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裝幀設計,就像織毛衣」 第四屆「海書賽」評出十大最美圖書

2021-01-12 廈門網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陳雪慧)「一件羊毛衣,織法、用的羊毛質地等細節,都決定了毛衣的質感和是否高級。這和書籍的裝幀設計很像。」

  2018海峽兩岸書籍設計邀請賽(以下簡稱「海書賽」)於10月12日揭曉評選結果,選出了十大最美圖書,獲獎作品之一———《烏鴉穿過玫瑰園》的「80後」設計者許天琪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海書賽」至今已舉辦了四屆。本屆「海書賽」自5月開辦以來,評委會共收到兩岸近180家出版機構(出版社、出版公司、圖書工作室及自由出版人)選送的參評圖書550餘種,近1500冊,涵蓋市面多個品類。除了選出十大最美圖書之外,本屆「海書賽」還選出了十大最美童書。

  本屆「海書賽」的評審陣容強大,他們是: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廈門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江曙曜;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藝術出版中心主任、編審,「世界最美的書」「中國最美的書」獲獎者周晨;《人間福報》「閱讀版」「電影版」「兩岸版」負責人,曾任聯合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及總經理杜晴惠(臺灣);噹噹童書頻道執行主編王新軍;《出版人》雜誌執行主編任殿順。

  11月2日至5日,「海書賽」的獲獎作品將在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重要配套展會———「2018中國(廈門)首屆知識經濟博覽會」上進行特裝展示。屆時還將舉行頒獎儀式,請獲獎設計師及兩岸出版業界人士到場交流指導。

  本屆「海書賽」由福建省出版物發行業協會、兩岸出版交流協會(臺灣)指導,廈門日報社、廈門市出版物發行業協會、廈門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主辦,海峽兩岸(廈門)視覺創意設計基地、廈門華億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圖騰文化有限公司(臺灣)承辦,噹噹童書頻道、出版人雜誌社協辦,ZCOOL站酷和樊登讀書會合作,廈門華億內容產業有限公司策劃執行。

  人物特寫

  許天琪:

  做出「文學味」和「牛津味」

  在評獎現場,評委周晨和任殿順對獲獎作品《烏鴉穿過玫瑰園》進行了點評:「雅致,有格調。在有限的成本空間裡,把設計感發揮到極致。書本定價58元,性價比很高。字號、行間距、字間距、頁面留白、選圖都下了功夫,閱讀感很舒適。」

  記者聯繫了獲獎設計師許天琪。電話那頭是個年輕女生的聲音,話不多,有點靦腆。聊起獲獎作品和書籍裝幀設計,許天琪說書本用的是接近歐洲手抄本的黃金版心設置,以及9.5號的漢儀書宋體,這是花了一天時間反覆調整的最終結果,「調一次就列印出來看一次,不知道列印了多少版。主要是要把作者想要的『文學味』和『牛津味』做出來。」

  書的封面選材,也頗費周折。為了找到近似moleskine的皮面,許天琪把材料商的樣本庫翻了個底朝天,幾百個樣本,一種皮接著一種皮比對,厚度、觸感、光感都不可以錯。最後選到了符合要求的皮面,但因是進口的,比較貴,而且製作過程中有很多手工程序,貨源很不穩定。於是,許天琪又和印刷廠、出版社再三權衡,最後為了保證品質決定不換皮面。

  趙清:

  夜晚封面會發光

  獲獎作品《夜歌》的設計者趙清也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是鳳凰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編審,2000年創辦「瀚清堂設計有限公司」並任設計總監,個人設計作品在國際上獲獎無數。18年來,瀚清堂的書籍設計23次獲「中國最美的書」稱號,是國內獲獎最多的設計公司。

  《夜歌》通體玄黑,翻閱時,如同入夜。接起電話,趙清的第一句話就是:「本來要整本書都用夜光墨的,考慮到夜光墨要吸收光能後才能在夜裡發光,但正常情況下書是合上的,內頁見不到光,所以只在封面用了夜光墨。到了夜裡,封面就會發光。」

  趙清說,內文詩歌均局部過油,月色流轉下,紙頁泛著微光,輕輕吟出,別有風味。《夜歌》算是概念書,只印了1000多本,是書籍裝幀設計上的一次探索。

  評委聲音

  杜晴惠(中國臺灣):

  《鄉民歷》紅黑配

  做出了新意

  《鄉民歷》是惟一一本來自中國臺灣的獲獎作品,用諺語來形容,就是「紅水黑大版」(紅色很漂亮,黑色很大氣)。這本書運用了臺灣早期廣告圖樣這種復古元素,並結合時下流行語,用傳統的黑紅配色做出了新意。高票獲選一點都不奇怪。

  《鄉民歷》從選題、文字、圖片、印刷、裝幀都體現了它的一體性,每個環節緊緊相扣,沒有斷開,非常完整。

  王新軍:

