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咖啡豆種產區 阿拉比卡卡杜拉精品咖啡豆種植與風味描述

2020-12-14 咖啡評論

如今哥倫比亞是世界第三大咖啡生產和出口國,所生產的哥倫比亞咖啡,以它的精品品質、柔和的口感和高品位聞名於世。而這全部取決於,哥倫比亞適宜的氣候為咖啡提供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天然牧場」。

哥倫比亞的咖啡文化】

哥倫比亞的咖啡文化也很獨特,咖啡是哥倫比亞人的驕傲,哥倫比亞人最喜歡談論的幾件事,除了他們那曾經名列世界前茅的足球,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咖啡了。在哥倫比亞喝咖啡是一種享受,不僅一日3次必不可少,大街小巷還布滿了咖啡館,從早到晚顧客盈門、座無虛席。咖啡館絕無速溶之說,現煮現賣,小姐用精緻的瓷碗斟上,恭恭敬敬送到顧客面前,自己隨意加糖。室內香氣瀰漫,碗裡香甜可口,慢慢品來餘味無窮,難怪當地人各個嗜之成癖。

在哥倫比亞你若是拜訪一個朋友或一位政府官員,首先會給你上一杯哥倫比亞咖啡,交談中,還會多次為你續杯。所以一次拜訪,你會品嘗好幾杯哥倫比亞咖啡。而且哥倫比亞咖啡的品牌也很多,各種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另外,咖啡作為原料的產品也很多,如咖啡糖、咖啡酒、咖啡豆工藝品等。咖啡的喝法也有很多種,有的加奶,有的不加奶,有的是打成沫子,有的是涼咖啡、冰咖啡。在哥倫比亞,不管到什麼地方,既使是很小的一個小村莊都會有一家咖啡店。在不少機場咖啡還是免費提供的。

前街咖啡哥倫比亞玫瑰谷咖啡

哥倫比亞的各個辦公地點,咖啡就像我們的純淨水一樣是免費提供的。上班以後,有專門的服務員準備好咖啡。到了10點的時候上一次咖啡,如果你需要的話可以隨時讓服務員再上。所以咖啡在他們那裡來講和我們喝茶一樣。

【哥倫比亞咖啡享譽世界】

地處南美洲西北部的哥倫比亞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它的歷史悠久。從遠古時代起,印第安人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公元153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9年獲得獨立。1886年改稱現名,以紀念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哥倫布。1808年,一名牧師從法屬安的列斯經委內瑞拉將咖啡首次引入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有「四寶」:鮮花、黃金、綠寶石和咖啡。可見咖啡哥倫比亞在的重要地位了吧。並且世界上可能很少有咖啡是以一個國家命名的,像雀巢咖啡、藍山咖啡都不是以國家命名的。而以國名作為咖啡的牌子,哥倫比亞還是第一家。哥倫比亞的咖啡是以它的品質、口感和高品位聞名於世的。哥倫比亞的咖啡生產在國家經濟生活當中佔有很重要的部分,每年出口大概在15億美元左右,佔其外貿較大的比重。

就像只有在法國香檳地區生產的酒才能叫香檳酒一樣,只有在哥倫比亞生產並且由純手工採摘的咖啡,才能叫做「哥倫比亞咖啡」。哥倫比亞咖啡是少數冠以國名在世界出售的原味咖啡之一。在質量方面,它獲得了其他咖啡無法企及的讚譽。

【種植區域與採收季】

哥倫布比亞咖啡種植分布為安迪斯山脈沿線,從南至北,大致劃分為北部產區(綠色),中部產區(橘色,紫色)與南部產區(黃色),其中橘色紫色區域有主次兩個產季,綠色與黃色區域有一個產季。

種植系統

哥倫比亞有563,000多家庭將近800,000人從事咖啡種植,其中95% 的種植者為種植面積小於5公頃。60%的哥倫比亞咖啡種植者種植不到一公頃的咖啡,而擁有超過20公頃咖啡種植者只佔0.5%。 咖啡種植總面積超過881 000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24%。全國平均咖啡種植面積為1.7公頃。全國大約擁有27億株咖啡樹,其中66%以現代化栽種方式種植在種植園內,其餘的種植在傳統經營的小農場內。 大多數咖啡種植的家庭正在經歷咖啡二代的更迭,二代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也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傳統種植正在被更新,被進化,也更開放。

[生長環境]

|地貌、氣候

哥倫比亞地處熱帶,氣候因地勢而異。哥倫比亞地貌豐富,緯度低,海拔高。除了布卡曼卡的海拔比較低以外,咖啡多半種植於1200-1900m。東部平原南部和太平洋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屬亞熱帶氣候,西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

