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幀設計 | 書籍的第二次生命

2021-02-08 壹則 IDEA


素材來源於@同道 @劉豔南LYN 




書籍設計是以文本為基礎的二次創作過程,可以為原作帶來不同的閱讀結果。這是書籍設計與裝幀的區別所在,既要尊重原作品格,又體現設計者的態度和價值。書籍設計要具備一些要素,編輯設計;編排設計;裝幀加上信息視覺化設計。強調一本書內容呈現的傳達結構創意;圖文層次經營;節奏空間章法,字體應用得當,文本編排合理。

材質印製精良以及閱讀五感愉悅,其中最重要的是編輯設計思路與文本結構傳遞的出人意表,以及內容與形式的整體表現。書籍是一種精神產品,更是文化產品,其使用價值是先於審美價值的,並且書籍的功能性與藝術性具有高度的統一性。能否做到藝術性與功能性的完美統一,是設計師觀念的體現。凡是優秀的書籍裝幀設計作品,其藝術性必然閃耀出光輝,因為在藝術性之中必然融合了功能的意義,只有藝術性與功能性的完美結合,才能創造出書籍裝幀的藝術價值。

書籍裝幀屬於藝術的範疇,其性質決定了書籍封面的文化性和藝術性。任何一本精美的書都有共性整體性。西方美學家說過「一個物體的視覺概念,是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後的總印象。」整體美這一要素貫穿於各局部之間,游離於表裡之外,顯現於人們的主體視覺經驗中。書籍裝幀的藝術性,是一個多側面、多層次、多因素、立體的、動態的系統工程。書籍裝幀藝術美感,具有多元的;豐富的複合性要素。體現在設計師將情感注入書籍的各個部分,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體現在設計師對書籍內容的理解,通過藝術的表達方式,與讀者的心靈產生碰撞,引起讀者對書籍及其內容產生美好的聯想。當讀者閱讀一本書籍時,在接受文字或圖片所傳遞的信息的同時,也在享受著裝幀所營造的藝術氛圍。

書籍裝幀的功能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用功能,二是審美功能。

實用功能是書籍的基本功能,而審美功能涉及的是書籍藝術性作用。書籍具有承載書稿內容的功能;有利於閱讀和引導的功能;對書籍的識別功能;促進購買的功能;對書籍的保護功能。書籍設計是營造外在書籍造型的物性構想和對內在信息傳遞的理性思考的綜合學問,書籍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設計,它應從書中挖掘傳播的信息。運用理性化有序的設計規則。表達出全書的內涵要素,即書籍的形態,嚴謹的文字排列,準確的圖像選擇,從視覺表達上展現書的內容,啟示讀者產生聯想,達到書籍設計與信息閱讀功能的完美結合。

