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記帳先生的標準,炫耀什麼

2020-12-21 藤家家的家

範曾大師,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在他身上可謂毀譽參半。一方面,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環,書畫界、書法界、文學界、中國學術界,都留下了傲人的成績,有很多頭銜,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著名評論家對他人品不佳、功力不濟的評價。

儘管如此,範曾仍不斷吹噓自己是中國畫家第一人,甚至在2017年前後,他還在電視媒體上放話"假我三十年,我將超八大山人"。

"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

大家聽了這話都笑了,但範曾卻很自信。

八大山人是誰?八大山人名叫朱毅,是明末清初的書畫家。明朝滅亡後,他因悲憤而出家,後成為清初畫壇"四僧"之一。

他的繪畫特點注重畫面布局的地位和氣勢,畫的布局突出了適時、奇巧的特點,如果畫面上有布局上的欠缺,有時會在畫上提詩以補意。

能文能詩,書法精湛,繪畫有意境――幾個方面相輔相成,這是八大山人繪畫的匠心所在。

八大山人一直被中國傳統書畫界視為"標杆",

當年,範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上將自己的書畫定位為"我坐四望五待將來",即解釋說,達到四品就可以成為大師,然後器物就可以成為巨人,五百年後就會出現器物。

敢這麼說,範曾不是"一窮二白",有兩把刷子。

首先,範曾之所以敢說自己在繪畫上可以與八大山人媲美,是因為範曾的繪畫風格在當前中國的中國畫市場上頗為流行。

他的畫在藝術市場上很受藏家歡迎,連續多年成交率都在90%以上,這對一個畫家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僅2011年,範曾的作品總成交額就達到9.4億元,其中單幅作品最高成交價為6900萬元,這就是他1997年創作的《八仙圖鏡心》。此外,他的代表作《老子出關》以1104萬元拍賣成交。

其次,範曾的水墨風格獨特,也就是網友調侃的"鐵線畫風",在他的一些畫作中確實能看到"詩為魂,書為骨"的影子,他的創作能像流水線一樣高產,在國內尚屬第一人。難怪有人稱他是"印鈔機",甚至說印鈔機不如他賺錢快。

富起來後,範曾還在祖國各地做了很多慈善,包括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一共捐了2000多萬元用於救災。這一舉動也引起了全國網友的關注,大家意識到一個書畫家也能如此富有。

即便如此,範曾的狂言還是引來了網友們的調侃,認為他的畫只是模仿了八大山人的造型,而沒有學到他的意思,難怪有人說,範曾的畫就像"看圖讀書",就像連環畫一般簡單而缺乏意境。

"瘋狂"和"驕傲"只是範美忠批評的一個方面。

翻看範曾的履歷,你會發現他不僅出身於書香門第,而且早年曾跟隨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等多位國內名家學習繪畫。剛工作時,他還被沈從文等文學界人士提起。

如今範曾本人早已成為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博導,博士生眾多,他坦言自己選擇學生首先看品德,其次看學養。

選拔學生的標準沒有錯。然而,當我們審視範曾自己的生活時,當他還是一個學生時,他的導師非常失望。沈從文批評他老奸巨猾、驕傲自滿,批評他不精不專、沾沾自喜。著名畫家李苦禪曾說:"沒有範曾這個學生,兒子就是中山狼,野心就會橫行。"。

連他以前的朋友都說,"不要把範增介紹給比你強的人",一旦認識了更厲害的人,他就會把朋友踩在腳下,拿他們當墊腳石。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性格難以服從,又如何以身作則教導學生?