年均氣溫:15.8 - 20.5 攝氏度。咖啡區平均溫度將在18℃和22.5℃之間變化,年降水:1000 - 2500毫米。

總的來說該地區,一年有兩個乾旱期和兩個雨季。

在北部地區,12月至4月是一個明確的乾旱期。

在中部地區,1月至2月和7月至8月是兩個乾旱期。

南部地區在6月至9月期間持續乾旱。

雖然咖啡種植區的年降雨量很高,但由於降雨分布不當或蒸發率高,有些地區有時缺水。由於緯度變化以及哥倫比亞南部和北部生產區域之間存在86個不同微氣候。

哥倫比亞咖啡分200多個檔次,也就是說咖啡的區域性很強。該國的咖啡生產區位於安第斯山脈,那裡氣候溫和,空氣潮溼。哥倫比亞有三條科迪耶拉山脈南北向縱貫,正好伸向安第斯山。沿著這些山脈的高地種植著咖啡。山階提供了多樣性氣候,這裡整年都是收穫季節,在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咖啡相繼成熟。而且幸運的是,哥倫比亞不像巴西,它不必擔心霜害。哥倫比亞大約有7億株咖啡樹,其中66%以現代化栽種方式種植在種植園內,其餘的種植在傳統經營的小農場內。

哥倫比亞咖啡純正的味道,除了具有咖啡生長最有利條件的自然環境之外,與當地的種植者辛勤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哥倫比亞,咖啡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07萬公頃,全國約有30.2萬個咖啡園,30%到40%的農村人口的生活都直接依靠咖啡生產。哥倫比亞雖然有不少農場,但面積都不大。每個農場的面積只有2公頃左右,80%以上的咖啡種植園的咖啡樹只有5000棵左右,平均3000棵。由此可見,哥倫比亞的農業屬小農莊型。當地人在咖啡樹周圍種上高大的喬木或香蕉樹。幼苗期為咖啡樹搭涼棚,以保證咖啡生長所需要的陰涼潮溼環境。由於咖啡林內溼度大,溫差小,咖啡豆成熟慢,有利於咖啡鹼和芳香物質的積累,因而咖啡質量最好。

【哥倫比亞咖啡的種植者】

哥倫比亞咖啡中的優質咖啡——阿拉比卡種咖啡

在哥倫比亞咖啡種中不得不提到「阿拉比卡種」(學名Coffee Arabica)。 阿拉比卡種咖啡樹多生長在海拔900米—2000米高度之間;較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4℃;需較大的溼度,年降雨量不少於1500毫升,同時,對栽培技術和條件也要求較高的要求。所以你現在可以理解上面講解標誌時,為什麼會把咖啡種植區的第斯山脈作為背景的原因了。

全世界的咖啡豆中,阿拉比卡種的咖啡約佔65%—80%。阿拉比卡種咖啡豆外形長、扁、完全一些,偏綠。

阿拉比卡咖啡擁有多變而寬廣的潛在風味。不同地區,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產地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通常具有各自的特色,未經烘焙時聞起來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氣味,經過適當的烘焙後,展現出果香(中淺焙)與焦糖甜香(深烘焙)。她絕佳的風味與香氣,使她成為這些原生種中唯一能夠直接、單獨飲用的咖啡。因此她獲得了其他咖啡無法企及的讚譽:被譽為「綠色的金子」。

【卡杜拉(Caturra)】

阿拉比卡品種波旁(bourbon)的一個自然變種,於1937年在巴西被人們發現,它的樹體沒有波本高大,更加矮小。由於繼承了波本的血統,所以抗比力比較弱,但是產量卻高于波本。雖然發現與巴西,但是卡杜拉卻不適合在巴西生長,所以在巴西並沒有大規模栽種,而是在中南美地區廣為盛行,例如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尼加拉瓜都大面積的栽種卡杜拉。

卡杜艾是一種卡杜拉和Mondu Novo人工雜交的咖啡品種。卡杜艾有比較好的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特別是抗風抗雨。

卡杜艾樹種比較低矮,相對其他咖啡樹,卡杜艾的果實長的更結實,不易採摘。果實既有紅色也有黃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黃色果實比紅色果實好的味道。反倒有些人在杯測中發現,有些黃色果實處理出的咖啡雖然酸度不錯,但是咖啡口感的乾淨程度比紅色果實的要差。

[咖啡產區]

哥倫比亞以麥德林(Medellin)、阿曼吉亞(Armenia)與馬尼札雷斯(Manizales)等產區最為知名,習慣上統稱為「MAM」。

哥倫比亞的精品豆產區以南部為主,海拔在1500米以上,包括慧蘭省的聖奧古斯丁(San Augustin, Huila)、考卡省的波帕揚(Popayan, Cauca)、納裡尼奧省,以及託利馬省,這些地方的產品都有精緻的酸香和莓香,並有焦糖香氣,甜感十足。

從北往南,哥倫比亞的產區有:

