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繪畫!寄情於山水間!創作才能無止境!潘恒基書畫作品印象!
平生,我不擅長書法和繪畫,但卻喜歡書法和繪畫,平時也結交了大部分書畫家,有中書協和中國美協會員,也有省書協和省美協會員,也有市一級的會員,當然也有不是會員,卻書法繪畫寫的依然精彩的人。
與他們找交道,能讓人心情得到愉悅,讓人感受到文化的薰陶,讓人接受到文化氣息的再教育。
可不,幾年前通過參觀潘恒基山水畫作品展覽,不但認識了潘恒基先生,也認識了他的畫作,經過同他的幾次交往,更加深了我對他的書畫作品及其他本人的印象。他是一位文化人,但他又沒有一些文化人的清高,而是謙虛和善,平易近人,用「德才兼備藝術家」稱呼他一點也不為過。
第一次認識潘恒基先生是在麥積區馬跑泉鎮潘集寨村他的家裡,4月3日,我慕名前去拜訪潘先生,他在客廳只掛出一幅作品,當我問他為什麼在這裡不多掛出幾幅自己的作品,向客人展示呢?他笑了一下說:「這裡不是展廳,在這裡向客人展示作品讓客人覺得我在炫耀,如果客人真正喜歡我的書畫,我會將他們帶到二樓畫室進行交流探討」。他的確不善張揚,也不善向人展示。
第二次與潘恒基先生見面,是他在麥積區文化館舉行的山水畫作品展上,那天見他,他忙得不亦樂乎,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得意忘形,而是一臉的謙恭,無論是對他的老師,還是前來觀看的市、區領導,即便是一些普通書畫愛好者,他都一一介紹其作品,並很友好地邀請他們對自己的作品提出意見,他一邊招呼大家觀看,一邊站在畫室聽行家們的評價。
通過兩次見面,我對潘恒基先生有了一個基本了解,他字阿旭,號柯村夫,1947年生,天水市麥積區人,自幼酷愛美術,在西北師大美術函授班刻苦學習,中央電視臺夕陽紅「高級山水畫」研討班不斷鑽研,師承劉寶平、雷振楊諸先生,擅長國畫山水,兼花鳥。
作品曾在2003年被麥積區「麥積情韻」赴上海浦東新區展出,曾參加香港回歸十周年書畫大賽,翰墨情深全國書畫大賽,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書畫大賽,作品多次獲得金銀獎;獲第二屆「東方杯」全國老年書畫大賽一等獎;作品編入「紅色經典雅集」,「書畫名家精品大典」永久收藏,並授予「德才兼備藝術家」稱號。
潘先生性格開放,對人熱情。對山水畫相當痴迷,一有時間就不斷學習鑽研,並與同行進行交流,通過他不斷學習,與書畫大家的交流,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藝術文化博大精深,歷經長遠千載,魄力依然,在世界藝術中綻放出燦爛奪目的輝煌。中國書畫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不僅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有著得天獨厚的豐富內容,這就深深地吸引了他,讓他在山水畫中不能自拔,而是更加痴迷,更加專業。
其實,他並沒有打算舉辦這次畫展,他的畫儘管拿了多個獎項,令同行們讚嘆不已,更讓鄉村增添了榮耀,但他還是繼續默默無聞地作畫作人。一次偶然的機會,麥積區文聯的一位朋友看到他的畫後,感到很驚異,如此精品畫作,怎麼能讓他深藏閨閣無人識?於是他啟發潘恒基說:「畫作不錯,辦一次畫展,讓你的作品見太陽,聽取一下大家的建議,批評指正,這樣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書畫水平。」這句話讓他增添了舉辦展覽的信心,他也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想在山水畫作中有更高的造詣,更大的提高。
從潘恒基先生書畫作品中看出,他的書畫作品細膩,畫法到位,畫技獨特,每幅畫作都很有氣勢和力度。所畫山水幅幅反映了家鄉的面貌,家鄉的發展,家鄉的進步,作品中展示小橋流水,自然風景,農耕生活,庭院趣事,個個活靈活現,看其畫如同進入現實生活。從他的畫作中感受到了其對藝術的酷愛和事業的追求,並對家鄉人的熱愛。
畫家既要做好畫,更要做好人,而潘恒基先生不但做了一位好人,品德高尚,更作了些好畫,作品高雅,可以說是德藝雙馨。他在鄉親們中口碑很好,其畫作在同行及其各位大師間也很看好,觀看者也個個讚賞不已,他的確是位「德才兼備的藝術家」。
書法繪畫,是文學藝術作品,要寄情於山水間,才能讓創作無止境,才能真正創作出自己中意,大家喜歡的作品,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作品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