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等三巨頭被頂格處罰!反壟斷風暴下,沒有什麼大到不能倒

2020-12-16 觀點

感謝網友金石道人來稿

反壟斷這把刀,終於落下了。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反壟斷法》發威,被拿來開刀的,是阿里投資、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它們的背後,正是阿里、騰訊和順豐。

根據通告,讓這三家巨頭受罰的事件分別是:

阿里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

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

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

——「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

在螞蟻金服暫緩上市的41天後,反壟斷這把刀首度降落。而這場風暴,才剛剛開始。

1

第五種力量

「壟斷」一詞源於《孟子》——

「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網市利」。

指的是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到後來,演變為把持和獨佔市場的行為。

壟斷與競爭天生是一對矛盾,一個沒有競爭的市場,往往會違背市場法則、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你想想,倘若世界上所有的水資源都控制在某一個利益集團手中,當它把水的價格從1元/瓶提高到1000元/瓶,你是不是也得買呢?

無論中外,都適用這條規律。

而在如今的網際網路領域,巨頭們逐漸顯露出了這樣的態勢。以阿里為例,新財富曾做過統計,阿里巴巴從2014年至今年報披露的重大股權投資,金額合計3958億元。在一張號稱「最全阿里投資概念股」的表格中,與阿里存在股權關聯的公司總市值高達4萬億。

▲資料來源天眼查

以2019年GDP來做對比,這一數據能超越上海和湖南,排在全國第九位。

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能量,深不可測。且已經超越了傳統單一行業的壟斷性大企業,正在向超級巨頭演化。

知名博主「兔主席」曾對網際網路巨頭做過一個梳理,他提出了三個維度:大企業、網際網路、資本。

這三個維度存在疊加效應,如果只有一個維度足夠大,就稱為1.0效應。在1.0效應中,華為、百度、瑞幸分別是大企業、網際網路、資本的代表。以此類推,2.0效應指的是兩個維度的疊加,3.0效應就是三個維度的疊加。

而如今的網際網路巨頭,就是3.0的代表:大企業 × 網際網路 × 資本。

對照一下,阿里、騰訊、美團等巨頭似乎都是如此。

毫無疑問,兔主席的這個定義很有創見性,但我有著另一個理解維度。

奧地利政治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說過:「人們可以用三種方式研究經濟:理論,統計,或者歷史。」

循著這個理念,吳曉波在《歷代經濟變革得失》中提到一個經濟分析方法:

四大利益集團博弈法。

這四大利益集團分別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無產階層、有產階層。

從管仲變法到改革開放,這四個維度貫穿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它們之間的博弈也構成了一幅幅神奇的歷史畫卷。

而如今「看不到邊界」的網際網路巨頭,已經超越了吳曉波提出的四大利益集團的範疇,成為了第五種力量。

在網際網路巨頭的生態體系中,既交織著有產和無產(勞資關係),又包含著中央和地方(產業與城市),但與此同時,它們似乎又游離在這四大利益集團之外,看不到邊界。

從這個角度來說,網際網路巨頭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四大利益集團」,成為了一個神奇而又龐大的「第五力量」。

2

反壟斷箭在弦上

在去年,壟斷這個詞離人們還很遙遠。

但轉眼,十四五規劃中,出現了一串嚴厲的文字:

「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

到了近期的高層會議上,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肅殺的氣息: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按目前的形勢來看,當下的反壟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反科技壟斷和反金融壟斷。

在最近幾年,巨頭們帶來的各種亂象令人眼花繚亂:

大數據殺熟。同樣購買一款產品,老客戶比新客戶要貴。

強制「二選一」。同類的平臺,商家只能選擇一個。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巨頭都做起了放貸的生意,用盡各種辦法讓年輕人借錢消費。

……

懷抱大數據,這些巨頭們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和信息不對稱,強行把消費者摁在地上摩擦。

