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一幅畫賣6900萬,表示在過30年,藝術造詣超過「八大山人」

2020-12-13 騰訊網

範曾在當代藝術界具有廣泛的知名度。所謂名人是非多,範曾的繪畫作品也是飽受爭議。但即使如此,範曾現在依然現在藝術界頂點,他作品價格高得離譜,隨便畫一張作品就能拍出幾千萬的價格。所以有人評價他,畫畫賺錢的速度比印鈔機印錢的速度還要快。

比如範曾1994年所作《老子出關》,拍賣價格就高達1104萬。畫的一幅《八仙圖》鏡心,在2011年拍賣價格是6900萬元,隨便一幅畫都是千萬元的級別,實在讓人瞠目結舌。更讓人驚訝的是,範曾畫一幅這樣畫根本用不了多長時間,一天畫個幾十張都不成問題,怪不得有人說他他畫畫賺錢的速度,比印鈔機印錢的速度還要快!

範曾成名已經半個世紀了,他一年作品成交總額就高達9.4億,這讓其他藝術家望塵莫及。也因此讓範曾的名字常年佔據胡潤藝術榜前三甲的位置。

範曾作品價格高得離譜,沒有幾人能與他比肩。可能認為自己在藝術界沒有對手,這也讓範曾非常自傲,範曾表示:「假我30年光陰,必可超越八大山人」,此話一出就知道,範曾對於自己的藝術造詣有多麼的自信。

「八大山人」朱耷大家應該不陌生,他是明末清初的書畫大師,他的繪畫成就對後世影響很大。範曾敢狂言說以後藝術成就能超越朱耷,這真是一種狂傲。當然,這種狂傲是有原因的,因為即使朱耷繪畫造詣高,他的繪畫拍賣價格和範曾相比還是略遜一籌。雖然作品拍賣價格的高低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也不代表水平高就一定能賣好價格。但是範曾不這樣看,他可能認為自己的作品價格已經超過了朱耷,藝術造詣超過他也是遲早的事。

其實不止這一件很自傲,範曾一直以來就自視甚高,他曾經評價自己在書畫上的造詣:「坐四望五,以待來日」。可能很多朋友不明白什麼意思,範曾這樣解釋:一般畫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師,五品是書畫巨匠,五百年才能出一位,六品可稱為魔鬼從未看到。

範曾評價自己的繪畫成就坐四望五,以待來日。這是範曾評價自己已經是繪畫大師,將來的成就可能會書畫巨匠。我們暫且不論範曾到底是不是繪畫大師,但是這樣自吹自擂自己是大師的,他絕對是當代第一人。

大家對於範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書畫成就,不知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評價。