不過,在書畫界,範曾是唯一一個被李敖罵過的人。

除了毒舌的文化學者,李敖對自己的書法也相當滿意。他說自己的書法是學黃庭堅的,並不認為用毛筆寫的字才能叫書法。所謂書法,必須包含向下的壓力,必須有深層的文化意蘊。

狂人李敖遇到狂人範增,自然是看不順眼。他說範曾的書法"做作、噁心",不過是帳房裡的書法而已。對於範曾性格的評價,李敖在《評價範曾》一文中評價道:

其中一人稱,範曾有一次來臺灣交流訪問,剛下飛機就被名人畫廊負責人胡云鵬動粗,事情的起因是範曾與名人畫廊合作時發生糾紛,污衊名人畫廊賣假畫,導致對方損失慘重,後來將畫作破解為真跡。

李敖用這篇文章發出自己的聲音,就是為朋友打抱不平。範曾的行為,在李敖看來,應該不是名家風範。這簡直就是"靠別人的生活為生"

這樣的性格,難怪會被李敖"毒舌",也難怪那麼多人認為他"身不正,影斜",喜歡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損人利己來增加自己的名氣。以"自我吹噓"和"自我包裝"而名揚天下的範曾,顯然是為"名"而"利"的藝術典範。

面對別人對他的看法,範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少有人認識我",也很少有人能先跟他聊一聊。對於外界的爭議,他並不在意,認為這與人性的弱點和嫉妒心理有關。他選擇無視網絡上汙損他的不實之詞,遇到侵犯他尊嚴的,他依靠法律來解決。