更甚者,不知從何時起,市場開始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

巨頭們「大而不能倒」。

如果說巨頭們的肆無忌憚是反壟斷的現實原因,那還有一個更為長遠的考慮。

一旦壟斷產生,就會出現許多問題。

其一,形成「吸血」效應。一旦企業形成壟斷,如果沒有足夠的競爭,它們可以任意提高價格且不受控制,那壟斷企業就會大幅抽取其他行業的利潤和消費者的收入。

其二,壓制新行業的發展。如今的巨頭們,掌握著巨量的資本,而且目前還看不到邊界,看到新的行業崛起,本能地會去壓制或者吞併,以免被其超越。

其三,財富愈加聚集在少數人手中。看看如今的巨頭們,幾乎沒有缺席放貸業務的。用一個業內人士的話來說:

如果「補貼——壟斷——收租——吃利差」就是固定搭配,那為什麼不交給國企來做?好歹利潤還在大財政帳上,以後還能用來填補養老基金缺口。

當巨頭們開始利用自己的行業壟斷地位,「虹吸」金字塔底層民眾的財富時,它們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3

前車之鑑

在世界範圍內,網際網路界的反壟斷並不是新鮮事。

1998年5月18日,美國司法部攜20個州的檢察長,以微軟違反《反託拉斯法》為由,要求將其肢解。這是自冷戰結束後最強大的反壟斷聯盟。

此時的微軟,憑藉著風靡全球的Windows系統,為美國的全球化擴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卻依然被柯林頓政府卸磨殺驢。

而微軟遭難的原因,是旗下的IE瀏覽器,藉助Windows的力量獲得了瀏覽器市場的壟斷位置。通過捆綁銷售,微軟直接幹掉了當時在瀏覽器市場擁有90%市佔率的網景。

這種不講武德的陰招,遭到了行業內外的反對和聲討。

儘管這個判決最後沒有被真正執行,但對後世的反壟斷依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美國之所以重視反壟斷,是因為壟斷給社會帶來的傷害實在太大了。一個壟斷巨頭,會阻礙無數個新興企業的發展,進而阻礙整個社會的進步。

這一點,在韓國體現地更為明顯。

以三星為首的大財閥,掌握著韓國的經濟命脈。僅一個三星集團就佔了韓國國民整體GDP的20%,前三十大財閥合起來看,更是佔到了75%之多,可以說韓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財閥之國。

如果你去韓國,隨便進某家超市,你會發現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貨物產品中,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三星集團生產的,甚至一些外國品牌商品,幾乎都是找三星代工,領域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韓國的衣食住行各個領域。

所以,才有了韓國人那句至理名言:

「韓國人從出生開始就要經歷三件事:死亡、交稅和三星」。

財富控制下的韓國,民眾卻活得無比卑微和掙扎。

2020年9月13日,國際清算銀行(BIS)和國際金融協會(IIF)公布了對44個國家的《家庭負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的報告。其中,韓國家庭今年第一季度負債率高達97.9%,遠高於美國(75.6%)、英國(84.4%)和日本(57.2%)。

按照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可以承受的家庭負債率底線為85%。

無數的韓國家庭一輩子都活在債務之中。

巨頭帶來的壟斷,是極度可怖的,我們不能走美韓的老路。

4

尾聲

網際網路巨頭們曾是國人眼裡的「未來希望」。

無論是電商平臺購物帶來的方便,還是支付方式帶來的變革,都在很大程度上為它們贏得了社會輿論的支持。

但最近發生的一連串大事,每一件都在擊打著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堡壘。

從馬雲「飄了」,到螞蟻金服上市擱淺,再到監管高層的一個個重錘,最後落地為三巨頭受罰。

在此之前,網際網路巨頭們用電商搞垮了實體小店,用網約車搶了計程車的飯碗,用外賣流量入口綁架了餐飲店老闆,還要用資本補貼下的送菜服務逼死菜市場小攤販。

到最後,大家發現,那些被擠垮的小老闆、小商販、小生意人……變成了快遞員、外賣員、滴滴司機和送菜員。

大家失去了一切,變成了網際網路巨頭的打工人。

這,不就是新一輪的圈地運動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代表希望」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只會坐地收租,只會搶奪底層老百姓的飯碗,那這樣的巨頭,必定會遭到人民的唾棄!

