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咖啡種植的歷史可追溯到1700年代,直至1800年代,咖啡的種植才開始有經濟效應,但對於廣大的哥倫比亞百姓來說,種咖啡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養活自己的行當:咖啡櫻桃的批量成熟需要長達數年時間,咖啡樹的經濟效益需要時間慢慢顯現。
在小農種植模式興起過程中,FNC(哥倫比亞聯邦咖啡農組織)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在它對外宣傳中,哥國大部分的咖啡農都從 FNC 得到了良好的幫助,包括提高產量,增加出口,統一標準。近年來,除了應對咖啡葉銹病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哥國咖啡農還在不斷探索優質風味與產量間平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哥國新法律已允許咖啡農直接對接消費國客戶,出口生產的咖啡豆。這樣的直接貿易或許有利於提高咖啡的價值(其實要說厲害,還是哥倫比亞咖啡胡安大叔這個營銷形象的出現,大大助力了哥國在咖啡國際市場的開拓)。
哥倫比亞西南的慧蘭(Huila) 產區與娜玲瓏( Narino) 產區、託利馬(Tolima) 產區都是優良咖啡的生產地,每年哥倫比亞咖啡競賽的前10名幾乎都是出自這三個產區,他們也同樣的都以小產量小耕種面積的小咖啡農為主。慧蘭省位於哥倫比亞西部,安地斯山脈在此形成了狹長峽谷,咖啡就生長在這裡的斜坡上,這裡也是哥倫比亞咖啡的知名產區。
慧蘭省的咖啡因為肥沃的火山土壤、適中的雨量與高海拔的微型氣候,風味非常平衡而溫潤。這裡多是小農生產,該地區大約80%的生產者在不到3公頃的土地上種植咖啡。因為大多是小農家庭本身來照料,勞動力很少被外包,因此可以更徹底和更密集的管理農場和處理咖啡豆。
希望莊園( La Esperanza)
希望莊園位于慧蘭(Huila)產區,莊園並不是屬於個人或家族的咖啡農莊,而是集合數個咖啡農整體以希望莊園(La Esperanza) 的名字對外銷售。
希望莊園分布於海拔1400—1650米的森林中,以手工採收完全成熟的咖啡豆,咖啡農堅持良好的栽種環境有毅力的控制優良的咖啡生豆品質,是2007年哥倫比亞咖啡競賽的冠軍莊園,在2008年也拿下了第9名與12名及14名(不同的咖啡耕種者), 2008年11月被美國咖啡大師肯尼斯?戴維茲(coffee review與咖啡自家烘培全書作者)給予93分的高分,是哥倫比亞的頂級莊園。
希望莊園一共擁有四個莊園(Esperanza, Las Margaritas, Cerro Azul以及Potosi)。拿過Best of Panama最佳巴拿馬冠軍(2008)及亞軍(2009)。2012更以三支產品包辦了SCAA Coffee of the Year 前十名中的第2、3、7名三個席次。在GFA (Good Food Award)中,希望莊園也成為除了衣索比亞、肯亞以及巴拿馬以外地區唯一的獲獎莊園。今天要介紹的這款咖啡豆的是由Typica、Caturra、Castillo3個品種組成,莊園採取的處理法是酒香日曬處理,日曬處理法是一種成本較低,也比較簡單的一種處理法。日曬處理是通過大量的晾曬,將咖啡的含水量降低。把收成的咖啡果實倒進大水槽裡,成熟飽滿的果實會沉入水底,剔除浮豆。將整顆連肉帶皮帶子的咖啡果實,放到曬豆場上去日曬,自然乾燥到含水量約12%,所需時間約二至四周。最後以去殼機器打掉幹硬的果皮,果肉和羊皮層,生豆就出現了。
該款生豆氣味如蜂蜜般甜美,銀皮呈橘褐色。幹香可感受到黑莓、葡萄與梅酒般的香氣。啜吸時為黑莓、黑櫻桃果醬、葡萄與芒果風味,伴隨著蘭姆葡萄氣息,結尾為葡萄乾及黑巧克力,獨特的酒香風味強勁而紮實。對於喜歡哥倫比亞咖啡豆的愛好者來說是一款不容錯過的咖啡豆哦。
【產品信息】
【生豆實拍】
了解更多咖啡豆特價信息
可掃描以下二維碼
向我司銷售人員諮詢訂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