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在臨床上又被稱作慢性腎小球炎。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患了腎炎的人已經超過10.8%以上,很多患者都是到了慢性腎炎的晚期之後才到醫院就診,這個時候的患者由於腎功能衰竭導致尿毒症發生,增加治療難度,甚至引起患者死亡。慢性腎炎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女性得了慢性腎炎之後如何治療?以下三個方法不妨了解一下。
一、藥物治療。在臨床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主要是針對早期發作的腎炎,患者需要長時間口服強的松控制病情發展。慢性腎炎在早期一般不會引起患者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所以很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而且長時間服用激素類和免疫類的藥,不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在服藥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不能喝酒、濃茶、咖啡等飲料,還要定期到醫院複查,關注病情發展程度,及時調整藥物以及藥量才能幫助患者控制病情。中度或者比較頑固的慢性腎炎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激素、抗凝劑等藥物進行治療,比較常用的免疫抑制藥主要包括環磷醯胺、6-巰基嘌呤以及硫唑嘌呤等。重度慢性腎炎的患者出現靜脈血栓之後就要使用肝素、尿激酶進行抗凝治療,幫助改善腎功能。
個別慢性腎炎患者還會出現高尿酸血症,需要使用別嘌呤將尿酸降低之後使腎功能得到改善,但是由於腎炎會使腎功能下降,應該根據病情避免使用增加尿酸排洩的藥物,以免增加腎臟負擔,不利於改善病情。
二、透析。根據數據顯示,經過透析的腎病患,大多可以達到5年以上的存活率,超過10年存活率的患者也有50%左右。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之後沒有改善病情,出現血尿或者腎功能急劇下降的情況之後,就要及時選用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幫助患者恢復腎功能,透析治療的效果雖然明顯,但是也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腎臟移植。患者的腎功能衰竭之後,如果有條件就可以通過腎臟移植進行治療。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移植手術進行之後,可能會引起急性排異反應或者慢性排異反應使患者會出現不同的不適症狀,需要根據病情輔助用藥。術後注意護理,定期複查病情就有機會幫助患者重返社會,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周期。
患了慢性腎炎之後要及時調整好情緒,尤其是女性天生情緒比較敏感,容易受到驚嚇、過度緊張和焦慮,在這種情況下,家屬就應該積極的幫助女性調節情緒,平時多陪伴、多交流、多鼓勵,以免女性過度的擔心、害怕導致病情加重。
除了及時接受治療,平時也要做好日常保健,在飲食方面儘量以低蛋白、低鹽、口味清淡的食物為主,儘量避免食用任何對腎臟有害的食物。每天結合適量的運動可以使身體的體質增強,晚上按時睡覺,保持充足的睡眠也能夠幫助身體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