在國家力量面前,在時代的人民面前,從來沒有什麼大到不能倒。

相關焦點

  • 阿里、騰訊、順豐被頂格處罰,反壟斷「第一槍」釋放什麼信號?
    未申報被處罰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公告,表示將對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投資、騰訊控股的閱文集團、順豐旗下的豐巢網絡進行頂格處罰50萬元。其中阿里和銀泰,兩者在零售的線上和線下已有多年合作經驗,為了加強線下的控制,阿里通過旗下投資公司,從2014年開始,通過三次投資收購了銀泰超過70%的股權,成為後者的控股股東。
  • 阿里因"反壟斷"被頂格處罰 會波及鬥魚虎牙合併嗎?
    在虎牙、鬥魚合併的消息剛公布時,已經有"市場壟斷"之說傳出,如今,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形勢趨嚴,涉VIE架構交易的反壟斷審查加強,阿里投資等三家公司被頂格處罰後,虎牙、鬥魚合併的反壟斷審查能否順利?阿里、騰訊、順豐系公司各罰50萬元本次被罰的三家企業分別為阿里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
  • 什麼信號?阿里、騰訊、順豐同時被頂格處罰50萬
    阿里投資、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頂格行政處罰,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不過,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表示,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儘管罰款額度較低,但是上述三個案件的處罰可以向社會釋放加強網際網路領域反壟斷監管的信號,打消一些企業可能存在的僥倖和觀望心理,產生相應的威懾效果。
  • 阿里、閱文、順豐攤上事!反壟斷頂格處罰50萬,釋放什麼信號?
    文 | 金衛阿里、閱文、順豐攤上事兒了!、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三起反壟斷案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此次處罰的三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
  •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中央剛定調就被頂格處罰,釋放關鍵信號
    因為阿里巴巴、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違反了《反壟斷法》,被頂格行政處罰,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裡面涉及很多個方面,比如供給側改革、需求側改革、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強化科技力量、促進房地產平穩發展、鄉村振興、化解和防範存量風險等等。其中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就和今天的阿里、閱文、豐巢被處罰相關。
  • 阿里騰訊豐巢三家被反壟斷處罰代表了什麼信號?
    就在今天,官方宣布對阿里騰訊豐巢三家公司進行了反壟斷處罰,各罰50W。萬萬沒想到,最後是三家一起背水實際上,騰訊阿里兩家涉及反壟斷我能預料到,阿里收銀泰,閱文收新麗都好理解,但豐巢我沒有想到。其次,之前我國網際網路行業並沒有反壟斷案例的執行參考,大家對於壟斷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你覺得壟斷的公司,實際上可能只是表面上佔有率高,在消費者心目中存在感強,你沒怎麼聽過的公司,說不定在水面下尤其是企業端大賺特賺。
  • 騰訊、順豐、阿里被處罰!反壟斷邁出關鍵一步,這又意味著什麼?
    騰訊、阿里、順豐被罰在如此局面之下,網際網路產業的壟斷問題,終於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近日,我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對阿里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以及閱文(騰訊旗下)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順豐旗下)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的行為作出了處罰。
  • ...騰訊、順豐旗下公司遭頂格處罰 國外反壟斷怎麼做?臉書面臨拆分
    ,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所有企業都應當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律法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將提到罰款額度該負責人表示,儘管罰款額度較低,但是上述三個案件的處罰可以向社會釋放加強網際網路領域反壟斷監管的信號,打消一些企業可能存在的僥倖和觀望心理,產生相應的威懾效果。
  • 對話豐巢舉報律師金順海:豐巢本有機會免於50萬頂格處罰
    這次處罰除了順豐系的豐巢網絡之外,還有阿里系的阿里投資、騰訊系的閱文,但其實處罰的金額並不大,50萬元已經是頂格罰款。這次處罰的意義有多大,是否足以給予後來者警戒?金順海:首先是此次處罰案例的公布,可能給市場一個信號,通過VIE架構取得或者增強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者能夠對其他經營者施加決定性影響,也屬於《反壟斷法》第20條意義上的經營者集中。