  中國傳統文化

  題材受歡迎

  這次的參賽作品裡,兒童繪本的比例提升了。噹噹的童書銷售數據顯示,繪本、科普類和兒童文學三分天下,繪本佔三分之一的銷售量。其中,國外的繪本銷售量高於國內繪本。畢竟,國外的繪本歷史已經很悠久了,而國內還處於迎頭趕上的階段。從本次參賽繪本可以看出,國內繪本中最受歡迎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題材,比如《洛神賦》《中少陽光繪本館老鼠嫁女》,這是別人沒有的,比較容易「跳」出來。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我是臺灣圖書裝幀設計師陳威伸,關於書籍裝幀設計,問我吧!
    我是臺灣圖書裝幀設計師陳威伸
  • 講座|呂敬人:「唯封面論」的書籍裝幀已經過時了
    好的書籍設計的標準傳統的裝幀理念認為,好的設計在於新穎,設計者往往耗費巨大精力在書封之上,試圖通過精美的封面設計吸引讀者的目光。在呂敬人看來,好的設計更在於書的內容編輯與整體,最美的書無需光彩奪目。呂敬人曾於2014年前往德國萊比錫參與全球最美書籍評選活動,擔任評委會成員。
  • 書籍裝幀設計與書籍內涵的關係分析
    裝幀設計對圖書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工作,一方面對圖書加以保護,另一方面美化書籍,讓讀者在享受精神食糧的同時,享受裝幀設計帶來的美感。然而,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如能把裝幀設計和書籍的內涵結合起來,其效益會更加突出。本文就如何在書籍裝幀設計突出內涵進行分析研究,揭示了裝幀設計和反映書籍內涵之間的一定關係。
  • 【裝幀設計】書籍的名片
    在圖書館選擇書籍購買或者借閱,書籍的裝幀設計是第一印象,直接影響我們是否會拿出這本書進行進一步翻看,可見書籍裝幀工作之重要性。
  • 五年一屆的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下周在南京亮相
    中國最美麗的圖書設計展覽,國內外最權威的裝幀設計大師論壇齊聚金陵,從10月18日開始,南京市民可以有1個多月時間免費欣賞到這場藝術和學術盛會。  10月10日,記者從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國內出版界最權威和最有國際影響力的展覽之一,五年一屆的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以下簡稱九藝展)落戶南京,將於10月18日到11月20日舉行。 800件中國最美圖書將亮相金陵圖書館國內外18位設計大咖來寧談書籍之美 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始創於1959年。
  • 裝幀設計精緻化之惑:紙質書籍將變成收藏品嗎?
    近年來迅速崛起的市場化圖書品牌讓人們看到了社科人文類書籍的更多可能性。尤其是在裝幀設計上,不再向過去的經典、簡潔風格靠攏,而是大膽使用「花裡胡哨」的搶眼設計,顛覆了一般讀者對社科類圖書的想像。箇中翹楚當屬社科文獻出版社旗下的子品牌「甲骨文」,其令人耳目一新的選題以及書裝設計在市場上大獲成功。
  • 設計文本詩意的舞臺——書籍裝幀設計40年
    也正是在這一年,我進入書籍設計行業。這期間,我親身經歷了中國書籍設計業從觀念到技術的變化與提升。從活字印刷到平版印刷,從鉛印到膠印,從手工繪圖、貼稿製版到如今電腦設計聯網成書……40年來,生產力、生產工具、生產關係的巨變,引發出版體系構成、產出授受關係、設計思維概念等等革命性的範式轉移。多少年來,書籍裝幀主要就是畫封面,所謂「人靠衣裳馬靠鞍,書靠書衣來打扮」。
  • 書籍裝幀設計師朱贏椿:曾花一年半設計一本書
    書籍裝幀設計師朱贏椿:曾花一年半設計一本書   他設計的另一本讓人驚嘆的書是《蟻囈》,白色的封面上,細小的螞蟻像一顆被沾上的灰塵,微小到不足以道,根本很難讓人注意它,卻足夠說明這是一本關於螞蟻的故事書。住在南師大的這20來年,朱贏椿一直在觀察昆蟲,他當然不是什麼生物學家,只是這些微小的昆蟲給他啟示。  就像他哪怕內心還是希望自己完全不入世,只用書和這個世界產生關係,並且從不曾想過做書以外的設計,因為行多必窮。
  • 書籍裝幀設計中傳統藝術的運用,看完真的漲知識!
    20世紀初,我國傳統書籍開始了向現代書籍裝幀設計形態轉變,以魯迅、錢君匋、豐子愷、陶元慶等人為代表,堅持將西方的製版、印刷及裝訂技術與中國傳統書籍文化相結合,注重書籍裝幀藝術的民族化發展,不斷將傳統文化藝術元素融入書籍設計之中,開拓了中國民族圖書裝幀藝術的現代化道路。
  • 圖書裝幀設計師:"漂亮"是書的表面而不是本質
    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下月即將舉行,2013年「中國最美的書」活動也在緊張進行中。日前,《解放周末》專訪了著名圖書裝幀設計師、「中國最美的書」活動資深評委袁銀昌。  解放周末:一般讀者買書、讀書、藏書,很少注意到書是如何裝幀設計的。你們的工作被稱作「為書裁衣」,通常要經過怎樣的過程?  袁銀昌:一般來說,一部書稿進行了三校後,就通知我們可以開始做設計了。
