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個血就能進行胃癌早篩!「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

2021-01-15 杭州網

杭州網訊 「發現一例胃癌早癌,救人一命,就是救一個家庭!」13日下午,由市一醫院牽頭的「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啟動。項目覆蓋上城區和下城區共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於區內百姓,今後胃癌高危人群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就能進行早期篩查。

市一醫院副院長張筱鳳介紹,早在2016年,醫院就啟動了「胃泌素-17聯合胃蛋白酶原的血清學檢測用於杭州地區早期胃癌篩查的效果評價」這一項目,在大杭州及周邊部分地區範圍內針對40歲以上高危人群開展早期胃癌篩查工作。4年來該項目共覆蓋餘杭、淳安、桐廬、諸暨等4個縣(市)共有17000多人參加血清篩查,其中1400餘人行胃鏡檢查,其中54人查出罹患胃癌 ,比例達3.72%。而這54人中,有40人屬於早期胃癌,也收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我們會把抽血檢查人群分為A組、B組、C組。我們簡單的來理解就是一個低危、中危和高危,那麼高危的人群再進行內鏡的檢查。」市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金杭斌介紹,通過分級診療這種方式就能對胃癌患者儘早進行幹預。

之前,有一位60歲淳安農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的早期胃癌篩查科普活動中抽了2毫升血,血清學檢查結果提示他屬於胃癌高危人群,血常規、生化、凝血功能、腫瘤指標正常,B超、胸部CT、心電圖均未見明顯異常,但胃鏡精查結果提示為淺表凹陷型中分化腺癌,腫瘤最大徑0.9cm,老王早早發現了胃癌,並及時進行治療。

有數據顯示,早期胃癌生存率5年生存率大於百分之九十,進展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小於百分之三十。金杭斌建議,只要年齡在40歲以上,來自於胃癌高發地區,有癌症家族史、有抽菸酗酒高鹽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患有萎縮性胃炎、感染幽門螺桿菌、患有胃潰瘍等高危人群,都建議參與早篩。

此次啟動杭州地區早期胃癌篩查,市一醫院將與主城區十多個社區聯合進行胃癌早篩,患者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就能統一抽血檢查。

