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八大山人多「一大」,自稱九大山人,書法繪畫水平如何?

2020-12-13 有畫說藝術

稍有一些藝術情懷的人大概都知道「八大山人」,這位明代落魄王孫以其空前絕後的繪畫造詣,在傳統藝術史上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筆墨巔峰。

自朱耷之後的三百餘年間,即使出了如齊白石這樣的繪畫大師,他也保持著對八大山人的仰視姿態不敢逾矩,迄今為止,也僅有當代大師範曾敢放豪言稱自己有可能超過朱耷。

八大山人

範大師這一豪言壯語被世人譏為狂人妄語,所以即便牛到範大師這等地步的人,說過一次挨盡批評嘲諷之後也再不敢亂打誑語了,但在宋莊,卻出現了一個比範大師還牛的藝術家,自號「九大山人」,大有「八大山人算什麼,我比八大還多一大」的英雄氣概。

原本這個宋莊「九大山人」還真如「山人」一般不為人知,但近期他畫的一幅山水欲賣一億的消息傳開,書畫圈一下轟動,大家奔走相告:古有「八大山人」算什麼呀,大家都來看看宋莊的「九大山人」啦……

九大山人

要知道,八大山人雖牛,但一幅畫也至高不過一億出頭,而且人家好歹是三百年前的大師,那畫不光是真有巔峰筆墨,幾百年下來還有「文物」這一身份加持貼金。

那這個比「八大山人」還多一大的「九大山人」,年輕力壯、在宋莊活蹦亂跳的現代藝術家,他的書法繪畫水平如何呢?憑啥一幅畫要賣一個億呢?他又憑啥給自己取了個比八大山人還多一大的名號呢?

吳加高

從網上檢索得知這位自稱是「九大山人」的人叫吳加高,是北漂於宋莊的一位畫家,以山水及書法行走於當代藝壇,但他的形象可不像「山人」那般古樸,反而是比較潮比較「當代大師」化,身著黑色繡花的潮牌小T恤衫,留著潮男型短髮,唯有嘴巴下面一縷美髯頗有大師氣息。

在「九大山人」的畫室有一幅巨幅「佛系」山水,作品下方有他親手墨書的標價牌——一億整。畫中有山有水有龍有佛,還有數朵紅豔豔的佛蓮。

這幅畫在網上分享開來之後不少人評價調侃:光看這標牌上的幾個字就值一億了。

一億山水畫

據說吳加高這幅佛系山水巨作,曾有人想要用京都一座別墅換,但卻遭到了吳加高的拒絕。此事是否為真暫不考證,但九大山人慾賣一億肯定是真。

古往今來,一幅畫要賣一億、能賣一億的人真是屈指可數,八大山人被封神幾百年也僅僅只有兩幅畫破億,也難怪網友要調侃吳加高這幅山水是光看標牌上的字就值一億。

吳加高手書的標牌

再看九大山人的書法,書風也極為有張牙舞爪之現代個性,光膀子大筆頭大宣紙,濃墨一蘸使狠勁兒一戳,各種大自在的書法就在筆下扭了出來,讓人不禁腦補其創作時是否還要氣沉丹田哄出幾聲「哼哼哈兮」來。

九大山人一幅畫要賣一億,這事傳播甚廣,當代「九大山人」收穫到熱度的同時,其實更多是收到了一片嘲諷,但是,在「我活得太難了」的現實面前,這大概也是「九大山人」們寧願承擔嘲諷的難處所在——不賣一億、不蹦躂著出來顯眼一番,大概就真的只能做個「山人」了。

九大山人書法

難,著實是難,為什麼敢叫九大山人,大約就是因為他們確實比苦難多磨的八大山人,還要難上一難——今天我不叫「九大山人」,明天就可能只能叫「十大山人了」。但是,九大山人真實的藝術水平如何呢?能做到名副其實麼?歡迎您在文末留下您對「九大山人」的藝術評價吧

