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條藝術 ——玉雕的靈魂脈絡

2021-02-19 玉商參考

玉雕藝術並非線條越多,工越滿才叫好。多和滿帶來的是累的視覺,玉雕看得越多,你越會覺得線條簡到極致並體現玉質的設計才叫有味道。簡練的線條並不代表簡單,而是經過思考提煉和取捨。玉件以實用而作,而非簡單的裝飾,簡約而實用,既不突兀但又體現玉之美德,則更具格調。

玉雕上的線條,看似簡單,在運用時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線條的藝術境界與哲學思想是統一的,都講究求同存異。在玉雕創作中,線條所表現出來的是和諧統一又不缺乏細節的多變性。用線,反對一成不變,而是主張動靜結合,行留結合。不同的線條在畫面上展現出不同的形態,粗細的結合、虛實的變化、疏密的表現以及曲直的變化等。

簡節明快的線條,可以讓玉雕給人一種乾淨利落之感。脈絡分明的線條,可以讓玉雕形體清晰,使玉雕人物衣帶飄然風動,渲染山水風景超脫物外的景象。

往往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優美的線條必不可少。它能勾勒出整件玉雕作品的藝術形態,是整件作品靈魂脈絡。玉雕師通過流動的線條來表現自己的創意和構思,通過線條的長與短,急與緩,以及許多不規則的變化,賦予了作品多種多樣的神韻和性格。

起伏飄逸、變幻莫測的線條形成了中國傳統書法、國畫等極具張力的東方藝術。在和田玉雕刻中,如果說面是玉的舞蹈,那麼線條就是玉的語言。 

中國玉雕多以線條形成塊面,這是與中國藝術家對線條的情有獨鍾和深刻理解分不開的。以點雕琢易於零散、瑣碎,以面雕琢易於模糊、平板,用線最易捕捉物體的形象及動感,最終立體的反映在玉石之上。採用線條雕琢最適宜發揮刀工、琢工、拋工與玉石的特性。

不同的線條運用到不同的造型,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藝術張力。一個個點匯成一條線,一條條線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畫卷。線條精準的簡潔運用,能夠使玉雕畫面刻劃的更加準確、入微。線條可以讓玉石發聲,吟唱出玉雕師心中的聲音。那些婉轉、平滑的線條無不是玉雕師對於藝術情感的宣洩。

達摩渡江   於朝正

大聖歸來   王小輝

貓頭鷹   於朝正

燃燈古佛   於朝正

雙魚吐瑞   於朝正

淘玉熱線:18037712519

版權說明:綜合編輯自網絡,若有版權問題聯繫小編(18037154006)