Santander/North of Santander 桑坦德及桑坦德北部

桑坦德產區是哥倫比亞北部的著名產區,西臨馬格達萊納荷,種植海拔約1400-1600米,該產區的咖啡豆以強烈的味道,悠久的回味和獨特的草木清新風味著稱。

前街咖啡哥倫比亞玫瑰谷咖啡豆

代表咖啡:哥倫比亞 大樹莊園 玫瑰谷

處理方法:厭氧酵素水洗

衝煮器具:hario v60

研磨度:中粗細研磨

粉水比例:1;15

水溫建議:90-91度

衝煮建議: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

風味描述:令人驚豔的蜜桃特徵,伴隨玫瑰和酒心巧克力的香氣,芬芳馥鬱,入口揉入再喝蜜桃果汁。既有黑葡萄般的優質酸甜感,又有奶油太妃糖般的絲滑口感。

Antioquia 安提奧基亞

安蒂奧基亞省(Antioquia)位於哥倫比亞中北部,咖啡種植有126,000公頃,生產的咖啡豆佔了哥倫比亞產量的18%,產量僅次于慧蘭省(Huila)。此省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屬於安地斯山脈的高山地形,但卻受著加勒比海溫暖海風吹拂,省會麥德林(Medellin)為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同時這也是哥倫比亞咖啡重要產區。

代表咖啡:哥倫比亞 安提奧基亞省 海萊拉莊園(水洗處理)

風味描述:淡花香、白葡萄汁、蜂蜜甜、奶油、水果軟糖、甜柑橘調、口感滑膩與厚實的甜味。

Tolima 託利馬

Tolima 緊鄰 huila 和 cauca,這裡有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M. Andes)和科迪勒拉山脈(M. Cordillera)縱貫,兩大著名山系之間是由南向北貫穿的馬格達萊娜河(R. Magdalena)。

Tolima的名字來源於最早居住在這裡的人們,「Pijaopeople」,在這個古老人群的語言(Pijao word)裡,tolima 寓意「白雪覆蓋」,「snowed」。Tolima的農莊總體上比其他哥倫比亞南部產區農莊面積略大,約在10-15公頃之間。這裡也盛行合作社的方式,農戶們將自己的小批量的咖啡鮮果送到合作社的處理廠。一些農戶也會選擇自行處理,利用自家小規模的可以處理當天採摘量的處理設施。

前街咖啡衝煮哥倫比亞瑰夏咖啡

代表咖啡:哥倫比亞 瑰夏(水洗處理)

風味描述:熱時入口蔗糖、甘草甜感明顯,帶著些許檸檬的酸調,以及烏龍茶餘韻,有點像是一杯檸檬茶;溫度降下來以後柑橘的風味明顯,蜂蜜、蔗糖回甘持久,溫度降下來之後倒是有種蜂蜜綠茶的感覺。

烘焙建議:烘焙機楊家800N

爐溫至攝氏180度入鍋,風門開設3,30秒後調火力至150,風門不變,回溫點1'36",爐溫140℃時調整火力至130,風門開至4;此時豆表變為黃色,青草味完全消失,進入脫水階段,當爐溫到達166℃時,將火力調至110度,風門不變;7'50"時,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8'20"開始一爆,調小火力至50度,風門調至5(調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無爆裂聲),一爆後發展1'30",190度下鍋。

Huila 慧蘭

慧蘭省位於哥倫比亞南境內的中央山脈南部,是該國最著名的精品咖啡產區。此區為群山環繞的山丘地,栽植海拔在1500米以上,哥倫比亞境內最重要河流會合於此,帶來相當豐富的水資源及水氣。

相異於普遍對大宗哥倫比亞咖啡平衡醇順的印象,許多小農微批次生產的哥倫精品其實是很有產區風味特色的。近年來隨著國際市場對咖啡品質的重視與對精品咖啡的要求,逐漸放棄原先以豆型大小分級的系統,改以微產區生產組織咖啡小農提供的微批次為主(Micro-regional selections),由數十名小農提供他們的單位收成匯整為一個微批次來銷售,也因次更有機會透過逐批次杯測,直接挑選出許多品質優異的特定小農咖啡。

粉紅波旁最先種植于于慧蘭產區,剛開始的時候是和其他波旁,卡杜拉混種在一起的,後來才單獨採摘,單獨處理,咖啡櫻桃成熟後呈現浪漫的粉紅色,但要保持這份粉紅色非常難得,因咖啡果實的顏色最終是由花粉粒裡面的隱性基因所決定的,要進行雜交的花粉粒中,既有傾向黃波旁的黃色基因也有傾向紅波旁的紅色基因,而這些都屬於隱性基因,非常容易相互幹擾,所以粉紅波旁屬於非常稀有的品種。

稀有的粉紅波旁在杯中表現也是非常的特別,不同於一般波旁風味較平的特點,這粉紅波旁擁有清新的花香氣、藍莓和青葡萄的果汁甜感,中段帶有櫻桃氣息,尾段像黃糖一樣的甜感,在酸質方面,更多呈現柑橘莓果複合的表現。

代表咖啡:哥倫比亞粉紅波旁伊莎貝拉(水洗)