相關焦點

  • 市一啟動消化道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項目:只需2毫升血就能知道胃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煦 記者 何麗娜「每100個人進行胃癌篩查,就會檢出4人患上胃癌。」這是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杭州地區早期胃癌篩查工作得到的一組數據。消化道腫瘤越來越高發,死亡率已經躍到惡性腫瘤首位。消化道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無論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至關重要。
  • 聚焦國民健康,DNA甲基化檢測助力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
    (原標題:聚焦國民健康,DNA甲基化檢測助力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
  • 重醫附二院每年為4萬例消化道腫瘤高風險人群做胃鏡篩查
    「其實隨著無痛胃鏡的普及,在做胃鏡檢測時,患者輕輕鬆鬆美美的睡上一覺就能獲得精準的早癌篩查。」何松教授說。和食管癌一樣,在消化道腫瘤中,胃癌也是非常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何松教授說:目前我國胃早期癌檢出率僅10%-15%,而日本早期胃癌的發現率達50-80%,韓國早期胃癌更是達到65%。胃癌的檢出時機有時甚至直接決定患者的生存率。
  • 內鏡「神探」讓消化道腫瘤「無處藏身」
    近三個月來,威海口腔醫院內鏡室通過精細檢查,共查出十幾例早期消化道腫瘤,年紀最小的患者27歲,這些查出早期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威海口腔醫院內鏡科主任車毅提醒,45歲以上人群可通過內鏡檢查來篩查消化道腫瘤。
  • 科普|胃癌早篩從檢驗胃蛋白酶原開始
    胃癌是最常見的腫瘤之一,中國是胃癌高發的國家之一,患病率和死亡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胃癌的大面積普查和早診早治應當擺在重要的地位。胃癌的高風險因素是幽門螺旋桿菌(HP)的感染和吸菸,少部分與飲酒和飲食相關。
  • 胃癌篩查應該怎麼做?膠囊胃鏡是啥東西?
    如果單獨比早期或晚期胃癌的生存率,各個國家之間差別並不大。無論中國還是日本,最早的1A期胃癌生存率都在90%以上,而最晚期的則都只有15%左右。大家生存率的差別,主要來自早發現,還是晚發現。為什麼日韓的早期胃癌比例高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胃癌的篩查。日本和韓國,都有胃癌的全民篩查計劃。
  • 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與管理|結直腸癌|FAP|家族史|篩查|腫瘤|胚系...
    對於已經患有結直腸癌的患者,我們可以對手術切除的腫瘤進行結直腸癌一站式檢測, 既能全面指導患者用藥,又可以篩查遺傳,同時還能進行預後提示;已有先證者的高危家系人群,我們可以抽取外周血或者留取唾液組織進行胚系突變檢測(遺傳性基因突變檢測), 該檢測針對健康人群,也可以全面篩查遺傳性相關腫瘤;該項檢測採用的技術方法是基於捕獲的高通量測序(又稱為二代測序技術), 在靈敏度、準確度、覆蓋度等方面顯著優於傳統的技術方法
  • 溫州地區肝癌早篩項目啟動,7個社區篩查點看這裡
    為提高早期肝癌的檢出率及治癒率,9月25日下午,溫州地區肝癌早篩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溫州市腫瘤防治辦公室、溫州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牽頭,攜手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點篩查單位開展肝癌早篩工作。在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發布的諸多指南及中國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 2019 年版)》中,均推薦肝癌高危人群進行篩查,以提高早期肝癌的檢出率以及治癒率。
  • 胃來已來:了解胃癌的診療、護理與全程管理
    我們對胃癌的一個全程管理,主要包括五個方面:首先需要通過一定的臨床流程,對病人進行準確的診斷,其中包括患者的病理性的診斷;第二要進行早晚期的分期,明確病人的早晚期對後期治療方法的選擇非常重要;第三是根據診斷和分期,來選擇最
  • 國內首個癌症早篩註冊證獲批 適用於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篩查
    中國網財經11月26日訊(記者 杜丁)昨日,在「一諾前行 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發布會上,諾輝健康宣布,國家藥監局(NMPA)已批准公司旗下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申請,並在預期用途中明確常衛清適用於「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
  • 千萬不要相信網傳的「胃癌早期信號」,其實已經不早了!
    由於50歲後是胃癌的高發年齡段,所以,在40歲左右進行胃癌篩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時機。  這個時機稍縱即逝,一旦錯過,將抱憾終生。  我們先來看兩個病例:  案例一:  張先生,42歲,職員,無任何消化道症狀,單位例行體檢,發現胃體一處幾毫米的黏膜改變(下圖黃圈處)。
  • 科技創新 美年健康搶跑癌症早篩
    通過科技賦能,美年健康在全國體檢分院普及膠囊胃鏡進行胃健康AI診斷,推出國內首個獲批入市的胰腺癌早篩試劑盒,這些科技含量極高的體檢產品,既能優化客戶體驗又能提升體檢精準度,大大提高體檢中惡性腫瘤檢出率。以2019年為例,美年健康的體檢人群重大異常統計接近140.5萬人次左右,約佔總體檢人數的5.4%左右。據了解,在浙江,這一數字達到了7.65%。
  • 一年有67.9萬人得胃癌!頂級消化科專家教你護胃
    全國多位各省市、各級醫院消化內科、腫瘤科、心內科、健康管理等領域專家組成「關愛中國胃科普專家團」,入駐「人民日報健康號」,合力推動消化道健康醫學科普工作。一年有67.9萬人得胃癌!為了將消化道腫瘤防治科普知識傳播落地,李兆申院士帶領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專家編著了《早期胃腸癌探秘——百姓必備的知識》一書,對食管癌、胃癌及結直腸癌等消化系統最常見的腫瘤,從基本概況、易患人群、臨床表現、治療手段、如何早期診斷、是否能徹底治癒以及如何有效預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科普。
  • 「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頒發:腸癌或可治癒,百億早篩市場步入...
    其中,肺癌、肝癌、胃癌及結直腸癌、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國主要的惡性腫瘤。諾輝健康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的頒發將推動腸癌防治的關口前移,為腸癌高危人群提供檢測靈敏度遠高於傳統篩查手段的篩查解決方案,進而使腸癌的預防和治癒成為可能,降低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美年大健康布局AI助力早篩,築牢醫質壁壘
    通過科技賦能,美年大健康在全國體檢分院普及膠囊胃鏡進行胃健康AI診斷,推出國內首個獲批入市的胰腺癌早篩試劑盒,這些科技含量極高的體檢產品,既能優化客戶體驗又能提升體檢精準度,大大提高體檢中惡性腫瘤檢出率。以2019年為例,美年大健康的體檢人群重大異常統計接近140.5萬人次左右,約佔總體檢人數的5.4%左右。據了解,在浙江,這一數字達到了7.65%。
  • 癌症早篩時代到來,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上市
    8月16日,和瑞基因正式發布了其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Liver Screening)。據悉,這是和瑞基因旗下第一個基於NGS技術的腫瘤早篩產品,也是始於超大隊列前瞻臨床研究的肝癌早篩產品。 以肝癌早篩作為突破口 據了解,PreCar項目是全國首個依託全基因組測序及多類別標誌物分析技術進行外周血肝癌極早期預警標誌物篩選、鑑定及驗證的超大規模隊列研究,目前已公布其前瞻性試驗數據。該研究曾在2019年對外宣布,相對於傳統金標準,PreCar可提前6到12個月進行肝癌預警。
  • ...胃癌免疫腫瘤學藥物!百時美施貴寶Opdivo(歐狄沃)在華獲批第三...
    Opdivo(歐狄沃)於2018年6月獲批在中國上市,成為中國市場首個獲批的免疫腫瘤(I-O)治療藥物。此次胃/胃食管交界腺癌適應症的批准,也是繼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頭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之後,Opdivo(歐狄沃)在中國獲批的第三個適應症。
  • 早篩技術被評為2020年令人矚目的10項醫學進步之一
    陳明說,「但是,大規模癌症早篩對於資金、技術、組織動員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基層醫生對癌症早篩要具有較高的認知、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設施和腸鏡設備等也需要達到一定標準。」「高效、精準的篩選高危人群;根據居民飲食習慣、疾病譜等變化對新型的癌症高危因素及時進行識別;便潛血檢測產品質控、信息化平臺的運用等均會影響篩查項目的成效。」陳明介紹。
  • 向南社區為居民進行腫瘤風險早篩查 提升健康與防範意思識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在腫瘤疾病高發的今天,僅依靠治療並無法遏制癌症危機的蔓延,預防才是控制癌症最具成本效益的長期戰略,而預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篩。為提升社區居民健康意識以及腫瘤防範意識,2020年11月13日與2020年11月17日,向南社區黨委主辦開展民生微實事項目—南山居民健康管理之腫瘤風險早篩預防計劃在向南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二樓活動室開展,本次活動共吸引200餘名社區居民踴躍參與進行腫瘤風險檢測。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以下是早期診斷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認識癌症症狀,獲取醫療服務;第二步:臨床評價、診斷、分級;第三 步:進行治療,包括緩解疼痛。相比之下,癌症早期篩查則是針對表面健康,尚 未出現異常症狀的目標人群進行未發病(潛伏期)的癌症和癌前病變的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