  • 201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出爐:裝幀設計提升實體書「悅讀」指數
    (組辦方供圖)  談起書籍裝幀藝術,它的定義早已不止於做個好看的封面,或是給文本添入插圖。昨天,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的201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揭曉,來自全國22家出版社的25種圖書獲得這一稱號,並將代表中國角逐2018年度「世界最美的書」,它們再度刷新了讀者對於書籍之美的認知。
  • 美的裝幀設計,是對書的最高禮讚
    書皮的不同可以分為精裝和簡裝兩類書籍。精裝是在封面外多了護封,且封面稍大於書芯,所以能更好地保護書籍。簡裝則封面和書芯高度一樣,時間長了,紙張容易破損。一本書的裝幀就像人的修飾、或者房屋裝潢,不僅要有保護的作用,更要美觀。材質、大小、色彩,每一處細節都能展現設計感。
  • 上海國際書籍設計藝術邀請展於上圖亮相
    ,有24個國家(地區)54位傑出設計師的600餘件作品參展;中國近現代書籍設計作品展區,匯集了包括魯迅、葉聖陶、陶元慶、錢君匋等40多位文化名家的圖書裝幀設計珍藏。雅昌文化集團的特別展區同時亮相,展示歷年來與各位設計大師合作的「世界及中國最美的書」,傳承書籍藝術之美,這也是上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書籍設計展覽。
  • 99%的設計師,都需要知道的書籍裝幀設計技巧!
    書皮的不同可以分為精裝和簡裝兩類書籍。精裝是在封面外多了護封,且封面稍大於書芯,所以能更好的保護書籍。簡裝則封面和書芯高度一樣,時間長了,紙張容易破損。一本書的裝幀就像人的修飾、或者房屋裝潢,不僅要有保護的作用,更要美觀。材質、大小、色彩,每一處細節都能展現設計感。
  • 淺談書籍裝幀在書籍中的應用
    摘 要:書籍裝幀自古有之,而且隨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書籍裝幀的觀念也在不斷發展,到了現代,書籍裝幀事業發展時期相對繁榮。書籍的裝幀設計風格和走向漸漸趨向於從情韻美、趨向於內在美和形式美,並注意到書籍傳遞的廣告信息來陶冶情操,以增強裝幀設計的內涵。
  • 美術設計:什麼是書籍裝幀?意義在哪?看完秒懂!
    書籍設計是指對書籍進行的整體策劃與設計製作以及營銷的過程,書籍裝幀是其中設計與製作的部分。文章對書籍裝幀與書籍設計兩個概念作了較全面的詮釋。     書籍裝幀一詞作為專業用語,在我國已經使用很長時間。上個世紀以來,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書籍裝幀只是對書籍的封面進行美化設計,這種理解使得書籍裝幀變成了封面設計的代名詞。
  • 品味書籍之美!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南京開幕
    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以下簡稱九藝展)10月18日-11月20日在南京舉行,本次參展參評作品共分為社科、科技、藝術、教育等十類作品,除探索類作品外,均為2013年12月至2018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品。
  • 第一屆「最美旅遊圖書設計獎」在三亞揭曉
    來源:經濟日報11月16日上午,作為首屆海南島國際圖書(旅遊)博覽會的一項主要活動,由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海南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第一屆最美旅遊圖書設計獎」頒獎典禮在三亞舉行。圖為「第一屆最美旅遊圖書設計獎」頒獎典禮現場 記者潘世鵬 攝據了解,「第一屆最美旅遊圖書設計獎」是本次海南島國際圖書(旅遊)博覽會設置的唯一專業獎項,也是中國出版行業第一次對旅遊類圖書設計的評獎,經過歷時兩個月的全國作品徵集,組委會共收到700餘種旅遊圖書。
  • 兒童圖書裝幀設計的設計特點
    插圖設計是激活書籍思想、內容的重要設計因素,兒童書籍的版面,應儘可能多地藉助於插圖。實驗證明,一本書,即使不著一字,兒童讀者也能通過上下連貫的圖像「讀懂」內容。兒童的讀圖能力比成人強,這是天性使然。他們運用有限的生活經驗和無限的想像力,通過圖形去想像、理解、判斷圖像承載的內涵和意義,得出天真、單純、理所當然的「正解」或「誤解」——誤解也是一種理解。
  • 裝幀設計 | 書籍的第二次生命
    這是書籍設計與裝幀的區別所在,既要尊重原作品格,又體現設計者的態度和價值。書籍設計要具備一些要素,編輯設計;編排設計;裝幀加上信息視覺化設計。強調一本書內容呈現的傳達結構創意;圖文層次經營;節奏空間章法,字體應用得當,文本編排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