讓學習變得更簡單

相關焦點

  • 【裝幀設計】書籍的名片
    在圖書館選擇書籍購買或者借閱,書籍的裝幀設計是第一印象,直接影響我們是否會拿出這本書進行進一步翻看,可見書籍裝幀工作之重要性。
  • 書籍裝幀設計與書籍內涵的關係分析
    然而,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如能把裝幀設計和書籍的內涵結合起來,其效益會更加突出。本文就如何在書籍裝幀設計突出內涵進行分析研究,揭示了裝幀設計和反映書籍內涵之間的一定關係。裝幀設計的起源「裝幀設計」一詞來源於日本,其最初的意思是紙張摺疊成為一幀,用線將多幀裝訂起來,附上書皮,貼上書籤並進行具有保護功能的裝飾設計。在當今,裝幀設計同時也包含了書籍封面設計、內文插圖設計和技術運用的概念。
  • 書籍裝幀設計中的視覺因素
    從亞洲到拉丁美洲,從北美到歐洲,無論是在紐約,洛杉磯還是在東京、香港、布宜諾斯艾利斯,特拉維夫還是慕尼黑,北京還是法蘭克福,全世界視覺語言,無論是書籍裝幀、廣告、海報、交通標誌和交通圖,以至到電腦網路,設計上日益趨同。
  • 美術設計:什麼是書籍裝幀?意義在哪?看完秒懂!
    書籍設計是指對書籍進行的整體策劃與設計製作以及營銷的過程,書籍裝幀是其中設計與製作的部分。文章對書籍裝幀與書籍設計兩個概念作了較全面的詮釋。     書籍裝幀一詞作為專業用語,在我國已經使用很長時間。上個世紀以來,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書籍裝幀只是對書籍的封面進行美化設計,這種理解使得書籍裝幀變成了封面設計的代名詞。
  • 淺談書籍裝幀在書籍中的應用
    摘 要:書籍裝幀自古有之,而且隨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書籍裝幀的觀念也在不斷發展,到了現代,書籍裝幀事業發展時期相對繁榮。書籍的裝幀設計風格和走向漸漸趨向於從情韻美、趨向於內在美和形式美,並注意到書籍傳遞的廣告信息來陶冶情操,以增強裝幀設計的內涵。
  • 中國現代書籍裝幀設計開拓者之一
    《死水》聞一多著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藏 全詩共五節,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節) 表達了詩人對「死水」 一般的舊中國腐敗現實的激憤之情 第二部分
  • 我是臺灣圖書裝幀設計師陳威伸,關於書籍裝幀設計,問我吧!
    我是臺灣圖書裝幀設計師陳威伸
  • 記書籍裝幀設計藝術家張慈中:他印製了新中國第一枚國徽
    張慈中設計的書籍封面(資料照片)鮮亮的國徽述說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莊嚴。然而,鮮少有人知道,國徽的誕生,與一位印刷專業的民盟盟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就是我的父親——書籍裝幀設計藝術家張慈中。張慈中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書籍裝幀設計藝術家,也是中國政治書籍裝幀設計的第一人。他第一個為《列寧全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澤東選集》《資本論》等領袖著作設計封面裝幀,著有《心靈與形象——張慈中書籍裝幀設計》《書籍裝幀材料》《書籍裝幀ABC文集》等代表作,在國內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界享有極高權威。1992年,他獲得國務院首批頒發的終身政府特殊津貼。
  • 品牌系列乾貨-書籍裝幀設計(1)
    旋風裝將經折裝的書前後用木板相夾。4 、冊頁形式 發端於五代,沿至明清(公元 10 世紀至 20 世紀初)在我國的四大發明中,造紙術和印刷術是促進書籍發展的重要條件。 書籍的裝潢設計,其具體含義是指從書稿起始,經過策劃、設計、製版印刷到裝訂成書的全過程。書籍裝幀設計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它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頁和插圖設計是其中的三大主體設計要素。
  • 設計案例 | 不得不看的書籍裝幀案例
    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影響翻閱體驗的因素包含選紙的觸感、厚薄、硬挺度和絲向(紙纖維的排列方向),並和將書頁收攏的裝訂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以下介紹幾種書籍裝幀最常見的裝訂方式,並說明這些裝訂方式對翻頁感受的影響。
  • 書籍裝幀設計中傳統藝術的運用,看完真的漲知識!
    20世紀初,我國傳統書籍開始了向現代書籍裝幀設計形態轉變,以魯迅、錢君匋、豐子愷、陶元慶等人為代表,堅持將西方的製版、印刷及裝訂技術與中國傳統書籍文化相結合,注重書籍裝幀藝術的民族化發展,不斷將傳統文化藝術元素融入書籍設計之中,開拓了中國民族圖書裝幀藝術的現代化道路。
  • 設計文本詩意的舞臺——書籍裝幀設計40年