玉商參考

 來自玉鄉南陽鎮平  玉商發展好參謀

商務投稿(微信):18037154006

淘玉熱線:18037712519

相關焦點

  • 2016年王一卜玉雕佛造像藝術的自我超越:傳承與發揚
    他的玉雕佛造像遵循傳統,又推陳出新,樸拙空靈充滿藝術感,著實讓人過目難忘、久久回味。2016年對於王一卜的玉雕藝術無疑是收穫的一年,憑藉《如來》及《誰是幻影》佛造像作品在國內玉雕專業獎項天工獎及子岡杯中連獲金獎,藝術成就獲得業內專業認可與廣泛讚譽。  在今年中國(蘇州)「子岡杯」玉石雕作品展中,王一卜推出了「造像、造像....。。」個人玉展。
  • 王一卜:用藝術心態做玉雕 感受古代藝術召喚
    1日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從事玉雕事業要更多地用藝術心態來做,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充分感受古代藝術的召喚,就一定能創造出有靈魂的藝術作品。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玉雕市場迎來相當的繁榮期,而以蘇州為代表的玉雕界也湧現了一大批聲名鵲起的優秀玉雕大師,王一卜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一,他畢業於蘇州工藝美院書畫專業,師從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葛洪。  王一卜的作品取魏晉造像的超然之韻與宋元水墨的空明幽淡,具有簡、靜、空、逸的藝術風格;其人文玉雕作品獨具一格,先後獲得多個藝術獎項的金銀大獎。
  • 精雕玉琢見真章,中國首部玉雕藝術紀錄電影《大工斬玉》昨在滬開機
    昨天,中國首部展現玉雕藝術的紀錄電影《大工斬玉》在上海世界手工藝產業博覽園開機。影片將通過一件件藝術品的誕生,勾連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海派玉雕大師崔磊的藝術脈絡和傳承故事。作為影片的藝術總監,崔磊說希望能夠通過電影的形式,把中國古老神秘的玉雕文化傳播得更遠。
  • 玉雕大師以「二龍戲珠」講解,如何感發立意製作玉雕藝術品
    畫講究意在筆先,意是主導,是靈魂。任何事情都受意的支配,都是意的繼續與實現的過程,構思是製作的開始,立意是設計的先導,立意是創作的動機與目的,是作品主題思想的靈魂。所以說要提高玉雕藝術的品味,其中立意是不容忽視的關鍵,一件作品如果沒有意的統導,就會失去主題思想而顯得呆板空乏,或陷於技巧的堆砌,或流於自然模仿,從而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藝術價值與光彩。在玉雕藝術的創作中,不少人把模擬誤認為創作,將技巧誤為藝術,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對一件藝術作品的審美認識。
  • 珠圓玉潤 奇工競巧—明清宮廷玉雕賞析
    回首跪臥,體型飽滿健碩,頸部鬃毛雕刻精細,線條流暢,其雙目圓睜,吐霧馱書,書上有結帶飄垂。麒麟負書對文人來說乃是祥瑞之象徵,也象徵著古人天人合一之理念。整器造型細緻穩重,雕刻精美、技藝精湛、乃案頭清供之品。
  • 淺談中國古代玉雕動物造型與工藝——以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為例
    在眾多玉雕作品中,動物形玉雕,是中國玉文化中特具魅力的組成部分。自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玉器,動物題材玉器幾乎是一個永恆的題材,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動物題材的玉雕被賦予了各種吉祥寓意,表現手法從反映動物的特徵、習性,到動物的整體刻畫,自淺至深,生動傳神。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玉器豐富,本文僅按時代脈絡挑選一些國家博物館藏品對玉雕動物題材玉器從造型和工藝方面做簡單介紹。
  • 陰刻玉雕成收藏新寵
    這種以玉為紙,以刀做筆,完美表達中國藝術意境美,散發著濃鬱中國風的陰刻玉雕正成為收藏界的新寵。00921號拍品 張建時踏歌行圖我國玉雕雕刻技藝源遠流長,陰刻與陽刻都是玉器雕刻傳統雕工方法。追溯到遠古時期,先人使用的石器上已經出現陰刻線條和簡單紋樣,而夏商玉器用陰刻工藝雕刻的線條、圖案可成為玉雕陰刻工藝的開端。
  • 玉雕器皿:造型自然,意在實用
    "玉雕器皿:造型自然,意在實用"淺談玉雕
  • 當玉雕遇到當代—陸華
    那麼,廿一世紀中國的當代玉雕,它的原料、工具、內容、工藝的高度從所未有,它的製作、流通、收藏、投資的群體極其豐富,它的藝術、文化、商業、資本的價值舉世無雙,可它最該具有的當代性樣式、語言、審美和價值怎麼樣呢?我想,經過當今十多年的繁花褪去,總該流下些些龍涎鳳香。
  • 傳承羊脂美玉,26件玉雕大師作品賞析
    冰蝴蝶人體造型誇張,線條流暢,採用現代藝術手法,將人體之美表現至極,凸顯神韻。作品工藝精湛,線條優美,構圖大氣,體量巨大,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薄胎雙耳瓶 青玉 金獎 作者:俞艇採用薄胎工藝,胎體厚薄均一,薄如蟬翼,利用浮雕技法,雕纏枝蓮花,紋飾華麗,線條優美流暢,實為當代薄胎玉雕工藝之精品。