相關焦點

  • 八大山人有深厚書法功底,黃賓虹曾說八大山人書法第一,繪畫第二
    說到八大山人很多人會想到他的繪畫,風格冷逸,獨樹一幟,其實八大山人在書法上的成就在明代無出其右者。黃賓虹曾經評價八大山人的書畫:書法第一,繪畫第二。看懂了,八大山人的書法也就看懂了他的藝術,因為他的繪畫很多用法布局來源於書法。八大山人書法在早年的時候學習歐陽詢,行書學習黃庭堅和米芾,到了晚年又學習王羲之的書法,後來喜歡用禿筆寫字。他的書法呈現的筆畫粗細均等,但是字形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呈現出一種圓潤剛健之氣,也體現了一種桀驁不馴的氣韻。
  • 「八大山人」稱號如何而來?其畫有何特點
    朱耷原是明朝王族後裔,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他一生對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朱耷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但他的名氣並不像其他大畫家一樣為人熟知,一方面是因為其人性格低調,另一方面是因為後期因明朝滅亡,他遁入空門,與世無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八大山人」這個號是朱耷的自稱,歷史上對這個名號的由來有諸多版本,但至今未有定論。
  • 八大山人:哭之,笑之
    據說八大山人出生時耳朵特別大,父母因此給他取了乳名「耷子」,後來索性就叫朱耷了。這位書畫家一生中所用的字號、別號特別多,而且每個都像他的書畫一樣與眾不同。他生長在一個充滿文化藝術氛圍的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擅長書畫。身為貴族子弟,他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資聰穎,八大山人8歲時就能作詩,能懸腕寫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小楷,11歲能畫山水畫,顯示出非凡的藝術才能。 因為自家的藩國、封號被撤,八大山人早年曾醉心於科舉,希望通過仕途而顯達。
  • 八大山人是哪八個人?
    《八大山人作品賞析》朱耷(1626年—約1705年),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作品賞析》八大山人朱耷就是一個白眼8000萬的中國畫一代宗師。
  • 範曾: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記帳先生的標準,炫耀什麼
    範曾大師,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在他身上可謂毀譽參半。一方面,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環,書畫界、書法界、文學界、中國學術界,都留下了傲人的成績,有很多頭銜,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著名評論家對他人品不佳、功力不濟的評價。
  • 收藏|八大山人的繪畫是古典時期文人畫的終結
    在中國 , 至少從王維以後開始在參與繪畫的文人階層中 , 逐漸形成了以水墨為特質用來表達這種思維、感覺及理想的文化語境。700 年後 , 出現了通過人生逆境的深刻體悟而把這一文化語境推到了更具深廣內涵的極致 : 八大山人的繪畫。
  • 30位學者齊聚南昌:暢談八大山人與中國古典藝術傳統
    杜浩發表了《回到原點——試說八大山人的格調》主題發言,圍繞「格調」這一審美標準,分析了八大山人書法晚期風格的篆書化線條所體現的簡潔、凝練格調。而賴起鳳則以《朱耷晚年書寫的一個側面》為題,討論了八大山人臨習《石鼓文》《禹王碑》對其書風的影響。劉光《八大山人與碑學萌芽初探》也探討了篆書碑刻的臨習,對於八大山人書法的影響,及八大山人書風與明清之際碑學興起的內在聯繫。
  • 「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的藝術哲學與人生哲學
    《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藝術中的生存智慧》與《八大山人研究》這本書的相似之處在於,朱良志先生通過文獻資料與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尤其注重曹洞宗思想對八大山人的影響,而不同之處在於《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藝術中的生存智慧》更加側重於從八大山人的藝術哲學,朱良志先生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中國哲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所以用12個章節,從多個視角解析八大山人的藝術思想,繼而從中探尋八大山人乃至宇宙中人的生命價值。
  • 八大山人的畫,俗氣!一招白眼走天下
    講了那麼多瓷器,今天我們來講畫。誰的畫?當然是「俗氣」側漏的八大山人。愛好收藏畫的就了解我們的八大山人是誰,也知道14年佳士得八大山人的《松鹿圖》拍品,以904萬港元成交的。不過我們既然來講八大山人的畫,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八大山人到底是誰。
  • 美術研究|孤傲焦慮——淺析遺民心態對八大山人山水畫風格的影響