前街哥倫比亞粉紅波旁伊莎貝拉咖啡豆

風味描述:入口有柑橘、莓果、聖女果,在溫度的變化下,有焦糖的甜感、淡淡的發酵香 ,餘韻有花香和堅果奶油的香氣,口感上順滑、乾淨。

烘焙建議:

烘焙機楊家800N

爐溫至攝氏180℃入鍋,風門開設3,火力為100;回溫點1'40",爐溫140℃時火力不變,風門開至4;此時豆表變為黃色,青草味完全消失,進入脫水階段,在151℃時火力降到80,166℃時火力降到65,風門保持不變。8'35"時,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 9'58"開始一爆,將風門調至5(調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無爆裂聲),一爆後發展1'28「 ,193℃下鍋。

8'35"時,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 9'58"開始一爆,將風門調至5(調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無爆裂聲),一爆後發展1'28「 ,193℃下鍋。

還有一隻用了特殊處理法處理的蕙蘭產區咖啡豆:哥倫比亞花月夜(日曬厭氧)

前街咖啡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豆

風味描述:風味均衡,花香草莓之餘會帶有黑可可的餘韻,奶油以及發酵感。

烘焙建議

楊家800N

入豆溫180℃,一開始的火力為120,風門為3,到140℃的時候,將火力不變,風門開至4,這個階段豆子慢慢從一開始的生豆綠色轉變為黃色,原本生豆的青草味慢慢的消失,進入脫水狀態,6'25"是豆子轉黃點,此刻豆子出現像烤麵包時的那種甜香氣,在180℃將火力就降到100,風門不變為4,

第9'38"時,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10'20"開始一爆,風門開至4,一爆後發展1'50,196℃下鍋,因考慮到哥倫比亞 厭氧日曬 花夜月這支豆子是厭氧日曬,脫水時間儘量讓它脫到9分鐘-9分30秒左右,讓豆子烘通透,以免出現夾生等情況。

一爆後發展到1』50」,196℃出爐

Cauca 考卡

考卡省是哥倫比亞咖啡原產地認證的產區,平均海拔1758m,最高海拔可上升至2100m,該地區的地形、降水、溫度以及火山質土壤為咖啡的生長準備了適宜條件。

80%為山地,東部和中部有平行分布的山系,為安第斯山脈的部分,中部山系中包括兩座主要火山Sotara和Petacas,邊界上考卡省跟其他西南產區類似,降水呈明顯的單峰分布(monomodal),乾季主要出現在每年的8到9月份,之後的雨季帶來集中的咖啡花季,隨之而來的是次年集中的咖啡收穫季。

與其他產區在氣候上的最大區別,大概就是相對較大的溫差,日均溫為11℃,而日間均溫為18℃,日夜溫差是構成優質咖啡的重要因素。夜間低溫以及相對更高的海拔減緩了咖啡的生長節奏,令咖啡種子以及咖啡豆能夠更加充分的吸收到咖啡果的營養,也造就了考卡咖啡更好的酸度以及為人稱道的特別甜度。

前街咖啡哥倫比亞考卡咖啡豆

代表咖啡:哥倫比亞 考卡 (水洗處理)

風味描述:堅果的香氣迎面而來,入口有清新的青檸香,乾淨的果酸在口腔裡迴蕩。

Narino 娜玲瓏

娜玲瓏省(Narino)省位於該國西南方,西臨太平洋,南臨厄瓜多(Ecuador),安地斯山橫貫全省,咖啡種植在1600——2300的高海拔雲霧帶上,土是肥沃的火山地質,豆形較小但飽滿,色澤翠綠。娜玲瓏產區年產量中的絕大部分由美國大型豆商收購,Narino省位於哥倫比亞西南方,西臨太平洋、南部與鄰國Ecuador(厄瓜多爾爾爾爾)接壤,安地斯山橫貫本省,在這裡有宏偉的山脈及美麗的風景,並且還有許多河流經過此地區流向南方,屬於哥倫比亞的高山咖啡栽種區,孕育了不少精品咖啡的小農。那玲瓏省每年總產量約15萬袋,而屬於精挑豆的部份約只有6000袋。

法賓扎拉瑪 (Fabian Zarama) 是哥倫比亞娜玲瓏 (Nario) 產區的咖啡農,他的農場接近佛羅裡達 (La Florida)。

近年來,娜玲瓏引起精品咖啡界的強烈關注,海拔高聳可達 2000 米,加上特殊微氣候,氣溫保持在攝氏 16-25 度之間,當地的加樂拉火山 (Mount Galeras) 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肥沃的火山土壤,使娜玲瓏可以產出卓越的咖啡。不但一般而言品質良好,風味也相當獨特。

扎拉瑪建立一套標準種植流程,固定施肥,清理照料植株,年復一年收穫高品質的咖啡。這個特殊的批次是單一豆種:卡杜拉 (Caturra),種植於海拔 1900 米,使用乾淨的泉水進行水洗處理。櫻桃將去果皮後發酵 18 小時,然後乾燥 15 天。

