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六十年代的「知乎大神」,八十年代的劉慈欣,曾幻想手機視頻...

2020-12-21 騰訊網

他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知乎大神」,八十年代的劉慈欣;他一生筆耕不輟,寫下1400萬字的科普著作、1500萬字的紀實文學、500萬字的行走文學。

他就是傳奇一般的作家葉永烈先生。

今天,葉永烈先生離世。

葉永烈先生(1940年8月30日-2020年5月15日)是浙江溫州人,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他是著名科普科幻作家、小說家、歷史學家、報告文學作家。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館館員。

葉永烈從18歲就開始發表科學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20歲時,他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

《十萬個為什麼》在我國經久不衰,多次再版,成為好幾代人的知識啟蒙讀物。

葉永烈先生撰寫了很多化學篇的文章(這套書,我一直保留至今)。

此書採用問答體講解科學知識,很像今天的知乎。葉永烈先生若生在今天,一定是不折不扣的「知乎大神」。

1979年3月,因在科普方面的卓越工作,他被文化部和中國科協聯合授予「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

對於葉永烈先生的著作,我記憶深刻的還有《小靈通漫遊未來》系列。

《小靈通漫遊未來》第一部出版於1961年。1984年,他又出版了《小靈通再遊未來》,之後又出版了《小靈通三遊未來》。

在小靈通系列裡,他以大膽的暢想,給改革開放初期的文壇帶來一股清爽的科幻風。

一紙風行,洛陽紙貴。在當時,葉永烈就是科幻的代表,就像今天無人不談劉慈欣一樣。

瞧,這就是他所設想過的手機視頻了。今天我們都實現了。

葉永烈先生是文壇多面手。

1976年春,時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編劇的葉永烈發表科幻小說《石油蛋白》。

1981年,葉永烈任導演的電影《紅綠燈下》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科教片獎。

1983年之後,葉永烈開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創作轉向紀實文學的創作,1984年後成為專業作家,以寫知名人物、高層人物、歷史傳記為多,人稱"舊聞記者"。

令人稱奇的是,從2015年開始,75歲高齡的葉永烈從紀實文學轉向長篇都市小說的創作。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135萬字的"上海三部曲"。

這三部長篇小說,並無故事上的聯繫,而是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歷史時期的上海。第一部《東方華爾街》,寫當年"冒險家"的後代從美國重返今日改革開放的上海所發生的傳奇故事;第二部《海峽柔情》,是上海、臺北雙城記,寫"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故事;第三部《邂逅美麗》,是上海、溫州雙城記,寫民國時期動蕩歲月的青春故事。

這三部長篇小說每部45萬字,分別從上海-美國、上海-臺北、上海-溫州的角度寫上海,所以稱之為"上海三部曲"。

葉永烈對自己的創作做過一次數字總結:「前段時間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葉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萬字;我的紀實文學作品是1500萬字;還有行走文學,《葉永烈看世界》21本,現在已經全部出版,500萬字。」

