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從老牌百貨到新零售樣本

2020-12-14 SZNEWS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成長起眾多全國知名的零售品牌,在他們身上,無一例外的帶有深圳特有的基因:創新、務實。天虹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作為深圳最早的百貨品牌之一,天虹從來沒有停止過創新的腳步,在營銷、業態等方面創新舉措不斷。近年來,面臨新零售大潮到來的時候,天虹更是成為新零售的擁抱者和實踐者,堅定實施數位化轉型,成為傳統百貨業轉型新零售的代表品牌。

從深圳出發 腳步拓至全國

1984年,天虹成立,是深圳最早的百貨品牌之一。誕生於深圳的天虹,骨子裡就帶著創新的基因,通過對市場的觀察,天虹開創出「百貨+超市」的獨特經營模式,很快就贏得市場的認可,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在成立9年之時,天虹便以銷售額銷售額2.8億元躋身「全國百家最大的零售商店」。在此後的幾年,天虹以華南為據點,將腳步拓至全國,2010年6月成功上市。

上市之後,天虹發展的腳步繼續向前,發展到今天,天虹已經連續多年入圍中國連鎖百強企業,旗下擁有「天虹」「君尚」「sp@ce」「微喔」四大品牌。 截至2020年8月14日,天虹在北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江蘇、浙江、四川等8省29市開設了購物中心27家、綜合百貨68家、超市103家、便利店181家。

經過多年的發展,天虹的運營模式也在不斷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變革,從最初的「百貨+超市」到「百貨+超市+X」,再到發展出購物中心、便利店等新業態。老牌的天虹始終以新面目面對消費者。現在,圍繞家庭購物、顧客親密和生活美學,天虹每個門店彈性定製百貨、超市和體驗配套的業態組合及主題設計,並不斷迭代主題街區,以歡樂體驗項目呈現生活方式。

從「商場」到「數科」

堅定的數位化轉型決心

今年6月,天虹又迎來一次轉變:將公司名稱從「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的背後,彰顯的是天虹推動數位化轉型的堅定決心。

改名是在今年,但天虹的數位化轉型戰略在2012年就開啟了。當年,電商的迅速崛起,讓飛速發展了多年的百貨業開始感受到寒意。始終站在市場前沿的天虹敏銳的察覺到這點,並確定了全面數位化轉型的戰略。

在此之前,天虹已經有了一些數位化嘗試,例如於2010年推出的PC端網上天虹,2012年與騰訊合作推出的自定義服務號等。

2012年之後,天虹更是大刀闊斧的推進數位化進程。2015年10月,天虹APP正式發布,構建了「微信+APP+微品」的移動電商平臺,試圖通過「天虹到家+跨境電商體驗店+自提點」的方式實現門店電商化,同步正式推出了「天虹到家」業務。2016年,天虹開始深度的門店數位化,也就是線上線下全面打通。

據介紹,截至目前,天虹已經實現了80%以上的會員數位化,90%的營銷數位化,70%多的服務數位化,超市商品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數位化,百貨商品的數位化也在加快推動。

數位化轉型的成效也在逐漸顯現,今年疫情期間,天虹線上業務逆勢增長,銷售同比增長達116%,其中超市板塊的銷售額依託到家業務逆勢大漲。而這也進一步堅定了天虹繼續數位化轉型的決定。(冶蘭英)

連結報導

天虹中秋團購

有"智能新玩法"

隨著中秋的臨近,天虹中秋團購也於近日正式開啟,作為一家在零售數位化領域不斷探索創新的企業,天虹此次團購通過軟硬體+全流程一體化服務,以其智能化服務能力,帶來"新玩法"。

眾所周知,天虹在全國有數百家各類門店,線上也有天虹APP、微信小程序等,而天虹購物卡(虹包),可以在全國所有天虹旗下的百貨、超市、購物中心、君尚百貨、便利店以及線上的微信小程序、天虹APP全渠道通用,意味著有了一張卡,你就可以在全國多個城市隨時購物,搞定所有購物需求。

為帶動更多企業進行數位化採購,提高企業採購效率,增加員工個性化的福利選擇,天虹此次推出了企業福利購業務,該業務可實現企業員工在微信小程序上自行選購商品,並配送到家。而且,天虹依靠大數據支持,專業化洞察,為企業提供福利採購優質產品。同時還依據採購場景細分,為企業提供從購物、配送到售後的「一站式」服務。

為解決傳統企業福利採購成本高、效率低、售後差,切很難準確滿足員工多種需求的弊端。此次中秋團購,虹在全國推廣「彩虹的承諾」7項品質保證,如水果不好吃無條件退貨、敢比價貴就賠等,福利購同樣為企業提供有品質保證的商品。天虹到家的近萬個SKU可供福利購用戶選擇,企業用戶更可尊享優惠。