他真的很好的踐行了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相關焦點

  • 李敖評範曾:他為人下作,字如帳房先生,畫千篇一律!比我差遠了
    因為人品才是我們真正的資本,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更應該以人品為重,如果這個人的人品低下,那麼即使他曾有過驚世的作品,他現在的社會地位多麼崇高,也絕不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即使他一時獲得成功也會很快失敗。在我國的臺灣省著名的作家李敖也曾評價過一個人的人品差,李敖曾親口評價他說:「他為人下作,字如帳房先生,畫千篇一律!
  • 範曾一幅畫賣6900萬,表示在過30年,藝術造詣超過「八大山人」
    比如範曾1994年所作《老子出關》,拍賣價格就高達1104萬。畫的一幅《八仙圖》鏡心,在2011年拍賣價格是6900萬元,隨便一幅畫都是千萬元的級別,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 李敖的毛筆字怎麼樣,能否達到書法藝術的水平?
    文·段宏剛李敖(1935年——2018年)先生是當代著名學者,不僅滿腹經綸,而且特立獨行,他身上流露出鮮明的民國遺風,確切地說,他完全繼承了魯迅先生的精神和風骨,一生都在追尋和堅守自由思想與獨立人格,天不怕地不怕,敢說、敢寫、敢做。他個性張揚、狂妄,喜歡對任何看不慣的人和事借題發揮,口誅筆伐,常常令他周邊的人提心弔膽,只能對他敬畏三分。
  • 「藝惠藏」畫壇巨匠範曾卻凌越古人,打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之路
    在當代中國畫壇,範曾是一個巨大而又具壓迫性的存在。畫界佯裝對他恍若無聞,不置一評;他卻無處不在。他的作品流布四方,幾同於白詩柳詞;他的作品的傳奇市場效應,又常常使私下詆毀他藝術成就的人惱火不已。有人宣布筆墨等於零,卻無法繞過範曾這個塊然大物;有人聲稱今人無法在古人的純熟體系裡發現新義,範曾卻凌越古人,打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之路。八大山人的極簡畫可謂是國畫的最高境界。由於是亡國後裔,又不願與新王朝往來,所以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 《孤禽圖》一隻小小鳥,價值6272萬!這是一隻不平凡的鳥!
  • 他比八大山人多「一大」,自稱九大山人,書法繪畫水平如何?
    自朱耷之後的三百餘年間,即使出了如齊白石這樣的繪畫大師,他也保持著對八大山人的仰視姿態不敢逾矩,迄今為止,也僅有當代大師範曾敢放豪言稱自己有可能超過朱耷。」,大有「八大山人算什麼,我比八大還多一大」的英雄氣概。
  • 國畫大師範曾娶了心中的白月光,現在生活怎麼樣
    範曾的成就1938年範曾出生於江蘇的書香門第,因為祖上13代都是大詩人,文化氛圍極其濃厚,這似乎也預示著範曾可以看見的美好前途,天賦過人,年僅4歲就可以熟讀經書,《嶽陽樓記》、《木蘭辭》倒背如流,還賦短詩一首,大眾驚豔,榮獲南通智力大賽特等獎。
  • 李敖兼具才氣和勇氣,自詡「一個正確的人活在錯誤的地方」
    ——李敖央視《新水滸傳》中,武松和方臘在破廟狹路相逢,方臘說「武松大名倒是久有所聞」,而李敖的大名之於我,也是久有所聞。李敖去世,網上出了很多紀念文章,但都把李敖的年齡算錯了。李敖生於1935年4月23號,卒於2018年3月18號。
  • 2128萬元的八大山人作品《歲寒三友圖》鑑賞
    八大山人作品中,超過100字的題跋已屬罕見,「歲寒三友圖」跋文長達194字,是八大花卉作品中(不含山水和翎毛畫)題跋最長的一件。由於全用行草書寫,加之用典較多,不但辨識不易,而且解讀也難。譯文如下:「己巳年十一月冬至日,我的好友沈老先生準備從豫章(即南昌)回歸故鄉,約八大山人及諸友在洛陽酒家狂飲。
  • 李敖去世 | 狂生李敖,這一輩子值了
    李敖先生因罹患腦瘤,於今天上午10點59分,安然離世,享年83歲。這位曾在74歲高齡說自己會再活30年的狂士,最終沒扛過春意已露端倪的3月。李敖的一生,聰明、現實、自戀、自大,不懼生,不畏死,不浪費一分一秒,拼勁全力,活出自己。這樣的一輩子,值了。十九年前,李敖就交待了後事。
  • 30位學者齊聚南昌:暢談八大山人與中國古典藝術傳統
    「八大山人與中國古典藝術傳統」青年學術研討會在南昌鏡堂藝術館隆重舉行。杜浩發表了《回到原點——試說八大山人的格調》主題發言,圍繞「格調」這一審美標準,分析了八大山人書法晚期風格的篆書化線條所體現的簡潔、凝練格調。而賴起鳳則以《朱耷晚年書寫的一個側面》為題,討論了八大山人臨習《石鼓文》《禹王碑》對其書風的影響。劉光《八大山人與碑學萌芽初探》也探討了篆書碑刻的臨習,對於八大山人書法的影響,及八大山人書風與明清之際碑學興起的內在聯繫。
  • 範曾書法寫泰然2個字,收藏價格才55元,這是什麼節奏?
    範曾書法寫泰然2個字,收藏價格才55元,這是什麼節奏?在書畫藝術品拍賣市場,範曾先生的書法作品非常受關注,他的書法作品或者是繪畫作品都顯示價格處於高端位置,一字難求,一畫千金的現象並不少見。所以說範曾先生書畫藝術品的收藏的品位,或者是升值潛力都是比較高的。