盲測時札拉瑪的咖啡特別突出,口感飽滿,豐富複雜的水果風味,加上可樂味,非常特別。

前街咖啡衝煮哥倫比亞法賓扎拉瑪咖啡

代表咖啡:哥倫比亞法賓扎拉瑪 (水洗處理)

風味描述:奶油糖丶可樂丶櫻桃丶清爽酸質丶濃密口感

[採收季 按照區域不同]

哥倫布比亞咖啡種植分布為安迪斯山脈沿線,從南至北,大致劃分為北部產區,中部產區與南部產區,其中中部區域有主次兩個產季,北部和南部有一個產季。由於從北到南的地理氣候特徵差異,南北產季剛好相反,而中部依據偏南還是偏北又各自有主次不同的產季。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有豆子出產,我們這裡主要按照冬季產季與夏季產季來區分區域,

冬季產季從9月到12月,包括的區域有

Magdalena 瑪格達萊納 常見品項

Santander 桑坦德

Antioquia 安迪奧奎亞 常見品項

North of Santander 桑坦德北部

Boyaca 博雅卡

Meta 麥塔

中部靠近北部的地區會有主次兩個產季,主產季為冬季9月到12月,次產季夏季4月到5月之間

Caldas 卡爾達斯

Risaralada 裡薩拉拉達

Cundinamarca 昆蒂娜瑪卡部分區域 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

Quinido 金迪奧部分區域 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

Tolima 託裡瑪部分區域 次次骨灰級常見品項

中部靠近南部的地區會有主次兩個產季,主產季為夏季3月到6月,次產季為冬季10月到11月

Valle 瓦耶部分區域 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

Quindio 金迪奧部分區域

Cundinamarca 昆蒂娜瑪卡部分區域

Tolima 託裡瑪部分區域

夏季產季從3月到6月,包括的區域有

Valle 瓦耶部分區域

Cauca 考卡 次骨灰級常見

Cundinamarca 昆蒂娜瑪卡 部分區域

Huila 惠蘭 骨灰級常見

Narino 娜玲瓏 次次骨灰級常見

注意:這裡說的產季,是在產區咖啡果成熟採收咖啡果開始後制處理加工的階段,通常這個階段結束後的2-3個月後,才會有真正的新產季的豆子抵達我們的消費端。

[咖啡加工]

哥倫比亞咖啡絕大部分為水洗處理方式。與其他南美和中美洲國家不同的是,大多數咖啡種植者都在他們自己的水洗處理廠加工咖啡。每個小農家庭都有一個小特製的處理機(Ecomill or Eco-Pulper),採收的咖啡果倒入其中,不僅去除果皮果肉,同時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果膠,而且僅需要非常少量的水即可;接下來,還帶有殘餘少量果膠的帶殼豆就會進入一個小的池子或者容器中,可能是一個水泥池子(有的貼瓷磚),可能是一個不鏽鋼桶,放置一晚發酵,松落殘留的果膠,第二天用清水衝洗下,就完成了水洗處理過程。在自己家進行所有處理,使種植者可以完全控制咖啡的質量。

依據天氣,如果天氣好,當然首選是自然晾曬,有條件會有一個大棚子,鋪陳到木頭的棚架上來陰乾大棚Green House;否則,就鋪到一塊空的水泥地面上進行乾燥(晾曬場Patio);如果天氣不好,陰雨連綿的,那就用乾燥機來乾燥,乾燥機都會有一個進氣溫度控制,通常是在50攝氏度左右。

近年,哥倫比亞開發了一種環保的水洗方法,這一新的方法中,水被重複利用,使得原來生產1kg咖啡生豆需要40L的水降到0.6-2L。相當的環保,但是其對咖啡生豆的質量會產生影響。也許是哥倫比亞生豆容易變白的原因。

[關於FNC]

哥倫比亞國家咖啡生產者協會是哥倫比亞唯一的官方咖啡專業行會,自成立以來,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業非政府組織之一。協會代表了超過五十四萬咖啡農家庭,促進協作和聯合決策,保障咖啡種植者及其家庭的利益。協會幫助哥倫比亞的咖啡種植者達成了必要的共識,為咖啡農謀取適當的福祉。

FNC同時還支持咖啡生產的不同領域,如技術研發,優化生產成本,提高咖啡質量,通過推廣服務為咖啡種植者提供技術援助及種植質量保證,確保哥倫比亞咖啡種植者獲取更好利益。作為哥倫比亞最大的生豆出口商,協會還承擔出口質量控制的責任,以確保所有從哥倫比亞出口的咖啡生豆都符合出口質量標準。

產業鏈:哥倫比亞咖啡生產者協會FNC,哥倫比亞國家咖啡研究中心CENICAFE,各地的區域咖啡生產協會(哥倫比亞有32個區域Departments,其中20個有咖啡種植),貿易商,國際烘焙商,還有你們,看文字的各位「上帝」。