9月1日到30日,客戶在天虹購卡滿2萬元,還可參與福籤抽獎,多檔精美禮品可供選擇,消費者詳詢各店團購室。

相關焦點

  • 聯商商場周報:天虹股份更名 先施百貨被收購
    先施百貨被收購2019年營收超3億港元繼香港老牌企業堡獅龍被李寧納入麾下後,同日,中國百貨業鼻祖先施百貨被中資企業、深港通標的偉祿集團提出要約收購。收購完成後,先施的上市公司地位將繼續保留。5月18日偉祿集團、先施都將在港交所恢復交易。
  • 天虹數位化:從甲方到乙方
    火熱的背後,傳統的百貨零售行業被深深刺痛,電商的增長,也意味著百貨們的式微。   天虹股份董事長高書林回憶起2012年,是「接二連三的觸痛」,他說,春節第一個銷售高峰期起,天虹就感受到濃濃的寒氣,銷售增長乏力,供應商訂貨謹慎,發展商再三延期交樓,新區域新店招商困難,電子商務瘋狂促銷。
  • 「表裡歸一」百貨轉型數位化 天虹股份2019年線上銷售增42%
    其中,天虹較早發力的超市數位化——超市「天虹到家」銷售同比增長43%,到家銷售佔比10%,超市實現90%近萬個SKU的商品數位化。天虹曾在2018年與騰訊成立智能零售實驗室,在智能識別、AI、大數據等領域逐步開展合作,並與微信支付聯合打造了首家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門店,並逐步上線了天虹到家小程序、手機快速買單小程序、智慧停車小程序、人臉識別自助收銀等,使消費者快速完成支付閉環。
  • 從「百貨」到「數科」 天虹改名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棋
    此外,去年天虹在深圳、惠州、東莞、佛山、珠海、吉安等地開設了八家sp@ce獨立超市。然而單憑規模化擴張難以真正突破發展瓶頸,天虹必須找到內生化增長動力點,而這一動力點就是數位化轉型。目前,天虹旗下百貨、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四大業態已經全面接入天虹App。
  • 天虹股份:2019年營收193.93億 「超市與百貨」到家業務實現雙增長
    開設11家購物中心、8家sp@ce獨立超市   贏商網了解到,天虹共新開設11家購物中心,其中廣東5家,包括佛山天虹購物中心、松瑞天虹購物中心、福城天虹購物中心、惠東縣天虹購物中心項目分別命名為:中航城天虹購物中心、龍華中心區天虹購物中心。   此外,天虹2019年在深圳、惠州、東莞、佛山、珠海、吉安等區域開設8家sp@ce獨立超市。   發力數位化業務 「超市與百貨」到家業務雙增長   近年來,天虹一直在發力數位化業務。贏商網獲悉,截至報告期末,天虹整體數位化會員人數約2355萬。
  • 聯商百貨周報:天虹上線福利購 遠百中國百貨事業虧轉盈
    聯商百貨周報:天虹上線福利購 遠百中國百貨事業虧轉盈來源:聯商網2019-01-21 11:23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1.14-1.20),全球最知名百貨西爾斯免於破產清盤;馬莎百貨即將關閉17間門店;天虹上線福利購;王彤焱出任南京新百總裁;遠百中國百貨事業10年來首度虧轉盈......1、確認獲救!
  • 天虹「 進化論 」
    讓全國5萬名導購全都開啟直播,「全員直播」這一足夠大膽,甚至近乎瘋狂的舉措,是成立於1984年的老牌零售企業——天虹當前正在積極推行的計劃。就在一個月前的3.8女神節期間,天虹百貨的業務負責人、區域總經理,門店總經理,以及上千名導購紛紛出動,在短短三天的活動期內,貢獻了數百場直播。當然,戰果也讓人驚喜。
  • 天虹x微信支付X企業微信 百貨數位化向2.0時代進擊
    在此背景下,5月7日,天虹聯手微信支付和企業微信,在深圳保利大劇院舉辦「連接·共創——百貨數位化解決方案發布會」。這是天虹與騰訊自去年4月成立智能零售實驗室以來首次針對百貨業態提供的數位化解決方案,也是由零售企業主導的首場解決方案類發布會。來自全國近300個品牌600餘名品牌高管參與了這場發布會。
  • 2020年,加速擴張的天虹百貨發展的驅動因素有哪些?
    零售資本論(公號ID:letmeask)分析師通過企查查APP查詢信息獲知,天虹股份成立於1984年5月2日,融資歷程顯示2010年6月1日融資金額和投資方均未知。1)華南區:深圳為首優勢區域貢獻主要營收,著力開發試驗新業態,當前公司營業收入排名前十的門店中,有八家位於廣東省,其中七家坐落於深圳,常興天虹、公明天虹、寶安中心區購物中心、沙井天虹等門店穩居榜內,證明核心門店的布局與公司發展的優勢區域相匹配。
  • 財報看天虹的「破圈」
    現在看,天虹搶先打開了這扇門。若後期靈智數科能持續向外輸出數位化技術服務,一定程度上是天虹從零售公司到平臺的轉型開局。尤其作為百貨公司,通過技術服務連接上遊品牌商,既能產生部分技術、數據收益,對百貨業的數位化、數據共享生態搭建是很好的閉環。
  • 如何用新零售思維,贏得百貨的「轉型升級」仗?
    處在風起雲湧的傳統零售市場,變革似乎無處不在。面對近年來消費升級和電商的雙重夾擊,不論實體還是電商都將目光聚焦在了「新零售」上,試圖在後網際網路時代尋索零售業更加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新玩法。百貨業自2014年開始業績大幅下降,卻一直沒有得到適當的調整,部分業內人士紛紛提出了去百貨化的論點。百貨的未來該如果構建?「新零售」真的能成為日後百貨的發展方向麼?
