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恆大召開營銷大會,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正式下達了9月和10月的銷售命令,要求每個月要達到1000億元的銷售額,在「金九銀十」期間賣出2000億元。而在這場會議召開前,「恆大7折賣房」的宣傳頁面已經在各家新聞客戶端的開屏廣告位「霸屏」了一段時間。
對於恆大這個營銷策略,我不禁想到3月份,恆大好像剛搞了一次,當時還搞得有聲有色。根據58、安居客研究院給出的數據顯示,當時2月銷售額達到447.3億元,同比增長108%,在一眾銷售額大跌的房企中顯得有些「特立獨行」。而且從3月開始,恆大的單月銷售額便始終高於去年同月,並且一直在600億元以上,6月更是達到760.5億元,同比增長51.31%。
因此,我不禁有個疑問,怎麼不到半年,又再搞一次呢?難道今年房企的壓力那麼大嗎?需要靠降價來衝量?雖然往年也有打折,往幾年恆大都是8折,8.5折優惠,或者全國9折!今年為啥7折了呢?
筆者認為,大概率跟最近國家發布的新規有關係,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8月13日的獨家報導稱,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房地產企業的「三道紅線」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而我們都知道,恆大、碧桂園這些開發商都是走高周轉模式,負債處於全國房企的前幾位,而且還是重踩「三道紅線」的開發商。如果恆大不快速回籠資金,那就會出問題,因為融資渠道被掐死,很多銀行根本不願意貸開發貸給恆大了!風險太大,可以說這次的打折活動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說句實在話,恆大這次又有多少作秀成分,打折促銷又存在多少貓膩呢?
按照往幾年恆大降價的常用手段,我覺得恆大會降價的樓盤一般是3-4線城市,那種不好賣的樓盤。比如佛山的三水區,肇慶的大旺等等。而一二線城市的樓盤基本不會降價,即便降價也是先漲價,再降價!最後你會發現,其實沒啥優惠!如果不信的話,大家可以上官網查一下備案價,然後再去樓盤了解下,就明白我說的沒錯了。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有表示過,之前恆大曆次促銷折扣都收穫了市場的關注,但實際價格變動不大,定義為「優惠」更恰當,除非是部分積壓的房源,否則價格波動不會大。
所以,大家不用期待恆大這次打折,會有性價比高的房子可以給大家撿漏。我建議大家還是老老實實,根據自己的需求,挑選適合自己的房子,不要因為一點甜頭,而蒙蔽了理智,做出錯誤的選擇。
大家覺得恆大這次打折是作秀,還是真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