肉味,一葷一素就能燜上一大鍋,搭配著吃好下飯!
春天要增強體質,高蛋白的肉類可以多吃,提高免疫力才不容易被感冒侵邪,所以最近我常買鴨肉替代其他肉類,而且鴨肉價格常年都不貴,買上半隻鴨子,可以燜上一大鍋,這道菜老少皆宜。
【筍乾燜鴨】
食材:鮮鴨半隻,筍乾一把,生薑、蒜頭少許,柱候醬、蠔油各1茶匙,鹽少許,熱水1升,油適量。
具體步驟:
準備一些筍乾,筍乾要放入清水中提前浸泡,泡發軟,搓洗乾淨表面的灰塵。這筍乾也是朋友送的老家特產,特別嫩,不同產地的筍乾,顏色也不同,但都是以嫩筍乾為宜。越老的筍乾越多粗纖維,但同時也不易消化,口感不佳。柱候醬,燜肉類的最佳搭配調料,廣東人家裡常備,雞鴨鵝排骨等燜燉的時候,放一勺柱候醬,味道特別提鮮增味。
2.準備的半隻鮮鴨,切成小塊,可以把鴨皮脂肪較多的部位切掉,避免過於油膩,然後把鴨肉放入冷水鍋中,加入生薑片,先汆燙1分鐘。
3.汆燙過的鴨肉衝洗乾淨,熱鍋下油,把生薑蒜塊拍扁倒入炒鍋中,大火翻炒,爆出姜蒜味道,然後把汆燙過的鴨肉倒入鍋中,改中火煸炒,把鴨肉煸炒至微微焦黃,味道最香。
4.倒入泡發好的筍乾,翻炒均勻後,加入大約1升左右的熱水,熱水能是肉類蛋白質不容易流失,燜肉的時候注意這一步,提前把熱水燒開。
5.鴨肉和筍乾大約需要燜20分鐘,中小火燜熟入味,最後加入1茶匙柱候醬和少許蠔油,翻勻後繼續燜5分鐘,使鴨肉和筍乾入味,最後再加一點點鹽調味。
一鍋鴨肉燜筍乾,連湯汁也是鮮美得可以拌飯吃的菜,你學會了嗎?
【碎碎念】
燜肉菜的時候一定要加熱水,縮短燜制時間,同時也更容易熟透軟爛入味。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