FNC的最大宗旨是做哥倫比亞咖啡的代言人,承諾只要是咖啡農願意售賣咖啡,FNC都願意進行購買,FNC不光做哥倫比亞咖啡的國際大使在國際市場做咖啡的行銷推廣,成功的打造了「胡安大叔」形象;同時在哥倫比亞國內也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參與到農戶種植生產,管理與持續運營中。

CENICAFE成立於1938年,作為FNC的技術支持致力於咖啡品種選育,農戶種植生產農藝培訓。

關於品種

哥倫比亞早期種植的品種為老的鐵皮卡與波旁,1970年開始被卡杜拉開始替換;卡杜拉不僅單株比鐵皮卡與波旁高產,同時因為樹形更為的緊湊,所以單位種植面積可以種植更多。

1961年開始,CENICAFE開始研究羅布斯塔血統的Timor品種,隨後將Timor與Caturra選育出哥倫比亞的卡蒂姆Catimor系列,經過了5代的選育,1982年,CENICAFE發布了哥倫比亞的第一個抗病種植品種Colombia,隨後1983年出現葉銹病後,Colombia品種開始大量的推行種植。

隨後CENICAFE繼續研發的腳步,2002年發布了第二款抗病品種Tabi(鐵皮卡,波旁與Timor的雜交品種),2005年發布了迄今為止最為成功能的抗病品種Castillo,2008年葉銹病大肆爆發後,哥倫比亞開始大力的推行Castillo種植。

Castillo品種的推行與扶持

這是2012年哥倫比亞推行小農種植抗病品種Castillo的一個咖啡改革扶持貸款計劃,

7年期的貸款計劃

最終還款時農戶只需歸還60%的本金,另外40%由政府承擔(有銀行願意買單)

貸款的前兩年不用做任何的還貸

第三年開始年利率為11%,每年在產季結束後農戶資金回籠後做還貸

當然,農戶是否轉種Castillo完全自願,以上計劃只針對Castillo種植試用。

最新的消息是2016年12月CENICAFE發布了一個新的抗病品種 CENICAFE 1, 同樣是卡杜拉與Timor(1343)的雜交品種,風味與Castillo一樣優秀,當時更加的高產,同時可以抵抗葉銹病與咖啡甲蟲。

關於咖啡競賽

哥倫比亞的國際咖啡競賽從2005年到如今共有兩種形式。2005-2015,CoE 2016年開始,哥倫比亞自行組織了第一次國際咖啡競賽,取名為LAND OF DIVERSITY,並進行了第一次的線下競拍。新的賽事相比CoE的賽制也有很大的變化