  • 八大山人:哭之,笑之
    清順治五年(1648年),他出家為僧,法名傳棨(音同「起」),字刃庵;康熙五年(1666年)取號雪個,後來又有了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別號;到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58歲,又給自己取了個奇特的別號——八大山人,從此,以前的別號都棄之不用。他在自己的畫上落「八大山人」的款時,總是豎筆連寫,看起來有時像「哭之」,有時像「笑之」,據說代表著他作畫時的心情。
  • 「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的藝術哲學與人生哲學
    提起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有些人會想到他是生不逢時的明朝皇室後裔,支離的身世讓人無不嘆息;有些人會想到他是一個避世的閒散僧人,喜歡寫些晦澀難懂的禪偈詩文,還有些人會想到他是一個偉大的、卻讓人難以解讀的書畫藝術家,「似哭似笑,非哭非笑」的花押落款、如魏晉謝公屐的驢形小印,仿佛給我們設下一個個謎題。因此謎一般的八大山人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的熱門研究對象。
  • 渣男李敖
    年輕時,李敖有一個女朋友叫王尚勤。兩人的戀情開始於1962年2月的一次萍水相逢。1964年9月,她在留學過程中,發現自己身懷有孕,不久在西雅圖生下現在因為維權名揚天下的李文。王尚勤回國準備和李敖結婚時,發現李敖已經和別的女人同居了,於是只能作罷。後來,李敖的女朋友一個接一個,對王尚勤和女兒李文並不過問。
  • 李敖:「今天將魯迅捧為英雄的人,我無法接受」
    李敖:「今天將魯迅捧為英雄的人,說他如何跟國民黨政府對著幹,把他說的那般高風亮節,我無法接受」。國民政府不是什麼開明政府,否則也不會有軍統這樣的特務組織,不會有戴笠這樣的暗殺頭目,倒在民國的知識分子還少嗎?
  • 八大山人有深厚書法功底,黃賓虹曾說八大山人書法第一,繪畫第二
    說到八大山人很多人會想到他的繪畫,風格冷逸,獨樹一幟,其實八大山人在書法上的成就在明代無出其右者。黃賓虹曾經評價八大山人的書畫:書法第一,繪畫第二。看懂了,八大山人的書法也就看懂了他的藝術,因為他的繪畫很多用法布局來源於書法。八大山人書法在早年的時候學習歐陽詢,行書學習黃庭堅和米芾,到了晚年又學習王羲之的書法,後來喜歡用禿筆寫字。他的書法呈現的筆畫粗細均等,但是字形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呈現出一種圓潤剛健之氣,也體現了一種桀驁不馴的氣韻。
  • 李敖評論三毛、金庸、王菲,一針見血,無可辯駁,畫骨
    "大師之後,再無大師。"現代的傑出的批評家,思想家,作家李敖先生,文筆犀利,富有批判色彩,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他,把我國著名的作家,歌手都批判到了無可辯駁的境地,可謂當真是"中國白話第一人"啊!三毛式大義凜然的偽善李敖先生是三毛崇拜已久的作家,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三毛通過平鑫濤的認識得以拜見到了李敖。三毛為人和善,親切禮貌,但是這次見面的談話令李敖對三毛印象不佳。"我不是個喜歡把自己落在框子裡去說話的人"。這是三毛對自己的評價。
  • 李敖貶低余光中沒水平,擅自修改餘的作品,卻改得讓人啞口無言
    李敖於1935年在黑龍江哈爾濱市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就讓他讀一些歷史文學類的刊物,培養他的興趣。父母的目的達到了,從小看歷史文學刊物長大的李敖越發對文學愛不釋手。1949年,14歲的李敖隨著父母去了臺灣,在這裡他沒有朋友,唯一能讓他感到快樂的就是他的成績單。每次考試公布成績時,看著其他孩子羨慕的表情李敖就打心底裡高興,漸漸的李敖變得自負了起來。他覺得自己天資聰穎非常人可比。
  • 八大山人是哪八個人?
    《八大山人作品賞析》朱耷(1626年—約1705年),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作品賞析》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的九世孫子。
  • MBA關注 | 李敖、霍金和紀梵希去逝,李嘉誠謝幕:時代落幕,群星依舊...
    1979年,李敖復出文壇,出版新書,在扉頁裡寫道,「50年來和500年後,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那一年,他44歲。現在的我們,活在社交網絡下,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做自己。只敢發精心修過的圖片,一句話要刪刪減減好多次才敢發出來,明星們更是如履薄冰活成了假人,沒有人敢真正做自己。在一個所有人都不叛逆、不狂妄的時代裡,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