    如其題《山水冊》詩云:「郭家效法雲頭小,董老麻皮樹上多。想見詩人解圖畫,一峰還寫舊山河。」八大山人晚年的畫風,不僅有晉人的風骨,而其作品的文化內涵也與魏晉文人士大夫中流行的玄學思想頗多相合,這與他一生的坎坷經歷也有很大關係。八大山人的思想隨社會的變遷而不斷變化。他少年時,是「明宗室,為諸生」,熟讀儒家經典,受正統儒家思想薰陶,走的是科舉入仕的路。
  • 八大山人的魚鳥畫為什麼常常都是「白眼向人」呢?
    活躍在清初畫壇的八大山人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藝術大師,無論是山水畫和花鳥畫他都具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他的那些「白眼向人」的魚鳥畫更以一種奇特的風格堪稱一絕。八大山人魚鳥畫的這種獨特的造型特點是他的個性意識最為生動而強烈的表現。
  • ...渭樓」系列教育活動第一期之白眼看青天 世事多蒼涼——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無法付出性命去恢復家國天下,但他把關於人生和現實的思考,用絕美的、自成一格的繪畫方式傳達出來,他就是一支筆,這支筆下的鷹,白眼朝天,桀驁不馴;這支筆下的鳥,單足獨立,勢不兩立;這支筆下的荷,離根飄零,身世孤悽。美麗的孔雀在這支筆下,也變得皮塌毛落,醜陋不堪,只剩下三根花翎,暗譏三眼花翎的清朝權貴。
  • 嘉德拍賣的八大山人《山水花鳥書法冊》你能看出齊白石學他多少?
    略談八大山人山水花鳥書法冊文/尹光華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明宗室弋陽王孫,天啟六年丙寅生。青年時迭遭喪亂,國破家亡,為避清軍追殺,東躲西藏,惶惶如喪家之犬。所寫魚鳥禽獸,皆弓肩縮背,瞪目向天,有不勝天寒地凍之悽涼;所作山水雲物,多荒村孤居,危崖斷壁,無非殘山剩水,寂寞荒寒之景。寄託之深遠,形象之怪異誇張,筆墨之沉酣蒼鬱,格調之清脫高逸,直超青藤白陽之上。題識:八大山人。鈐印:可得神仙題識:八大山人。
  • 傅抱石、朱敦儒、八大山人的傑作登場,嘉德秋拍要上演「重頭戲」
    「《大滌草堂圖》是傅抱石早年第一力作,真實見證了他研究石濤的心路歷程,也展示了他繪畫創作的演進軌跡。」中國嘉德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部總經理戴維說道。值得注意的是,《大滌草堂圖》還體現了傅抱石、徐悲鴻兩位大師惺惺相惜之誼。
  • 翻白眼的鳥,會瞪人的魚,怪異的山水畫家「八大山人」是幾個人?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1626年—約1705年),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身為王孫貴族,卻才華橫溢,早年參加功名考試就在同輩當中脫穎而出,連當地年高德碩者均對他稱讚有加。明亡後削髮為僧,隱居避禍。
  • 從僧人到畫家,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竟然是一個人?
    之前聽說八大山人,我一直天真的以為是八位與山有關的古代書畫家。就跟四大才子,唐宋八大家一樣,以幾大命名就是有幾個人……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天真~今天清清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八大山人究竟是何許人也?八大山人:朱耷(zhu da)(1626年—約1705年),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漢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朱耷,也就是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個兒子朱權的九世孫,在明朝滅亡之後出家削髮為僧,後來又改信道教,居住在南昌的青雲譜道院。
  • 傅抱石、朱敦儒、八大山人的頂級傑作登場,嘉德秋拍要上演「重頭戲」
    「《大滌草堂圖》是傅抱石早年第一力作,真實見證了他研究石濤的心路歷程,也展示了他繪畫創作的演進軌跡。」中國嘉德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部總經理戴維說道。值得注意的是,《大滌草堂圖》還體現了傅抱石、徐悲鴻兩位大師惺惺相惜之誼。
  • 西泠印社鎮館之寶:八大山人山水冊
    八大山人名字叫朱耷(da),他的骨子裡流的是明朝皇族血脈,他畫的鳥的眼神很有特色,給人一種怪誕的感覺(見第三張圖)學習書法的初期,我接觸到的是歐陽詢,大歐的字以瘦硬著名,字形較長,字的轉折處如斬釘截鐵,比較乾脆。
  • 劉孟浩:鄭板橋為何棄石濤而選擇八大山人?
    在鄭板橋33歲那一年,他離開了北京駐足揚州,那時揚州已經聚集了大批成名的書畫家,而此時的鄭板橋還是個無多大名氣的人,儘管他很有文採,能寫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但人們似乎並不看好他。面對現實,鄭板橋對自己進行了重新審視。
  • 中國畫一代宗師 清四僧 八大山人最貴畫1.18億《竹石鴛鴦圖》賞析
    中國古代畫家裡的一代宗師人物八大山人,目前最貴的一個拍賣紀錄是《竹石鴛鴦圖》,此畫在十年前,即2010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秋季拍賣會上,經過多輪的激烈競爭,最終加佣金以1.187億元的價格成交。是十年來八大山人畫作一直保持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