分小批次(SMALL BATCH)與大批次兩類,第一次將大批次(LARGE BATCH)納入競拍體系;小批次是5美元/lb起拍,大批次是2美元/lb 起拍。

分屬性對咖啡做分類的評定,賽事對小批次咖啡的5個屬性分類進行評定,每一隻咖啡都可以在一類或者多類提名並取得該分類的最終冠軍獎項。

5個屬性分類分別是,酸質Acidity,口感Body,平衡度Balance,柔順度Mildness。

相關焦點

  • 咖啡豆三大產區咖啡豆特點 各產區咖啡豆衝煮風味口感描述介紹
    耶加雪菲產區(Yirga cheffe)是衣索比亞的一座小鎮,海拔1700-2100公尺,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咖啡產區之一,也是衣索比亞精品咖啡的代名詞。以霧谷(Misty valley)為代表的裂谷裡,終年霧氣瀰漫,四季如春,微風徐徐,涼爽溼潤,數千種咖啡樹茁壯繁衍,孕育出耶加雪菲獨特的花香和果香交織、變幻莫測的獨特風土氣息。
  • 精品咖啡豆三大產區 非洲咖啡豆 拉丁美洲咖啡豆 亞洲咖啡豆
    前街咖啡目前店裡面就有30多隻咖啡豆,遍布世界三大咖啡產區。世界三大咖啡產區分別為非洲咖啡產區、拉丁美洲咖啡產區、亞洲咖啡產區。非洲產區的咖啡豆一般以果酸為主調,口感乾淨清爽;拉丁美洲產區咖啡豆通常具有可可般的特殊風味同時又帶著清爽活潑的酸度:亞洲產區的咖啡豆具有草本,香料的獨特風味,口感十分醇厚。那是什麼因素造就著產區獨特的風味,接下來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 哥倫比亞精品咖啡蕙蘭產區 水洗處理法蕙蘭產區咖啡豆的風味特點
    前街咖啡在選擇上架一款新的口糧豆時,會精選各大產區的最有當地原本風味代表的豆子,再以小包裝100g的分量介紹給大家。前街是希望每一位咖啡愛好者能用最優惠性價比最高的價格喝到一個咖啡產區的基本風味。這時候選擇前街的「口糧豆」是最為恰當不過了,從最經典的幾大產區風味試起,也不用花費太多的「冤枉錢」拔草,一舉兩得。此外,前街口糧豆多數採用水洗處理法,前街正是考慮到水洗處理會更能體現咖啡口感的乾淨和風味呈現的純粹,因此在分析某個咖啡產區的具體風味時,會以該產區的水洗豆做參考。
  • 哥倫比亞精品咖啡豆 哥倫比亞咖啡豆風味 哥倫比亞咖啡豆處理法
    哥倫比亞的精品咖啡豆產區以南部為主,海拔在1500m以上,包括慧蘭省的聖奧古斯丁(San Augustin, Huila)、考卡省的波帕揚(Popayan, Cauca)、娜玲瓏省(Narino ),以及託利馬省。這些地方的咖啡豆都有精緻的酸香和莓香,並有焦糖香氣,甜感十足。
  • 精品咖啡豆產區海拔與風味的關係
    咖啡豆本身樹種基因會有優劣之分,與種植環境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種植環境即光照,氣溫,土壤,水分,海拔等因素。本篇光頭杜就著重介紹一下精品咖啡豆產區海拔與風味的關係。 什麼是海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 哥倫比亞精品咖啡產區風味特點 特殊處理法咖啡豆衝煮參數建議
    前街咖啡哥倫比亞櫻花咖啡豆前街咖啡——哥倫比亞櫻花咖啡豆產區:哥倫比亞 考卡>海拔:2050m品種:卡斯蒂優處理法:雙重厭氧水洗簡單了解一下哥倫比亞咖啡產區的風味特點哥倫比亞的主要傳統產區集中在東科特勒拉山脈和中科特勒拉山脈地帶,以及南部的慧蘭、考卡與娜玲瓏。
  • 世界咖啡地圖 咖啡豆種植基地分布圖 全球產區咖啡味道描述
    隨著咖啡品牌的增多,購買哪款咖啡豆成為一件棘手的事,前街咖啡店內就列有30多支不同產區的咖啡豆,各有各的風味特點。但前街咖啡並不會直接讓客人看餐牌點咖啡,客人來店消費一杯咖啡並不是前街咖啡的初衷,前街咖啡陳列這麼款咖啡豆,而且每到新的產季都會更換符合當季潮流的咖啡豆,在咖啡豆品種上下功夫,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客人能夠更多地了解不同產區的咖啡豆,更希望客人能與我們交流咖啡文化,這是一種相互成長的過程,喝咖啡的人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咖啡風味認知系統,而前街咖啡也在同步進步當中,不斷去挖掘更多產區的咖啡豆,展現給更多人。
  • 詳解非洲產區咖啡豆特點非洲不同產區精品咖啡豆處理方式風味區別
    說起非洲產區的咖啡豆,很多小夥伴們馬上想到的是肯亞咖啡豆,的確,肯亞咖啡豆的豆子一直很深入民心,因為豐富的水果酸真的很讓人難忘。今天,小編就來介紹非洲產區的咖啡豆特點吧~世界上許多最好的非洲咖啡豆來自東部的衣索比亞和肯亞到盧安達,那裡的優質阿拉比卡咖啡豆種植到西非國家,包括塞內加爾和喀麥隆,其中大部分種植羅布斯塔咖啡豆。我們將簡要介紹一下本文中的一些地區:衣索比亞,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和馬拉威。
  • 肯亞咖啡產區風味 不同產區肯亞咖啡豆特點口感風味描述
    肯亞是一個種植咖啡的國家,日常中我們總以莓果調性來形容肯亞咖啡,如今咖啡精品化,大家更加注重咖啡產區信息,僅僅以國家貌似難以滿足喝咖啡的人對咖啡原產地的好奇。肯亞下面又如何區分種植咖啡的產區呢?幾個主要產區又是什麼主要產區風味呢?
  • 哥倫比亞粉波旁咖啡豆特點風味詳解
    ,代表了哥倫比亞最經典的咖啡風味(濃鬱堅果、巧克力,甜感佳),也正是因為哥倫比亞咖啡豆的醇厚濃鬱風味,也經常用來做意式咖啡的拼配原料,前街的幾款意式拼配咖啡豆就含有哥倫比亞咖啡豆,製作濃縮或是其他咖啡飲品口感都十分均衡和飽滿。
  • 咖啡工房大詞典【哥倫比亞】精品咖啡豆