相關焦點

  • 範曾: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記帳先生的標準,炫耀什麼
    儘管如此,範曾仍不斷吹噓自己是中國畫家第一人,甚至在2017年前後,他還在電視媒體上放話"假我三十年,我將超八大山人"。"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大家聽了這話都笑了,但範曾卻很自信。八大山人是誰?八大山人名叫朱毅,是明末清初的書畫家。
  • 他比八大山人多「一大」,自稱九大山人,書法繪畫水平如何?
    稍有一些藝術情懷的人大概都知道「八大山人」,這位明代落魄王孫以其空前絕後的繪畫造詣,在傳統藝術史上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筆墨巔峰。自朱耷之後的三百餘年間,即使出了如齊白石這樣的繪畫大師,他也保持著對八大山人的仰視姿態不敢逾矩,迄今為止,也僅有當代大師範曾敢放豪言稱自己有可能超過朱耷。
  • 「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的藝術哲學與人生哲學
    朱良志與他筆下的八大山人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家朱良志眼中的八大山人是怎樣的呢?不妨在《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藝術中的生存智慧》這本書中一窺究竟吧!其實這不是朱良志先生第一次寫八大山人了,他曾在報刊、雜誌中多次發表關於八大山人與石濤的的藝術研究文章,出版過《八大山人研究》一書,在那本書中著重對八大山人的家室淵源、生平事跡、交遊等方面收集了大量的資料進行研究、考辨。
  • 範曾:如何評價趙忠祥的畫作?早知道,就不會坑慘這麼多收藏者了
    文丨曹鏡明題丨範曾:如何評價趙忠祥的畫作?早知道,就不會坑慘這麼多收藏者了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趙忠祥的看法!有些人活著,卻早已經死去;有些人即便是已經去世,依然在江湖之中流傳著關於他的傳說。在趙忠祥生前的巔峰時期,一幅畫作在慈善拍賣會上,曾拍出90萬的天價!
  • 八大山人的畫,俗氣!一招白眼走天下
    講了那麼多瓷器,今天我們來講畫。誰的畫?當然是「俗氣」側漏的八大山人。愛好收藏畫的就了解我們的八大山人是誰,也知道14年佳士得八大山人的《松鹿圖》拍品,以904萬港元成交的。不過我們既然來講八大山人的畫,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八大山人到底是誰。
  • 「藝惠藏」畫壇巨匠範曾卻凌越古人,打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之路
    在當代中國畫壇,範曾是一個巨大而又具壓迫性的存在。畫界佯裝對他恍若無聞,不置一評;他卻無處不在。他的作品流布四方,幾同於白詩柳詞;他的作品的傳奇市場效應,又常常使私下詆毀他藝術成就的人惱火不已。有人宣布筆墨等於零,卻無法繞過範曾這個塊然大物;有人聲稱今人無法在古人的純熟體系裡發現新義,範曾卻凌越古人,打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之路。八大山人的極簡畫可謂是國畫的最高境界。由於是亡國後裔,又不願與新王朝往來,所以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 《孤禽圖》一隻小小鳥,價值6272萬!這是一隻不平凡的鳥!
  • 八大山人的魚鳥畫為什麼常常都是「白眼向人」呢?
    活躍在清初畫壇的八大山人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藝術大師,無論是山水畫和花鳥畫他都具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他的那些「白眼向人」的魚鳥畫更以一種奇特的風格堪稱一絕。八大山人魚鳥畫的這種獨特的造型特點是他的個性意識最為生動而強烈的表現。
  • 修車大爺挑戰範曾流水線畫畫,一次能畫200幅,每一幅都不重樣
    其實名家有名家的煩惱,畢竟「人怕出名豬怕壯」,範曾大師蟬聯「最貴在世國寶藝術家」名銜多年時,也曾經因為自己的「流水線」畫畫被收藏家郭慶祥發文質疑,一度成為了畫壇聚焦的熱點,很多人說一口氣能畫好多幅作品,說明功底深厚,也有人說這樣畫畫完全成了複印品,失去了藝術價值。
  • 她52歲學畫,畫3隻小鳥卻賣了118萬,專家:被央視「耽誤」的畫家
    她52歲學畫,畫3隻小鳥卻賣了118萬,專家:被央視「耽誤」的畫家 在繪畫界她同樣取得了不凡的藝術成就。著名畫家範曾先生評價倪萍說:「倪萍的畫是活的,可以以賣畫為生。」熟悉文化圈的人都知道,範曾是我國的畫壇巨匠,書法、繪畫樣樣都是大師的水準。得到他如此評價,倪萍的繪畫造詣可見一斑。 甚至有一些專家認為,如果當時倪萍不進入央視,成為主持界的「一姐」,她現在在繪畫界的造詣會更深,走得會更遠。完全是一個被央視「耽誤」的畫家!
  • 範曾的人物畫估價150萬,大紅袍西洋劍,物有所值嗎?
    範曾的人物畫估價150萬,大紅袍西洋劍,物有所值嗎?範曾有大師的稱謂,不過這個稱謂是不是恰如其分,是有爭議的。就範曾本人來說,老先生有非常好的修養自信,認為大師之稱並不過頭。也有許多人服氣範曾在國學、書畫文化層面上的造詣,所以認為範曾稱大師也是恰如其分。
  • 1.18億一幅畫,這幅畫很奇葩:畫中動物翻白眼,中國古代另類畫家