哲人已逝,不知魂歸未來,還是遠遊宇宙。

但這一生,已經凝固在這龐大的文字中。

相關焦點

  • 紀念|劉慈欣談葉永烈:他是上世紀80年代最重要的科幻作家
    以《小靈通漫遊未來》等科幻、科普著作著稱的作家葉永烈,於今日上午在上海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寫科幻的人,都看過葉永烈的小說。」5月15日,科幻作家劉慈欣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得知葉永烈去世的消息,他十分驚訝,連連詢問澎湃新聞記者:「在哪裡去世的?因為什麼病?」他坦言,不曾和葉永烈有過深入交往,在他印象中,葉老師的身體並無大恙,因此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意外。劉慈欣表示,葉永烈是1980年代中國科幻繁榮時期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作家,自己是讀著他的作品長大的。
  • 葉永烈去世,享年80歲!一代人科幻夢的啟蒙者,劉慈欣稱也讀他的作品...
    來自上海市作協的消息,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葉永烈曾用過蕭通、久遠、葉楊、、葉艇等筆名,是很多人心中最愛的作者之一。寫兒童文學的時候他會儘量貼近孩子們的內心世界,還被叫作"小靈通之父"。
  • 八十年代,一個五彩斑斕的年代.
    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詞可能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 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八十年代,猶如朱自清先生在三十年代寫下的《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 懷念八十年代的漫畫
    作者 ▏平叔回顧六十年歲月,一路走來,經歷了經歷了清湯寡水,也經歷了大酒大肉;經歷了紅旗漫捲,也經歷了獨坐思考,但若從心底裡實實在在喜歡的年代,還應該是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記得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是中國漫畫的一個活躍期,那時的漫畫界非常活躍,最著名的就是方成,丁聰和華君武,可以說是當時漫畫界的三劍客。三位都是我仰慕的前輩,看他們的漫畫,如過用一個字來表達,就是「爽」,兩個字就是「通氣」,三個字就是「酣暢淋漓」,在多些字,就非得寫篇無邊無際的長文了,短了就很難表達敬意。
  • [回眸]懷念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油百花爭豔的年代。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溫籍作家葉永烈去世 他書裡種種幻想如今都一一實現
    葉永烈夫婦(右二、右一)回到母校——溫州瓦市小學。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根據上海市作協消息,溫籍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記者從上海市作協了解到,葉永烈之子需從國外趕回,還要再隔離14天。上海作協將與家屬商議,是否公開舉辦告別儀式,並根據家屬意見,葉永烈先生的後事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作出安排,日期另行告知。  記者從上海市作家協會證實,著名作家葉永烈,5月15日上午9時30分因前列腺癌在上海病逝,享年80歲。
  • 作家葉永烈去世,「小靈通」手機因其作品得名
    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79歲。葉永烈,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 老作家葉永烈離世!你可能不記得他,但一定看過他的作品
    鑑於葉永烈在科普領域的突出成績,1979年3月,文化部和科協聯合授予了他「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80年代之後,葉永烈雖然將寫作重心轉向了紀實文學,但也始終關注科普領域。《十萬個為什麼》先後出了六個版本,葉永烈每次都在寫作、編寫、推行等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女主穿到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年代文推薦!
    回到三十年前 作者:蓬萊客短評:這本是年代文裡我的最愛,反反覆覆刷了幾次!開朗帶點小痞的飛行員男主×機智(我詞窮了)女主,女主穿到三十年前,父母年輕的年代(後有和父母相認)。七十年代白富美 作者:素昧平生短評:鄉下二流子VS城裡白富美 ,男女主前世是夫妻,男主對女主超寵,女主回到過去,因為上輩子他們是中年的時候才在一起,所以想看看丈夫從前什麼樣子,開始撩夫之路,沒想到男主年輕時候跟中年時候很不一樣
  • 電視劇該怎麼歌唱八十年代?
    ◎韓浩月關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回憶與討論,這幾年漸漸少了下來。有關八十年代的圖書出版熱與懷念熱過去了,社交平臺中心位置轉交給了大批年輕人。在八十年代正值青春期的那幫人,開始離開眾人矚目的地方,他們的沉默寡言,讓八十年代的背影漸行漸遠。
  • 科幻與紀實,回憶葉永烈的文學之路
    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葉永烈曾與葉永烈有過深入交往的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協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對葉永烈創作多有研究,特授權本報刊發他的文章《兩個葉永烈》。▌本文作者尹傳紅(左)與葉永烈(右)合影「幸虧當時還沒有盜版」就像今天的孩子幾乎沒有誰不知道超人、奧特曼一樣,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也幾乎沒有哪個孩子不知道「小靈通」——那個圓腦袋、大耳朵且聰明好奇、消息靈通的小記者。
  • 八十年代,讓我們深深懷念
    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     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八十年代,猶如朱自清先生在三十年代寫下的《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 作家葉永烈去世《十萬個為什麼》影響幾代人
    葉永烈曾創作中國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並參與創作影響幾代人的科普作品《十萬個為什麼》,還寫作了大量的紀實作品,因此他被稱為「漫遊」在科幻與紀實之間的作家。一生作品高產的他曾說:「我曾想在墓碑上寫,對不起,我不能再為你回答為什麼。後來,我想改成,請到圖書館來找我。」
  • 懷念八十年代
    懷念八十的年代文/  古風懷念八十的年代,這是我的心裡話。
  • 猛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為啥?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突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
    與大鬍子荷西的那段漫長生死戀,曾令許多人唏噓不已,也曾喚醒多少人夢中的花開花落和詩與遠方。這一時期,不僅內地誕生了一些精心製作的電影電視劇,同時從日本、歐美、港臺等外部引進很多經典的影視片,成為八十年代人們業餘生活中的巨大精神享受和美好記憶。
  • 紀念|科幻作家葉永烈,他是永遠堅定地維護科幻文學的人
    隨後,葉永烈創作了《飛向冥王星的人》和《殺人傘案件》等偵探科幻小說;1980年代,葉永烈又發表了《腐蝕》 等社會批判性的科幻小說,葉永烈的科幻小說題材廣泛、影響深遠。科幻作家陳楸帆把葉永烈視為自己的一個引路人,「他打開了我通向科幻的大門。」陳楸帆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我對科幻發生興趣就是從讀葉老師作品開始的。
  • 突然發現,為啥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
    與大鬍子荷西的那段漫長生死戀,曾令許多人唏噓不已,也曾喚醒多少人夢中的花開花落和詩與遠方。這一時期,不僅內地誕生了一些精心製作的電影電視劇,同時從日本、歐美、港臺等外部引進很多經典的影視片,成為八十年代人們業餘生活中的巨大精神享受和美好記憶。
  • 六十年代時裝攝影
    「我希望時尚再次呈現出上世紀60年代的趣味來,」Gucci設計總監湯姆.福德(Tom Ford)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今,你剛在秀場裡看完展示
  • 葉永烈去了,他留下3500萬字著作,還有這段深情故事
    他是六十年代的「知乎大神」,他的《十萬個為什麼》、《小靈通漫遊未來》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他是一代紀實文學大王,《紅色三部曲》《「四人幫」興亡》、《鄧小平改變中國》、《歷史選擇了毛澤東》蜚聲文壇。他是著名作家葉永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