  • 36氪專訪丨天虹:百貨商場可以沒有李佳琦,但要有超級導購
    早在2013年,天虹便率先實現商場的微信支付功能;2018年,與微信支付聯合打造了首家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門店……作為天虹數位化業務負責人,譚曉華和團隊一起深度參與了天虹大大小小的數位化工程,可以說見證了從0到1的全過程。  過去的2019年,天虹數位化改造成效已顯現。
  • 深圳天虹君尚中心店今日正式閉店 百貨業還有「春天」嗎?
    據了解,君尚百貨為天虹旗下高端商業零售業態。君尚百貨中心店由2004年5月開業的天虹購物廣場店改造升級而來,於2010年11月25日開業,營業面積3.8萬平方米,共2層,擁有1730個停車位。梅西百貨去年的關店計劃是100家,約佔到其門店總數的15%。最擅長百貨運營的日本百貨店,由於日趨老齡化和年輕人消費習慣的改變,三越、伊勢丹、SOGO等知名百貨由於業績下滑也在不斷關店。   鋪面而來的停業潮,讓各大百貨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紛紛尋找新的出路。百聯、百盛、金鷹、新世界百貨、天虹各大百貨公司加大了購物中心、奧特萊斯、新興自營業態的投入。
  • 天虹數位化:從甲方到乙方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火熱的背後,傳統的百貨零售行業被深深刺痛,電商的增長,也意味著百貨們的式微。天虹股份董事長高書林回憶起2012年,是「接二連三的觸痛」,他說,春節第一個銷售高峰期起,天虹就感受到濃濃的寒氣,銷售增長乏力,供應商訂貨謹慎,發展商再三延期交樓,新區域新店招商困難,電子商務瘋狂促銷。天虹是1984年註冊成立的老牌商場,也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零售企業。
  • 萬達曾敗在線上,而天虹為什麼成了?
    03 萬達不行,天虹為啥成功了?萬達起了大早,卻連晚集都沒趕上。而順利搭上新零售快車的後起之秀盒馬、老牌百貨天虹,卻在疫情之下,顯示出來較強的線上生命力。今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天虹到家」堅持全線運營。
  • 天虹股份:取消百貨自營事業部 天虹置業併入資本運營部
    4月26日,天虹股份發布第五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決議公告。該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調整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議案》。   天虹股份表示,為加強公司的經營管理,提升組織機構的運營效率,實現公司資源的最大化, 同意公司對內部管理機構進行如下調整:     (1)取消「百貨自營事業部」,其業務歸屬華南一區管理;     (2)將天虹置業併入公司資本運營部。     內部管理機構調整後的情況如下:
  • 廣東五大本土上市百貨,上半年「活」的怎麼樣?
    不過,根據報告,疫情之下,各企業也積極應對、採取策略,其中增強數位化運營力度、發力地產及購物中心、開拓非零售業務可謂企業轉型的突出亮點。   事實上,近年來,各大百貨企業早已不斷嘗試新玩法,主動順應市場變化,在不斷探索中謀變轉型。
  • 上海新世界城甲子轉身:「新」零售衝擊 「老」百貨待興
    來源:時代財經時代周報記者 陳婷 發自上海「十裡南京路,一個新世界。」這曾經是位於上海南京路路口的老牌百貨新世界城最廣為人知的招牌口號。2019年12月28日,61歲的新世界城重新開業。時代的步伐匆匆,1992年以後,一批老牌國有企業開始改制,百貨店出現第一輪大規模改造。1992年,上海一百進行改制,並於次年上市,1992年5月,上海新世界城有限公司獲準向社會公開募股。2004年底,國內零售市場完全對外開放,國際企業加速擴張,上海百貨業的外來玩家也越來越多,競爭開始加劇。
  • 「有限門店+無限網店」玩法,零售老將天虹如何突破線下百貨公司舊...
    作為最早成功轉型新零售的大型商超,經過五年的線上線下全渠道改造,天虹的數位化會員已經超過3000萬,當中活躍用戶就有500萬。傳統線下零售企業如何把握數位化浪潮?作為最大的線下商超之一,天虹的數位化戰略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楊國安與高書林的對話,以及給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三個建議。
  • 專訪天虹超市事業部總經理王濤:從「商場」改名「數科」,疫情讓...
    天虹成立於1984年,是深圳最早的百貨品牌。成立9年之時,天虹便以銷售額2.8億元躋身「全國百家最大的零售商店」。在此後的幾年,天虹以華南為據點,將腳步拓至全國,2010年6月成功上市。不過,由盛轉衰仿佛只是一夕之間。電商的迅速崛起,讓百貨逐漸步入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