    也正是在這一年,我進入書籍設計行業。這期間,我親身經歷了中國書籍設計業從觀念到技術的變化與提升。從活字印刷到平版印刷,從鉛印到膠印,從手工繪圖、貼稿製版到如今電腦設計聯網成書……40年來,生產力、生產工具、生產關係的巨變,引發出版體系構成、產出授受關係、設計思維概念等等革命性的範式轉移。多少年來,書籍裝幀主要就是畫封面,所謂「人靠衣裳馬靠鞍,書靠書衣來打扮」。
  • 2019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楮生造夢「書籍裝幀設計展精彩來襲!!!
    HDMYBook Binding Exhibition12月23日上午,「 楮生·造夢 」——2019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書籍裝幀教學匯報展在河南大學美術學院一樓展廳成功舉辦。作品名稱:《且看諸將說封侯》作者:王嘉琦指導老師:蔡玉碩 胡俊濤 王金磊 設計說明與心得:通過這次書籍裝幀設計課程的學習,使我對書籍裝幀設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
  • 講座|呂敬人:「唯封面論」的書籍裝幀已經過時了
    在屏幕化閱讀盛行的當下,書籍如何發揮文本閱讀之外的功能,從而留住讀者,留住閱讀?判斷一本好書的標準是什麼?現代意義上的書籍設計包括哪些方面?好的書籍設計又會給讀者帶來怎樣豐富的閱讀體驗?最近,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的「古籍與文創」主題線上培訓邀請中國版協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呂敬人開展了題為「美書·留住閱讀:從裝幀到書籍設計」的講座。
  • 「書」的好看的皮囊——淺談日本近代書籍裝幀設計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才會有意識的從內容入手去搜集書籍,但是,一個令人心動的裝幀設計無疑是給書籍內容加了不少分。有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古代的書籍裝幀,在封面設計上卻並沒有太大的花樣。這使我發現了一個問題,中國古代的書籍如果合上頁,就封面設計來說,都是大同小異的。反觀全球的書籍設計歷史,封面設計的歷史遠沒有繪畫、工藝美術源流那樣的五彩繽紛。
  • 裝幀設計精緻化之惑:紙質書籍將變成收藏品嗎?
    儘管「甲骨文」難以複製,但越來越多市場化的出版機構開始著力推出裝幀精美的社科人文類圖書,成為一時風潮,廣西師大出版社理想國、後浪出版公司等更是從海外延聘專人負責書籍裝幀設計。陳威伸就是一位從臺北來的圖書裝幀設計師,從事書籍裝幀設計工作多年,2016年移居北京,現任職後浪出版公司設計總監。
  • 關於書籍裝幀的起源的兩種說法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開始越來越多地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因此,「設計」這一創造精神享受條件的代名詞也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建築、服裝、廣告以及各類工業產品都與設計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書籍裝幀設計作為藝術設計的一種,伴隨著文明的進步而不斷地變化和發展,也同樣經歷了數千年的演化,不同的社會時代賦予了它不一樣的表現形式與定義。
  • 從巴黎到北京,成為一名書籍裝幀師
    如上,是鍾雨為第十一屆「敬人書籍設計研究班」裝幀課程撰寫的回顧節選,也是她身為書籍裝幀師的日常工作。敬人書籍設計研究班手工裝幀演示課堂(2019)從清華大學平面設計系畢業後,鍾雨跟隨學院教授呂敬人研修設計,進一步接觸到做書的工作。研究生畢業後,她在出版社擔任美術編輯一職,一年半後,轉從業方向,前往巴黎學習書籍裝幀,一門更不為人熟識的做書工藝。
  • 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原標題:不止於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原標題:不止於文學,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作為現代文化的旗手,魯迅是一名先鋒的現代文學倡導者的同時也是資深的美術研究者,他不僅鑽研漢畫像和碑帖,還提倡木刻版畫,喜愛書籍裝幀設計,在早期更親自對自己和別人的書刊進行設計
  • 雕版印刷盛行及活字印刷術發展,使宋代書籍裝幀設計形成民族特色
    雕版印刷的盛行及活字印刷技術的發明與發展大大影響了當時印刷業的發展,尤其是書籍裝幀設計的影響。由於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印刷技術的飛速發展,從而使宋代書籍裝幀設計形成了獨特的民族特色。雕版印刷技術因此宋代的書籍裝幀設計有了更大的進步,出現了許多書籍裝幀新形式。裝幀形式開始形成冊頁裝訂,版式設計的民族風格也已形成,而插圖設計更日趨成熟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