  •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違反《反壟斷法》,頂格處罰!股價跳水
    14日,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反壟斷法》發威,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 前有3Q大戰後有阿里、閱文、豐巢被罰,網際網路反壟斷案的反思和啟示
    大企業如何在不阻礙中小企業創新的前提下正當競爭,值得探討。點名、罰款 國家監管力度大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閱文和豐巢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 涉嫌反壟斷,阿里、豐巢、閱文遭頂格處罰,什麼信號?三大巨頭火速...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三大巨頭遭頂格處罰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
  • 什麼信號?阿里、豐巢、閱文遭頂格處罰,最新解讀來了
    不過,輿論認為這次罰款金額太低,從併購規模上看,這個金額的確微乎其微,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已是亮點之一,「這是按照法規的頂格處罰,以前我印象多是罰款10萬-20萬元,最多處罰45萬元。」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魏士稟表示,另外一個突破是,這次處罰的三家企業,都是VIE結構,此前此類公司從未被處罰過。
  • 阿里、閱文、豐巢被罰,網際網路反壟斷強監管來了
    「目前,我們收到一些投訴和舉報,反映有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營業額達到申報標準,但在實施集中前,沒有依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相關規定。收到舉報後,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進行核實,並對涉嫌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依法調查處理。」上述主要負責人稱,這次公開的案件就是其中三起。
  •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透露出什麼信號
    提起「反壟斷法」這四個,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國外的那些科技巨頭企業,比如微軟、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因為這些公司常常因為反壟斷糾紛而登上全球的頭條。而根據最新的報導顯示,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這又透露出什麼信號呢?
  • 知名私募一線解讀:阿里等被反壟斷處罰後,還是要投壟斷公司
    同時,這次平臺反壟斷處罰還不是結束,相關部門表示,對這三起案件的處理只是開始,還有大量涉及網際網路領域的「涉嫌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線索正在調查。那麼,主管部門的反壟斷舉措對網際網路類公司到底會形成怎樣的影響?平臺網際網路公司是否會遭遇更多處罰,以及這些龍頭的價值會否因此而發生改變?
  • 平臺反壟斷動真格!阿里閱文豐巢被罰,它們做錯了啥?
    此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一個月以來,監管層已經連續多次對反壟斷公開表態。那麼,什麼是經營者集中?這3家公司的股權收購,錯在哪裡?收購完成後,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什麼叫做經營者集中?
  • 阿里、閱文、蜂巢遭反壟斷處罰 專家:不涉及實體上違法
    他認為這些案件的情況並不算複雜,都屬於達到了我國經營者集中需要申報反壟斷審查的門檻而沒有申報,而且此前也有多起這類案例(自2014年商務部公布第一起未依法申報處罰案例起,我國對未依法申報作出處罰的案例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對18起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案件做出了處罰決定),但是仍然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 爭議反壟斷:阿里巴巴超額獲利時代結束?
    例如,在長視頻行業,BAT三巨頭各佔一家公司,導致整合遲遲無法完成;在遊戲行業,由於內容質量越來越重要,網際網路巨頭依託資本與渠道一手遮天的局面也一直沒有實現。但是,在很多其他行業,尤其是與電商和O2O相關的領域,這套玩法還是比較成功的,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前述網際網路分析師說。
  • 阿里挨罰 為啥糟心的卻是騰訊?
    馬化騰的「田忌賽馬」策略正如許多吃瓜群眾所說,這個「頂格處罰」,對於三巨頭中的任何一家而言都只是毛毛雨,甚至連隔靴搔癢都算不上,難怪各位事主均第一時間站出來表態「笑納」。原本可以隔岸觀火的騰訊,卻成了真正著急上火的主兒。