    2010年杭州西泠印社,一幅畫拍出1.18億的天價,這幅畫名叫《竹石鴛鴦》,畫的作者是八大山人。今天,默默就和大家聊聊這位,八大山人。聽到八大山人,你會不會覺得這是好幾個人的名字?說起這八大山人,他其實是一個人,原名叫朱耷。(下文為了不混淆,還是稱其為八大山人)八大山人原本是明朝皇室子孫,後來淪落到民間成了窮酸畫家。
  • 最貴的八大山人名畫《竹石鴛鴦圖》(1.18億元)
    西泠印社2010年秋季拍賣會拍,1.18億成交。清康熙四十年(1701)前後,在江西南昌北蘭寺附近的一所叫「寤歌草堂」的房子裡,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懷著悲憤的心情在紙上寫下了一首詩:「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藏戶暗,詩畫入禪真。遺世逃名老,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這位老者就是明朝沒落王孫——八大山人。
  • 收藏|八大山人的繪畫是古典時期文人畫的終結
    700 年後 , 出現了通過人生逆境的深刻體悟而把這一文化語境推到了更具深廣內涵的極致 : 八大山人的繪畫。八大山人 , 朱耷 ( 1626 — 1705 ) 江西籍 , 明太祖十六子朱權後裔 , 明亡後入奉新山為僧 , 旋又入道 , 晚年仍為儒士 , 浪跡於南昌進賢、新建、撫州各地 , 他在燈社、北蘭寺、芙山房、寤歌草堂度其殘年。
  • 李敖評範曾:他為人下作,字如帳房先生,畫千篇一律!比我差遠了
    因為人品才是我們真正的資本,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更應該以人品為重,如果這個人的人品低下,那麼即使他曾有過驚世的作品,他現在的社會地位多麼崇高,也絕不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即使他一時獲得成功也會很快失敗。在我國的臺灣省著名的作家李敖也曾評價過一個人的人品差,李敖曾親口評價他說:「他為人下作,字如帳房先生,畫千篇一律!
  • 範曾一幅書法作品四個字估價3000元,是物有所值,還是徒有虛名?
    範曾這個名號,在當今書畫界界,絕對是「一哥」的地位,無論是他的繪畫,還是他的書法,造詣都非常高,尤其是他的書法,自成一體,別開生面,這不,就在最近看到了他的一幅作品,四個字「海納百川」,卻估價為3000元,很多網友認為是物有所值,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是徒有虛名,根本不值,為此,也激起了一場關於範曾書法的大討論
  • 八大山人:別猜了!我畫的動物就愛翻白眼
    序言:餘秋雨是這樣評價「八大山人」的:「八大的畫裡有令天地為之一寒的「白眼」。」確實,當你去博物館參觀八大山人的畫作時,每一隻動物都會以「翻白眼」來表示對你的「不屑」。置身那處,四壁撲面而來齊刷刷的「白眼」攻擊,令人忍俊不禁。
  • 「八大山人」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開幕
    為唱響八大山人文化品牌,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12月6日下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共南昌市委宣傳部、中共青雲譜區委、青雲譜區人民政府,南昌市文聯承辦,青雲譜區委宣傳部、南昌市美術家協會等協辦的「八大山人」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開幕式在青雲譜區八大山人梅湖景區個山園舉行。
  • 八大山人:哭之,笑之
    這一個性鮮明的別號於是隨著他的書畫作品流傳千年,響亮程度遠遠超過了他的本名。 他生長在一個充滿文化藝術氛圍的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擅長書畫。身為貴族子弟,他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資聰穎,八大山人8歲時就能作詩,能懸腕寫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小楷,11歲能畫山水畫,顯示出非凡的藝術才能。 因為自家的藩國、封號被撤,八大山人早年曾醉心於科舉,希望通過仕途而顯達。
  • 國畫大師崔如琢:一幅畫價值1.4億,曾放言80歲前超過畢卡索
    見畫如見人,他的畫和他的人一樣蒼勁厚重,雖然看上去是大氣磅礴,但卻有著鮮明的個性,收放靈活——此句是很多業內外人士對崔如琢的評價。而崔如琢身為國畫大師一幅畫的出售價值達到了1.4億元人民幣,他本人也曾放言自己在八十歲之前一定要超過"現代藝術的創始人"畢卡索!
  • 30位學者齊聚南昌:暢談八大山人與中國古典藝術傳統
    「八大山人與中國古典藝術傳統」青年學術研討會在南昌鏡堂藝術館隆重舉行。杜浩發表了《回到原點——試說八大山人的格調》主題發言,圍繞「格調」這一審美標準,分析了八大山人書法晚期風格的篆書化線條所體現的簡潔、凝練格調。而賴起鳳則以《朱耷晚年書寫的一個側面》為題,討論了八大山人臨習《石鼓文》《禹王碑》對其書風的影響。劉光《八大山人與碑學萌芽初探》也探討了篆書碑刻的臨習,對於八大山人書法的影響,及八大山人書風與明清之際碑學興起的內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