    不論是外觀上、品質上,哥倫比亞特級都相當優良,就像女人隱約的嬌媚,迷人且恰到好處,令人懷念。    今天哥倫比亞是世界第三大咖啡生產和出口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洗咖啡豆出口國。
  • 哥倫比亞咖啡推薦 哥倫比亞伊莎貝拉半水洗處理咖啡豆風味特點
    1808年,一名牧師從法屬安的列斯經委內瑞拉將咖啡首次引入哥倫比亞。今天該國是繼巴西後的第二大咖啡生產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洗咖啡豆出口國。哥倫比亞咖啡經常被描述為具有絲一般柔滑的口感,在所有的咖啡中,它的均衡度最好,口感綿軟、柔滑,可以隨時飲用,它獲得了其他咖啡無法企及的讚譽:被譽為「綠色的金子」。
  • 獨特酒香風味的哥倫比亞咖啡豆新鮮到貨
    ,但對於廣大的哥倫比亞百姓來說,種咖啡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養活自己的行當:咖啡櫻桃的批量成熟需要長達數年時間,咖啡樹的經濟效益需要時間慢慢顯現。近年來,除了應對咖啡葉銹病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哥國咖啡農還在不斷探索優質風味與產量間平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哥國新法律已允許咖啡農直接對接消費國客戶,出口生產的咖啡豆。這樣的直接貿易或許有利於提高咖啡的價值(其實要說厲害,還是哥倫比亞咖啡胡安大叔這個營銷形象的出現,大大助力了哥國在咖啡國際市場的開拓)。
  • 頂級咖啡豆品牌排行榜|世界最著名六大精品咖啡豆風味詳解
    【耶加雪菲紅櫻桃咖啡風味描述】檸檬、甘草、柑橘、莓果、甜橙,整體甜度較高,回甘有焦糖、奶油的風味,餘韻帶有紅茶香氣。 【咖啡豆品種】1922年,肯亞建立史考特農業實驗室(Scott Labs)從事咖啡種植研究工作,成立後的10多年間,實驗室從42種咖啡裡選育出此適合產區種植的SL28和SL34,為咖啡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開端。SL28和SL34均為多次培育後篩選出來的品種。SL28隸屬于波旁基因群組,帶有原始波旁明亮的調性和豐富的酸。
  • 詳解亞洲咖啡豆產區|印尼尼西亞咖啡豆、雲南咖啡豆、越南咖啡豆
    依世界咖啡帶可以分成三大咖啡豆產區:拉丁美洲咖啡產區、亞洲咖啡產區以及非洲咖啡產區。之前有為大家介紹了非洲咖啡產區,今天前街咖啡為大家介紹下亞洲咖啡產區有哪些特別的咖啡豆。亞洲咖啡產區亞洲作為世界三大咖啡豆產區之一,其實出名的咖啡產國並沒有另外兩個咖啡產區那麼多,但產量上不容小覷,而且也具有其獨特很有辨識度的風味。亞洲咖啡產區的整體風味會以醇厚為主,甜味強烈圓潤。
  • 星巴克13款常規咖啡豆分別來自哪裡?不同咖啡產區咖啡的風味表現
    種植區主要分布在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保山氣溫平均為21.5℃,最高達40.4℃,終年基本無霜,是公認的最佳小粒咖啡產地。雲南的小粒咖啡主要是卡蒂姆。卡蒂姆是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種的結合,羅布斯塔種有良好的抗葉銹病的能力和豐富的油脂,產量高,易於栽種。前街認為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
  • 雲南咖啡豆品種風味描述特點口感 為什麼雲南很少種植鐵皮卡品種
    前街前幾年開始在雲南種植鐵皮卡品種的雲南小粒咖啡,發現願意從根源上做出改變讓雲南咖啡豆變成精品咖啡豆的人很少,更多的是走快捷路線,例如用特殊處理法使雲南咖啡豆的風味變得出眾,那麼這些特殊處理法下的雲南咖啡豆還有本身的產區風味嗎?並沒有。前街願意換時間以及精力在雲南種植「林黛玉」一樣的鐵皮卡,為的就是建立好雲南咖啡的產區風味,讓之後品嘗雲南咖啡的愛好者們知道:「啊,原來這就是雲南咖啡的味道。」
  • 咖啡品鑑小課堂——哥倫比亞咖啡豆的種植小知識
    昨天文章介紹的哥倫比亞阿拉比卡咖啡品鑑會,很多朋友十分感興趣,留言表示想要了解更多內容。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哥倫比亞咖啡豆的種植小知識。哥倫比亞種植咖啡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殖民時代。1808年,一名牧師從法屬安的列斯經委內瑞拉將咖啡豆首次引入哥倫比亞。
  • 專業精品咖啡培訓 | 讀懂非洲、美洲、亞洲精品咖啡豆的風味特徵
    2.精品咖啡豆必須是優良的品種,所生產出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香氣及風味,遠非其它樹種所能比,但是相對產量要低,近年來為追求抗病蟲能力及產量提高,出現了很多改良樹種,如肯亞大量推廣高產量的rurial11種,但口味和質量大打折扣,當然不能稱之為「精品咖啡」。  3.精品咖啡豆的生長環境也有較高要求。
  • 巴西咖啡產區莊園故事 巴西咖啡豆特點口感介紹描述風味等級劃分
    作為全球第一大咖啡出產國的巴西,無論是商業拼配豆還是主流的精品豆都能夠玩得轉,主要以商業豆出口為主,因為巴西的商業豆是意式拼配豆不可或缺的選擇。前街所上架的無論是口糧豆的紅波旁還是精品咖啡的黃波旁,都是極具產地風味和性價比,對於不喜歡喝酸味的小夥伴,前街咖啡都會推薦巴西的咖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