  • 如何判斷和田玉雕工的優劣?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熟悉玉雕的玉友大概都知道玉雕行業有「三分料,七分工」的說法,誠然,玉器雕工的好壞不僅會影響玉器的美觀程度,還能左右玉器價格的高低。那麼作為普通的玉器收藏愛好者,收藏一件優質的玉雕作品,應該看哪些方面呢?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 造型與布局,玉雕作品成敗的關鍵!|碧泓翡翠第1184課
    對玉雕作品的欣賞與鑑別,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由于欣賞者的個人愛好、社會處境不同和閱歷的深淺、文化水平、藝術修養的高低及由此形成綜合素養的差異,往往對同一件作品評判也不盡相同。
  • 沒想到,這個「抄襲」的玉雕,不僅十分值錢,還大受歡迎!
    現代人對仿古玉雕的評價是毀譽參半的,有些人認為仿古一味地「抄襲」前人,已經不符合現代玉雕的理念了,甚至讓玉雕呈倒退式發展。但是其實這種觀點恰恰是對仿古玉雕最大的誤解,走近仿古玉雕,你會發現,在模仿之中,它們傳承歷史和文化,在模仿之外,它們也有創新。
  • 臺南再添4位臺灣藝術大師 泥塑、剪黏、玉雕、木雕各有千秋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文化部門日前公告新增8位傳統藝術大師,其中4位為臺南傳統工藝大師,分別為泥塑杜牧河、剪黏陳三火、玉雕黃福壽與傳統木雕蔡德太。目前臺南共有10位藝術大師,顯示臺南擁有珍貴文化資產。
  • 臺灣玉雕大師——黃福壽
    作品《歡天喜地》獲得文建會國家傳統藝術中心第二屆「傳統工藝獎」雕塑類優選,並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現代館展出,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典藏。作品《生生不息》獲得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三屆「傳統工藝獎」雕塑類三等獎,參與國立故宮博物院現代館和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等巡迴聯展,並被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選為代表之一,於法國巴黎臺北新聞文化中心展出;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典藏。作品《梁祝》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專案典藏。
  • 細極微發,玉雕一絕——玉雕裡的梳毛工藝
    玉雕師們也常常從動物的神態與姿勢來表示動物的特點,但僅僅是形態的表現,體現不出來玉雕動物的真實感,給人「活靈活現」的感覺。精益求精的玉雕師們就研究出了一種特殊技法——梳毛。此梳毛非彼梳毛梳毛,不是梳頭髮、順順毛,而是玉雕的一種雕刻技術,可是要比這個梳頭髮難多了。梳毛是通過細微的手法來表現人、動物等的特點。
  • 郭君用玉雕技藝表達華夏文明的精髓吉祥紋樣
    傳統的吉祥紋樣是我國古老的裝飾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其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如果追溯其根源可以上潮到遠古的石器時代。在當時的巖畫或石刻創作中,吉祥紋樣常常以圖騰的形式出現。在這之後,吉祥紋樣經歷了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秦漢時期的畫像石、畫像磚、以及隋唐時期的雕塑,宋元時期的花鳥畫、明清時期的瓷器、刺繡等方面,上千年的傳承與發展,讓這一藝術形式越來越趨於成熟。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創始人郭君談到;華夏吉祥紋樣淵源流長,內涵良善,寓意豐富,為民眾喜聞樂見,在人們生活中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顆亮麗的明珠。
  • 從古承襲至今的玉雕工藝,你可知幾種?
    將玉石加工雕琢成為精美的工藝品,稱為玉雕。玉雕是我國最古老的雕刻工藝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便已存在了,現在我們一起來聊聊由古代承襲至今的傳統玉雕工藝。02活環玉雕中的活環鏈條一般俗稱玉雕鏈子活,多用於爐、瓶、塔、燻、片、鎖、墜等玉雕作品上
  • 玉雕不是中國特有的玉石文化,風格百變的四大國外玉雕你了解嗎?
    國外的雕塑鼎鼎有名,但是說到玉雕,大家好像都沒怎麼聽說過。其實,在玉雕作品上,有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只不過我們關注得不多而已。除了中國,日本、加拿大、美國以及紐西蘭四個國家的玉雕都發展得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